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0-03-22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工学顶岗校企

谢 华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所认同,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必须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实施。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要切入点,实施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及实施意义

(一)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是高职教育诸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是指在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与在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教学模式。“工”是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是企业员工,进行顶岗工作,企业则付给学生相应的劳动报酬;“学”包含了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课程学习。工学交替分为“一次交替”和“多次交替”。在教学安排上,“一次交替”教学模式有两年半时间在校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其特点是通过“一次交替”既完成了工学交替,又完成了顶岗实习。“多次交替”则是通过两次及以上的工学交替,多次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由于顶岗实习安排在不同的学期中,故其实习内容不同,实习要求也不同,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工学“多次交替”的教学安排如表 1所示。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实施意见;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工学交替的“工程”和“学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具有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学生有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等特点。由于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要求企业全方位参与,同时企业要承担指导学生的任务,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因此,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是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条件。

表 1 工学“多次交替”教学安排

(二)顶岗实习教学模式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与工学交替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易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是毕业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的基石。图 1为顶岗实习的运作程序。

图 1 顶岗实习运作程序

(三)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的关系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均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的实施关键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是建立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问题。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体表现形式,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以企业为中心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工程”和“学程”,使“工程”和“学程”两者有机组合,形成“工程”管理和“学程”管理相结合的有效组织系统,使学生在“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培养模式下,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教育改革必须以校企合作、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诸多高职教学模式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促进使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与社会、行业企业的融合,让学生亲临生产一线接受职业指导和训练,了解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参加实际工作的机会以考察和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通过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让学生有优先被雇主录用的机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更是形势使然。

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实施策略与措施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加以保证,只有建立平等、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双赢机制,才能提高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一)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不是简单地将“工程”和“学程”进行划分,而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岗位职业分析入手,明确职业岗位的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重构、开发符合岗位需求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明确职业岗位,明确人才规格要求,明确课程链路,明确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形成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教学做应一体化,并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实质性成果。

(二)工学交替教学安排

工学交替教学安排应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以高职教育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安排为例,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贯穿素质教育。如图 2所示。

图 2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交替教学安排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第 1、2学期在校内进行职业基础知识学习,注意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利用暑期指导学生参与工程测量、工程识图以及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等基础技能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

第二阶段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第 3、4学期在学校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工学交替、边学边做,强化职业核心技能,并进行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第三阶段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阶段。利用暑期和第 5学期进行为期 6个月以上的专业顶岗实习。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一方面强化所学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锻炼其岗位能力。实习期间安排专任教师进入企业或现场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实习过程由双方共同管理,顶岗实习成绩由校企共同考核。学生在职业岗位实践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巩固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第四阶段为职业岗位能力提升阶段。第 6学期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安排学生回校或留守企业进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再提升,并在毕业前完成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施工学交替的相应措施

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探索并建立健全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作机制、质量保障及监控机制。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制订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相应措施。

1.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递进规律,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分四阶段培养、职业能力递进”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充分利用浙江省的交通运输行业背景,与行业企业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计划;聘请行业企业负责人和生产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保证校外半年以上的专业顶岗实习的开展。

3.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完善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各环节管理需要的规范性文件,并进行全过程监控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完善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管理制度、作业文件和考核办法,做到在管理上有制度,严格考核。

4.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和校外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跟踪机制,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工资收入、职称晋升、企业满意度以及职业道德等进行全方位跟踪,评价教学质量。定期征求用人单位意见,了解企业对学生岗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情况和工作体会,了解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三、顶岗实习的管理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较长一段时间脱离学校环境,在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会遇到种种人和事,会遇到无法事先预测的问题,这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只有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加强教育、科学管理,才能确保顶岗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与企业应明确双方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责任,共同建立实习工作协作组织,安排稳定的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方式、场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还要建立合理的考核评定机制。实习期间,校企要共同做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企业要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一定报酬,学校应派专门人员进驻企业,管理学生同时监督企业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①李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群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 1期。

(一)科学合理安排

顶岗实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制订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根据学校与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确定顶岗实习单位,签订学校、学生、企业等多方实习协议,安排好顶岗实习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使学生按时到岗。

(二)思想教育管理

无论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或是到企业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对社会、企业、专业的认识。充分利用企业的文化、理念、管理和企业的经营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聘请企业中的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校外德育辅导员,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报告,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组织纪律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组织严密、管理严格、工作规范规程详尽。由于实习学生的双重身份,必须遵守学校对顶岗实习所规定的规章制度、组织纪律,服从指导老师的管理、指导,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同时还要遵守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组织纪律,服从企业的管理,按工作规范规程、标准完成岗位工作,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努力工作。

(四)成绩考核管理

学校和企业组织人员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考核,企业由学校聘任的兼职教师团队为主,对学生的岗位技能、综合素质、实习作业等进行综合评定、鉴定。

(五)持续有效改进

顶岗实习结束后,高职院校应及时总结交流,并与企业共同评选出顶岗实习中表现出色的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对顶岗实习中做出优异成绩的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等给予表彰。根据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吸取教训,在筹划新一轮顶岗实习时重点预以考虑改进。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尚属探索阶段,应该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重要切入点,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运行的机制研究,其目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高职教育人才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社会。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谭界忠.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王怡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5]徐新伟.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工学顶岗校企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工学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