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ETF主席Russ Housley:开放是IETF独特的文化

2010-01-29傅宇凡

中国教育网络 2010年12期
关键词:工作组参与者主席

文/本刊记者 傅宇凡

IETF的使命宣言是“让网络活起来”。IETF要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文件,以便改变设计使用和管理互联网的方式,从而能够让互联网以更好的方式工作。

IETF首次来到中国,IETF主席Russ Housley在“CNGIETF”论坛上介绍了IETF的工作机制和组成。他认为,开放的标准促成了互联网的成功。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负责互联网标准的开发和推动。它的组成形式主要是大量负责特定议题的工作组,每个都有一个指定主席(或者若干副主席)。工作组再用主题组织为领域(area) ;每个领域都有一个领域指导(area director,AD),大多数领域还有两个副AD;AD任命工作组主席。AD和IETF主席构成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IESG),负责IETF的整体运作。目前,IETF共由8个领域130个工作组组成。

IETF由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监督,IAB向互联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ISOC)负责。

“IETF的成果就是RFC,用以表述我们的最佳做法,提供信息或者最佳规范,或者解释一些相关的实验内容等等。” Russ Housley介绍。

一个协议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要看是否以它的初衷在使用,并且,得到广泛应用后的规模超过了设计之初的规模。针对此,Russ Housley介绍了他们的研究。

IETF曾做过相应的分析,得出了成功的互联网协议,具备的十个关键因素。首先协议是不是能满足全世界的标准;其次,能否尽可能多地部署;第三,是不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第四,是不是一个免费自由使用的协议;第五,是不是有一些开放规范;第六,规范的制定是否开放;第七,开发维护的流程是不是一个符合技术设计的过程;第八,是不是能够扩展;第九,是否有一些可扩展性方面的限制;第十,其安全的威胁是不是解决了。所有这些都是这个协议获得广泛成功的关键要素。

IETF从1986年成立之初的20名参与者,发展到现在的成千上万参与者和标准制定者,已经是一个庞大而成熟的标准化组织,而不再是小小的特别工作组。1990年代以前,IETF曾为计算机出版界所宠爱。它宣称自己与迟钝、嘈杂的ISO和ITU-T的官僚作风比较,将是更敏捷、虚心和开放的标准化实体。不幸的是,当工作组规模暴涨时,其效率则一落千丈。

拥有130多个工作组的IETF,其RFC的发表需要经历漫长的讨论,Russ Housley也在宣讲中试图让人们理解这一过程的必要性,IETF已经尽可能地控制流程以提高效率。他说:“IETF就是这样一种文化,我们鼓励每个人或者任何想参与的人参与我们的工作,这也是我们成功做出那么多协议的一个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IETF也积极与国际电联ITU-T、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协调,以避免相关协议的冲突。“联合制定标准的流程是非常可怕的,一旦一方否决就需要重新来过,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Russ Housley介绍中也略显无奈。

“当所有的参与者真的想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Russ Housley说。

与其他标准化组织在批准过程才审议是否能解决问题不同,IETF的流程是先审议,后批准,审议“某一个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过程包含在整个流程中。协调冲突,又要避免冗长的流程,目前IETF的办法是:在一个流程下制定标准,一旦这个标准通过以后,再交给另外一个组织批准。

猜你喜欢

工作组参与者主席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32个工作组印迹 >
主席致辞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我最想对习主席说的一句话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联合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