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卡日记(上)

2010-03-16李彬勇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李彬勇

小引

内子有一学生,叫沙妮,是斯里兰卡(旧称锡兰)人,黑皮肤,大眼睛,聪明可爱。内子教会了她游泳,极喜,师生俩感情好。趁着寒假,我们决定到斯里兰卡一游。旧时曾读古代亚洲史诗《罗摩传》,里面有一处叫“兰卡”的地方,据说便是斯里兰卡的所在。在巴利语中,“兰卡”意为“灿烂辉煌”,很美的词,我就借此作记,而沙妮说在斯里兰卡,华人也是这么称呼他们的,如兰卡人,兰卡菜等。

2010年2月3日,冬雨淫淫。上海至科伦坡(Colombo)

搭乘阿联酋航空的红眼航班飞迪拜。中国与迪拜有4小时时差,迪拜与兰卡有1个半小时的时差,先飞西亚,再转机折回南亚,绕了点距离,时间搞得颠来倒去,季节也由严冬转到盛夏。选择此线路是顺内子的意,一是看看沙妮,二是选购蓝宝石,三是转机逗留迪拜机场,免税店众多,可作番年前血拼。

从迪拜飞科伦坡,我精神有了点振作。想着经典史诗,这南亚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腾升一层该地特有的灿兮煌兮的迷香。机翼掠过保克海峡,直到印度东南段一角海岸隐去,我看见兰卡的西部岛岸,印度洋波涛滚滚,烈阳普照,激荡出银练似的白边,近处远处,一片茂林绿幛,水泊草地,吸着熠熠天光。

应是在当地时间下午1点许抵科伦坡国际机场,沙妮和她的父亲R·Jinith·De·Silva(后我们自己简称他为老D,该姓系葡萄牙姓)来接。老D人矮,一样漆黑,本是Sam pathbank(兰卡第三大银行)的高管,现已退休,热衷中斯交往,我们的行程全由他安排。老D父女带我们先去看一宝石公司,未选中,再去一个叫Raja的珠宝店,生意红火。内子选了两枚上好的蓝宝石,一块祖母绿石,皆当场绘制白金镶嵌钻石的戒指造型彩图,认可,9日取货,共支付近1万1千美金。

晚上到老D家,是自己买地盖的别墅,在科伦坡城郊,应算得上是好房子了。只是道路一塌糊涂,无小区规划之情状。草木甚好,乌鸦呱噪,蝙蝠蚂蚁乱飞乱爬。老D说地价涨了,三亩,2005年买是2万5美金,现值8万。在厅里聊天,突然间大群蚊子飞入,一愣。沙妮说好蚊子5点钟进来,8点钟飞走,没事的。可我们马上被咬,兴许是欺生,兴许是我们素来吃荤太多,遭恨。笑。

我们带了些糖果瓜子给老D夫人,她喜欢吃。我写了两幅立轴,一是唐诗,另一是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送老D。问,毛泽东知道不,称Yes,兴奋,并问诗意。英语多年不用,荒芜了,凑乎译之。

老D夫人做晚饭招待我们,沙妮有一哥哥,一起吃。是地道的兰卡菜,极简单,辣,颗粒糊状,带汁,米饭是干干的糙小米,拌蔬菜和鱼,用手抓着吃。此为平生首次也,亦新奇也。

住沙妮的房间,无被子,无空调,无电视机,厕所没有手纸(内子去问沙妮,她说兰卡人皆不用纸揩屁股,只用旁边的水龙头冲洗)。热,又有些许无措,但因着转机之累,也很快呼呼睡去。

2010年2月4日,晴。狮子岩古城(Sigiriya)

早上6点半出发,仍是昨来接机的面包车(系旅游公司租),老D父女和我们同行,加司机共5人离开科伦坡去兰卡中北部的Sigiriya。

老D称:“你们初来,这次旅行主要安排了解兰卡历史文化,你喜欢了,爱上了,以后就会常来。”老D自信,笑,摇着头(注:此为兰卡人特点,赞同,满意便摇头而非点头)。善。与其天南海北聊。

岛国首个封建王朝僧伽罗王朝系由北印度雅利安人渡海移民所建,时在2500年前。《罗摩传》里的兰卡,就多农耕活动,充满活力,繁荣兴盛,是为一方乐土。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徙并定居该岛。5至16世纪,岛内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之间征战不断。16世纪起先后被葡萄牙和荷兰人统治,18世纪末沦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获得独立。

兰卡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仅为海南岛两倍,人口2000余万,相当一个上海,多民族、多宗教。印欧血统的僧伽罗人占74%,泰米尔人占12.6%,此外还有摩尔人、阿拉伯人、马来人以及具有葡萄牙和荷兰血统的后裔。从空中鸟瞰,岛国形状颇像一枚宝石,也貌似一只梨,一个芒果,另有一被经常引用的比喻,即“印度眼泪”之绰号。不管这个比喻是否带有特殊的成分,岛国刚好就距印度南面50公里之外,恰似一颗从印度半岛掉下来的眼泪。我感觉,想象中的眼泪宁是真实,且靠近赤道,当可在此比喻前加个前缀,谓“烫热的”三字。似乎是印度之衍生,然各种好处却未能独占,应有郁闷。宝石,梨,芒果,以及眼泪,美丽又悲情。兰卡出产世界上质量最上佳的蓝宝石,马可波罗就曾描述过岛国国王之财富中的一颗宝石为“无以伦比的宝石”。诱人之地。殖民者葡人最早登岛,于西部海岸建贸易中心,虽然今日外观上的留痕不多,但隐在血性里的东西依然不灭(如老D名字之De·Silva即为葡萄牙姓)。荷人取代葡人,由西而南扩大地盘。老D说,在加勒南部,荷人建有36公顷的堡垒,城墙规模庞大,有博物馆和教堂等房子,荷兰风格,历经四个世纪,风韵古老,批为世遗。英国殖民兰卡岛400余年,将其建为印度洋上的战舰,海洋丝绸之路的驿站,通往远东的桥头堡。英人之痕迹和影响太大了,比比皆是,实的是建筑,虚的是文化,如开口说的英文。老D继续摇头。

出科伦坡后,车走A9公路。A9一直往北可至Jaffna猛虎组织叛地,以前常封道,多见荷枪之士兵,表情冷漠。兰卡刚经大选,沿途尽见连任总统拉贾帕克萨(Rajapaksa)之画像,贴在矮墙上,挂在树上,甚至插在稻田中央,恍如我们文革时的情景。斯国无高速,唯一一条尚在中国的援建之中。道路窄小,颠簸不平,车倒不少,但以烂车为多。老D介绍,多年内战,百废待兴,外汇都流到日本了,所以政府征近500%的高汽车关税。知道奇瑞QQ吧,现在是最为兰卡年轻人钟爱流行的。问售价,吓一跳,高达2万5美金。

去Sigiriya路程约200公里,在锡兰酒店集团所属的两个Rest吃早饭、午饭,中间另作一停息,喝奶茶。有三处可作一叙,一是经过了我辈国人熟悉的老班达夫人陵墓(其夫当过总统,该地原皆属她家的私地),修剪齐整,甚大。二是吃早饭时看见一老者像鸟一样坐在树上吹笛子,笛声悠悠,黑脸白须,瘦骨嶙峋,直让我联想到修道的苦行僧。三是奶茶。在一农场,是真正新鲜的牛奶,上有一层薄薄的油,香,一如幼时喝的瓶装奶。红茶亦是茶园新出,是高等级(BOP)的。兰卡是Lipton红茶产地,地产品牌如Dilm ah国内有售,早为人熟知。但,老D说,兰卡是在英殖民统治时才始种茶树,中部高山地区气候较清凉,且没有被开垦过,土壤营养丰富,兰卡茶叶以此闻名于世。兰卡茶味较接近英国茶,味浓但不苦涩,饮茶方法也很西式,可以是奶茶,亦可只放糖不入奶,或者不加任何东西。喝兰卡茶不像中国绿茶,绿茶喝下去口腔内第一感觉较清淡,而兰卡茶相反,喝下去就刺激所有味蕾。此系兰卡茶不发酵,也不用炒,所以不含咖啡因,于身体有益,临睡前喝也不会失眠。故兰卡人日必下肚数杯。

下午攀狮子岩。公元5世纪,迦叶波一世弑父篡权,为防皇族报复,在狮子岩建堡垒式皇宫。它是Sigiriya广袤的平原上拔地而起的一块巨石,岩高200米,不足4英亩大的岩顶原建有王宫、游泳池等,还辟有花园种植果树,周围绕有城墙、供水系统和水上花园。半山腰有面镜子墙,系采用独特的金属化合物,反光效果颇佳。入宫殿口雕有一对狮子巨爪,遗址以此得名。“锡兰”一词,意即“狮子”,现兰卡国旗上亦有狮子图案,估计与此有关。现在这个兰卡国宝级古迹主要是因着石山悬崖画有丰满半裸的仕女图。彩图原有500多幅,据说是迦叶波为安抚父亲亡魂所制,现仅剩23幅,上有23位女性,大部分为两人一组,通常为一位妃子和她的女仆,皆圆乳蜂腰,姿态撩人。

登半山,凭望四周一片丛林,原生态保护甚好。再往上爬,热,累,内子不喜。

遗址对兰卡人免费,我们须买票。晚住Nale小酒店,无电视,但有空调,建筑颇有特色。另,今天正值斯里兰卡国庆,自1948年至今,忽忽62载。餐厅里唯一一台25英寸的日产彩电放着庆典活动,问是在科伦坡吗,否,在另一个古城,名“康提”。

2010年2月5日,晴。阿努拉德普勒圣城(Anuradhapura)

凌晨,仍未入睡。路途带的莱辛的《小鸟在歌唱》一书忘在飞机上了。又没电视看,只得瞎联想。岛国经济尚很原始,但教育和医疗却是免费的;去年内战刚结束,但“打虎司令”丰塞卡却竞选总统失败、被指控“颠覆政府并企图暗杀总统”而前途堪忧;古国王很荒淫,拥有那么多性感的嫔妃,那面镜子墙料也是为着照见她们的妖姿,现在却全面禁烟、禁酒,电视上不准有抽烟喝酒及男女亲热的画面,否则停播受罚,娱乐场所诸如卡拉OK之类的更是鲜有所见。以后会怎样?有何物可抗拒艳炽西风?我们的前车之鉴抑或叫成功模范,是道德沦丧,物欲横流,传统尽失。

有一点点杞人忧天,或者说是心底里还有些许落伍的田野牧歌的情结。

早起,树,鸟,松鼠,阳光,令我想起20年前去澳洲时的情景。7点半早餐,8点半驱车去阿努拉德普勒圣城。路途约半小时,仍是被稻田和大树夹围的小路。见有小草屋搭在树杈上,沙妮说那是农人看护庄稼用的,野象多。

阿努拉德普勒圣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兰卡最早的首都。老D说在公元前3世纪,古城就享誉东亚、阿拉伯国家以及更远的地中海,旅馆、医院众多,最为无以匹敌的是,它在城市周围发展起了一套先进的节水、配水系统以支持农耕。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将其描述为“古代土木工程的一项惊人成就”。今天,水库、湖泊犹在,王宫却只留下几处残垣断壁和一个奢华依稀的沐浴池。

不过,到该城来主要是看佛教庙塔及菩提圣树。此地靠北,佛教由印度南来,道途较易。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马兴达(M ahinda)来岛弘扬佛教,受到当地王室的青睐和欢迎,最先渡海移民来的僧伽罗人摈弃传统的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佛教在此扎根并发展为最主要的一种宗教,阿城亦被称作为佛教之都。

据载,中国高僧法显于公元411年到阿努拉德普勒。他在舍利子塔(寺庙)中住了两年,将佛经抄写下来并带回中国。这里的佛教建筑多为佛塔,圆圆的,白色,内子去过青海,说塔尔寺,即藏传佛教与此风格相近。建于公元4世纪的Jetavana佛塔约有400英尺高,由实心砖砌成,据说只有埃及的两座吉萨金字塔比它高。

另一处广受朝拜的是菩提树。据考证,这棵圣树有2000年树龄,小树苗来自佛陀成道的那棵树,由阿育王的女儿带来,是历史记载的最古老的树。

今天是兰卡国庆后一天,估计尚在假中,“香客”颇多。“香客”之所以打引号乃当地人不烧香,也少有拜佛,烧香以买莲花代之,花瓣撕成片片放上供台,而大的佛塔则是没入口的,只能绕塔一圈,仰望之。沙妮说兰卡的中小学生每天都有念经课,也常到佛寺听经、念经。昨日,她即跟内子说,明天要去庙里,老师别穿裙子或短裤,很认真的。岛国佛土,足见一斑。另,进庙前还有安检搜身,男女各走一门,鞋子是必须提前就脱的,以示虔诚。老D他们习以惯之,我们则苦了,烈日当头,地极烫热,无论是沙地碎石地,皆须赤脚,也算留个超强的记忆了。

两个多小时逛下来,困且渴,买椰子吃。兰卡遍地椰子树,每顿饭亦以椰子入菜。新鲜的椰汁很解渴,完了再切开椰壳,吃白嫩的椰肉,涩,香。

下午小睡后再游览 M ihitnale附近的寺庙,也都与当时的国王、王子及阿育王的儿子、女儿有关。一样外国人须买门票,且颇贵。三餐皆在所住酒店内用,西餐加兰卡菜,开始吃得没胃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