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申办大运会 深圳登上国际舞台——梁道行谈深圳大运会

2010-01-24

校园足球 2010年10期
关键词:大运会执委大运

成功申办大运会 深圳登上国际舞台
——梁道行谈深圳大运会

从2004年12月17日,深圳获国务院批准正式申办大运会,到现在,这条路已经走过了2100多天;如今,离2011年8月12日,深圳大运会开幕还有300天。这条路,是深圳牵手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历史之路。这条路,充满艰辛与荣光,挑战与创新。在这里,我们将对话一路上披荆斩棘的开拓者、建设者、见证者,采撷一路走来的珍贵记忆片段,定格不能忘却的——深圳大运之路。

梁道行:“我一生最伟大的工作”

北京时间2007年1月17日凌晨2时45分(意大利都灵时间1月16日傍晚),TeatroRegio会堂,当国际大体联主席基里安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出“深圳”这个字眼时,在座的众多老外们目睹了一向含蓄的东方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失态,十几个中国人忘情地尖叫、欢呼、狂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哭了,时任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哭了。

同一时间在《南方都市报》深圳记者站和广州编辑部,十几个编辑记者也在紧张忙碌,制作号外,他们要把这份深夜的惊喜在天亮后传递给市民,电话在紧张连线,文字在键盘下流淌,组版房在美丽地编织。两个多小时后,一份油墨芬香的喜讯从印刷机中产生,在特区20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播。

那时那刻,只有一个人神态平和。他就是现任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局长的梁道行,作为申办大运最主要的工作者,他本应该是最放纵的那个人,但是作为现场总指挥,他要使劲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张罗着即将开始的签约仪式、新闻发布会和庆祝酒会。

梁道行说,他还是哭了,都灵时间16日午夜,在酒精的刺激下,他将自己无条件释放,他笑,他哭,特别是和那些跟他一路为了大运会奋斗而来的年轻人们碰杯,他不记得那天夜里是如何回到酒店房间的。第二天早晨醒来,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买了当地的明信片。这张明信片上写着:2007年1月16日晚上7点50分,拥抱,嚎哭,流泪,欢呼,跳跃,这是我一生最激动的时刻,这是我一生完成的最伟大的工作。

相遇:深圳“是不是香港的郊区?”

梁道行是个地地道道的深圳人,在深圳工作奋斗了大约40年。

2004年,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许德立率队成功申办广州亚运会。对于深圳,许德立建议可“尝试申办大运会”,深圳市领导班子因此决定举全市之力申办大运会。从此,时任深圳市副市长并分管体育的梁道行与大运会结下不解之缘。

回忆申办之初的历程,梁道行直言:“我觉得很荣幸,更觉得压力巨大。”年轻的深圳申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这是巧合更是历史的际遇。但是,深圳仅仅举办过一些单向的世界性赛事,缺乏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

梁道行认为,深圳“太年轻”对当时申办大运会有利也有弊,“我们的优势是年轻,没有历史包袱,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支撑举办赛事,而且靠近香港交通方便。但深圳的国际知名度不够,当时国际大体联执委知道深圳的并不多,甚至有执委发出‘深圳在哪里?是不是香港的郊区?’等疑问。”

申办:“走出去”和“请进来”

梁道行是深圳分管体育的副市长,他第一次从时任深圳市市长李鸿忠那里听说大运会时还是感到相当陌生。梁道行回忆,2004年,广州刚刚获得了2010年亚运会主办权。当时的广东省副省长许德立向李鸿忠提出了申办大运会的想法,而那段时间正好深圳市政府提出了创建国际化城市的大方向,李鸿忠就把申大的任务交给了梁道行。

接下来的近3年时间,梁道行的工作时间表几乎全部围绕大运会申办而制订,首先找教育部、体育总局,得到他们的支持,然后便正式向国务院提出申请。2004年12月,国务院批准以深圳的名义申办2011年大运会。2005年8月到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拜会主席罗格、参加土耳其伊兹密尔大运会,11月在布鲁塞尔国际大体联总部递交申办意向函,申大程序正式启动。

深圳的对手也逐渐浮出水面,它们是俄罗斯的喀山、波兰的波兹南、西班牙的穆尔西亚和中国台湾的高雄。喀山和高雄都是劲敌,喀山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高雄的国际知名度很高,梁道行说,尽管当时的外交部长李肇星安慰过他,申办奥运会都进行了两次,不要有那么大压力。但他深知,获得主办权深圳志在必得。

如何更新执委对深圳的观念?梁道行选择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

2006年,是梁道行做空中飞人的一年,他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去飞机场的路上。梁道行做飞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动23个国际大体联的执委,一个不漏,轮流拜访。梁道行回忆,当时他把很多执委的生日都记了下来,他们得知国际大体联主席基里安将在4月6日过82岁生日,梁道行飞到美国,在基里安住所附近的高尔夫会所专门给他搞生日晚会,会上安排中国留学生演奏中国乐曲,表演民族舞蹈。英国执委、体育学教授欧黛尔2006年10月初来到深圳,梁道行了解到第二天就是她的生日,晚宴中,服务员突然把蛋糕推出来,欧黛尔激动得当场跟每个人拥抱。而这位当初称“从不知香港旁边还藏着一个深圳”的执委后来成了深圳的铁杆粉丝。

每一次执委前来考评,深圳都要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大运中心奠基,深圳邀请了5个执委来参加。奠基仪式上的一项特殊程序是请执委按上自己的手印,模仿美国洛杉矶的明星大道。而欢迎晚宴上的节目表演则是深圳中学生编排的5个执委所在国家的歌曲、舞蹈。听到熟悉的家乡音乐,执委们兴奋地随着孩子们跳了起来。赠送礼品时,深圳也下足了工夫,梁道行找人从网上把执委的照片下载下来,给他们每个人画了油画像。一张画像费用只有1000多元,却博得了执委们的欢心。

决战:危险重重惊险过关

2006年底,申办工作进行到最后阶段,各个申办城市都使出了“撒手锏”。普京亲自出来接待大体联执委,波兰总理出来接待,而深圳是大体联一行的最后一站。温家宝也特意亲自接见了基里安。

深圳申大过程中最强劲的对手是俄罗斯喀山请来20余位美女,再加上糖果、蜜饯、茶水、点心,令喀山展区前流连的观众养眼又养胃。当地时间13日晚,喀山代表团还举办了一个鸡尾酒会,邀请了国际大体联主席基里安以及20位执委。而大体联执委会内部传来消息,2001年后三次世界大运会都在亚洲举办,而如果深圳申办成功,也就意味着中国将在10年内举办三届大运会,不少执委希望从地区平衡和大运综合发展的角度考虑,由欧洲的城市举办2011年世界大运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深圳面临的是一次亚欧对决。

“一个月后的投票仪式,我们仅仅多过喀山两票。如果不是总理出来,也许就输了。” 梁道行说,除了总理,他也要感谢深圳市民,为了世界的肯定,从2004年底到2007年初,申大的热情弥漫于城市的每个角落,从骑行穿越欧洲11国的民间自行车队,到绿茵场上千余名学生的团体操方阵,从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太极拳的一招一式,到申大陈述报告中的字斟句酌,深圳申办大运,背后是1200多万深圳人民。

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大运会的申办成功恰好给了深圳这样一个支点,一个数据或许可以说明过去大运给深圳带来了什么——从2007年到2010年,深圳直接为大运会服务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投资达千亿元,是特区前20年基础设施投入的总和。

接旗:深圳顺利走出国门

北京时间2009年7月13日凌晨2时,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接过大运会旗,王荣说,世界给深圳一个机会,深圳将还世界一个奇迹。深圳需要这个奇迹,从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创造的深圳速度以后,深圳一直渴望着奇迹再次发生,而大运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深圳对大运再创奇迹的雄心绝不满足于成功举办一届运动会。深圳提出“办赛事、办城市”,希望通过赛事为城市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开创大运会“深圳模式”。

以大运会主场馆所在地龙岗为例,大运让地铁3号线提前两年进入了龙岗,地铁3号线是大运会主赛场——龙岗体育新城交通疏导的枢纽,穿越布吉、横岗、龙城、龙岗、坪地城区,其线性、大容量交通客流的特性,拉开了城市新的布局。和地铁建设同步进行的深惠路改造,将达到目前深南大道的设计标准,而地铁3号线沿深惠路路中高架通过,将带来新的城市立体发展空间。可以想象,未来的深惠路将形成以地铁车站为中心,集商业、会展、体育、文化、居家、办公、休闲、旅游等多种城市功能的多个新城区。就是大运会,就是这样一条地铁,龙岗区的市民进入市区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头疼了,不用走高速公路到关内,也不用和货柜车争相拥挤在深惠路。

大运还在龙岗中心城附近再造了一个大运新城,主体育场、主体育馆和游泳馆都已经钢结构封顶,“水晶馆”初见规模,大运村机器轰隆。在场馆附近,房地产商们抓紧建设大运场馆的隔壁邻居,奥林华府早已投入使用,而绿景大公馆上个月已经开盘,搭着大运的风也卖上了好价钱。

2010年3月5日,大运会第一座新建建筑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竣工,5天之后,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组委会正式成立,教育部部长和体育总局局长、广东省省长同时挂帅,梁道行说,深圳大运会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

成功:申办大运 历史财富

国际上提到中国,北京、上海是被频繁提及的名字,广州、天津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对于深圳来说,它在国内如雷贯耳,到了世界却“矮人一等”。国际大体联2009年前来深圳考察的很多官员表示,是第一次到深圳,更多的概念是——香港旁边的城市。申大的成功,将为深圳重塑自身成为一个真正国际化都市提供契机。这也是特区改革开放30年来,登上国际舞台最好的一张船票。

申大带给深圳更为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对这座年轻城市内在精神气质的铸造。在这场全民参与的运动背后,以往的“移民城市”烙印渐渐隐退,深圳开始第一次以如此鲜明的“城市”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没有北方与南方,没有本地与外来,拥有了唯一的名称:深圳。

全民动员深圳申办大运、建设大运的过程,一个新兴移民城市的“城市凝聚力”日渐成型。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到一座城市,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族群特质形成的“凝聚力”价值观,最核心的表现就在于,在共同的统一目标面前,这些族群的每一分子能够众志成城。如果说申大成功带来的城市国际价值提升是一种切实可感的收获,那么在这场调动起了全城市民的申大呐喊中,于潜移默化里建立起的城市集体认同和归属感,对于这座年轻的城市来说,是一种更弥足珍贵、可遇而不可求的财富。

冲刺:最期望市民的评价

申办成功后,深圳迅速转入了大运会的筹办工作,人才、宣传、市场开发等工作迅速进入了轨道,现在距离大运会开幕仅有300天的时间了。

开闭幕式的创意方案如何实施、火炬传递的具体路线和方案,场馆的交付和运行等,都已提上了“大运日程表”,但梁道行最牵挂的还是场馆。

“场馆是硬件,场馆运行团队和运行方案的设计是软件。我现在担心的是场馆能否按时交付,团队能否顺利组建,场馆运行是否畅顺。”梁道行表示,因为没有场馆就没有赛事,运动员便没有了舞台。因为赛时,人、财、物和各路大军都集中在场馆,届时如何高效有序的运作是个考验。也许赛前100天,深圳大运会也会遇到‘打乱仗’的情况,我希望现在就能及早解决。”而梁道行表示,他最期盼听到的是市民的声音,市民的评价才是检验大运会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市场开发:欲创“深圳模式”

深圳市副市长、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执行局局长梁道行也带着大运会“青春、动感、梦想”的理念来到首都北京,向世界发出盛情邀请:“2011年,让我们相约深圳!”这是深圳历史上首次举办的国际性体育盛会。

被深圳市市长许宗衡称为“申大英雄”的梁道行,希望借此次奥运东风,开创运动会市场开发的“深圳模式”,实现多方共赢的目的。

今年59岁的梁道行毕业于中山大学,从宝安平湖公社的一名知青慢慢成长起来,先后担任罗湖区、宝安区、南山区主要领导职务。后来分管体育的这位深圳市副市长,因为对大运会感情深厚,所以主动请缨继续主抓大运会筹办工作。

2007年1月17日,深圳市成功获得2011年大运会的主办权。大运会会徽“欢乐的U”、主题口号“从这里开始”陆续亮相,两位形象大使由篮球运动员易建联和艺术体操运动员戴菲菲担任。

“深圳经济特区只有28岁,虽然发展很快,但在世界上知名度并不高。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大运会把深圳推向世界,扩大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梁道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承办第26届大运会被誉为深圳的第三次创业。“深圳市政府将投入100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轨道交通、深圳机场二跑道、新候机楼等基础设施以及体育场馆等建设,通过办赛事来办城市,进一步提高深圳市民的素质和文明水平,增强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深圳新一轮城市发展。”梁道行说。

据悉,大运会核心区的大学生体育城已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包括主体育场、主体育馆、游泳馆、大运村、新闻中心等主要设施。所有的场馆均将按世界一流的要求来装备,保证所有场馆均符合国际大体联和国际组织的有关规定。

“我们围绕大运会还策划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在这4年里,每年的1月定为大运文化节,每年从大学生中评选一个优秀的‘大运之星’,以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梁道行说,目前正在向国际大体联申请,拟邀请全世界著名的大学校长,2010年在深圳召开国际校长论坛,讨论大学与体育的相关话题。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受众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年轻人,作为一个潜在的市场,他们影响着未来的消费。而且,深圳地处中国南方最大的大学密集区,1小时车程的周边地区,聚集着60多所大学,3座大学城。据评估,深圳大运会预计有2000亿元的品牌和市场价值。

《大运会市场开发计划书》确定了大运会市场开发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供应商三级开发层次。招商银行、金威啤酒、南方电网相继成为大运会合作伙伴,晨光牛奶和水晶石公司成为独家赞助商。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梁道行表示,对所有参与的企业,深圳都将贯彻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帮助所有合作伙伴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

在具体的开发项目上,包括七大领域的35个项目:媒体传播、商业赞助、文化活动、门票销售、特许经营、纪念邮票和纪念币以及商业广告等。

梁道行说,大运会的市场开发计划结合了运动会本身的特点,没有制定像奥运会那么高的门槛,这样就有机会让一些中小企业通过大运会来打进世界市场。奥运会的比赛场馆不允许有任何广告,但大运会没有这个限制,所以有很多广告经营的空间。

商业广告将是深圳大运会的直接经济来源之一,包括大运会冠名、奖杯、专用产品、选用产品及大运会名称、徽标、吉祥物等专用权使用单位的广告等。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在接下来的4年筹备过程中,大运会组委会工作的重点将是场馆建设和团队建设,这样才可以实现我们对国际大体联的承诺。”梁道行微笑着说。

退休:仍情牵深圳体育

熟悉梁道行的人都知道,梁道行局长学生时代就很喜欢体育,小学的时候打过乒乓球,大学时代的他担当过学校足球队的守门员。知道现在他还记得当年一到夏天,他就会和同学从中大北门一口气横渡珠江到二沙岛,然后再游回来。1973年,中山大学组织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活动,他跑去报名,从南方大厦游到中山大学,10000米他仅用了3个小时。

梁道行现在身体依旧健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大运会执行局组织登莲花山,道行局长总是冲在最前头,后面的小伙子脚步稍微慢点都赶不上他。由于分管体育,梁道行最爱看的就是体育频道,和许多80后、90后一样,他也是刘翔、姚明的“粉丝”。

“大运会比赛,我有很多项目真想去现场看,比如游泳、乒乓球等就是不知道那时我有没有时间。”梁道行局长说。大运会结束后,道行局长会选择退休,不过他坚定地表示,日后深圳再申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时候,只要有需要,他都会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

猜你喜欢

大运会执委大运
璀璨大运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大运之河
省妇联十二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 徐姗娜当选福建省妇联主席
省妇联十二届二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
中国大学生体育群英谱
大运会选拔体育展示现场表演人员
大运中心与大运村15日将落成并移交
深圳市建工署完成大运工程建设
大运全国选拔颁奖礼仪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