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区域文化与图书馆文化*——以湘籍图书馆为例

2010-03-22伍茂戒王立志

图书馆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湖湘湖南图书馆

何 静,伍茂戒,王立志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128)

1 区域文化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具有地域性,即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区域文化,也称地域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积淀形成的以文字资料为载体和以传统习性为表现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它对内具有共性、对外具有个性,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1]。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是深入影响地域文化形式和发展的两大因素[2]。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各种区域文化兼容并蓄的范本,区域文化如湖湘文化、潮汕文化一直以来影响着当地民族的行为活动、情感思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当地社会的发展。通常表现为各种风俗习惯、生活关系、制度安排等。

2 湖湘文化及其特点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湖南地域文化的代表”,“是宋代湖湘学派形成后所出现的颇具湖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3]。春秋战国时代的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早期母体,楚文化中的祝融文化和蛮夷文化是湖湘文化的直接源头。作为独立的湖湘文化及其实体湖湘学派,则起源于北宋末年,形成于南宋时代。湖湘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齐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区域文化,有着爱国亲民、务实经世的共同点,但由于它形成的历史时代、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因而又具有自己的特色。从自然环境因素来看,在中国古代,湖南临界于中原繁盛之地与南蛮之地的中枢地位,物产丰饶,交通闭塞;从人文社会环境因素来看,湘人素有荆楚人之精明,又兼南蛮人之强悍,奇山异水孕育出湖南特有的人文环境;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因素来看,湖南辖地历来山高水远,历史上长期以来具有地方割据的特色,自成三湘一派。这些环境因素使得湖湘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质:一是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二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三是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四是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4]。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光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3 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为谋求自身存在价值,在长期的文献情报活动中自觉发展起来的,是获得了绝大多数图书馆成员认同并信守的服务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图书馆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图书馆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和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行为模式[5]。文化具有地域性,图书馆文化同样具有地域性。王黎、王惠君认为图书馆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图书馆体系,体现出不同的图书馆文化,比如中国图书馆文化与西方图书馆文化就有较大的区别,同时,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图书馆文化受其地域、环境、历史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各不相同[6]。文化需要构建,图书馆文化也不例外,同样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性建设,才能达到“文治教化”之目的。

4 湘籍图书馆文化对湖湘文化特质的继承和弘扬

湘籍图书馆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至今,湖南拥有公共图书馆120多所,高校图书馆90多所。同时,在湘籍图书馆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大批名人志士都从湘籍图书馆中汲取营养,成为湖湘文化的极力推崇者。湘籍图书馆文化继承和弘扬了湖湘文化的特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4.1 湘籍图书馆藏书文化具有浓郁的湖湘文化特色

作为湖湘文献渊薮之地,湖南图书馆一直致力于湖湘历史文献的搜集和保护,收藏了湖南地区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地理、文化、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尤其收藏了湘人著述、湘版方志、湘籍名人手札书稿、毛泽东著作、湖湘家谱及古旧字画等文献。为了弘扬湖湘文化,宣传湖南人物,保存学术文化成果,湖南图书馆还设立了湖南名人资料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搜集了民国时期湖南出版的如 《长沙大公报》、《湘报》、《船山学报》、《战士》、《砥柱》、《湖南教育》等报刊。湘潭大学图书馆设有湘潭大学人文库、毛泽东思想研究、曾国藩研究等特色馆藏。湖南大学图书馆成立了湘籍名人作品收藏中心,并收藏了包括湘籍国家领导人,湘籍院士,湘籍著名书画家、作家,海内外著名湘籍人士的手稿、照片、著作、论文、字画等文献。由此可见,湘籍图书馆为荟萃三湘菁华、弘扬湖湘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几代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湘籍图书馆都已建成具有湖南特色的藏书体系。这些文献既是百余年来图书馆人辛勤收集的结果,也是湖湘文化特色的最好体现。

4.2 湘籍图书馆文化中的爱岗、爱书精神是湖湘文化敢为人先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爱国主义是湖湘文化的主旋律。从屈原的忠君爱国、贾谊的忧国忧民到维新派谭嗣同的捐躯殉国,这些动人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湖湘人。宋代以来,湖南书院文化蓬勃发展。明清许多私家藏书以其丰富和特色著称于世。随着近代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湖南在变法改良方面走在前面,举办新式向社会开放的藏书楼以启迪民智。“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兴学育才的传统,促使湖南民众对藏书和建立图书馆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些都为湖南图书馆的产生在观念和技术诸层面准备了充分条件[7]。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在“启迪民智”、“救国必先治学”的爱国主义思想指引下,1904年,开明士绅梁焕奎等人,在《湖南官报》上刊发《创设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募捐启》,经当时湖南抚臣赵尔巽准许,在长沙定王台创办了湖南图书馆[8]。由于有了爱国精神与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的影响,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在湖南诞生。

程焕文先生常将中国的图书馆精神概括为“四爱”——爱国、爱馆、爱书、爱人[9]。 这些精神也集中体现在湘籍图书馆人身上:湖南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抗日战争期间仍然拉着书车,将书刊送给民众和伤兵。先后五次将珍贵藏书辗转疏散于辰溪、株洲、攸县、湘潭、沅陵等地,并想方设法设立阅览处巡回书库,组织读书会、开展研究辅导等工作。由于图书馆员工的不畏艰辛,他们终于在抗战胜利后将300余箱书籍完整迁回长沙,保证了数十万馆藏完整无缺;1985年至今,该馆二十年如一日地举办有关“弘扬湖湘文化”的系列讲座和开展为农服务等。图书馆人这种敬业、爱业、守业的精神使湖南图书馆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

4.3 湘籍图书馆文化中的与时俱进精神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务实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湖湘文化强调研究自然与世界规律,引导实践;强调既要通晓经典,又要学以致用。“经世致用”、“躬行实践”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湘籍图书馆文化的一大特点,具体表现在:(1)湖南图书馆于1973年创办的《图书馆》杂志,以务实为办刊宗旨,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2)图书馆致力于文化的再创造。湖南图书馆精心编纂的《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一书,编撰严谨精勤,严格鉴定文书的版本和作者,处处显现出湖南图书馆重实证研究的科学精神[10]。同时,通过对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湖湘文化的更新。该书在传承和弘扬湖湘文化、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为顺应时代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湘籍图书馆加强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例如:湖南大学图书馆建有书院文化数据库、金融文献数据库、湖南人文库;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建有湖湘文化数据库;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有麻类文献数据库、茶叶研究数据库;中南大学图书馆建有有色金属文摘、楹联数据库等。

4.4 湘籍图书馆文化中的重合作交流精神是湖湘文化兼收并蓄开放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湖湘人民善于吸收一切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优秀的思想文化,并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重合作、重交流是湘籍图书馆文化最重要的体现。一是善于吸收不同民族图书馆文化的精华。早在1983年,湖南图书馆与日本滋贺县图书馆就建立了友好关系。湖南大学图书馆设有“友好文库”和“海内外湘籍名人作品收藏中心”,引进国外优秀学术专著,开展国际资料交换业务。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与国内外五百多家高校、研究院所、学术团体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二是善于吸收本区域内不同图书馆文化的精华。湖南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于2004年7月签署了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以“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为宗旨,开展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2008年,湖南图书馆与湖南大学图书馆开展合作,建立“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共建历史文献阅览室”。在湖南省高校图工委的指导下,湖南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已建立,实现了湖南地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5 结束语

文化本身就是地域环境、地域人文和地域主体人群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色彩。文化的时空属性决定了区域图书馆文化必将深受文化区域性的影响。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是图书馆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图书馆文化则造就了地域文化的集大成者,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同发展共繁荣。任何的地域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因素,在建设图书馆文化的时候,图书馆人应吸取其精华,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提高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李宗植.发挥江苏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J].现代经济探讨,2003(4):38-41.

[2] 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陈谷嘉.论湖湘文化是具湖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J].湖湘论坛,2008(6):561-63.

[4] 陈肇雄.努力建设湖湘特色现代企业文化[J].新湘评论,2008(10):18-20.

[5] 王黎,秦红.高校图书馆文化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6] 王惠君,荀昌荣.图书馆文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7] 张勇.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馆长论坛”上的主旨发言[J].图书馆,2004(6):1-2.

[8] 张树华,张久珍.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程焕文.跨越时空的图书馆精神[M]//程焕文.裘开明图书馆学论文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8.

[10] 沈图.创书林精品 延湖湘学脉——《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出版[J].船山学刊,2008(3):224.

猜你喜欢

湖湘湖南图书馆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湖湘文化的统一战线价值分析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图书馆
湖湘论坛2016年全年目录
去图书馆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