APP下载

冯马小村藏古寺

2010-03-24刘顺超

当代人 2009年12期
关键词:舍利重修大殿

刘顺超

距邢台市平乡县城丰州镇3.5公里有一个古村落,这就是首批成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冯马村,因为村内居民以窦姓最多,也称为窦冯马村。冯马村属丰州镇管辖,临近老漳河和小漳河,这里环境优美,公路四通八达。

冯马村建于什么时候?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汉代时已有此村,但冯马村的村名始于明代。元朝末年,由于兵乱和水旱蝗疫等天灾人祸接连不断,黄河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后来明初又发生了“靖难之役”,《明史》载,“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在战争中,抢掠屠杀甚为严重,4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到明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发生了历史上一次大移民,也就是这个时期,窦、张、许、李等姓自山西迁住于此。相传,明代时燕王扫北“裹马腹、踏鹿寨”攻克此地,故称缝马,后演变为冯马。

冯马是保护较完整的历史文化古村落,与平乡的其他村落一样,这里有平乡特色的瓦房及其文化。那又有什么特别之处让这个村庄列入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序列中去呢?通常说,名山大川名刹多,但我们没想到的是,在平乡这个看似平常,普普通通的村庄里,还藏有一座宏大的古刹——兴固寺。

兴固寺,历史上占地曾面积达300多亩,现在还有108亩。史料说,平乡兴固寺建于东汉年间,到后赵时期,也就是公元319年至350年之间,后赵皇帝石勒以襄国(邢台)为都城,有西域高僧佛图澄来到平乡弘化佛教。兴固寺就是佛图澄在后赵境内推行道化所建立的893所佛寺之一。

相传,北宋时期,兴固寺寺内僧人众多,香火鼎盛。南宋末年,由于连年战火不断,该寺几经兵焚面目全非。

公元1264年,元代至元年间,忽必烈推行汉治,在邢州进行了有名的“邢州大治”,邢州境内涌现出一大批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忽必烈及元廷皇族成为邢州佛教的大护法、大功德主。此时平乡兴固寺也得以大规模重修。据地方文献记载,当时兴固寺沿轴线建有九龙壁影壁墙、山门、三殿、二殿、大雄宝殿,轴线两侧建有钟鼓楼、东西厢房、东西方丈室、大悲殿、戒堂、客房、斋堂,寺院西侧建有石塔林。寺院规划宏大、建筑雄伟。寺内的一通清代重修碑记载说,平乡“……兴固寺乃畿南—大丛林”。据另一清代重修碑记载,“然兴固寺乃畿南—大丛林”与“天竺白马”齐名。当地民间至今还留传有“先有兴固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

此后数百年间,战争、天灾、人祸使兴固寺遭受到一次次的损坏。而历代又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多次重建和扩建。特别是明清时期,兴固寺进行了历史上最大一次重修增建。

兴固寺原在轴线上的建筑有三座大殿,这三座大殿分别是山门、三佛殿、大雄宝殿。山门,也就是天王殿,大殿面阔三间,硬山式,在殿前竖立着六通石碑。原来大殿顶上绿色的琉璃瓦已经脱落,成了灰灰的布瓦,殿内所有的木结构梁架是用稀有鸟柏建成的。鸟柏刮刨翻新,鸟形益加清晰,其状如燕似鹊,或站或翔,或仰首鸣唱,或翅尾侧听,栩栩如生,有落殿绕飞之感。

二殿为三佛殿,殿内供奉有清静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和亿万化身佛。在三佛殿后就是这座寺院最大的建筑——大雄宝殿。这座大雄宝殿面阔五间,东西长20米,南北宽12米,殿高12米,大殿坐落在月台上,大木结构,歇山顶,在顶上扣有琉璃瓦,正脊两侧有高大吻兽,显示出大殿的庄严。

大雄宝殿的正面共安装二十扇木制门,五开间的门窗格子相当大气,门上装饰代表天、地、五行八卦的纹样,形成一排,统一整齐,十分壮观。这种外方内圆的和合纹样,象征天圆地方,刚柔相辅,阴阳相合,直接体现佛界及平乡社会和谐、幸福美满的寓意。进入大雄宝殿后,殿内供奉的佛像庄严、肃穆而慈祥,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感受到佛法的力量。

明清时的兴固寺,寺内有马棚、车棚、伙房、磨房、碾房、账房、库房、农具房等,原在轴线两线上还有两座跨院。据记载,在西跨院有大悲殿,殿内供奉有千手千眼大悲菩萨立像。由于种种原因那座大殿已经倒塌,只留下了基址和一些珍贵的文物。

在兴固寺内还保存有大量古代碑刻,多是建寺以来历朝历代的增建或重修碑记。其中重修碑记共13块,今存完整的2块。一为明嘉靖十五年重修碑记,碑高2.61米,其中碑额高0.77米,为二龙戏珠石雕,碑宽0.84米,厚0.23米,碑阳刻有兴固寺重修碑记全文,但因碑中断残,部分字迹无法辨认。一为民国6年重修碑记,碑高1.85米,宽0.74米,厚0.24米,现立于三殿前。另有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的重修碑记残碑2块和舍利殿残碑2块,其他散碎碑刻十数块。

在兴固寺大雄宝殿东侧,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这就是兴固寺的金刚舍利殿。这座大殿建筑设计十分讲究,工艺精湛,装饰让人叹为观止。这里堪称兴固寺建筑艺术之精华。

金刚舍利殿,为清代建筑风格,在兴固寺建筑群中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建筑。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问,东西长10米,南北宽10米,高10米,硬山瓦顶,琉璃镶边,斗方填心,镶边的纹饰为高浮雕琉璃彩游龙戏珠,龙姿上下游动,栩栩如生。在两檐下东西有砖雕“峻”“极”二字,有凭高远眺无尽之意,在大殿的门檐上雕有“金刚舍利”四个字。前廊有龙头斗拱,椽悬铜铃,清风徐来,铃声悠扬,令人顿入无尘境界。金刚舍利殿的木构梁架上施有彩绘,纹样丰富多样,现在彩绘虽然已经变色剥落,而经历了日月的侵蚀,描金龙纹仍然生动如初。

为什么这座大殿装饰得如此富丽堂皇?这还要从历史说起。

清乾隆十六年《平乡县志》记载:“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本寺僧人祥光自山西奉圣寺迎舍利数颗藏于寺内。”

为了进一步考证县志记载的真伪,县里的有关专家专门到山西进行了考察,并在山西晋祠得到印证。

奉圣寺,位于晋祠的最南部,全名十方奉圣禅寺,又名释迦厂。最初是唐高祖李渊为功勋显赫的大将尉迟敬德所修别墅,据说,尉迟公住在这儿,夜里常作砍杀之梦,睡不踏实。尉迟敬德大惑不解,便请教国师智满。国师告诉他:“将军一生杀戮过甚,血腥气太浓,你必须修建一座寺庙,立佛堂,超度众生,方可解救。不然,会天长日久自困而亡。”敬德听罢,便将自己的别墅捐献出来,改为奉圣寺。

奉圣寺内有一座高高的舍利塔,当地人称为舍利生生塔。舍利生生塔也是奉圣寺最著名的古迹,相传塔下埋有生生不息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子。这座宝塔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9~604年),但到清初已毁塌严重。奉圣寺当家和尚善修决心重修此塔,他四处化缘,终于得到足够的资金,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

也是在清乾隆十六年的这次修建中,兴固寺的祥光有幸得到数颗舍利,将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迎至兴固寺,奉安在大雄宝殿东院并建设了金刚舍利殿。建设时,建筑规制仿照原山西奉圣寺舍利生生塔建造,大殿的建筑手法、纹饰与山西奉圣寺一脉相承。据《兴固寺新建舍利塔碑记》,殿内按舍利生生塔型制以木雕成,舍利塔塔高九层,每层每面均雕有佛龛佛像,佛像镏金,工艺精湛,塔角有四大金刚护卫。塔下建有地宫,专供舍利子,殿内珍藏着万卷佛经。

在民国时期舍利塔被毁坏,当时发现塔下地宫,内藏舍利子,供万年灯,石桌石椅。

我有幸看到了这三颗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这三颗佛骨舍利被安放在一个舍利瓶中,一颗黑色的发舍利,一颗白色的骨舍利,还有一颗闪有灵光的绿舍利。

根据党的宗教政策,1978年兴固寺开始恢复佛事活动。1992年,经平乡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兴固寺佛教活动场所,把修缮恢复兴固寺列为旅游开发重点项目,寺内的单位也陆续迁出。2000年农历七月二十六和2004年农历三月初六,大雄宝殿、三殿相继举行开光庆典大会。北京及各地的居士和佛教徒4000多人齐集该寺,传道弘法,场面宏大壮观。

平乡县兴固寺历经近2000年的沧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窦冯马,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村落,也在兴固寺的重兴中,续写着新的繁华。

(责编:刘贤)

猜你喜欢

舍利重修大殿
完璧归赵
学分制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重修问题探究
三朝高僧传中的舍利描写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重修教学探讨
独立学院学生重修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松涛吟唱的诗行
中国经典古建筑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重修现状分析及思考
何谓[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