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窦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2010-02-10刘新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喉科鼻息肉内窥镜

刘新艳

昌图县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11250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好发于中年人,近年来,此种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是鼻科临床中的常见多发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此病治疗比较困难,其主要特点在于病变常常复发,不易彻底治愈。昌图县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05至2009年,应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鼻腔内息肉圈套器摘除术相比,对此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降低,具有患者痛苦小,病变切除彻底,出血少,副损伤小等优点。

1 资料与方法

将昌图县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05至2009年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例,根据1997年11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修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2型1~3期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45侧,男19例,女16例,年龄19~75岁,病程2~30年,首次接受手术20例,有前期手术史15例。对照组35例35侧,男20例,女15例,年龄18~62岁,平均45岁,其中,无前期手术史21例,有1次手术史的9例,有2次手术史的3例,有3次手术史的2例,各次手术情况都有记载,均为传统息肉圈套器摘除手术。患者全部经鼻窦CT水平位、冠状位扫描确诊。

全部患者手术前1周每日给予强的松30mg,术前1d、手术当天、术后1d应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手术后1周开始局部喷入伯克钠每日400μg,口服辛芩颗粒2~3个月。

试验组全部采用全麻控制性低血压的麻醉方法,以吸切钻依次将息肉吸除,依次开放上颌窦(切除钩突)、筛窦、额窦、蝶窦,并摘除其内的息肉。对照组全部采用上颌神经、眶下神经阻滞加鼻腔表麻的麻醉方法。采用唇龈沟切口,上颌窦前壁开骨窗,全部刮除窦内不能自然恢复的病变黏膜及息肉,鼻腔内息肉摘除并开筛。

2 结 果

根据1997年11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修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随访1年,试验组治愈率76%,对照组治愈率36%。经两样本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P<0.01。

3 结 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好发于成年人,是由鼻黏膜长期水肿、肥厚、变性所致,以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为主要原因,传统上颌窦根治+开筛+鼻腔内息肉圈套器摘除术手术后高复发率的原因有:①术者戴头灯,直视下手术,视野局限,加之出血较多及应用肾上腺素后细小息肉回缩,因此,手术往往不彻底,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处理不彻底,上颌窦开口不通畅;②术后随访时对于窦内分泌物、增生的肉芽或水肿黏膜处理困难。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治疗因内窥镜鼻窦外科新技术的出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鼻窦内窥镜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控制性低血压,术腔清晰,清除病变彻底(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清除筛房;扩大额窦蝶窦开口并清除其内病变,这是传统手术所不能达到的)并尽可能保留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生理功能的恢复,达到防止病变复发的目的。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及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2]。随访可清除手术后窦内分泌物、增生的肉芽或水肿黏膜、控制感染、解除鼻腔粘连以及及时调整治疗,对于提高临床治愈率,同手术本身相比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对于2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这一疾病,鼻窦内窥镜手术较传统手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应大力在基层医院推广。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0.

[2]姜泗长,方耀云.耳鼻咽喉科临床误诊误治及处理[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128-129.

猜你喜欢

喉科鼻息肉内窥镜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第十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2018’学术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第七届第二次编委扩大会通知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更正:
第十五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的通知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