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新年议论追赶中国

2010-01-05

环球时报 2010-01-05
关键词:印度

●本报驻印度、加拿大特约记者 王石 陶短房 ●本报记者 王跃西 卢长银●陈一 汪析

《印度时报》1月1日发布对2020年的八大猜想,其中印度将中国赶下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国家的宝座被列在第一。印度人如此在意与中国的竞争,成为中印关系挥之不去的因素。新年伊始,中国媒体很少评论印度,各媒体评出的2009年十大国际新闻几乎无一条涉及印度,但反过来中国元素却在印度舆论中继续发酵。印度外长的新年讲话相当突出地说到中国,印度宣布研制反卫星武器,中国还没表态,印媒立即扯上中印竞争。两个大国挨在一起看来是挺麻烦的事,相对弱的一方大概尤其不是滋味。“印度近年的发展非常精彩,却被更精彩的中国掩去了光辉,印度这些年实际上生活在中国经济奇迹的阴影之下。”中国学者赵干城对《环球时报》说。另一位学者说,中印两国其实都有“慕强”心理,印度将目光盯向中国,而中国则将眼光盯向西方。

印媒期盼经济增速赶超中国

新年是万象更新的时刻,加上2010年新年又是“10年代”的开篇,一直梦想“赶超中国”的印度似乎希望在此时为自己鼓劲。印度专栏作家斯瓦米南萨新年第一天在《印度时报》刊文发表对2020年的8个猜想,其中“印度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家”位列第一。

斯瓦米南萨在文章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开始变老,遭遇劳动力的减少,并被迫重估自己的货币。因此,中国的增长将会减速,就像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减速那样。中国那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将会大大削弱——世界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吸收它的产品了。同时,印度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印度较穷的邦将开始追赶富裕邦。这会使印度GDP增速到2020年达到10%,而中国的增长将降至7%到8%。

文章对2020年的其它预测更加“雄心勃勃”,如印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国家,全球出版行业将明显地转向印度,甚至美国《纽约时报》也会成为印度出版巨头的子公司;还有到2020年,印度会最终加入核俱乐部,并能够对其他国家实行核制裁。斯瓦米南萨还预测,印度越来越多的地区会要求独立,到2020年,印度将有50个邦,而不是现在的28个,而印度人口将达到15亿。他写道,出于对印度崛起的担忧,中国将会挑起喜马拉雅边境线的紧张,威胁将从西藏流向印度的雅鲁藏布江引向本国缺水的北方,而印度将会威胁炸掉中国任何这样的工程。这一问题还将吵到联合国安理会去。

在《印度时报》网站上,此文的跟帖有超过200条,其中欢呼者和质疑者几乎一样多。网友尼克尔说,这真是篇好文章,让我们以昂扬的斗志从2010年开始吧!但网友“chantow”说,“为什么总是中国,什么事都要跟中国比,现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还是美国,作者只不过是用中国来吸引人们的眼球”。网友迪帕克说,超过中国是一个受人欢迎的“梦想”,但只有当印度人也能像西方人那样过上富裕生活时我们才值得骄傲。网友维维克说,斯瓦米南萨在发表预测前应该到他所在的村子看一看真正的印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干城4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斯瓦米南萨的猜想最多只能算是梦想,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印度对赶超中国的渴望,但显露的却是对印度国际地位下降的焦虑。

“印度边民后悔做印度人”?

“中国发展在印度边境激起嫉妒”。1月3日,英国《金融时报》用这样一篇报道开启了新一年对中印关系的关注。文章援引印度前高级外交官艾亚尔的话警告说,中国政府给其西南部及西藏地区带来的发展“简直堪称壮观”,对于这种快速发展,邻近中国边境地区的印度居民开始嫉妒,甚至后悔自己生为印度人。

《金融时报》的报道说,艾亚尔曾是印度一名主管东北部地区的内阁部长,也曾是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的亲信。他警告说,印度东北部曾是“英属印度第二富裕的地区”,如今却变成落后地区。那些被殖民时代边界所分隔的家庭“开始听到有关中国那边快速进步的故事”,到西藏访问的印度游客也对那里的筑路工程、与中国主要铁路网相连的高海拔铁路,及首府拉萨的现代化建设印象深刻,“这些都将造成一些后果”。印度东北部地区的穷人已经在问自己:“我们生为印度人(而不是中国人),这是不是个错误?”

在中国专家看来,艾亚尔的话似乎更多是在向印度政府发出警告。他口中的印度东北部边境地区指的是中国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金融时报》说,一些印度分析人士曾表示,印度在边境地区刻意搁置基础建设开发,目的是在中国跨越喜马拉雅山入侵的情况下,落后的基建可以阻止中国在印度境内长驱直入。而艾亚尔对印度历届政府“对阿鲁纳恰尔地区的基本建设的忽视”提出批评,称此举“令那里的人民非常失望”。

据专家介绍,目前藏南地区部分领土处在印度的实际控制之下,不让中国人进入。因此中国人无法直观感受当地人是否羡慕中国,但《环球时报》记者2008年去中印中段边界乃堆拉口岸采访时,一些印度商人也确实对记者表示,他们很羡慕中国的生活水平比印度高。

印媒新年盯上中国

就在《金融时报》此文刊出当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的一番讲话引起了印度媒体相当复杂的解读。但《环球时报》记者在印度各大媒体网站上都没有找到克里希纳讲话的全部内容,各媒体都是边摘录他的话,边加上自己的解读。

据《印度快报》报道,克里希纳3日在讲话中回顾了印度2009年外交,而中国是其中一大重点。克里希纳说,印度处在一个困难的邻国环境中,国家安全和跨境恐怖活动仍是印度2010年的主要威胁。而印度对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非常关切。他还表示巴控克什米尔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论中国还是巴基斯坦在那里都没有正式地位,中国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活动和项目是“非法的”。

印度“突发新闻在线”将克里希纳的讲话解读为印度对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表示强烈反对。《印度快报》说,克里希纳同时表示,印度没有用“敌对态度”看待中国,但《印度经济时报》4日说,克里希纳这么说是为了平衡,他想表达的是对“龙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的不安。

3日,印度军方传出将有更大动作——发展反卫星武器。印度媒体随即欢呼“印度已为卫星杀手做好准备”,并都提到中国2007年曾进行反卫星试验。《加尔各答电讯报》称,此举将使印度与中国的竞争推向新的高度。而《德干先驱报》4日称,印度欲在战略技术领域直接(正面)挑战中国(详见本报第8版)。

一名在新德里的华人专家4日对《环球时报》评论说,“用一种与中国竞争甚至对抗的心态解读新闻,这似乎已成为印度媒体的惯性思维”。他说,新年伊始印度媒体上充斥着这样的新闻,让人感觉中国似乎成了笼罩在印度新年欢乐氛围中的阴影。1月3日,《印度时报》还在渲染1月1日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威胁了印度的出口。

与激动的印度媒体相比,中国媒体新年对印度的报道却很少,中国各大媒体评选出的2009年十大国际新闻均无一条提到印度。人民日报前驻印度记者任彦说,中印同为崛起中的大国,都有慕强心理,中国将西方作为赶超对象,而实力稍逊一筹的印度将赶超中国作为自己的目标,因此印度媒体更爱用一种对抗的心态看待中国,“眼里就是中国”,印度议会中总会有人说,“这方面中国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也应该赶上”,而军方为讨要军费也会说,“中国在这方面威胁很大,我们必须加大投入”。与之相比,中国媒体则对印度有一种忽视,“眼里没有印度”,印度也不是中国外交最优先发展的对象。这种中印间的战略不对等让印度学者感到不解,也有些“受伤”。

西方新年为印度“打气”

《印度时报》新年伊始刊登的评论自豪地称,在过去几十年,印度曾是世界上饿死人数最多、外国援助最多和贿赂最为盛行的国家。但在21世纪前10年,印度已从一个表现欠佳的国家变身为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

这样的雄心也受到了一些西方媒体的追捧。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日将印度称为“咬住中国脚踝的金牌竞争者”。文章称印度经济规模500年前曾占世界的30%,“如今也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当中国井喷式增长的经济因成为世界经济的救星引起巨大关注时,印度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则经常被忽视”。文章说,中国确实是令人们对世界经济未来抱有希望的最大原因,但印度也会紧紧潜伏在中国身旁。

美国《商业周刊》去年底曾评论说,印度2009年第三季度7.9%的经济增长率已经生动地说明了印度形象的改变,从一个满是大象、耍蛇人的国家变为一个“IT业发电站”和崛起的经济大国。一些人以为印度落后中国数十年,但其实最多只落后12到14年,让许多人难以置信的是,印度已经很接近于赶超中国了。该杂志称,许多到过中国和印度的人喜欢拿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和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相比,两者间的差距非常巨大,中国的顶级城市看起来比纽约和伦敦都更现代化,更鲜活,而印度的城市仍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生动代表。但大多数人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是看起来比事实上强大,而印度事实上比看起来强大”。

英国《金融时报》4日评论说,印度总理府的历任主人不时宣称,这将是“印度的世纪”。“但没几个人敢断定,这只大象会跑得过龙”。▲

猜你喜欢

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最高警察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
印度数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
印度现在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