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法在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中的应用

2010-03-10卢丽荣

海河水利 2010年6期
关键词:保证率需水供水量

卢丽荣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需水量不断增加,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对城市水源进行优化配置势在必行。“FD法”是强制打分法的简称,包括0-4评分法、0-1评分法2种方法,是采用一定的评分规则,通过强制对比打分来评价对象的功能重要性,通常用于功能评价、方案比选中。本次将“FD法”应用于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中,首先分别拟定不同的供水方案i和需水方案j,进行排列组合,形成i×j组水源配置方案;其次对各水源配置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估算各组合方案所需投资;然后对各水源配置方案的工程实施可行性、缺水率、投资采用“0-4评分法”分别赋分。缺水率按递减序列排序,缺水率最高方案赋分为0,缺水率次高方案赋分为1,依次递增,并列排序赋分相同。投资按递减序列排序,投资最高方案赋分为0,投资次高方案赋分为1,依次递增,并列排序赋分相同。将水源配置方案缺水率赋分值与投资赋分值加权平均,分值高者方案较优。

以下利用“0-4评分法”,以张家口城市为例进行水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

1 基本情况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市区包括主城区(含桥东区、桥西区、高新区)、宣化区、下花园区,现状建成区总面积76.79 km2。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政策的调整,城市发展空间要扩展,沿清水河、洋河两岸呈带状展布。城区现状供水以地下水为主,区域内无大中型地表水源控制工程。2007年规划区实际总用水量2.99亿m3,其中利用地下水2.40亿m3,占80.3%。由于常年连续且大量集中开采地下水,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造成部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对张家口市城市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已迫在眉睫。

2 城市现状格局供需状况

2.1 现状可供水量分析

在维持现有供水工程状况、考虑为上游发展留有空间并充分利用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及再生水源条件下,分析现状水平年50%保证率可供水量为3.29亿m3,75%保证率可供水量为3.15亿m3,95%保证率可供水量为2.83亿m3;2030水平年50%保证率可供水量为3.39亿m3,75%保证率可供水量为3.25亿m3,95%保证率可供水量为2.93亿m3。

2.2 需水量预测

在维持现有规划经济发展速度及生产格局情况下,根据当地相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一次需水分析,现状水平年50%保证率需水量为3.75亿m3,75%保证率需水量为 3.91亿 m3;2030水平年50%保证率需水量为4.75亿m3,75%保证率需水量为4.88亿m3。

2.3 一次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前述可供水量及需水量分析预测,进行一次供需平衡分析,详见表1。

在维持现状格局情况下,供水缺口较大,须开源节流并举。

3 水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为充分揭示区域水资源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下的开发利用状况,以模型组合为基础,利用“FD法”对各水源配置方案进行优化筛选,对水源配置规划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可为水资源开发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表1 一次供需平衡分析 亿m3

3.1 水资源配置模型

3.1.1 供水方案

规划区的可供水量受区域水资源总量与供水工程能力双重因素影响。考虑规划工程实施的难度及不确定性,拟定4个供水方案。

(1)供水方案1:供水方案采用一次分析成果,维持现状供水工程。

(2)供水方案2:考虑区域内的最大可开发潜力。规划2020年以前建设完成云州水库引水、友谊水库引水工程、乌拉哈达水库、主城区和宣化区污水处理厂扩建;2020—2030年规划建设完成土夭沟水库、南洋河水库。

(3)供水方案3:2020年以前建设完成云州水库引水工程,不再规划其他供水工程。

(4)供水方案4:在供水方案2基础之上进行调整,由2020水平年建设1座乌拉哈达大库调整为再建设1座中库(东支),2030水平年只规划建设南洋河水库,土夭沟水库暂不建设。

3.1.2 需水方案

规划区的需水量受节水改造进程、产业政策调整等多因素影响,本次分析拟定4个需水方案。

(1)需水方案1:采用一次需水分析成果。

(2)需水方案2:压缩用水需求,在考虑区域内的最大可开发潜力情况下,尽量使规划工程实施后达到供需平衡状态。农业加强节水改造,减少需水量;同时调整规划区产业结构。

(3)需水方案3:在方案2基础之上进行调整,工业限额取水。

(4)需水方案4:需水在方案1基础之上进行调整,工业限额取水。

3.1.3 模拟配置方案组合分析

需水方案与供水方案相互组合,形成16个水源配置方案。水源配置模型组合方案详见表2。

在模拟方案组合基础之上,对各配置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估算配置方案所需投资,分析成果详见表3。

表2 水源配置模型方案

表3 各水源配置方案缺水率与投资统计成果

3.2 规划配置方案优选

根据模型原理及模拟配置方案组合分析,对各配置方案缺水率、投资、实施可行性分别赋分。缺水率以2030水平年75%情况下数值作为判别对象,投资以2030水平年总投资作为判别对象。

缺水率赋分标准:缺水率≥0,赋分值为4;-5%≤缺水率<0,赋分值为3;-15%≤缺水率<-5%,赋分值为2;-25%≤缺水率<-15%,赋分值为1;缺水率<-25%,赋分值为0。

投资赋分标准:投资≤5亿元,赋分值为4;5亿<投资≤20亿,赋分值为3;20亿<投资≤35亿,赋分值为2;35亿<投资≤50亿,赋分值为1;投资>50亿,赋分值为0。

工程实施可行性赋分标准:供、需水方案均无制约因素,赋分值为4;有1项轻微制约因素,克服能够实施,赋分值为3;有2项轻微制约因素,克服能够实施,赋分值为2;有难以克服的制约因素1项,赋分值为1;有难以克服的制约因素2项以上,赋分值为0。

工程实施的可行性是制约供水能力的绝定性因素,缺水率在配置方案中是永久性限制发展的制约因素,而投资可能是暂时性限制因素。所以,在综合评分中,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占50%权重,缺水率占40%权重,投资占10%权重。各方案综合评分详见表4。

表4 水源配置方案综合评分

上述各配置方案综合得分的平均值为2.04,初步筛选大于平均值的配置方案F11、F12、F22、F33、F42、F43、F44(方案序号1、2、6、11、12、14、15、16)7个方案相对较优。

3.3 规划配置方案优化推荐

F11、F12(方案序号1、2)规划配置方案能够维持供水工程现状,但满足用水需求以超采地下水为代价。

F22(方案序号6)规划配置方案基本能够达到供需平衡,需水方案实际操作可行性强,但F22供水方案中规划工程全部实施会对官厅水库年入库水量影响较大,审批会有一定难度,同时乌拉哈达大库涉及军事设施搬迁亦是难题。

F33(方案序号11)规划配置方案在需水方案采取工业限额供水的情况下,仍以超采地下水为代价来满足区域需水要求,并且工业限额取水,实际操作有难度。

F43、F44(方案序号15、16)规划配置方案基本达到供需平衡,供水方案可行,但工业实行限额供水,实际操作有难度。

F42(方案序号14)规划配置方案中规划工程避开了F22供水方案涉及的困难,在增加当地水利用率的基础上,减小了对官厅水库年入库水量的影响,避免了大范围的军事设施搬迁。需水方案实际操作可行性强,规划配置方案基本能够达到供需平衡。

通过上述分析比较、优化研究,水源配置推荐方案F42(方案序号14),即推荐需水方案2、供水方案4。

4 结语

“FD法”应用于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中,其优点是可以综合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下的开发利用状况,以模型组合为基础,进行多方案的优化筛选,结合操作可行性推荐最优配置方案;缺点是工作量大,需要以大量深入调查、前期规划工程研究工作为基础。

通过研究表明,张家口城区必须“开源节流”并举。“节流”需向科技密集且耗水量低型产业方向发展,对市区内生产工艺落后耗水量大的企业,要限期整改进行节水改造,对无法进行节水改造的生产企业要明令停产取缔;严格控制新项目审批程序,禁止高耗水工业在市区落户。同时,“开源”既要考虑工程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又要兼顾上下游的用水状况,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和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保证率需水供水量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兰溪市供水需求侧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新立城水库生态需水及调度研究
大凌河流域水环境分析及其不同保证率下承载能力计算研究
建平县生态需水保障程度研究
全省供水工程供水量(按工程类型分)
用水保证率内涵、计算及应用探讨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
北运河河流生态需水分段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