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的软肋
——生产性服务业

2010-03-10■/刘

产权导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天津

■/刘 娜

天津的软肋
——生产性服务业

■/刘 娜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探索是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在对服务业进行分类时,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后才开始的。

与传统的消费性服务业直接为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不同,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满足中间需求的服务,即为进一步生产或者最终消费而提供的服务,可视为消费,亦可视为企业的中间投入品。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目前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各经济体服务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逐渐上升,这两项指标均已超过60%,有的甚至高达80%。美国、日本、英国等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一、现代服务业的精髓

发达国家政府在统计报告中是以最广泛的外延定义将生产性服务归类。即包括以知识要素投入生产过程的专业服务业如会计、法律、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等;涉及资本要素投入的相关服务;仓储、运输和电信服务。在我国,生产性服务又称为“面向生产的服务”或“生产者服务”。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

同消费者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产业,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知识性。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商品生产部门,能够提供高智力、高效率的知识技术服务,成为加速二、三产业融合的关键环节。第二,创新性。是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推动者,并能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推动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第三,专业性。企业根据核心业务决定边界和规模,将自身不擅长、或者盈利性较弱的业务外包(BPO)出去,因而专业知识和技术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第四,国际性。跨国界生产网络和营销网络将制造业和配套服务业联结起来,使得在“全球生产”的同时,逐步实现“全球服务”。第五,协同性。处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种服务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服务提供与客户消费密不可分,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使得敏捷制造、零库存、虚拟企业成为可能。

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成为国家间产业转移的新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存在及应用,服务外包蓬勃发展。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从小型企业到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把自己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公司的核心能力而把其余业务交给外部专业公司。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企业获取专业技术和人才、减少开支、增加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之一。

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了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无论是诸如IBM、HP等大公司的成功转型,还是小型企业的异军突起,都必须在这条产业链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并保持自己在上、中、下游三个生产活动阶段的服务优势。生产性服务,无论是“内化”服务(即企业内部提供服务),还是“独立”服务(从企业外部购买服务),都已成为生产者所生产产品增值的主要源泉。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互动发展。服务业尤其是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益紧密,呈现出互动发展趋势。一方面,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中服务投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信息服务、员工培训服务、研发和销售服务的投入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如通信产品和家电等,随同产品一起出售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等,最明显的就是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紧密相连。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在制造领域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在工业时代,由于生产性服务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生产制造过程中,它的角色逐渐从充当“润滑剂”的管理功能转变为一种推动工业生产各阶段更高效运行以及增加产出价值(高附加值)的间接投入。在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工业生产,而且还有赖于其他经济部门,生产性服务因为更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而成为新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来源和传播渠道,更多地发挥了战略功能和“推进器”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密集度。格鲁伯和沃克(1989)认为,在生产的每一过程中,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规划、整合、控制、评估等工作,生产性服务业所提供的正是专业性服务,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的。经合组织(OECD,2003)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信息科技基础上的服务型经济,包括制造业中的高科技工业以及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意味着较多的人力资本存量,这也是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区别。因此,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这一途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积累、日益专业化与迂回生产表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经济。

二、天津发展的桎梏

(一)生产性服务业总量不足

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总量偏小,占GDP的比重偏低,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在服务业内部的比重大大增加,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的比重超过了50%,发展速度超过了制造业。而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据估算只在30%左右,这个比例与天津建成世界制造业出口加工基地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近年来,天津市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11%以上的增长速度,但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相比,总量和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有一定差距。北京是全国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70%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55%以上,占GDP的比重近40%。

2008年天津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较大(13.3%),也只有这一项超出北京(6.6%);金融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但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为14.96%,远低于北京(19.44%)。信息服务业方面和北京上海的绝对值相差很大,2007年北京投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总量为855.9亿元,天津只有92.82亿元,2008年北京增长到了976.7亿元。

(二)制造业低端化降低了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程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不断向我国这样拥有廉价资源的国家转移,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不再致力于保持最终产品的优势,而是集中在对产前的研发设计,产后的营销等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的控制,致使我们的制造业呈现“二少一多”的典型特征,关键技术和营销“两头在外”,造成制造业低端化。天津工业发展的外向度比较高,占工业全部总产值中比重最高的通讯设备制造具有非常强的“外生性”,加工贸易更是占有很大比重,“天津制造”的整体效应还没有显现,“津产”名牌产品较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产品更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天津优势产品仍然是一些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本市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天津在全国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和专业化系数较高的产品主要有原盐、塑料、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但是品种少、水平低,同时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严重不足,产品“过剩”与“短缺”并存,市场急需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如虽然天津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与之关联作用较强的集成电路的自主开发能力较弱,制约了产品档次的提升,也极大地缩小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天津工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依然存在,生产开发、物资供应、产品设计、产品销售等环节自成体系,专业化分工不够精细,虽然天津市政府下大力气推进工业企业剥离生产性服务业工作,然而在短期内天津市外包服务不多且涉及面窄,一些服务行业与工业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未能建立。城市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效应远未显现,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态势还未形成。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缺乏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大型企业,难以满足客户高标准的服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加速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一)加大投入力度,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

政府应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的建设、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以及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等,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对服务业的投资示范引导,引导资金对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

(二)加快制度创新,营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除少数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外,给予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界限、垄断和壁垒,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服务业领域,以规范、公平、公开的法律手段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合理利用服务业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服务业效率,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进程,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三)加快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与融合,提升产业关联度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要顺应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度日益提高、日益融合的趋势,促进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生产性服务企业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鼓励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第二,加快电子化、自动化进程,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第三,鼓励以商标、专利等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重组;第四,引导中小企业灵活采用品牌特许经营、品牌租借、贴牌与创牌等方式,扩大规模和实力;第五,鼓励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如软件、电信运营等),扩大服务外包出口。

(四)积极探索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式发展新模式

针对天津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与合理布局多种形式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掘天津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独特优势,主动引导环渤海地区构筑互补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内部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良性互动的生产性服务业格局,使天津逐步形成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引导作用

近两年,通过与行政部门脱钩、规范管理等工作,天津行业协会得到一定发展,但仍存在功能残缺、运行环境差等问题。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培育中介组织,鼓励建立由业内企业主导和企业家自行管理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协会,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行业协会自主发展,明确其独立的职能,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管理体制,切实提高中介组织的专业水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积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天津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