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唇部肌瓣修复唇中部缺损21例体会

2010-03-07许民安胡光环李国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肌瓣红唇口哨

许民安 胡光环 李国争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外三科 原阳 453500

应用唇部肌瓣修复唇中部缺损21例体会

许民安 胡光环 李国争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外三科 原阳 453500

唇部肌瓣;修复;唇中部缺损

唇中部缺损为先天性或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所致,又称“口哨”样畸形,它的存在严重影响唇的立体感,与唇红形态的整体不协调,从而丧失了唇的生动和美感。2005-03~2008-12,我们应用唇部肌瓣对21例唇中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4~28岁。其中双侧唇裂术后畸形19例,无唇裂上唇发育不良2例。均表现为上唇中部“口哨”样畸形,部分患者表现为鼻孔不对称,唇红边缘不齐等。

1.2 手术方法

1.2.1 适应证的选择:唇部正中缺损严重,无唇珠,两侧唇红相对丰满。

1.2.2 手术步骤:双侧眶下孔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用龙胆紫在唇弓凹两侧设计一蒂部在中央部的黏膜下肌肉瓣,瓣的宽度可视两侧唇红部的量而定(图A),按设计线切开粘膜层并修去表面的黏膜,从瓣的中外侧切开并掀起黏膜下肌瓣,注意保护唇中部的血管蒂。在唇中央凹的黏膜下作分离,翻转两侧肌瓣,充填于唇中部的黏膜下并作交叉缝合(图B)。两侧切口直接缝合。

1.2.3 注意事项:唇部切口的设计应在红唇干湿唇交界处,肌肉的切取应根据双侧唇的厚薄决定,尽量使术后双侧对称,翻转肌瓣时注意保护唇中部的血管蒂,肌瓣翻转后创面应充分止血,避免形成血肿。

2 结果

本组21例通过肌瓣充填后,唇中部口哨样畸形均得以矫正,无感染及肌瓣怀死,术后随访6~12月,唇部形态明显改善,无明显瘢痕增生,效果满意。

手术示意图

3 讨论

唇珠是构成红唇中份美学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缺损,即失去红唇的美感。并且在某些严重缺损的情况下,影响发音的功能、造成口唇闭合不全,形成“口哨”样畸形。以往红唇的修复,大多采用“V-Y”推进及“Z”成形等方法来矫正,这种方法对轻度红唇缺损还有效果,但对严重的缺损和不对称效果不理想,常用的带蒂下唇唇瓣交叉修复和下唇带蒂交叉唇黏膜瓣法[1]均需二次断蒂、病程长、皮瓣感染及撕脱风险较大。国外较常用Kapetansky红唇瓣法[2],又称“钟摆”法,它借助上方的皮下/黏膜下蒂使三角形的口轮匝肌岛状瓣从外向内侧推移,来矫治正中缺少的红唇组织。作者等根据临床病例的具体情况,在此种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翻转两侧的唇肌瓣修复方法,缝合后增加唇红正中的组织量,借以重建唇珠。由于两侧供区唇红组织量的相对减少变薄,缝合后形成凹陷,成为自然的唇珠切迹,效果美观自然,也避免了传统的Abbe瓣等方法造成的过大创伤[3]。这种方法也可以在术中将两侧不对称的组织通过翻转尽量使双侧对称。

唇红部的血运丰富,所设计的肌肉瓣翻转后成活率高,可以不受传统长宽比例的限制,为良好的手术效果提供了保证。我们设计的切口多位于红唇干湿唇交界处,术后瘢痕隐蔽,修复的效果满意。适合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

[1]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09.

[2]赵敏主译.现代整形外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4-365.

[3]李琳,丁岚,张国庆,等.唇珠缺损的综合修复[J].中国美容医学,2002,11(1):50-55.

(收稿 2010-03-01)

【中国分类号】 R782.1

B

1007-8891(2010)02-0098-02

猜你喜欢

肌瓣红唇口哨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哦, 那让人魂牵梦绕的口哨
夏日的绿口哨
不止想念你的香烟红唇和刘海
恋恋红唇
不一样的红唇
口哨的清洁与保养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
妒人的红唇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的测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