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日本胶囊旅馆,一夜没睡好

2010-01-12

环球时报 2010-01-12
关键词:储物柜前台旅馆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张世达

日本地少人多,在东京等大城市更是寸土寸金,于是一种被称为“胶囊”的旅馆因价格便宜应运而生,这种已有30多年历史的居住方式受金融危机影响变得很火,日本大城市不少失业或面临失业的人不得不住进这种只能爬进去的“蜗居”。不过,“胶囊”里面的生活设施还算齐备,甚至可以说很人性化,解决了不少“有家不回”或“无家可归”者的燃眉之急。

房间像滚筒洗衣机

胶囊旅馆的外表与一般旅店并无两样,不过在旅馆的内部,每一层都被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每一部分设置10个左右的小房间。从外面看,每个房间就像一个放大的滚筒洗衣机,因为空间狭小,所以房间被称作“胶囊”。 胶囊旅馆的住宿费比普通的商务旅馆便宜一半,是大宾馆的1/5,住一夜的花销在3500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60元)。因为价格低廉,所以胶囊旅馆现在也是年轻人旅行时的歇脚处。

胶囊旅馆自1979年开始出现,设计的初衷是为那些因深夜加班而无法赶上末班车的职员小住一宿。因为有了这样的设计理念,所以胶囊旅馆一般都位于电车站旁边,处于交通枢纽地带。胶囊旅馆在宣传上一般都很“低调”,他们没有醒目的外表,也从来不做广告标牌;因为人们知道电车站附近基本上都有胶囊旅馆,所以有需要的人去附近一问便知。

住宿全程靠自助

《环球时报》记者好奇地在胶囊旅馆里住了一夜。与别处旅馆退房时结账不同的是,房费需要在住宿前通过旅馆内的自动终端支付,随后凭自动终端出具的凭证到前台领取钥匙。前台服务员特意提醒说这把钥匙并不是开门的,而是开储物柜的。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整个胶囊旅馆里往往只有一名前台服务员,没有人收缴房费,也没有人端茶送水或是在走廊里巡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自动售货机、电子终端和摄像头。

打开自己的储物柜后,记者取出里面的睡衣和一次性拖鞋,换下自己的装束。把贵重物品锁入储物柜后,记者来到了自己的“胶囊”。没有房门,取而代之的是一层遮光性很好的门帘。整个“胶囊”只有一块榻榻米的大小(约1.66平方米),高度也只有1米多,但“五脏俱全”,整洁的床铺上放着一条毛毯,墙上有嵌入式的附带耳机的小电视屏幕,还有一部带闹钟功能的电话机。

楼道的最里面有一间公用厕所和淋浴房。从旅馆的自动售货机里买好一次性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牙刷和刮胡刀后,记者在24小时提供热水的淋浴房里洗了个舒服的热水澡。回到房间后,戴上耳机,看了一会儿电视,度过了一个“新奇”的夜晚。不足的是,隔音效果较差,可以听到脚步声、电话闹铃声,甚至是晚上睡觉时的呼噜声。

“胶囊”成了新旅游景点

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是别无选择。最近日本经济不景气,失业人口增加,有些失业的单身汉干脆就把“家”安在了胶囊旅馆里。一间“胶囊”一个月的“包场费”大约为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250元),在日本算是相当便宜的。在日本,没有个人住址就没有办法找工作,连临时工都无法应聘。在意识到许多人因经济危机搬进“胶囊”之后,政府在最近出台了新政策,允许把胶囊旅馆作为住址登记在居住证明上。

胶囊旅馆现在成了日本的一个名片,不少人怀着好奇心投宿胶囊旅馆,胶囊旅馆为了吸引客人也动了许多脑筋。有一些旅馆在“胶囊”内安装了无线宽带和DVD机,有一些在楼内设置了餐馆和游戏机房,还有一些甚至专门建了桑拿浴场。过去胶囊旅馆大多只面向男性,现在也出现了面向女性的胶囊旅馆。▲

猜你喜欢

储物柜前台旅馆
一场丑态百出的“变脸”
仙人掌旅馆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井井有型
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走向前台
高效储物柜
折寿
欢迎光临机器人旅馆
自助快递收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