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GSM-R系统中场强覆盖的探讨

2010-01-25吴浠桥

铁道标准设计 2010年1期
关键词:武广隧道口漏缆

吴浠桥,胡 华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号院,成都 610031)

1 概述

GSM-R是在GSM蜂窝系统上增加了调度通信功能和适合高速环境下使用要素的系统,能满足国际铁路联盟提出的铁路专用调度通信的要求。

自21世纪以来,我国铁路客运专线GSM-R系统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是当今世界铁路上即将开通运营的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的铁路。其GSM-R工程是采用深度冗余交织的GSM-R网络,同时由于其承载列控信号,又是高速铁路条件下运行,多普勒效应和电磁干扰都会对列控信号传输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保证列控系统和铁路的正常运营,要求无线信号要始终保持高质量和稳定,即便在单点故障的情况下,GSM-R网络也要能够提供可靠的服务,确保列车正常运行。

同时由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部分铁路处于崇山峻岭中,无线电波在山区中的传播情况更为复杂,所以,GSM-R系统在山区的场强覆盖更值得研究。

笔者针对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不同地质情况下,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和工程造价对GSM-R系统的覆盖进行探讨。

2 不同地质情况的覆盖

(1)长大明区间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DK2 097+000至清远站区间的线路处于长大明区间。

由于此区间地势比较平坦,可以采用Okumura-Hata模型的郊区地形模型。GSM-R的频率为930 MHz,基站天线高度为25 m,移动台高度为4 m。其路径损耗参见图1,计算公式如下。

Lb城=69.55+26.16×lgf-13.82×lghb-

a(hm)+(44.9-6.55×lghb)×lgd-

(2×(lg(f/28))2+5.4)

当路径损耗为120 dBm时,可以得出基站覆盖半径为4 km,同时,由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时速为350 km,切换距离约为1 km,所以两个基站间距离可以为6~7 km;但是考虑单点故障的情况下,当3个连续基站的中间基站出故障时,故障基站两边的基站就需覆盖至故障基站且进行切换,所以两个相邻基站的间距为2~3 km。明区间基站覆盖方式见图2。

图2 明区间基站覆盖方式

探讨方案:采用基站加直放站方式覆盖。

假如采用基站加直放站方式,那么需考虑基站与直放站的时延问题。

光纤直放站存在另一个重要的时延限制,即多径时延限制。当基站信号切换到直放站信号或同一小区的两个直放站之间切换时,要求两路信号C/R值不大于9 dB时,时延差不应大于15 μs。在长大明区间,考虑单点故障后,基站和直放站均采用全向电波覆盖。根据时延计算,基站与直放站的间距不大于2 km,才能满足时延要求。

图3就是在明区间采用基站加直放站方式解决明区间覆盖的方案,此方案和用基站覆盖方案相比:(1)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2)增加了工程造价,因为多了2个直放站远端机、2个直放站近端机、1个铁塔及基站至远端机的光缆;(3)工程实施上也更为复杂,含立铁塔和敷设短段光缆;(4)系统调测更为复杂,需要对直放站进行调测。

图3 基站加直放站方式

所以,在明区间采用基站方式解决覆盖问题更显优势。

(2)短隧道

武广铁路上的龙黄洞隧道,隧道长472 m。

按照一般GSM-R系统的覆盖,隧道覆盖方案解决如图4所示。

但是,武广GSM-R系统是采用单网交织冗余覆盖,需要考虑单点故障的情况下,GSM-R系统的覆盖。在图4中,假如光纤直放站出现问题,那么隧道里面就会出现弱场区,就会影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列控信息传送,可能导致列车事故。所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采用图5的解决方案,这样,即使在任何一个洞口的直放站出现问题,另一个隧道口的直放站的信号也会对隧道进行覆盖。

图4 短隧道一般解决方案

图5 单网交织系统解决方案

探讨方案:采用基站或直放站加天线方式覆盖隧道。

采用定向天线或泄露电缆覆盖均可达到1 km处信号强度大于-65 dBm覆盖效果,泄漏电缆覆盖强度稍低。但由于隧道中高低起伏,蜿蜒曲折,实际效果泄露电缆覆盖会更加均匀。同时由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350 km,所以列车通过隧道时,产生的风压很大,假如采用壁挂式天线,天线的受力面积比漏泄同轴电缆大得多,所以天线容易被损坏,影响隧道内通话。

所以,在隧道内采用漏缆覆盖比天线方式更佳。

(3)长大隧道

在长大隧道中,一般采用直放站加漏泄同轴电缆方式解决,一般GSM-R系统中,一个直放站一端带1 km的漏缆,如表1所示,所以两个直放站间距2 km。

表1 漏缆覆盖参数

但由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采用单网交织的GSM-R系统,所以在考虑单点故障的情况下,覆盖和切换要满足要求,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中两个直放站间距为1 km,且漏缆不断开,这样既满足场强覆盖要求,同时也能满足切换要求,如图6所示。

图6 长大隧道的单网交织系统解决方案

(4)隧道群

对于隧道群,可以看作是一个或多个长隧道。

对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采用GSM-R单网交织系统,当隧道口直放站出现故障后,需考虑隧道外基站

与隧道内直放站之间时延问题。

假设隧道口直放站故障,隧道口直放站带漏缆长度为D1。隧道外基站离洞口D2。则当信号在隧道口时时延为

BTS空间波信号到达隧道口的时延为

Ta=D2×3.333 μs

BTS射频信号经光纤直放站、光纤和漏缆到达隧道口的时延

Tb=Dr+Df+D1×3.79 μs

其中:Df=D×5 μsD=D1+D2

Dr为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和远端机总时延,取值1 μs。

时延要求:Tb-Ta=1+(D1+D2)×5+D1×3.79-D2×3.333≤15 μs

同时直放站之间的漏缆长度一般为1 km,所以可以得出,D2最大值为3.11 km。

3 结语

随着客运专线和200 km/h以上的客货线的建设,GSM-R网络系统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多。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作为我国第一条山区客运专线铁路,GSM-R系统的成功应用,为以后的GSM-R系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合理设置基站及弱场区设备,不仅能保证通信的畅通,而且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1] 张 威.GSM网络优化-原理与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 吴浠桥,等.GSM-R系统的无线覆盖理论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7(12).

[3] 孙儒石,等.GSM数字移动通信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武广隧道口漏缆
封面照片说明
武广高铁RBC 改造方案研究
隧道口减光设施对照明的影响探讨
提高地铁信号漏缆施工工艺及效率的研究
京广高铁武广段区间逻辑检查施工实例解析
浅谈铁路隧道内漏缆的施工方法与常见故障的处理
预留土法对高铁隧道口浅埋偏压段的影响
通信漏缆辅助杆与接触网杆的设置
侧式地铁站隧道口边界条件替代方案研究
关于公路隧道口路段设置监控预警显示系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