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1ISPECT/CT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复发的探测价值

2010-02-09王春芳包贺菊于彤1朱家瑞赵文锐王新强许根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全身甲状腺癌断层

王春芳,包贺菊,于彤1,,朱家瑞,赵文锐,王新强,许根祥

(1.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 100045;2.海军总医院 核医学科,北京 100037;3.北京市民航医院核医学科,北京100123)

SPECT/CT显像凭借较高的灵敏度和空间定位准确性,在肿瘤诊断、分期、再分期和转移复发监测中的价值已经得到了临床的高度认可[1]。而使用131I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转移复发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7例次在本院核医学科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合131I全身显像结果,探讨131ISPECT/CT断层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复发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1年3 月至2007年12月间,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我院核医学科进行了131I治疗,其中乳头状癌77例,滤泡癌15例,滤泡乳头混合性癌6例。总计有197例次131I全身显像和197例次局部131ISPECT/CT断层显像结果(在我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患者行131I全身显像后,对诊断不确定病灶同时进行1或2个体位的局部131I SPECT/CT断层显像)。

1.2 方法

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停服T4四周后,口服131I后5~7 d做全身平面显像(131I全身显像)和局部131I SPECT/CT断层显像(GE HWAKEYE,高能通用准直器)。

1.2.1131I影像学分期标准:不同于DTC的临床分期,根据图像显示的病灶摄取量、位置、数量及波及范围将病人分为4个期别:Ⅰ期,摄取范围局限于甲状腺床;Ⅱ期,甲状腺床+颈部淋巴结摄取或甲状腺床+纵隔淋巴结摄取;Ⅲ期,颈部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摄取+肺摄取;Ⅳ期,颈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肺部弥漫性摄取,或颈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骨等其他脏器摄取

1.2.2 各组织器官影像学分级标准:按照组织或器官内放射性分布的浓聚程度和分布范围进行分级,分为 0,1,2,3 级。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软件包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去掉同一病例多次检查结果相同的重复数据,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131ISPECT/CT局部断层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同时具有131I全身显像和131ISPECT/CT局部断层显像结果的患者共112例次,对这两种显像模式所得的甲癌分期结果进行对比。

131ISPECT/CT局部断层显像(T分期)较131I全身显像(W分期)探测到了更多病灶,131I SPECT/CT断层显像使34例次患者分期提高,8例次分期降低,70例次分期结果没有改变,即Ⅰ期患者减少,Ⅳ期患者增多。两种显像模式对甲状腺癌的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864,P=0.000)。131ISPECT/CT断层显像的探测效能高于131I全身显像。

2.2 131I SPECT/CT局部断层显像对确定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器官受累程度的价值

对甲状腺原位、颈部、纵隔、骨、肺组织及其病灶局部的131I浓聚程度和累及范围进行分级分析,总计分4级,结果如下:

2.2.1 甲状腺原位病灶分级:与131I全身显像结果相比较,131ISPECT/CT使65例次患者甲状腺原位病灶分级降低,余者分级未变。这两种显像模式对甲状腺原位病灶的分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Z=-1.507,P=0.13)。

2.2.2 颈部或纵隔分级:颈部和纵隔的分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受累程度。

与131I全身显像结果相比,156例次分级结果中,131I局部SPECT/CT显像使29例次颈部分级升高,余者颈部分级未变,无一例发生颈部分级减低。32例次纵隔分级提高,29例次纵隔分级降低。

两种影像模式对颈部、纵隔分级的结果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9,P=0.000)

2.2.3 骨分级:与131I全身显像结果相比,156例次分级结果中,131ISPECT/CT断层显像使62例次骨分级结果提高,余者骨分级未发生变化。两种模式的骨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34,P=0.001)。

2.2.4 肺分级:两种显像模式的肺分级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Z=-0.839,P=0.401)。

3 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后复发和转移以颈部淋巴结受累最常见[2],占74%;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复发占20%;气管或肌肉部位复发占6%;甲状腺局部或残留组织的复发和浸润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3]。虽然有人认为局部区域淋巴结的转移与患者的预后不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有研究显示淋巴转移,尤其是双侧颈、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有一定相关性。另有一项研究表明,出现颈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0年死亡率10%,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人。而甲状腺癌治疗后远隔部位的转移更是甲状腺癌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5]。还有研究表明,131I的治疗会改善肺或骨转移患者的存活率[6]。因此,及早发现转移病灶,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在本研究中,131I SPECT/CT断层显像凭借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和探测效能,使37.5%的131I全身显像患者的影像学分期发生了改变。其中绝大部分因为发现更多的病灶而使影像学分期提高。

为对比两种显像模式对不同部位病灶受累程度的探测价值,本研究对甲状腺原位、颈部或纵隔、肺、骨4个部位分别进行分级研究。结果显示,断层显像使42%例次患者的甲状腺原位分级级别发生了改变,几乎都表现为分级降低。19%例次患者的颈部分级提高,20%例次患者的纵隔分级升高,而分级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骨分级,有40%例次患者的骨分级升高。

究其原因,某些部位或组织,如甲状腺位置碘摄取的判断受甲状腺床及临近区域组织、器官生理性摄取及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引起的炎性反应等诸多因素的干扰,而131I全身显像的空间分辨力不足,无法判断浓聚灶的空间位置,尤其是深度,因此易造成假阳性的错误诊断。而断层显像凭借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探测效能,有效排除感兴区相邻层面的放射性干扰,结合同机CT提供的较为清晰的解剖信息,使诊断的准确度大为提高。另外,甲状腺癌颈部和纵隔病灶大都是转移的淋巴结,和骨的病灶一样,都具有体积小,部分病灶的解剖位置较深的特点,尤其当病灶摄碘功能较低时,131I全身显像易造成假阴性结果。

综上所述,131ISPECT/CT断层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监测有较高的价值。

[1]朱家瑞.SPECT/PET/CT图谱[M].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70-90.

[2]Toubert ME,Hindie E,Rampin L,et al.Distant metastases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iagnosis,treatment and outcome [J].Nucl Med Rev Cent East Eur,2007;10(2):106-109.

[3]Sugitani I,Fujimoto Y,Yamamoto N,et,al.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with distant metastases:survival predicto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control[J].Surgery,2008,143(1):35-42.

[4]HindiéE,Zanotti-Fregonara P,Keller I,et,al.Bonemetastases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impact of early131I-based detection on outcome[J].Endocrine-Related Cancer,2007,14(3):799-807.

[5]Muresan MM,Olivier P,Leclère J,et,al.Bonemetastasesfrom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J]Endocrine-Related Cancer,2008,15(1):37-49.

猜你喜欢

全身甲状腺癌断层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石榴全身都是宝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一种改进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