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藏书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010-03-23方晓红

图书馆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本馆出版发行馆藏

方晓红

(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04)

方晓红 女,1974年生。本科学历。馆员,发表论文数篇。

1 馆藏体系建设的内涵及要求

馆藏体系是图书馆根据读者特点、发展规模、经费状况,合理建立的一套文献收藏系统。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应呈多维结构,既有质的目标,又有量的依据,应该是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有机融合体。馆藏体系建设应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既要考虑满足本馆读者的现实需求,又应该考虑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馆藏体系建设是科学合理地征集文献的过程。首先,要掌握党和政府在文化事业方面的相关政策与规定,并以此作为工作的指针。其次,要预测和了解一定时间内,学校发展规划和专业设置变化、图书馆适应程度、读者数量增减、经费需要数量、馆藏空间和容量、自动化程度等。这是制订馆藏规划、合理布局文献的依据。第三,要熟悉文献出版发行动态。对本馆所需文献的出版情况、发行渠道、信息来源应准确把握。第四,掌握读者利用文献的规律。如专业分布、层次构成、课程设置、阅读特点等,以便合理支配文献采购经费,科学配置专业文献的数量以及载体类型等。

2 影响馆藏体系建设的因素

动态发展中的文献出版发行市场竞争激烈,复杂多变,多种可变因素影响着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

2.1 图书重印、再版数量大,增加了采选的难度

据《中国经济年鉴(2004)》报道,2003年全国出版图书190391种,其中重版、重印图书79579种,占总出版量的42%。这些图书在订购时需要认真鉴别,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重复和浪费。

2.2 多种文献形态并存,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出版市场上经常遇到一种文献征订后,另一种形式或载体可能随后出版的情况,而后者往往是本馆适宜收藏的类型。有些文献已发布出版信息,后因市场不佳终止出版;有的“新版”文献曾以别种形态出版发行。凡此种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漏订或重订。

2.3 不当竞争影响文献采访决策

市场资源有限,出版商家又急于争夺,致使文献质量无法保证。为了赢得客户,出版商、发行商巧立名目,采取各种手段诱导客户的注意力,促销手段花样翻新,如不谨慎,就可能上当受骗。

2.4 以集合形式反复出版,导致图书馆重购

出版商家为寻找商机,不断挖掘有限资源,将文献反复组合出版。常以“重大选题”来刺激市场。对古籍善本、世界名著、古典名著、人物传记等反复冠以“丛书”、“文库”、“选编”、“数据库”等名称出版发行,为图书馆重复入藏留下隐患。

2.5 既定方针难以稳定执行

多渠道多方式采购,影响文献筛选。同种文献经过不同渠道发行和不同方式促销,价格有很大差异,大型套书和数据库差价可观。正常渠道多花钱,其他渠道又不能保证文献质量。文献不断涨价,相对稳定的经费正在使进馆文献逐年减少。大型数据库动辄几万、十几万、几十万,还要加上不断更新数据的费用,一旦购买就需年年投资。许多馆为了应付数据更新不得不挤占购置其他文献的费用。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图书馆既定的文献资源建设方针难以稳定执行,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馆藏体系建设。

3 馆藏体系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3.1 准确定位,科学规划

要建设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必须结合本馆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等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应该对图书馆在一定时期内馆藏发展的规模、服务满足的程度、文献信息资源的特色等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有了科学的定位,才会有明确的方向,从而制订出适宜本馆藏书体系建设的各项方针、计划和规划措施。

另外,还要根据本馆读者构成情况来确定适当的馆藏结构体系和发展建设模式。对文献收藏的范围、不同载体文献的比例、不同层次文献的结构、同种文献选择不同载体形式的原则等进行科学规划和界定,以便在日常工作中遵循。

3.2 制定切合实际的文献采购标准

采购标准是文献采集的指导性文件,是馆藏体系科学化的基础,必须规范化、制度化。文献采购标准应体现这样几点精神:第一,文献种类和数量要与读者需求大致平衡。按读者的分布设立最低藏书系数,保证馆内各类读者使用文献的权利。不论怎样划分读者群体及为之配备文献,都不能相差太悬殊,应在保证每个读者有其可用文献的基础上有所区别。专业院校图书馆要平衡好各专业文献的收藏,以需求为导向,集中收集与学校专业设置和教学密切相关的核心文献资源,建立实用性强、规模适度、高质量的文献资源体系。第二,馆藏各种文献要优化配置。多种载体共存已成为馆藏建设的发展趋势,其中纸本文献仍是馆藏文献的主体,电子文献会逐步扩大入藏量。这就需要图书馆根据经费和读者需求合理组织各种文献资源。第三,科学地确定文献品种和数量。馆藏文献体系应由恰当的种类和适宜的复本构成。种类恰当是指在特定的文献购置费用下,平衡各种读者需求,保证每类读者找到合适的文献,又要重点保证某些专业资料的收藏。专业院校图书馆应将有限的资金用在重点学科建设上,突出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同时也应该考虑读者全方位的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普及性读物,各种类型的文献应该规划出合理的数量比例。第四,确保特色馆藏的建设。专业院校图书馆要根据本院的专业与学科特色,结合实际馆藏、读者的特殊需求特点等来建设具有本院特色的信息资源馆藏,但在建设特色信息资源时还要针对校园内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服务。第五,藏书质量的监控与调整。文献采购标准中要有收藏文献质量的检查、控制等规定,可随时进行文献类型和复本的调整,使馆藏体系建设始终处于一种灵活、动态的过程中,以求文献收藏与读者利用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3.3 适应市场变化,合理使用经费

如果不了解文献出版发行市场的发展规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旦出版发行市场发生变故就会影响图书馆藏书体系的建设。采访人员要随时研究文献出版发行情况,分析价格走势,充分合理地使用有限的文献采购经费,系统采集本馆读者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

3.4 保持馆藏体系的新陈代谢

馆藏体系是众多文献的数量集合,更应是文献质量的优化组合。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应该使每一种馆藏文献在有效时期内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要使文献流通率高,就应经常剔除失去价值的文献,不断更新,保证文献有机体的活力。古籍和特殊文献注重的是文物价值,一般都保持稳定性;连续出版物应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完整性,在多渠道发行情况下会经常发生断订、漏订现象,故此重要刊物要选择稳定的发行渠道和载体形式。

3.5 拓宽文献资源建设途径

文献资源建设应以购买为主,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并举来拓展和丰富图书的品种、范围也值得各图书馆采访人员关注,如赠与、交换、免费网上下载、馆际交流共享等,这些途径不仅可以节省经费,而且可以获得很多正规渠道难以收集的文献资源。

馆藏体系建设是图书馆最基础的工作,是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应体现实用性、经济性、精确性的特点。高质量的馆藏体系不应是一潭死水,而需要应时调整,随时更新,把握市场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征集读者最需要的文献,使馆藏文献尽可能被读者充分利用。

[1]贺霞.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图书馆,2008(1):103-104.

[2]杨术.确立特色馆藏体系诸因素及辩证关系.图书馆学刊,2005(6):62-68.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经济年鉴2004.北京:中国经济年鉴出版社,2004:495-500.

[4]姚倩.出版发行市场化运作对图书馆采访的影响.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4-37.

[5]欧阳红红.高校图书馆特色虚拟馆藏建设策略[J].图书馆学刊,2009(5):29-30.

[6]刘勤.网络环境下虚拟馆茂与实体馆藏建设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9(2):29-30.

[7]朱林.基础知识组织的图书馆采访决策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10):70-73.

猜你喜欢

本馆出版发行馆藏
《Cryogenic Heat Management: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for Science & Industry》出版发行
馆藏
《Cryogenic Heat Management: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for Science&Industry》出版发行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民营绘本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毛细血管”
《中华战创伤学》出版发行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绘本馆:童书营销新支点
我们的都市有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