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0-03-22沈丽英王彩霞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年12期
关键词:国民全民读书

●沈丽英,王彩霞

(1.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银川 750011;2.银川市图书馆,银川 750001)

阅读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思想交流活动。然而,随着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活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阅读率走低,阅读能力下降,阅读危机成了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我国国民传统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即使像美国、英国、日本这样有着良好阅读习惯、重视阅读的国家,也出现了阅读率走低的情况。“阅读”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高度关注。

1 全民阅读的现状

1.1 传统阅读率下降

我国第4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0.2%,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6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同时,国民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正在逐步淡化。2005年我国国民认同“读书越来越重要”的比例只有84.1%,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1]

在传统阅读率下降相对应的情况是,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最新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网上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间增长了6.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40%。

1.2 阅读量减少

从阅读数量上来看,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俄罗斯为55本。而我国图书阅读者中,平均每人每年阅读图书不到5本。从阅读时间上来看,世界上读书时间最多的是印度人,平均一周读书10.7个小时,而我国个人读书时间呈减少的趋势,大约1/4的人读书时间在减少。在国民阅读调查中认为“没时间”读书的人竟占到43.7%。

1.3 阅读取向的转变

阅读取向指读者阅读的内在动机和意向。某种类型的阅读内容被个人接受,认同并构成阅读主体和主流,内化成个人的阅读要求,就成为一个人的某种阅读取向。如今,全民阅读取向的转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阅读倾向。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信息的需求增加,人们更愿意选择摄取直观、简单、形象的信息,以文字为传播符号的信息进入了快餐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索取进入了快速读取快速传播的阶段。图片和图像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欢迎。

(2)浅层阅读倾向。网络上海量信息使人们对网络阅读只能停留在浅层关注上,主要体现在读图文书以及消遣性阅读的盛行。网络被专家称为“浅阅读”,即难以进行深入学习思考的阅读。传统的阅读功能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它是“浅阅读”无法替代的。现代大部分人可能很少会上图书馆查阅资料,而改去网上搜索,这种“浅阅读”导致了读者思维方式碎片化、跳跃式和平面化,语言本质上所带来的主体的批判精神、创造活力、想象力和反思能力逐渐被消解。

(3)功利阅读倾向。在市场经济的支配原则和游戏规则下,人们的信息接受和传播变得更加实际和功利,经济转型期的生存压力使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功利性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读者的阅读习惯从知识型转向了消遣型,为升学、工作,掌握技术的实用性阅读越来越多,而为丰富情趣,提高修养的素质性阅读淡化。

2 全民阅读现状的成因

2.1 全社会对阅读问题的关注度不够

“当代世界图书馆的最佳实践典范”的丹麦早在1920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美国的阅读推广在1977年就写进了图书馆法。克林顿总统在1998年10月签署的“阅读卓越法案”规定美国儿童每天必须有一小时在阅览室度过,不仅是学生,整个美国社会的阅读风气也令人羡慕。[2]为什么人家如此重视?因为他们相信,阅读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发展,阅读也能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

反观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如今却在全民阅读上出现了令人汗颜的局面,全社会对阅读问题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这集中体现在:

(1)我国的图书馆法千呼万唤出不来,阅读推广工作更无立法可言。在没有图书馆立法的情况下,作为推进全民阅读主阵地的图书馆就很难争取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发展纲要,以保障阅读活动的延续性和常规化,也无法保证活动经费,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媒体、企业和社团等)。

(2)《2003年中国公共科学素养调查报告》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公众接触图书馆的频率不高,有近1/3的人说,居住的地方没有图书馆或阅览室(28.7%)。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现有2000多个公共图书馆,平均每35.9万人拥有一家,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特别是缺乏面向基层的乡镇及社区图书馆。由此,致使公众对图书馆没有亲近感,人们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很薄弱,(只有16.6%的人从图书馆获取信息)。

(3)我国还未确定国家阅读日,对阅读活动的促进措施没有深入。目前很多大型的、面向大众的阅读推广都是书店或出版社策划的赢利性的商业活动。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多数停留在“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日”期间,图书馆内悬挂各个活动的主题横幅,网上读书征文,推荐书目等形式上。

2.2 公共图书馆未发挥推动全民阅读的主阵地作用

公共图书馆因其公益性、专业性和独有的丰富阅读资源决定了它是全民阅读的主要阵地,是联系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的桥梁,在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中发挥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和作用。[3]实际上,很多的公共图书馆并未能发挥这种主阵地作用,集中体现在公民没有形成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对图书馆没有依赖性。

我国有许多公共图书馆,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图书资源并不比国外的公共图书馆逊色多少,但图书馆的利用率并不理想。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一方面以大而全的办馆模式为主,覆盖率不高,很多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图书馆,更谈不上长期利用,即便现在身边有了图书馆,也感到陌生;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公众性没得到充分体现,所发挥的职能作用也很有限,同时在培养孩子利用图书馆的习惯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多不足,我国中小学教育在这方面还很欠缺。

2.3 功利性价值取向导致良好的阅读习惯难以形成

有调查显示,现今我国相当一部分具备阅读率条件的人群,恰恰因为不习惯而不读书,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极为普遍。许多青少年整个成长环境中没有阅读氛围。在他们应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时候,学校和家长迫于考试的压力,剥夺了他们“读书”的权利。青少年从“我爱读书”变成了“我被读书”,因而从小阅读的目的被灌输为好好念书,长大后考好文凭,找好工作,阅读的动机具有功利性。当今社会,成人迫于生存的压力,功利性的阅读取向已经日益严重,如果再把这种阅读取向转嫁到孩子身上,那么我们整个的社会离那个美好的书香社会只能是越来越远了。

2.4 媒体日益多元化,阅读日趋浮躁

科技工具的推陈出新,带来了阅读方式的丰富多彩。广播和电视对图书的冲击尚未完全消除,电子产品、网络的冲击又接踵而来,“博客”“播客”“印客”等出版新形式层出不穷,人们既可以到书店买书,到图书馆借书,也可以下载电子书,购买光盘,通过数字图书馆借书,在手机上看书,多元化阅读正从生产者一言堂独白向消费者多元化对话的方向演进。[4]而且,随着其他媒体利用各自的优势分流了人们的注意力,也分割了人们有限的闲暇时间。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中心与腾讯教育近期联合实施了一项在线调查,5819名大学生参与其中。结果显示,如今宅在家里的大学生高达85.1%,其中58.8%的人表示宅在家里会上网玩游戏看视频,只有16.2%的人选择看书学习。

2.5 有阅读需求,没有阅读条件

书价太贵也已成为当今公众阅读的第一障碍。近年来,随着出版物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很多本来很想阅读的人望而却步,特别是我国贫富悬殊的日益增大,买不起书的人数越来越多。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给图书馆提供了机会,买不起就把他们吸引到图书馆来看免费图书,以达到双赢。

3 改善全民阅读现状的对策

3.1 制定国家层面的阅读政策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相当重视阅读的促进和推广。一般是通过政府提供资源和政策支持来促进阅读,设立国家工程帮助阅读运动的开展。美国阅读推广活动早在1977年就得到了立法支持。30余年来国会图书馆积极发展阅读推广伙伴,开发阅读推广主题和项目,制定详细行动指南,领导阅读中心成员开展活动,组织和鼓励阅读推广经验的交流。而英国教育部于1998年9月提出“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的口号,并把1998年9月到1999年9月定为全国阅读年,在全国各地举行各种阅读推广活动。早在10年前日本政府就积极推行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日本文部省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拨款资助民间团体举办儿童说故事的活动,拨款充实学校图书馆,并于2001年底颁布《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这些由政府提出的阅读促进措施很大程度上激励了人们的图书阅读,对本国阅读氛围和阅读文化的构建起到了促进作用。

而我国制定的阅读推广政策大多缺乏长期性和延续性,活动指导文件往往以通知形式发放,缺乏详细的行动指导,对活动后的经验交流和分享也缺乏有效和连贯的组织行为,致使成功的阅读推广活动往往在嘉年华式的热潮之后就陷入停滞状态,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也未能使公民对于国家和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努力与用心又有深刻感受。因此在借鉴国外推广阅读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国情,在制定和推广阅读活动的计划中一定要更加强调政府的介入。通过政府层面的强势介入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保障,同时可以在电视台作为公益广告以及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宣传,开发全国性的主题阅读活动,并组织各地各级图书馆参与。这样必然对提倡阅读风气,普及阅读文化起到很大效果。

3.2 社会的阅读推荐和指导

3.2.1 图书馆的阅读推荐和导读服务

图书馆既是图书收藏与利用的社会机构,也是大众阅读的主要场所,普及和提高国民的阅读水平是其应有的职责,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其实我国图书馆建立100多年来,图书馆研究者、工作者以及有识之士都一直在呼吁图书馆要成为民众阅读的重要机构,如刘国钧先生所说:“近代图书馆以国书为目的,以诱导为方法,以养成社会上人人读书的习惯为指归。”因此,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演讲、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阅读,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阅读的习惯,并把创建书香社会,推动全民阅读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在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中起到倡导阅读、引导全民阅读的积极作用。

3.2.2 学校及家庭的阅读指导

所有的科学研究表明,高级的学前阅读和当前阅读习惯能使孩子们获得阅读和学习上的成功。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应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指导方式,丰富学生阅读体验,鼓励阅读行为。

家庭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和打造阅读基础的摇篮,也是社会最核心的阅读方式。家庭阅读的培养关乎人们素质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关乎国家民族的发展以及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振兴。随着各种理论的深入,家庭阅读的实践也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亲子阅读和分享阅读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亲子阅读旨在培养家庭阅读的健康社会风气。透过阅读,父母与子女终身学习,共同成长。分享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

社会阅读的三个方面可以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图书馆的阅读推荐和导读可以在学校的阅读教育、家庭阅读的培养同时进行,共同发挥作用,提高人们的阅读水平。

3.3 为推动全民阅读,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

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阅读空间,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成为读书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它旨在支持那些有能力阅读的人去阅读,通过阅读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慰藉,享受阅读的乐趣,因此,图书馆在提高国民阅读率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为了提高国民阅读率,构建全民阅读的学习型社会,图书馆应致力于养成国民的阅读习惯,提升国民的阅读风气,让社会各阶层都能有阅读的机会。其具体对策为:

(1)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类型的阅读推广活动,制定系统的阅读推广计划,努力提高阅读品位,培养阅读“定力”,在全社会形成长期的阅读效应。

(2)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拆除各种阅读门槛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回归的重要标志。无偿开放公共图书馆资源,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吸引读者进入图书馆,更在于培育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尊重知识文化的风气。

(3)努力延伸图书馆服务触角,建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应该提供优质多样的阅读资源,服务大众,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通过延伸服务空间,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时,可以通过链接和制作声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富有个性化的内容,使写作过程多样化、趣味化,并且能够向大家展示学生自身的特点,加深师生间的印象。因此,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可以充分表现自我的天地,来自于教师及学生同伴的褒奖能够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自我完善,成为主动投入、积极沟通的学习活动主体。

总之,基于数字图书馆及网络的英语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补充和提升作用。采用多样化的写作模式,不仅活跃、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传统教学与新型教学相互渗透,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自主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1]蔡少莲.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08(6):62.

[2]杨永林,等.一种基于数字化教学理念的写作训练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4(4):5,9.

[3]王东,张新华.大学英语写作专题网站的教学系统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04(3):30.

[4]王初明,等.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208.

[5]柴迎红,等.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5):48.

猜你喜欢

国民全民读书
全民·爱·阅读
一直难忘
高地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可持续全民医保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我们一起读书吧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