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科技信息

2010-02-12

浙江电力 2010年8期
关键词:超临界燃煤电站

电力科技信息

国家电网研制世界首套光伏电站移动平台

近日,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电站移动检测平台顺利完成现场试验。该平台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已具备光伏电站并网性能移动检测能力,这将为我国光伏发电检测认证体系的完善提供重大技术支撑,并为分析各种类型光伏电站并网对电网的影响以及客观评价光伏电站并网特性提供试验检测手段,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光伏发电并网研究能力快速提升。

该检测平台由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试验)中心研制,是世界上第一套用于各类光伏电站现场并网性能测试的检测平台,配备电网扰动发生装置、防孤岛检测装置和先进的车载集控系统,以及相关检测仪器和仪表。目前能够为额定容量不大于200千峰瓦(1峰瓦=1瓦/平方米日照强度下所产生的功率),并网电压等级为380 V的光伏电站提供并网性能检测服务;并可对接入中、高压电网,单元功率容量不大于1.5 MW的光伏电站提供部分入网检测服务。

现场试验在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屋顶60千峰瓦光伏电站进行,试验内容包括光伏电站的电能质量、功率特性、电压/频率异常(扰动)性能和防孤岛保护特性、通用技术等关键指标,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光伏电站并网性能现场测试试验。

信息来源:机电商情网

日本公司提出月球太阳能电站计划

日本清水建设株式会社最近提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计划——“月神之环(Luna Ring)”工程。拟于2035年启动的此项庞大工程,计划建设一条沿月球赤道 (长约11 000 km)的太阳能电池带,将电力转换成强大的微波和激光束射向地球,然后由地面接收站再转换为电能。该公司表示,“月神之环”工程将能满足全世界的用电需求。

清水建设设想,机器人将在“月神之环”的建设中担当主力,这些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接受来自地球的遥控,完成诸如平整地面和组装机器设备等任务,同时还将安排一支宇航员队伍在现场提供支持。

由于该计划需要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材料,清水建设打算尽可能利用月球资源。月球资源可用来制造水泥和混凝土材料,而太阳能热处理技术也可帮助生产砖、玻璃纤维和其他建筑材料。

“月神之环”的最先建设宽度为数公里,之后将扩大为400 km。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将通过电缆传输到月球朝向地球一侧的设备。电能转换为微波束和激光束后,通过直径为20 km的天线射向地球接收站,具有导向功能的无线电指向标将保证波束传输方向的准确。而后,波束能量再由地面站重新转换为电力送入电网,或用于转换为氢以作燃料或储存之用。

清水建设指出,由于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因此“月神之环”的最大优势之一是不存在影响太阳能电池板效率的坏天气或云层,可以24小时持续不断地接收清洁能源。其1年的发电规模相当于17亿t石油或1.3万个核电站的年发电量,以目前的能源消耗计,够全球使用30年。2035年动工的原因是考虑到届时地球的传统能源资源将被开发得所剩无几。如果这一雄伟计划得以实现,有可能结束人类对有限地球能源资源的依赖。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国电电科院联手环境科学研究院探索非常规污染物减排

日前,中国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合作,承担了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对汞等有害污染物减排规律的研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

目前,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中汞等有害微量元素造成的污染以及相应的控制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制定这些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还缺少可靠的研究基础。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研究并掌握火电厂汞等有毒有害非常规污染物排放规律,建立汞等污染物的评估体系,为燃煤电厂汞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和出台相关环保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电科院已完成对国电准大发电有限公司等4家电厂入炉煤、灰样、渣样等固、液态样品的采集工作,配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了对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的烟气汞含量测试工作,并初步摸索气态汞的测量方法,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网

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启动

我国依托能源行业、材料行业和科研机构,正式组建和启动了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我国能源行业技术进步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国家能源局7月23日举行2009年度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颁奖、第二批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命名和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启动仪式。

据介绍,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对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究,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高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水平,实现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自主化,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开辟新路径。

我国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了 10年,但通过立足自主开发,目前6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水平和建成的机组都占据世界首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经理汪建平介绍说,与6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相比,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供电效率将提高48%~50%,煤耗可再降低40~50 g/kWh,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14%。

未来,我国将加强国家能源战略规划研究,制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创建国家能源技术研发体系;加大能源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并依托现有的国家能源研发(实验)平台,筹建综合科研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信息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

超临界燃煤电站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比较
超临界LNG在螺旋形微通道中的流动传热特性
多点网格采样在燃煤机组总排口的应用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超临界锅炉安装过程中焊接工艺评定探讨
350MW超临界CFB锅炉BT、MFT保护回路设计及回路优化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三白草酮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及三白草超临界萃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
“超低”排放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