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期望值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2010-02-26吕桂兰张俊红彭南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6期
关键词:期望值护生护理部

吕桂兰,张俊红,彭南海

(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

临床护理带教是引导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桥梁,带教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期望值在动机(激励)和学习(强化)理论中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V.Vroom提出的激发人动机的激励理论就是以期望值为核心[1]。为增强护生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作者调查了自己所在三级甲等医院110名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资质及带教内容等的期望值,分析期望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了解大专以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要求,提出新的护理临床带教工作模式,以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8年6月~2009年8月的应届护生110名,其中本科生50名,大专生60名,年龄18~24岁,平均(21.1±4.8)岁,均为女性。

由专人负责,自行设计问卷。问卷设计采用结合相关文献[2-5],征求专家意见,对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等方式,共确定了25个测试项目。问卷调查采用闭合式与开放式提问相结合、不记名的方式,共发放问卷 110份,收回 100份,回收率91%,有效率98%。

2 结 果

2.1 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资质水平的期望值

本科生与大专生除对带教老师护龄的要求无差异外(P>0.05),对带教老师的学历、职称、职务、年龄的期望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反映出有资质、经历和经验的带教老师为护生所接受和认可。

表1 本科生与大专生对临床带教老师学历等的期望值

2.2 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带教方式的期望值

本科护生期望从入科实习到出科为其安排的带教老师为2~3人;实习护生期望带教老师能够不分学历层次,为其学习提供同等的机遇和平台(见表2)。

表2 本科生与大专生对护理临床带教方式等的期望值

2.3 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带教内容的期望值

护生期望实习单位能够为其提供更为全面和科学的临床护理带教教程;护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为专科护理技术及新兴前沿护理技术(表3)。

表3 实习护生期望设置的带教内容[n(%)]

3 分析与护理对策

3.1 建立严格的护理带教老师资格选拔制度

临床护理教学是培养合格护士的重要阶段,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较高素质的临床带教护士队伍[6]。目前,我国临床带教老师存在学历层次低、带教意识不强、对自身要求不严格、专业储备不足等主观因素[7]。本院选拔的带教老师虽有较强的专科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但也存在带教意识不强、带教方法不科学、临床知识不扎实全面等问题。客观方面一是因为带教责任心不强,二是因为带教老师长期单一从事于临床一线工作,缺乏持续的教育学理论知识的继续培训,因此必须迫切建立临床带教老师在学历、职称、护龄、带教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客观考核评价标准,实施临床带教老师竞聘上岗选拔制度,以挑选优秀老师实行带教。对于选定的带教老师应每年进行审核,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以提高其带教的积极性和热情。重视带教工作环节质量控制,抵制部分科室随意指定带教老师的做法,进一步确保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3.2 建立护理带教工作的全程质控标准化流程

调查显示:仅64%的实习护生对我院带教工作满意。确保护理临床带教工作质量,除保障良好的师资力量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环节质量控制流程。在每年度护生临床实习前,护理部即制定各科室带教的标准化流程细则并召开全体带教老师实习带教动员大会;实习期间,定期召开带教老师经验总结会,抓好环节带教内容落实,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每一轮实习结束后,由护理部组织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实习带教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对于带教成绩突出的给予表扬与肯定,多次不合格者取消带教资格。对于选拔出来的带教老师,护理部应定期进行有关带教技巧方面的培训并注重借鉴先进的临床带教管理模式。通过全程监控带教质量、奖惩措施及继续教育,保证护理临床带教工作的严谨性及科学性,为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坚实的基础。

3.3 重视护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化和患者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停留于传统的基础护理及治疗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护理品质需求。本调查显示(表3):93. 2%的本科生及91.3%的大专生期望设置临床护患沟通的情景模拟对话训练;86.4%的本科生及71.7%的大专生期望参加科室安排的护理查房; 90%以上的大专及本科生期望得到护理科研、护理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指导。无论本科或大专护生都急需补充护患沟通、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护生,近3年来,本院不断完善护理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制定了临床护理带教教程,内容包括护患沟通模拟、专科护理技术、护理法律知识、护理科研及管理等,由护理部制定统一考核标准,实行带教目标管理,规范了全院大专以上护生的临床带教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3.4 因材施教,注重差异性带教

本调查研究显示(表1、2),本科生与大专生对带教老师学历、职称、职务、年龄以及对带教老师配备的期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为本科生配备带教老师时,应尽可能为其提供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临床经验丰富和年龄较长(>30岁)的带教老师。此外,从入科到出科,为本科生配备的带教老师应更换但必须小于3人[8]。调查中75%大专生认为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带教老师更容易沟通与交流。86.4%的本科生认为接触大于1位且相对固定的带教老师更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年龄在30岁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性格较沉稳内敛,在教学方式上更多注重启发式教学,更适合我国本科教育机制,另一方面,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更高的要求,对带教老师的客观条件便有更高的期望值。

[1] 朱莉琪,方富熹,皇甫刚.儿童“期望值”判断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2,34(5):517.

[2] 侯晓静,朱丹,乔莉.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探索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1):79.

[3] 宋春燕,沈宁.临床护理教师评价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888.

[4] 胡晓林,王世平.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的设置[J].现代护理,2008,14(6):803.

[5] 方秀新,许红梅.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专业素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09,24(2):5.

[6] 刘红卫.护理临床教学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4, 18(10A):1705.

[7] 何燕娴.护理专业实习生评教评学调查问卷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1):76.

[8] 吴燕霞,霍明杰,邓月华.关于实习生临床带教是否应该固定老师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9(23): 260.

猜你喜欢

期望值护生护理部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基于改进数学期望值的沥青性能评价模型
基于直觉模糊期望值规划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目标优化分配
重新审视你的期望值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新时期下护理部干事的角色定位
三角模糊型属性值的期望值比重规范化方法
上海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第 2次沙龙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