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夷陵区标准柑桔园建设技术路线

2010-02-09陈世林

中国果业信息 2010年5期
关键词:桔园夷陵区柑桔

□ 陈世林

柑桔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主导产业之一,现有2.4 万 hm2,2009 年产量 40 万 t,从事柑桔生产的农户约6万户近20万人。随着产业的发展,柑桔生产中产生了一对突出的矛盾,即市场对柑桔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和生产水平的相对下降。生产水平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柑桔种植者年龄逐步老化,相对文化水平和劳动能力逐渐下降。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达到提高柑桔单产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柑桔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宜昌市夷陵区在现代柑桔园建设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以建设标准果园为契机,寻求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2009年7月,全国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在宜昌市夷陵区召开,来自全国的领导和专家参观了夷陵区标准柑桔园,肯定了夷陵区的做法。标准柑桔园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建设?笔者根据全区的创建活动,总结了夷陵区现代柑桔园的标准,供业内人士参考。

夷陵区标准柑桔园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代工业装备装备、现代科学方法管理,按照“布局合理、品种优良、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科技先进、优质安全、丰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建成后基础设施及技术应用达到“六到一出园”的标准:道路硬化到园、网络覆盖到园、排灌配套到园、果园机械普及到园、集成技术运用到园、合作组织服务到园、产品品牌销售出园;平均单产达到3 000 kg/667m2以上,商品果率95%,优质果率85%以上,品种纯正、风味浓郁,优质无公害。

1 道路硬化到园 高速公路、省道到区,市级、区级道路到镇,镇级公路到村组,村级公路到户、到园,园内修建田间作业便道。现代柑桔园是在主干道路网基本完善的情况下,对入户道路进行完善和修建田间作业便道。入户道路实现水泥硬化,路宽最低要达到3.5 m。作业便道要与村组公路相接,满足农产品、农资运输和机械化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纵坡坡度≤9°,在硬基上按宽200 cm、厚12 cm的标准浇筑混凝土便道;纵坡坡度>9°,在硬基上按宽 100~120 cm、厚12 cm的标准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标号C25。省、市级公路由国家及省市统筹规划建设,区政府主要集中资金修建村组公路和入户道路。夷陵区集中财力修建鸦鹊岭、龙泉、小溪塔等3个柑桔主产镇的柑桔园道路始于上世纪中期,建成的小鸦路带动形成了现在的小鸦路柑桔走廊,2004年完成沥青罩面。随着车流量的增大,2010年小鸦路即将升级为省级公路。至2006年,全区已基本完成入户道路的建设,转向柑桔园作业便道的修建。2009年,全区累计硬化村级公路2 200 km多,修建田间作业便道28.9万m。

2 网络覆盖到园 网络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农业的发展、进步同样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柑桔产区后,通信建设方面现在主要致力于村级网络建设,首先是网络入村到场,再逐步到户,为实现技术培训、服务、咨询和产品销售上网,最后达到桔园管理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奠定基础。

3 排灌配套到园 排灌设施结合作业便道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做到雨时能集、能排,旱时能灌。一般在作业便道一侧或两侧建排水沟、蓄肥池、蓄水池,自来水管道、蓄肥池、蓄水池、排水沟相互连通,其中,蓄肥池和蓄水池之间安装阀门控制。自来水、排水沟中的天然水进入蓄肥池,蓄肥池中的腐熟肥液进入蓄水池,蓄水池中的稀释肥液通过管道加压进入滴灌或微喷灌系统输送到柑桔植株根部。夷陵区柑桔园大多建在丘陵地区,蓄肥池、蓄水池一般要建在桔园的中上部,在下雨时既能收集雨水又能排除多余的雨水,蓄积的天然水平时用作喷药用水,施肥时实现肥水同施,在干旱时还可抗旱。排水沟安装“U”型槽,配套沉沙池,每0.67 hm2建沉沙池2个、蓄肥池1口、蓄水池1口,库容共达到30m3。

4 果园机械普及到园 现代桔园内应配备现代化的果园机械。标准桔园内主推机动弥雾机、药罐移动式暗管喷药、机械抽槽施肥、山地果园轨道运输等技术。夷陵区以山地桔园较多,在总结农户经验的基础上,区特产和农机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发明了山地轨道运输车,减轻了桔农的劳动强度,尤其是方便了采收季节果实运输。双轨软索运输的关键技术为:建立轨道,采用双轨“[”型槽钢开口相对安装,以确保运输车车轮在“[”型槽内运动;配置动力机车、软索、拖车,选用5 kW电动卷扬机,配用拉力大于1 000 kg的钢丝绳牵引分节式拖车,每个拖车按4个54 mm×38 mm×31 mm的标准包装箱2层设计,安装防侧倾、后倾栏杆,每组设计单个拖车3~4节,可运载800~1 000 kg;控制范围,以 100 m间距纵向距离建设一条运输线,左右辐射横向距离50 m;定时检查软索质量,定期保养、更换。全区果园2009年新增山地双轨运输线200条1.8万m,基本实现机械喷药、机械翻耕,机械化运输率达到70%。

5 集成技术运用到园 集成技术包括桔园生草、园中挂板、树上挂虫、空中挂灯、病虫测报、园相改造、配方施肥、控水增糖、立柱固枝和完熟采收等,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安全性、增加果农收入等目的。

桔园生草:分为梯壁种植百喜草和桔园种植藿香蓟。桔园生草可改善桔园生态环境,为桔园益虫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增加有益生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减轻水土流失,降低生产成本。

园中挂板:每3~4株桔树挂1块黄色黏虫板,每667m2挂15~20张,控制桔园蚜虫及粉虱等。悬挂位置以高出树冠30 cm为宜。

树上挂虫:桔园释放捕食螨可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每667m2可节约成本19元)。其关键技术是释放前要控制害螨基数,放后用药要具有选择性,确实需要用药的,应选择矿物源农药或生物农药,另外还需与桔园生草相结合。捕食螨螨种以胡瓜钝绥螨为宜,每667m2桔园悬挂60袋。释放位置以二级主枝两侧为宜,离地1.5 m左右。5月下旬挂树释放,控制桔园红、黄蜘蛛等主要害虫。通过3年的树上挂虫工作,全区桔园捕食螨数量明显上升。2009年3月上旬,笔者在调查红黄蜘蛛越冬基数时,在习家岗和宋家嘴柑桔场发现了捕食螨,在以往的调查中还没发现过越冬的捕食螨。

病虫测报:常年坚持对柑桔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定期测报和不定期测报相结合,病虫测报和病虫研究、农药试验相结合,为综合防治柑桔病虫害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确保产业和产品安全。全区常年开展测报的病虫种类有红黄蜘蛛、大实蝇、粉虱等,先后开展了柑桔吉丁虫、黑刺粉虱、煤烟病等病虫害防治的专题研究。

空中挂灯:每 2~3.33 hm2悬挂一盏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取物理的办法杀灭桔园蛾类害虫等。凡是空中挂灯的桔园,吸果夜蛾、蚱蝉、粉虱、金龟子、椿象及其他蛾类害虫等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园相改造:疏除过密树、疏除大枝、压低树冠。疏除过密树,使桔园每667m2植株数控制在60株以内;疏除多余大枝改善树体光照;压低树冠,使树高控制在2.5 m左右,达到行间分明,行间宽60~100 cm左右,株与株间不交叉重叠。通过园相改造,园内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树冠得到矮化,树势不断增强,果实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

平衡施肥:对桔园土壤和叶片进行采样分析,确定合适的配方施肥方案进行科学施肥,以满足树体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区土肥站每3年在柑桔主产村、场取样一次,每次取样300个左右,对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送区配肥厂和农民手中,使桔农能有的放矢地施肥。2009年湖北省土肥工作会在夷陵区召开,夷陵区土肥工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

控水增糖:根据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在果实发育后期对田间水分进行人为控制,减少水分供应,以达到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目的。8月下旬对早熟温州蜜柑园地面采用透气不透水的无纺布或薄膜覆盖,以达到控制土壤水分的作用。地面覆盖控水可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5~1个百分点,使果实提前4~7天着色,树冠中下部果实着色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由于树体下部湿度的降低,桔园病虫害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需要注意的是,果园如果覆盖薄膜,则一定要在土壤湿度较低时进行,忌雨后立即覆盖;在果实采收完毕后,要及时除膜,以利恢复树势。

立柱固枝:对大年结果较多的树,设立支柱支撑结果枝组,使结果枝组和果实合理分布,改善光照,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栽培:在桔园建立塑料大棚,进行柑桔保护地栽培,以达到提高品质、延迟采收、增加收入的目的。目前这一技术主要是在早熟温州蜜柑上进行。9月中下旬开始对果实和树体进行处理,保留树体正常负载量的70%,果实在大棚内延迟到春节左右采收上市。

6 合作组织服务到园 按照村场建分社、乡镇建联社、区级建总社的模式,截至2009年底全区柑桔专业合作组织(含柑桔专业协会)发展到30家,覆盖了全区80%的桔农和90%的柑桔面积,为桔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把分散的桔农组合成一个整体,提高了标准技术的普及率,增强了桔农应对市场的能力。宜昌市夷陵区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被列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有个人成员650名,柑桔面积466.67 hm2多;团体成员10个,网络桔农3 000多户,面积0.13万hm2余。该合作社实行“合作社运筹,民主决策,股份运作,行业自律”的管理体制、“理事牵头,代表牵线,分层管理,订单服务,统一核算分配”的运行机制和“合作社 +农民+品牌=利益共同体”的运行模式,为桔农节省了成本,确保了产品质量和桔农效益,每年经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卖出的柑桔单价高于其他柑桔 0.10~0.30元/kg。

7 产品品牌销售出园 标准桔园按照标准技术生产,并建立果园档案,档案信息包含果园基本信息、物候期、特殊天气、生产管理及果品销售等,推进农产品标志计划。果实分批采收,分级出售。全区主打“晓曦红”牌“宜昌蜜桔”,统一品牌宣传口径、统一品牌生产标准、统一品牌技术规范、统一品牌产品包装。

夷陵区现代柑桔园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了技术的普及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桔农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桔园夷陵区柑桔
桔香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柑橘销售超八成
桔园的秋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红壤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后土壤酸度变化特征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我为群众办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