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发展研究*

2010-02-17费衍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2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

费衍慧 林 震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发展研究*

费衍慧 林 震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低碳”概念开始风靡全球,与此同时,“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开始为各方所推崇。建筑作为城市赖以存在的载体,其发展模式关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贯彻可持续理念的绿色建筑对低碳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和营造低碳生活两大方面。通过对这些作用的分析,结合目前的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本文认为只有抓住目前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契机,通过对低碳化指标的深入研究、低碳政策的创新、低碳技术的开发以及低碳知识的宣传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进一步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低碳;低碳城市;绿色建筑

面临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向世界各国提出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强调“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概念开始风靡全球,此种背景下,“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赢得了我国各方关注。自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率先进行了“低碳城市”的探索。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支柱行业,建筑业发展过程的低碳化与否对于我国城市低碳化发展的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因此在推进低碳进程中的重点也各有不同。针对我国国情,低碳的实现重点应该放在节能减排上,而近年发展的绿色建筑,其深层理念就与低碳理念想契合。实践中,作为两个低碳城市试点之一的上海,就着重通过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最终实现降低居民生活碳排放量,从而在证明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1 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现状

1.1 绿色建筑的提出及其涵义

绿色建筑,最早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的。当时全球的科学家和社会各界认识到,日益快速发展的经济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怎样利用我们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取得更大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关心的问题,由此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对建筑提出的新要求就是希望居住的更加健康,更加舒适,更加安全,同时能够高效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正式引入绿色建筑理念,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的发展工作,我国于2006年3月,由原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于同年6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为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

按照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给出的定义,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其定义可以看出,绿色建筑的特点包括节能高效、环保、宜居以及与自然和谐,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当下的低碳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是实现建筑业乃至整个城市建设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我国的绿色建筑是以建筑节能开始的,以1986年颁布《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启动标志。1999年在北京成功举办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了《北京宪章》,随后我国众多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随即启动了现代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现代绿色建筑实践。2002年底,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奥组委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牵头并联合有关单位,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科学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4年,建设部和科技部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技术导则,开发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2004年下半年,建设部正式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紧接着建设部于2005年12月建设部出台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6年初国家正式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发出的通报,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40.8亿平方米,占城镇建筑面积的21.7%,比例逐年提高。其中,2009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9.6亿平方米,可形成9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在此基础上,以绿色建筑概念为核心的政策和规划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公布推行。北京市最近规定新建两限房、普通商品房、公共建筑等若使用太阳能供热,太阳能集热器利用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将享受每平方米200元的补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与深圳市签署协议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宁夏成为全国首批开展绿色建筑评价省区;广西、江苏、重庆、湖南等地也陆续建立了地方标准,绿色建筑逐步从示范性阶段步入实际操作阶段。

应该说,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然而总体上仍然处于一种不成熟状态,这主要表现为:绿色建筑的普及性差,多数建筑仅仅停留在样板状态;建筑开发商对于绿色建筑供应动力不足;绿色建筑消费市场缺乏活力等。

对于上述现状,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首先,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尚待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是细究起来可以发现,关于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中的具体指标并不完善,主要以定性条款居多、量化数据较少,过多的主观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估质量;另外在标准设置上,评估体系侧重建筑环境质量的评价,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内容,忽视了建筑本身的经济性和使用的舒适性,不利于实现包括开发商和建筑使用者利益在内的绿色效应最大化,也影响到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拓展;同时,绿色建筑相关评价标准的设立缺乏对于各地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没能体现出绿色建筑本身因地制宜的特点。

其次,与发展绿色建筑相关的激励政策缺乏。绿色建筑在我国之所以发展缓慢,与国家缺乏相关政策法规和健全的绿色建筑标准认证体系有密切的关联。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面临着更大的投资风险,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是如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加上较之于普通建筑来说,绿色建筑的前期投入较大,建成后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因此开发商的投资缺乏保障,在此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关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政策,开发商投资绿色建筑市场的积极性也就无法调动。与此同时,即使有的开发商有绿色意识,但是在开发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方面由于没有相关的信贷政策,因而资金的缺乏也会阻碍绿色建筑的发展。

最后,各方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政府方面对于绿色建筑的重要性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从而造成对绿色建筑的关注程度不够,影响了开发商对于进军绿色建筑市场的认识,民众也由于宣传程度的不足以及现实中绿色建筑的供应不畅,无法亲身体会绿色建筑的益处;加之由于政企两方的忽视,导致绿色建筑即使有,其成本也相对较高,导致民众将绿色建筑等同为“高成本”的标杆建筑,从而影响了绿色建筑的普及。

2 绿色建筑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作用

所谓的“低碳城市”,简单来讲就是指以“低碳”理念指导发展的城市。在具体涵义上,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其应包括“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两个大的方面,在强调低碳生产的同时也强调低碳消费。认为应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构建“低碳城市”[1]。由此,绿色建筑在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上的作用可以分为“发展低碳经济”和“营造低碳生活”两个方面。

2.1 通过绿色建筑发展低碳经济

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的概念。“‘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由此可见,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结合绿色建筑的涵义和特点不难看出,绿色建筑的发展正是对于低碳经济理念的诠释。

首先,绿色建筑产业本身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绿色建筑的核心是节能,其深层的节能减排理念决定了其对绿色能源的青睐,而这也正是发展低碳经济所要求的重点所在。建筑是能源使用的载体,在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理念指导下,绿色建筑通过提倡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空调采暖和致冷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有效利用当地主导风向,这些都为能源的节约以及降低碳排放提供条件。此外,绿色建筑还提倡通过现代技术,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梯下降的势能以及人活动产生的热能等等都收集起来,使建筑本身成为一个能源的发生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进而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以及推动节能高新技术开发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节约能源,绿色建筑在节约资源方面也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在建筑设计、施工建造和材料的选择以及后期使用维护等方面,绿色建筑均考虑了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减少资源的浪费,力求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从而为资源的节约做出贡献。

其次,绿色建筑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涉及的经济链条很长,其设计、建设和使用等会涉及交通、土木、建材、化工、轻工等20多个上下游产业。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其相关激励措施的出台,能够激励链条上各个产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与绿色建筑理念一致的低碳意识,从而在相关的产品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开发低碳技术、生产低碳产品、鼓励低碳行为等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绿色建筑倡导因地制宜,即尽可能的利用当地条件和资源在建筑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因而绿色建筑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相关的特色产业的发展,催生当地特色的低碳经济。例如,在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方,绿色建筑的发展可以带动与清洁能源相关的产业发展,进而形成本地特色的经济链条,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2.2 通过绿色建筑营造低碳生活

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建筑可以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意识和生活习惯,进而对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

绿色建筑区别于普通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倡导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体现节能减排。因此,其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时刻体现节能减排的理念,它不仅要求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施工要节能、低碳、环保,而且要求建筑所用建筑材料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配套行为模式都要时刻遵循节能减排的思想,这不仅可以激励绿色建筑提供者自觉的形成节能减排的意识,还可以使其使用者在购买绿色建筑的相关产品以及使用绿色建筑的过程中,由于切实受益而更加容易接受并形成与其相一致的低碳意识,为低碳生活的营造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此外,由于绿色建筑倡导适用技术,从而使人们对于其深层低碳理念的接受更为现实。例如,在建筑中使用良好的自然通风、遮阳以及建筑立面绿色和屋顶绿化等减少建筑内部空调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点滴生活中实现低碳。

3 低碳城市建设中发展绿色建筑的建议

针对前述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前建设低碳城市的要求和新的契机,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解决上述困境,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以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首先,在深入研究低碳化指标的基础上加快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完善。中国低碳的发展要在吸取别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符合中国自身实际的标准,从而探索出一条自身的低碳化道路。利用当前推动低碳化发展的契机,以及各方对于实现城市低碳化所需指标的深层研究,加快完善对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相关指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提高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注重房地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建造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及环境成本之间的综合平衡;另一方面要按绿色建筑标准改造既有住宅。要遵循“适用经济”原则针对高、中、低档价位大的住宅,制定中国低碳住宅标准,对建筑进行节能评级与认证并保持认证标准的差异性、可持续性及可操作性。同时,应该在对建筑的测评过程中构建第三方测评体系,由其对建筑物的能耗或能效进行客观的测试、评估并给予完善。[3]

其次,结合低碳政策的创新激励各方发展绿色建筑。当前政府在推动发展模式低碳化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相应的政策工具,这些都为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支持提供了重要机遇。具体而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工具应该全面覆盖到:1)能源政策,包括可再生能源政策、节约能源政策、能源技术政策等;2)低碳技术政策,包括碳减排技术研发、应用和转让政策,碳封存技术政策,低碳技术标准等;3)低碳产业政策,包括鼓励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生产、限制高碳产品生产与进口等政策;4)低碳消费政策,包括绿色包装、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社区等政策。”[4]这些政策工具的创新在推动整个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与绿色建筑产业相关的各个产业的发展都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在激励相关企业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市场机制调整整个产业结构,引导公众消费方式的转变,使整个社会在政策引导下共同为发展绿色建筑做出贡献。

再次,加快低碳技术的开发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关键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的转变。因此,在我国降低碳排放、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低碳技术的开发至关重要。概括起来,现有的低碳技术主要涉及以下领域:一是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发展太阳能、风力、水力、生物质能、海洋温差、潮汐、海浪、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及其电力转换技术;三是能源效率技术;四是碳捕获技术。通过这些领域的技术开发,可以为绿色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将技术物化和作用于生产过程,可以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建造的成本、调动开发商建设的积极性,进而转变民众对于绿色建筑“成本高”的错误认识,提高民众的接受度,最终为绿色建筑的普及提供保证。

最后,结合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契机进一步增强对于绿色建筑的宣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教育的推广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提倡稳步提升了全民的素质,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而日益高涨的能源价格也促使人们想方设法节约能源,以降低生活的成本。在此大环境下,结合当前政府和社会对于低碳模式的重视,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于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和作用的普及,在巩固人们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增加对于绿色建筑在推动低碳发展方面所起作用的宣传,提倡全民的低碳意识、“绿色”意识,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合理、有效使用绿色建筑提供的功能,实现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低碳化转变。

总之,绿色建筑是一种理念和方式,推广、实施绿色建筑对于低碳城市的建设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当前发展“低碳”城市的机遇,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建筑在更高起点上的进一步发展。

(编辑:刘文政)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1.

[2]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1):44.

[3]喻燕,卢新海.低碳房地产发展困境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2010,(3):48.

[4]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9):87.

Abstract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quests all the world to decrease or to control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so the term,“Lowcarbon”,which emphasizes on“the low discharges of the greenhouse gas(the carbon dioxide)”,starts to sweep the whole world,meanwhile the“Low-carbon City”becomes highly thought of by various countries as an effective pattern which can make cities develope sustainablly.As the real carrier of city,building’s development mode determines the sustainablity of the city’s development.Therefore,the green building which carry out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omotion to the low-carbon city’s construction,and the promotion effects can be manifested by developing the low-carbon economic and building the low-carbon life.Through analysing the effects in detail and using the theory of the present low-carbon city,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it should hold the present chance of low-carbon city’s construction and work from four aspects,such as the deep research on the low carbon index,the innovation of low-carbon policy,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propaganda of low-carbon knowledge,so to develop the green building better and then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low-carbon city’s construction.

Key wordsLow-carbon;Low-carbon city;Green building

Research on Green Building’s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y

FEI Yan-huiLIN Zhe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TV-023

A

1002-2104(2010)05专-0169-04

2010-08-05

费衍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林震,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行政与生态环境政策、生态文明。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0804003)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