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花鹿口蹄疫免疫操作技术

2010-02-12吕见涛张一斌陈法荣李志方江海玲

中国兽医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梅花鹿夹板注射器

吕见涛,张一斌,陈法荣,李志方,江海玲

(浙江省新昌县畜牧兽医局,浙江 新昌 312500)

口蹄疫是哺乳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易感的偶蹄动物具有严重的潜在经济危害,给包括梅花鹿在内的偶蹄动物带来了严重威胁,为进一步做好梅花鹿口蹄疫疫病的防控工作,提高梅花鹿群体保护力,防止疫情发生,特对梅花鹿口蹄疫免疫技术操作规范如下。

1 口蹄疫疫苗免疫

1.1 免疫范围和要求 对3月龄以上的梅花鹿要按免疫程序进行定期免疫,应免鹿只的免疫密度应达到100%。但对母鹿怀孕后期和病鹿应适当调整免疫日期。

1.2 免疫使用的疫苗 必须使用农业部批准生产的牛口蹄疫疫苗,如牛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等。

1.3 操作方法 梅花鹿免疫时可在颈部或臀部进行肌肉注射免疫。具体操作可根据条件选用以下方法:一是用长杆注射器,即把专用注射器抽取疫苗后装在2~3 m长的长杆上,等待梅花鹿相对安静时,对准梅花鹿身体的注射部位用力一捅,将药物注入梅花鹿体内;二是用吹管注射专用注射器抽取疫苗后放入吹管内,直接将注射器针头对准梅花鹿身体注射部位用力一吹,吹管内的专用注射器飞射到注射部位,等待注射器内的疫苗全部注入鹿只体内后(由于口蹄疫疫苗浓度较高,注入体内速度缓慢),才能将注射器拔出(由于梅花鹿的运动,有的会自然掉下,自然掉下的要及时拣起,以免伤及鹿只)。

1.4 用量与用法 3月龄以下不注射,3~6月龄1mL/头,6月龄以上2mL/头。以后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青(成)年梅花鹿的口蹄疫免疫可以按以下免疫程序:首免后20 d实施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隔170 d免疫1次,每次免疫口蹄疫疫苗(牛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用量为2mL。

1.5 注意问题 疫苗应在2℃~8℃下冷藏保存或运输,不得冷冻;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疫苗在使用前应放置至室温后充分摇匀;用过的疫苗瓶、剩余疫苗、器具等污染物必须消毒处理或深埋。

免疫注射工作必须由技术熟练人员进行,免疫人员要严把三关:即“鹿只健康检查、器械消毒、注后观察”。注射前检查疫苗性状是否正常,并对鹿只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对患病、瘦弱、怀孕后期和对长途运输后的鹿只暂不注射,待其体况正常后方可注射。注射器械等用具应严格消毒,吸取疫苗动作要规范,保证一鹿一针成功。注射后要进行观察20~30 min。

免疫后如出现异常免疫反应要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一旦发现鹿只呼吸急促,焦躁不安,肌肉震颤等异常症状,可迅速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 mg/头。视病程缓解程度,20 min后可以重复注射相同剂量1次;也可用地塞米松2~5 mg/头(孕鹿不用)肌肉注射进行脱敏抢救。对已休克鹿只除应立即注射以上药物外,还需迅速针刺耳尖、尾根、蹄头、大脉穴,放血少许;同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2~4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待鹿只苏醒后,立即停止用药,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并加入维生素C(1 g),维生素B6(500 mg)静脉滴注,然后再用5%碳酸氢钠液100mL静脉滴注即可。(2)保持环境安静,防止着凉、惊吓等新的应激源产生。

2 保定

梅花鹿是带有野性的动物,绝大多数驯化程度差,平时惊恐怕人,头上又长着怕碰怕撞而又珍贵的鹿茸,所以在采血前必须对鹿只进行保定,以确保采血的顺利、鹿茸的质量及人、鹿的安全。下面介绍机械保定、药物保定方法及保定时的注意事项。

2.1 机械保定 采用机械保定前,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准备相应的保定设备,并对保定设备进行调试及检修,使之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同时组织好技术熟练的保定人员。保定时动作要协调,固定要迅速。机械保定方法较多,这里重点介绍3种保定方法:(1)吊索式麻绳吊腰保定:主要设备是一个长2.2 m左右、宽1 m左右、高2 m左右、两端都有门的笼,上面有轳辘,俗称“吊圈”。保定时将鹿赶进有“吊圈”的笼,用粗大的麻绳以吊圈形式套住鹿的后腰(麻绳宜粗,以免对鹿只造成伤害),绞动轳辘将鹿只的后躯提起,使其后肢离开地面,同时开前门,迅速抓住鹿头并固定,采取血液。(2)网式保定:设一个可以升降的活动踏板地槽,在踏板上铺有用牢固的绳索编织的网,并固定在保定器的底部,当鹿只进入保定器站稳后,立即使踏板下降,鹿只便被网兜住,然后在背部、颈部、头部加以固定后即可采血。(3)夹板式保定:采用夹板式保定器,是一种机械保定设备。夹板式保定器主要由机架、夹板、踏板、侧板、压背鞍、压颈杆及操纵手杆等构件组成。夹板长1.5 m左右、宽3.2 m左右,夹板间稍有斜角,踏板上下活动幅度30 cm左右。夹板保定的过程是:首先将需要采血的鹿只由原鹿舍赶到小圈,赶鹿时要注意稳群,不能惊扰鹿群,严防惊群撞伤鹿茸。当鹿被赶到小圈后使其逐头经过转门通道时,用推板迅速推入保定装置,待鹿站在踏板上,位置合适后,扳动操纵手杆,通过一系列杠杆作用,使夹板内收,夹住鹿体,与此同时踏板下降,使鹿体悬空,然后用压背鞍压住鹿背部,用压颈杠压住鹿颈,开前门固定鹿头即可采血。采完血后回扳操纵手杆,使踏板上升复位,与此同时夹板也外展复位,松开压背鞍和压颈杠,鹿只即可自由跑出。

2.2 药物保定法 通过麻醉枪或注射器将麻醉药物注入鹿只肌肉内,使鹿只麻醉,最后卧于地上,达到“制动”目的的一种高效、简便、实用的保定方法。此法较机械保定法不但省人省力省时,简便易行,而且可减少鹿只的机体损伤和体力消耗,此法更适用于没有其他保定设备的小型养鹿场。

保定所用的主要药物有眠乃宁、陆眠灵等,苏醒所用的主要药物有陆醒宁等。

实施药物保定时,鹿只要在空腹时进行。根据个体大小,对梅花鹿用陆眠灵1.3~1.5mL/100 kg体重肌肉注射进行药物麻醉。注射麻醉药的方法:一是用长杆注射器,即把专用注射器装在2~3 m长的长杆上(杆的长短根据鹿舍的场地大小而定),等待梅花鹿相对安静时,对准梅花鹿身体的注射部位用力一捅,将药物注入梅花鹿体内。此方法应用较普遍,操作时要求工作人员对鹿熟悉、胆大、心细、手快,应用此法缺点是注射时容易发生漏药现象,造成药量不足;二是用吹管注射专用注射器抽取麻醉药物放入吹管内,直接将注射器针头对准梅花鹿身体注射部位用力一吹,吹管内的专用注射器飞射到注射部位,等待注射器内的药物全部注入鹿只体内后,尽早将注射器拔出。待麻醉昏睡后,进行采血,操作完毕后用陆醒宁肌肉注射催醒,陆醒宁的用量与陆眠灵相同,必要时增加50%用量。催醒后需观察20~30 min,待鹿只行动正常后技术人员才可离开。

2.3 注意事项 鹿只采血前保定时,要避开母鹿的怀孕后期和公鹿的鹿茸采收前期(多数为每年的4~5月份),以防母鹿流产和公鹿鹿茸的机械损伤,影响经济效益。

鹿只在被药物麻醉倒地后,要防止同栏其他鹿只的惊扰和踩踏,为此,需采血的鹿只被麻醉后,要尽最大努力保持同栏其他鹿只的安静。

机械保定时,当鹿只进入保定器时,有的鹿只惊慌窜跳,遇到这种情况,待鹿稍稳定后再保定。同时,工作人员与鹿只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被鹿蹄踢伤。

药物保定时,应注意:(1)鹿只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饱食或剧烈运动后仍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禁用药物麻醉。(2)应在空腹条件下使用陆眠灵(禁食12 h以上)。(3)鹿只麻醉倒地后应将头部垫高,防止瘤胃内容物逆流吸入肺脏。如遇个别鹿只呼吸高度困难,应拉双耳使颈伸直,头抬高,并及时注射解药,防止窒息死亡。(4)给药后应使鹿只安静,避免外界刺激,切忌在鹿只步态不稳时因怕伤茸而去抱头,或鹿只还没有深睡时即行采血,以免造成鹿只的惊恐而招致意外。(5)用陆眠灵注射后鹿只在7~10 min内平稳倒地的,用药量最佳,采血后注射等量陆醒宁的鹿只在3~5 min内即可苏醒站立的,用药量最佳,如果用陆眠灵后3~5 min内倒地,或超剂量使用陆眠灵时(主要发生在用错药物时),应迅速采血,然后立即用陆醒宁解救催醒,此时陆醒宁的用量可比陆眠灵用量增加50%。(6)此类药物应按麻醉药管理要求严格管理,妥善保管,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和使用。

用吹管注射器实施注射时,应预先检查针头是否完好畅通,吹管注射专用注射器上的橡胶条是否保持良好的弹性。

2.4 采血 对已作保定的鹿只,先定采血部位,一般可选择耳静脉或颈静脉(颈部前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界处)采血。对采血部位先行剪毛,用5%碘酊消毒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净,待充分干燥后再行采取血样。可采用一次性采血器刺入静脉进行采血;耳静脉采血用一次性采血器刺入耳尖或耳外壳外面的静脉采取。

3 免疫抗体监测

3.1 监测要求 为全面掌握梅花鹿口蹄疫免疫效果,提高梅花鹿群体保护力,及时发现疫情隐患和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免疫质量到位,梅花鹿场(户)必须制订相应的监测计划,每年开展1~2次口蹄疫疫病免疫抗体检测。

3.2 检测方法 取免疫后鹿只血样,分离出血清进行免疫效果检测。检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执行,口蹄疫O型抗体检测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NY/SY150-2000)。抗体滴度大于5 log2时,判定为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的梅花鹿占免疫梅花鹿总数的比例不应低于70%。

略)

猜你喜欢

梅花鹿夹板注射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梅花鹿和棉花
贪玩的小梅花鹿
贪玩的小梅花鹿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
拆除眼科美容缝线中7号注射器针头的临床应用
子宫输卵管造影推注器的研制与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