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

2010-02-02耿峰滕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年2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尿蛋白黄芪

耿峰 滕涛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 泰安 271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

耿峰 滕涛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 泰安 27100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控制血糖达到良好水平。对照组服用贝那普利10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静脉给予黄芪注射液6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内滴注。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在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控制在良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用药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用药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用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DN有独特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

早期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黄芪注射液;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肾病的患病人数也随之上升,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因此,早期防止DN进展是治疗的关键。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0~73岁,平均(57±9)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5.7±2.0)年。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9~71岁,平均(59±12)岁;病程 3.5~15年,平均(6.7±1.9)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糖尿病诊断 依照1999年WHO通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 ≥11.1mmol/L;(2)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 (FPG)≥7.0mmol/L;(3)餐后2h血糖≥11.1mmol/L。凡符合以上3项中的任何1项,次日再次验证仍符合者,即诊断糖尿病。

1.2.2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发病缓慢,常在30岁以后发病,50岁以后明显,60~70岁达到高峰,体型多肥胖,可见三多症状,ICA抗体常呈阴性,胰岛素分泌量较高、正常或略低,胰岛素分泌延迟,C肽正常,多数服用口服降糖药有效。

1.2.3 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 3个月内2次查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RE)均在 20~200 μg/min,或尿白蛋白排出量30~300mg/24h,排除其他可以引起UARE增加的原因 (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发热、尿路结石、心衰、2级以上的高血压等),即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

1.3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住院及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除外原发性肾病、急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发热、心力衰竭、糖尿病酮症、原发性高血压等影响尿蛋白的因素。

1.4 病例排除标准 (1)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妇女。(2)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脏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3)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连续及安全性判断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适量运动,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g/(kg·d)],适量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控制血糖达到良好水平,合并高血压患者,若单用贝那普利降压效果不理想,则加用硝苯地平。对照组服用贝那普利10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静脉给予黄芪注射液6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内滴注。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控制:24h尿蛋白正常;显效:24h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40%;有效:24h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40%;无效:24h尿蛋白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增高。

2.2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

2.3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控制11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在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尿素氮(mmol/L)肌酐(μmol/L)24h尿蛋白(g/24h)尿微量白蛋白(mg/L)治疗前 20.02±10.31 0.35±0.03 2.48±0.49 18.78±4.97对照组治疗后 18.89±10.70 0.32±0.02 2.31±0.41 17.10±5.01治疗前 20.34±11.09 0.36±0.02 2.45±0.48 19.35±3.09治疗组治疗后 15.67±9.89*△ 0.23±0.03*△ 1.43±0.19*△ 12.10±4.21*△

2.5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控制在良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用药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用药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总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治疗前 9.51±1.39 8.05±1.35 6.47±1.45 2.63±0.65对照组治疗后 6.79±0.56* 6.31±1.09* 6.23±1.16 2.58±0.56治疗前 9.74±1.56 8.06±1.17 6.58±1.29 2.58±0.74治疗组治疗后 6.30±0.41* 6.57±1.13* 5.04±1.06*△ 1.51±0.41*△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肾病患者逐步增多,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动力学改变、生化代谢紊乱、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1]。早期糖尿病肾病即微量白蛋白尿阶段,是可以逆转的,而发展至临床肾病阶段,则病情将不可逆转。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转归有重要意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目前已成为延缓DN进展的临床第一线用药,现已证实,ACEI可抑制全身和局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因而产生血管和肾小动脉的扩张作用,使血压下降,尤其是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大于扩张入球小动脉,从而解除肾小球内的高压力、高滤过、高灌注状态,在减少DN的尿蛋白、预防肾小球硬化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在DN早期ACEI可有效阻止从微量蛋白尿发展到蛋白尿,还可能通过增加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改善糖尿病的控制,从而改善糖代谢,对糖尿病本身也非常有利。黄芪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中药,其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益卫、利水、消肿之功效。黄芪注射液为黄芪提取物的无菌水溶液,主要成分为黄芪(每1mL相当于黄芪2g)。黄芪保护肾脏功能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现代医学认为,黄芪从以下几方面适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2]:(1)调节蛋白代谢:黄芪能提高血浆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排出量,增加肌肉蛋白贮备,提供必需氨基酸,从整体改善肾小球代谢紊乱。(2)防治肾小球硬化,保护肾功能:黄芪从基因转录水平下调动转化生长因子过度表达,从而抑制系膜增埴和细胞外基质分泌,同时其持久的降血脂效应,可有效地延缓肾小球硬化。(3)纠正肾脏高灌注、高滤过:黄芪可使糖尿病肾脏增高的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明显下调,抑制一氧化氮产生,纠正糖尿病肾病时期肾脏高灌注、高滤过。(4)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减少渗透性蛋白。(5)黄芪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的作用[3]。(6)抑制脂质过氧化,消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由此可见,黄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是从多种发病机制上对肾脏进行保护,具有贝那普利所不及的优势。

DN的复杂性决定其治疗方案必定是综合性的,单纯中医或西医对早期DN的治疗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应联合治疗。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联用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对照组相比,能有效降低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DN有独特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

[1]胡仁明,赵咏桔.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64-474

[2]任建平,胡锡之,施玉华,等.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53-54

[3]宋卫红,陶松桔.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7):126

R 587.2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0.02.014

2009-12-07)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尿蛋白黄芪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高甘油三酯血症
黄芪是个宝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