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探析

2010-02-16薛德贵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10期
关键词:现金资金管理

薛德贵

(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 100728)

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探析

薛德贵

(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 100728)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部分。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控制好资金风险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货币资金风险主要包括现金管理风险、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货币资金信息缺失风险等,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财务管理及其各环节缺乏科学有效衔接、货币资金使用过程管控失效等。为有效控制货币资金风险,确保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促进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一要加强事前防范,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控制体系以及明确的规章制度;二要加强事中控制,保障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要加强事后监督,注重信息反馈。

货币;资金;风险;管理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部分。货币资金(以下简称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资金。其他资金指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和保障,只有控制好资金风险,企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而企业要有效控制资金风险,则必须建立和完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及事后监督的控制体系。

一、货币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分析

1.现金管理风险

现金管理的核心为收支两条线,即管理部门按照核定的资金预算及所属单位申报的资金用款额度来拨付资金;所属单位的所有收入资金均按规定的上划途径上划至集团公司账户内。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金沉淀、财务费用负担增加、资金未能有效利用等风险。

2.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在资金使用环节,风险主要来自于:(1)资金的安全问题,如预防被盗、诈骗和挪用;(2)资金对经营活动产生的风险问题,如合理安排融资结构,避免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等;(3)资金的效益风险问题,如合理调度使用资金,选择风险低、收益高的投资方案,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3.货币资金信息缺失风险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每个会计期间或每项重大活动完成后,内部审计监督部门都应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资金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与薄弱环节、资金变动状况及其相关信息等。如果内部审计监督部门不能及时获得相关的货币资金信息,就会对企业经营形成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货币资金风险产生的原因

货币资金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以下原因导致资金风险的产生:[1]

1.财务管理及其各环节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

财务管理体制科学性不强,缺乏先进科学的财务控制体系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人治”主导了货币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大了货币资金的基础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资金预算制度不够科学

第一,信息失真,很难为科学的资金预算提供依据。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信息管理,如果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不集成,企业高层决策者就很难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从而无法作出正确的资金预算决策。

第二,资金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资金预算编制的方法、手段、流程以及辅助措施均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不能按照严谨的程序和科学的布置进行编排,导致资金预算流于形式,不能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起到约束作用。

第三,资金预算监控、考核不力。存在监控不力甚至人为控制现象,擅自挪用或转移资金、浪费资金问题突出,使财务监督与考核流于形式。

(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第一,未建立清晰的货币资金业务授权批准制度。对货币资金业务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以及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审批人和经办人职责不清。

第二,管理的岗位设置、职责规定不符合规范要求。例如,出纳会计一人兼,既管钱又管账;全部印鉴一人保管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和岗位不能很好地相互牵制和制约,致使某一环节或岗位出现错弊,均有可能导致控制失效。

第三,无规可依。尽管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却没有相应的内部稽核、监督评价机制等制度,导致无规可依。或虽有检查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却流于形式,以偏概全,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有效性。

2.货币资金使用过程的管控失效

货币资金使用过程的管控失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安全风险;二是资金短缺风险;三是资金使用效益风险。

(1)资金安全风险产生的可能原因

第一,在事件清单中没有详细列明企业资金账目内部控制不健全的各种表现,如不兼容职务未分离或授权审批制度不健全等,也没有对各事件进行分析,以确定各事件对资金安全的影响程度。

第二,对于影响资金安全的一些潜在事件,没有征求公司管理者、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经验,没有通过必要的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来集思广益。

第三,对涉及资金收付的业务往往没有进行流程图分析,无法很好地确定风险点,从而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2)引发企业资金短缺风险的主要内部因素

第一,激进的筹资政策,即过多地采用短期甚至临时性负债方式筹资,来满足长期性流动资产的需要。

第二,宽松的信用政策,赊销过多且信用期限较长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一旦银根紧缩、经济衰退或者客户不能及时足额偿还货款,企业资金链就会断裂。

第三,片面追求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投资项目过多且周期较长。由于目前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尚不发达,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间接融资,短款长用很容易造成现金短缺风险。

第四,过多采用债务方式融资,未能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等。

当然,企业资金短缺风险的形成也与外部因素有关,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的状况、宏观经济处于增长阶段还是陷入衰退等。

(3)资金使用效益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预算(特别是现金预算)编制不准确。不少企业的现金预算只能做到年度,最多分解到季度,不能分解到月、周或日。

第二,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调度不畅。在企业集团内部,有的子公司现金流充裕,有的子公司现金流紧缺,集团一级本来是可以实现内部调动以提高现金使用效率的,但由于实行分权管理且缺乏内部资金调度机制,资金充裕的子公司为方便使用,不愿意将现金调往公司总部,而宁愿以活期存入银行。

第三,现金管理能力不强。很多企业错误理解“现金为王”理念,片面追求现金充裕对经营安全性的保障,只知道融资“圈钱”,而不太关注也缺乏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货币资金风险管理对策

1.事前防范,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控制体系以及明确的规章制度

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其运作模式为“四个统一、一个体系”,即资金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成本预算管理统一、财务人员管理统一,还有一套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是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重中之重,包括资金预算集中管理、融资集中管理、银行账户集中管理、现金集中管理四个方面。

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确立后,就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资金集中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银行账户开立、变更、关闭的审批程序》、《公司债务融资管理办法》、《资金审批支付程序》、《网上银行业务使用规定》、《资金计划管理办法》、《货币资金内控实施流程》、《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与资金管理相关的制度。

2.事中控制,保障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效益

在资金使用环节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可以保障资金的安全、正常使用,确保资金的效益。

(1)资金安全风险及其管理

资金安全风险主要指资金被挪用、敲诈和贪污的风险。[2]这类风险主要源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比如没有很好地执行内部牵制原则,同一人兼任不能相容的职务等。

资金安全风险管理重在防范,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健全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来堵住各种安全漏洞。控制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建立健全授权审批制度,按照规定的权限和制度办理资金收付业务。

第二,账实盘点控制。即对库存现金、有价票据等进行定期盘点,日清月结,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严禁白条抵库,确保企业资产账实相符。

第三,库存限额控制。核定企业每日库存现金余额,超过限额的货币资金及时送存银行。

第四,实物隔离控制。建立控制制度,确保除实物保管之外的人员接触不到实物,明确各种票据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专设登记簿记录,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对于收到的支票、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建立专门台账,专人管理,以保证票据的安全性和及时兑现。

第五,岗位分离控制。将不相容岗位分离,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比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档案保管以及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工作,不得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出纳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三年;空白支票、密码与印鉴的保管必须分离;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直系亲属不从事出纳工作;严禁未经授权的单位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经办人只能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

(2)资金短缺风险及其管理

资金短缺风险是指企业不能及时、足额地筹集到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从而导致企业放弃供应商提供的现金折扣,低价甚至亏本出售存货和项目,因无法及时清偿债务致使信用等级恶化、被迫破产重组或被收购等。

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货币资金的短缺风险:

第一,从经营战略上高度重视资金短缺风险。

第二,优化资本结构,长钱长用,短钱短用,避免因资金占用与资金供应在期限上搭配不当而造成资金短缺风险。

第三,提高预算特别是现金预算的编制水平,尽可能准确地预计企业所需的外部融资额和融资时间。有不少企业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往往比较重视预计损益表的编制,而对整体预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比如计划期内需要多少资金、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何时需要、内部能不能满足、是否需要外部融资,等等。如果预算管理水平不高,现金管理就可能无的放矢。

第四,加强经营性营运资本的管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是不带息的,属于“自动生成的资金”,企业应管好用好,并与银行的短期借款相协调,以便及时、足额地筹集季节性、周期性流动资产增长所需的资金。

第五,拓展融资渠道,灵活运用各种融资工具。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不仅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办理间接融资,而且可以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等进行融资,此外上市公司还有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方式。同时,还可结合经营实际尝试运用“供应链融资”等工具。

第六,保持财务弹性。财务弹性是一种良好的财务状态,在这种财务状态下,经营和投资在出现较大量的资金需要时,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及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资金使用效率,而忽视资金的流动性和经营的安全性,即使在经营状况较好、融资较为便利时,也应适当控制负债比率,保持融资能力,以满足生产经营过程中临时性、突发性事件引起的资金需要。

(3)资金使用效率风险及其管理

资金使用效率风险可定义为多余现金获得的收益低于贷款利率的风险。当一个企业既持有大量资金,又存在巨额银行借款时,如果不是行业特点和经营战略所致,则很可能存在资金使用效率风险。

应服从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各种筹资与投资手段的运用,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笔者认为,企业可采用以下策略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通过准确的预测编制出较高水平的预算,特别是现金预算,一方面可降低企业的现金储备量,另一方面也可掌握剩余资金的可利用期限。

第二,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收益。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以储备资金、生产经营资金、成品资金、投资资金、结算资金等多种形态存在。确定各种形态资金的合理比例与最优结构,可减少资金在各个环节的浪费,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有效使用。通过运用各种筹资和投资手段,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实施某些推迟资金支付、加速货币回笼、收回投资的政策,解决货币支出的缺口。或者通过加快资金支付(可降低采购成本)、采取一定的赊销政策(可提高售价或扩大销量)、参与各种投资等,来提高收益,降低资金储量。

第三,制定信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企业根据产品在市场占有率、质量、品种、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竞争能力,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合理考虑促销与所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现金折扣成本的平衡,制定折扣期限、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信用条件,同时对增加的收账费用与减少的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进行权衡,制定科学的收账政策,减少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加速资金周转。

第四,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减少资金浪费。企业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建立严格的控制制度。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促进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同时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合理控制存货储备,减少存货浪费,提高存货流动性,减少资金占压,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第五,利用“现金池”管理方式,盘活集团企业资金。“现金池”的基本操作模式是:集团企业以公司总部的名义设立集团“现金池”账户,成员公司向总部以委托贷款的方式,每日定时将成员公司账户上的资金上划到“现金池”账户。集团企业以“现金池”中的资金以及统一向银行申请获得的授信额度为保证,约定各成员单位日间透支额度。日终,以公司总部向成员公司归还委托贷款的方式,将“现金池”账户中的资金划拨到成员企业账户用以补足透支金额。“现金池”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资金集中管理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所采用。

第六,谨慎投资有价证券。企业投资有价证券,一定要在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到期日风险等)与收益之间慎重地进行权衡,选择合适的有价证券进行投资,以在可承受的风险限度内最大程度地提高现金使用效率。

第七,分派现金股利,进行股份回购。当企业现金过多且缺乏投资机会时,最好的回报股东的方式就是实施现金分红或股份回购。

3.事后监督,注重信息反馈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除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环节外,对资金的事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每个会计期间或每项重大活动完成之后,内部审计监督部门都应按照有效的监督程序,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也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完成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信息及时反馈到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资金筹集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赊销是否严格遵守信用政策,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一致,人、财、物的使用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生产是否根据计划或预算合理安排等。这样既可保证资金管理目标的适当性和科学性,也可根据反馈的实际信息,随时采取调整措施,使资金管理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同时,将各部门资金管理状况与部门业绩指标挂钩,做到资金管理责、权、利相结合,调动资金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三个环节,能有效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内部职工素质,树立和增强资金管理意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资金管理,使企业资金管理不断深化,从根本上杜绝资金风险。

[1]黄德忠.企业财务风险内部预警制度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7-39.

[2]韩玲.企业财务风险征兆的识别及风险防范[J].财会月刊,2006(9):43-44.

The Analysis on Risk Management of Monetary Fund

XUE De-gui
(SINOPEC Finance Co.,Ltd.,Beijing100728,China)

Monetary fund,with high liquidity,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enterprise capital.The risk management of monetary fu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So,the management of capital risk is the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The content of risk management of monetary fund includes the risk of cash management,the risk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capital usage and the risk brought by the lack of monetary fund information.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isk of capital,guarantee the smooth operation,maintain and raise the value of enterprises'asset,first,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feed forward control,establish a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financial control system and formulate the clarified rules and regulations;second,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current control,guarantee the safety,liquidity and profitability of capital;and third,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feedback control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money;capital;risk;management

F275.1

A

1007-8266(2010)10-0056-04

薛德贵(1967-),男,山西省孝义市人,企业管理学硕士,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资金计划部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资金风险管理。

陈静

猜你喜欢

现金资金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强化现金预算 提高资金效益
“刷新闻赚现金”App的收割之路
只“普”不“惠”的现金贷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