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性紫癜患儿变应原的分析及护理

2010-03-0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2期
关键词:变应原过敏原紫癜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江苏南京,210002)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病变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胃肠道症状及肾脏损害为临床特点。本病变好发于春冬季节及2~10岁儿童,病因复杂。引起毛细血管变态反应的致病因素有感染、食物、花粉、虫螨等。为了进一步了解过敏性紫癜患儿致病因素与变应原的关系,本文分析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变应原测试结果及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本科共诊治过敏性紫癜患儿200余例,对其中初次就诊和复发就诊(以往未检测变应原)患儿90例进行血清变应原的检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1~14岁,平均6.8岁。入院时单纯性皮疹44例,皮疹伴胃肠道症状14例,皮疹伴关节肿痛者12例,皮疹伴胃肠道症状及关节肿痛者8例,皮疹伴关节疼痛及肾脏损害7例,皮疹伴胃肠道症状及肾脏损害者5例。

1.2 方法

选用北京海奥万信公司提供的美国ASI公司生产的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 IVT706、IVT707进行体外定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总IgE及过敏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的过敏原分为2类:吸入组过敏原和食入组过敏原。选用吸入的过敏原包括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美洲大蠊、狗毛、猫毛、德国小蠊、艾蒿、豚草、霉菌 I组等,食入过敏原包括水果组合、海鲜、虾、鲑鱼、花生、蟹、坚果组合、鲈鱼、蔬菜组合、鸡蛋白等。按常规采取静脉血3~4 m L,血清标本采集前患儿无需禁食,无需停用抗组胺类药物。将血清分离加样吸附,清洗,酶抗体结合,再清洗,显色,判读结果,找出变应原。结果分级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

2 结 果

在进行特异IgE检测的90例患儿中,血清总IgE阳性者68例,占75.55%。其中7例全部结果呈阴性,占7.77%。食入组过敏原测试结果及致敏比例见表1,吸入组过敏原测试结果及致敏比例见表2。

表1 食入组过敏原测试结果及致敏比例[例(%)]

表2 吸入组过敏原测试结果及致敏比例[例(%)]

3 护 理

3.1 食入组变应原患儿的护理

食物过敏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控制食物过敏的最佳方法是预防。根据食物过敏原结果进行饮食控制,一方面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的过敏原,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证患儿营养供给,兼顾疾病的治疗与保健,作者的做法是严格避免已证明可引起过敏的食物,但不笼统地提出避食要求,因较长时间禁食过敏食物,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或饮食障碍,尤其是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临床上传统的饮食控制方法是通过禁食所有动物及大部分植物蛋白来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紫癜[1],但较长时间禁食蛋白质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降低免疫力,增加患儿的感染机会从而导致过敏性紫癜的复发。作者采用的饮食指导如下:此类患儿入院时统一宣教禁食大分子物质,如鸡蛋、花生、牛奶,选用医院提供的治疗饮食,如低盐或低蛋白饮食。入院当天采集标本做变应原的检测,待3 d后根据变应原结果进行饮食的调整,针对弱阳性者,因其特异性抗体水平较正常水平高,但是又没有高到必须禁食的程度,遵循每次只纳入1种忌食食物,每2种食物之间间隔至少1周的原则。假如患儿对以下食物如:大米、玉米、大豆、牛奶、猪肉、西红柿、虾和蟹都是弱阳性,则尽量将同类食物安排在一起,第1周可进食西红柿和大米;第2周虾和蟹;第3周进食玉米和大豆;第4周进食猪肉和牛奶。如果同类忌食食物在进食1周内都没有相关症状出现,也不要贸然放任进食,仍要求患儿及家长坚持少量进食。针对强阳性者予以严格禁食此类食物;针对阳性者可用其他食物替代的方法,如某患者对花生、芝麻、大豆等含有较高蛋白的食物过敏[2],就制成油制品食用则很少诱发过敏症状;对鸡蛋过敏的患儿,主要诱发过敏的是蛋清中的卵白蛋白,蛋黄则很少诱发过敏,要求患儿或家长只给患儿食蛋黄,不食蛋清;奶及奶制品中,牛奶含有甲种乳白蛋白是所有牛奶成分中变应性最强的变应成分[3],这种蛋白经热处理后,其变应原性可明显减弱,所以喝牛奶时要加热后再服用;对小麦过敏者可以用麦片等加工食品或选择麦片粥代替。

3.2 吸入组变应原患儿的护理

从本组变应原结果显示患儿对粉尘螨和屋尘螨过敏的居多,而引起致敏的虫螨可大量孳生于仓储及居室环境中[4-5]。尘螨为呼吸道致敏原中的主要成分,致敏原因不仅限于螨的虫体,其粪便、卵、残肢以及死螨的分解产物均可引起过敏。由于现在还没有理想的杀灭螨的药物,因此控制与螨的接触成为防治过敏性紫癜很重要的措施之一。针对此类患儿实施的健康教育与指导措施如下:住院期间同病种的患儿居住,实施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84”消毒液擦拭床位、桌椅,紫外线消毒病房1次/d,开窗通风2次/d,病房清扫过程中要求患儿戴上防尘口罩,采用湿扫的方法,病房内尽量少放杂物,禁止家长自带化学纤维制成的被褥、枕头、毛毯、旧棉絮、不常洗涤的厚纤维衣物进病区。出院时指导患儿尽量避免接触螨虫,告知患儿及家长螨虫主要存在于人类居住场所的尘埃以及动物、植物和化学纤维制成的被褥、枕头、毛毯、旧棉絮、不常洗涤的厚纤维衣物中,亦可存在于卧室地面、空调内机中。螨虫喜阴暗潮湿的环境,因此要告知患儿及家长做好室内卫生,卧室内尽量少放家具及杂物,经常清洗和更换空调过滤器,勤洗床单、被套、枕套等用品,被子、枕芯等经常在阳光下暴晒,用久的旧枕芯及旧棉絮及时更换。对霉菌过敏者要尽量保持房间及工作场所室内干燥洁净、向阳及通风,避免到粮仓、打谷场以及蔬菜,水果大量堆放及霉烂的地方逗留。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播放的高峰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出门戴好眼镜及口罩,白天关好门窗。

3.3 症状护理

皮肤护理:紫癜常为首发症状,紫癜大小不等,呈对称性成批出现。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皮肤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染。护理时做到进餐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或隔日用温水擦浴1次,要保持内衣,被服清洁干燥。床单要平整,柔软及更换2次/周,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抓伤,如有破溃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

腹痛护理:嘱患儿卧床休息。观察患儿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腹部压痛以及有无包块及腹肌紧张。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血便等,留取大便标本及时送检。关心安慰患儿分散其注意力,如听音乐、讲故事等。饮食上少量多餐,腹痛明显可应用解痛剂[6],本科常用山莨菪碱注射剂。本组有7例出现了腹痛,用药后症状得以缓解。

关节肿痛的护理:对关节型病例应观察疼痛及肿胀情况,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置。保护患病部位,避免外伤,协助患儿选用舒适体位,尽量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做好日常护理,并教会患儿利用放松、娱乐等方法减轻疼痛,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缓解关节肿痛效果明显。

紫癜性肾炎的护理:卧床休息,低盐饮食,适当控制蛋白质的摄入,观察尿的颜色、量并及时留尿送检。每周定时查尿常规、尿沉渣,用于检测病程进展情况,观察血压,体重的变化、水肿的进展情况,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记录、处理。

3.4 心理护理

过敏性紫癜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使之产生焦虑情绪,部分严重患儿在腹痛剧烈、呕血、便血严重时产生恐惧心理。鼓励患儿并给予心理安慰,调整患儿的心理状态。告诉患儿及家长本病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消除恐惧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长的健康指导,在患儿情绪不稳定时,要求家长配合医护人员给予患儿多方面支持。

4 小 结

小儿过敏性紫癜病因复杂,患儿自身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或接触变应原而复发。健康教育在此疾病的护理中尤为重要,要充分意识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过程是患儿、家属、护士协同合作的过程。护士在接触患儿时,态度要亲切、热情、和蔼,要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用易懂的语言与患儿交流,减轻其紧张心理,使患儿放松和愉悦,取得患儿的配合。根据年龄及文化层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指导,消除家长心中的盲目恐慌,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向出院患儿家长详细介绍日常生活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减少复发机会。

本文承蒙杜益平主任的指导,特此致谢。

[1] 高永芳,周月琼.过敏性紫癜病儿饮食控制及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11):47.

[2] 王蒙,张汆.食物中常见过敏原及其过敏特性[J].中国食物与营养杂志,2008,11:63.

[3] 吕相征,刘秀梅,杨晓光.健康人群食物过敏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19.

[4] 李朝品,杨庆贵.粉尘螨Ⅱ类抗原cDNA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17(6):369.

[5] 杨庆贵,李朝品.粉尘螨Ⅰ类变应原的 cDNA克隆测序及亚克隆[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22(3):173.

[6] 梁海燕,陶海娃.儿童过敏性紫癜腹痛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4):537.

猜你喜欢

变应原过敏原紫癜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LAMP法检测食品中开心果过敏原成分
体外特应性变应原检测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