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鸭业的疾病预防措施

2010-02-11浙江省嘉善县畜牧兽医局丁桂兴

中国畜牧业 2010年8期
关键词:鸭场鸭舍养鸭

○ 浙江省嘉善县畜牧兽医局 丁桂兴

养鸭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鸭的饲养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中国幅员辽阔,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滩涂水面,适宜养鸭产业的发展。要促进我国由传统养鸭业向现代养鸭业跨越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生物安全和疾病防治这一关。生物安全是指在饲养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鸭群免遭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建立一道屏障,避免病原体扩散到健康鸭群。在现今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鸭群始终受到致病微生物的威胁,生物安全的好坏是现今养鸭业能否成功和获利的关键。生物安全是通过减少环境中传染性微生物的数量来预防控制疫病,是一项省时、省力、省钱的预防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1.人员的控制。大多数疫病可通过人进行传播,包括参观者、邻近养鸭户、鸭场内部的工人、服务人员,以及参与免疫接种、鸭子和饲料销售员等,进入鸭场的人员都必须进行消毒。平时鸭舍的门应当上锁,未经许可者不得入内。

2.车辆和设备的控制。鸭场的大门出入口应设车辆消毒池,所有进入鸭场的车辆包括送种车、服务车、运送鸭子的车辆都必须进行消毒,特别是车辆轮胎、底盘和车厢外部均要彻底消毒。

所有送进鸭场的设备均要消毒。如有尘土、粪便或其他一些有机物质存在的情况下,首先要将所有消毒的物体表面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按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喷洒消毒。

3.动物和昆虫的控制。养鸭场禁止饲养食用动物、啮齿类动物和鸟类动物,因为它们可能成为疾病的生物和机械携带者,可传播像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这样的病原菌。如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痘病毒可通过蚊蝇和其他昆虫传播。因此,有效的粪便处理和死禽处理将有助于减少昆虫蚊蝇的数量,应当定期喷洒允许使用的杀虫剂来控制昆虫蚊蝇,减少疾病的病原体传播。

二、加强饲养管理

1.选址和布局。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对促进鸭子生长、减少应激反应及防止感染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养殖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上风上水处,养殖场应离公路干道、村镇居民区、企业工业区500 m以外,并要具备三通(通电、通水、通路),周围应筑围墙,有条件的在养殖场围墙处1 m左右种植防护林。养殖区与饲料加工区、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在大门口设车辆消毒池。鸭舍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以便送入新鲜空气,排出污浊气体,保持鸭舍干燥。鸭舍应当建成防鸟类和防啮齿类动物的模式,取暖和降温系统应能提供健康卫生的环境,以满足鸭子的最佳生长。

2.水源和饲料的选择。污染的水源对鸭子健康是有害的,应使用清洁无污染的饮用水源,营养均衡的饲料对促进鸭子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劣质饲料除了导致营养缺乏症外,还可使鸭子处于应激状态,更易感染传染病。尤其不能喂受潮或过期的饲料,因为受潮或过期的饲料黄曲霉素的含量可能超标。

3.污染源的处理。病死的鸭子可能成为传染源。无论是死于疾病还是正常死亡或淘汰的鸭子都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传播。目前,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焚烧或深埋,对垫料和粪便的处理可以将它们撒播地里或堆积发酵,发酵池应设在养殖场下风向30 m处,发酵后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

4.鸭舍的消毒。养殖场应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原有的鸭子转出后,对鸭舍、饲养用具、地面(网床水泥)、通风设备等进行彻底消毒,应空闲1~2周后方可引进新鸭,平时要经常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光线。每天要打扫卫生,保持清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给鸭子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三、合理进行免疫接种

除了拥有合理的布局和建筑设计好的鸭舍、营养均衡的饲料、生物安全和卫生消毒计划外,抵御疾病的第二道防线就是免疫接种。作为一个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免疫工作十分重要,要制订切合鸭场实际情况的合理的免疫程序。疫苗可采用注射、饮水(口服)和气雾等方法进行免疫接种。

实践证明,有效做好生物安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减少应激因素,是控制和预防鸭子疾病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鸭场鸭舍养鸭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巧得妙方
四招有效防鸭啄毛
规模化鸭场防控鸭病的综合措施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微生物发酵菌养鸭的基本模式及其技术优点
鸭软骨病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
鸭场的环境控制
种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豫南地区规模化养鸭 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