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泗渔场海洋学特征与定置网渔获性能的研究*

2010-01-05叶振江王巍令徐宾铎任一平窦硕增

关键词:网具渔获渔场

叶振江,王巍令,徐宾铎,任一平,窦硕增

(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吕泗渔场海洋学特征与定置网渔获性能的研究*

叶振江1,王巍令1,徐宾铎1,任一平1,窦硕增2

(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本文以2006—2009年吕泗渔场海洋学调查和已有相关研究相结合。综述吕泗渔场的地形、地貌、水团与温盐要素特征和渔业生物多样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吕泗渔场帆张网、坛子方、洋方网、深水方、单根方主要定置渔具的分布及其渔获性能,并进一步阐明辐射沙脊是该渔场最突出特点,适应该地貌开发出不同类型网具的有效性与多样性。吕泗渔场当前定置网具属过量发展,渔业资源已衰退,应该加强管理和资源保护。

吕泗渔场;海洋学;定置网;分布;渔获性能

吕泗渔场位于长江口北侧,渔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江苏省同时也是我国近海重要渔场,曾经仅大黄鱼产量就达5.2万t(1970年)。据李士豪记载,“当时(指建国前——笔者注),吕泗渔区的弶港,居民虽不及三五千,而渔业者几乎全数,为江北唯一渔村。且黄花张网(专捕大小黄鱼的定置网具)渔船在各港中首屈一指”[1]。建国后随着吕泗渔场的开发,每年在此作业的渔船除江苏省以外,还有山东、上海、浙江、福建的渔船多达数千艘,近年因资源衰退和海域划区管理,主要为江苏本省渔民在此从事以小黄鱼、带鱼、鲳鱼等经济鱼类为主要目标鱼种的定置网渔业。有关吕泗渔场渔业的研究已有较多报告[2-4]。然而,对该海区为何能成为我国的重要渔场,其海洋地理学特征是什么,吕泗渔场渔业又为何以张网等定置网具为主,其与地理学及渔业生物学有什么关系等方面尚未见过报告。故笔者拟以中国海洋大学承担973项目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数据开展相关研究和总结,对该海区渔场的发展成因、目前渔业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为该渔场以后的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数据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典型水域生物多样性及渔场动态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响应(2005CB422306)”2006—2009年在吕泗渔场所开展的海洋水文与渔业资源调查资料,以及我国历史相关研究资料。调查期间对所调查海区定置网生产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常规生物学调查,并对该海区渔业捕捞历史资料进行汇总。

1.2 方法

项目组于2006—2009年期间,每年4~5月在吕泗大洋港设研究工作站,调访各地回港渔船的生产情况;回收50艘“信息船”的“海上作业日志”;对吕泗渔场每半月一次进行定置网渔获采样,对帆张网、单根方和深水方各设2个站位,每站次采样5~10 kg,样品带回岸上冷藏,并在实验室作渔获物分析。在上述资料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

2 研究结果

2.1 吕泗渔场的渔场海洋学特征

吕泗渔场的地理概位于120°30′E~122°30′E,32°N~34°N之间;南邻长江口渔场(121°45′E~124°E,31°N~32°N),东接大沙渔场(122°30′E~125°E,32°N~34°N);北连海州湾渔场(119°30′E~121°30′E,34°N~35°30′N);西濒江苏陆域,为一西北太平洋陆缘浅海型渔场(见图1)。

图1 吕泗渔场区位、地形与定置网具分布Fig.1 The location,topography and distribution of setnetsof LvSi fishing ground

吕泗渔场位于南黄海西部舌状地形单元中部,它的北部是古黄河三角洲,三角洲平原水深10~20 m,地形较平坦;南部为长江现代水下三角洲的外侧地区,系长江口渔场和江外渔场的所在地,地形也较平坦。而吕泗渔场所在的中部为苏北浅滩,其主体部分是以弶港为中心,朝海洋方向呈辐射状曲折,反映出典型潮流沙脊地形[5]。

由于该渔场系属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古长江和黄河先后在苏北入海、叠置形成的复式古三角洲,又经现代潮流的再塑造[6],以致吕泗渔场地貌呈现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渔场水域遍布着十分发育的潮流沙脊群,呈NE-SW向,规模宏大,正处于东海NW向前进潮波与南黄海西岸由北向南旋转潮波辐聚、辐散地带的潮流作用下,形成分布于水深50 m以浅海域,以弶港为顶点,由70多条辐射沙脊组成,长达70~120 km,宽5~15 km,高20~30 m的脊壑相间的水下景观。定置网渔场即配布其中。渔场的沉积物质为脊粗(细砂、粉砂和砂质粉砂)、槽细(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砂)。在潮流和风浪的作用下,沙脊时常发生泥沙群体位移,呈现远岸浸蚀、近岸堆积现象,形成近浅远深辐射状潮流沙脊群[7]。在此基底上诞生了吕泗渔场和它的定置渔业。

2.2 海洋水文特征

2.2.1 水团与海流 水团和海流的配置决定着渔场的特性,影响吕泗渔场及其近邻水域的水团与流系(见图2)主要有:

(1)沿岸水团 此处又称为苏北沿岸流,主要配布于长江口以北20~30 m的浅水域。它以低盐和夏季高温与冬季的低温为特征,是影响吕泗渔场最主要的水团,其季节性消长决定着渔发早晚和中心渔场偏移。

(2)黄海水团 大致控制着30°N以北,水深100 m以浅水域,包括大沙,连青石渔场所在位置。在冬季由于水体强烈混合,使该水团从表至底形成一水层;夏季则由于表层盐度降低,加之增温剧烈,形成强烈跃层,故跃层之上仍称黄海水团,而跃层之下,由于仍保持冬季水体特征故称黄海冷水团[8],只是由于此时沿岸水特别是长江冲淡水强盛,使黄海冷水团向岸伸长范围小些[9]。(3)吕泗渔场及近邻海域流系 影响该渔场最主要的水团是沿岸水团,其流系则是苏北沿岸水,在流路上基本终年不变,但流幅与流速则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质上苏北沿岸流冬季主要是由盐差形成的;夏季则主要是作为黄海冷水团底层环流的一个组分出现,温差起决定作用。此外,冬季北风也迫使该沿岸流贴近海岸运行。

影响本海区的海流中尚有黄海暖流(传统上看作对马暖流的西分支)及其余脉,也是影响本海区地形、沉积及渔场特征的主要流系,它沿大沙渔场北上,而在西侧转变为南下的黄海沿岸流(江苏段为苏北沿岸流)构成黄海环流[10]。吕泗及黄海几个渔场就是在这环流运转中呈现季节与年际分异。

图2 影响吕泗渔场的主要水团与海流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masses and ocean currents in LvSi fishing ground

2.2.2 潮汐与潮流 潮汐与潮流是影响渔场地形与沉积发育的另一水动力因素。吕泗渔场和黄海其他海区一样由太平洋潮波经东海传入,受外周海域影响,其潮波在由南向北传播的基轴上,又形成由北向南逆时针旋转,并产生潮流的不同流速。吕泗渔场还处东海NW向前进潮波与南黄海西岸由北而南旋转潮波辐聚辐散地带,潮流性质属正规半日潮,流速可达3~4 kn,外缘亦达1.8~2.5 kn,它既是该海区形成潮流沙脊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吕泗渔场各种定置网配置的重要条件。

2.2.3 温、盐特征 吕泗渔场依伴长江和陆缘性质决定其温盐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见表1)。

从表1可见,吕泗渔场的温度月变幅为4.4℃(2月)~28℃(8月)之间,春秋两季一般波动于13~18℃和19~13℃之间,均为暖温性及暖水性广布种适温分布范围。

从盐度来看,吕泗渔场的盐度变幅更显著,月变幅为24.58~29.35。但总体而言是偏低盐特征,特别是夏秋季受长江冲淡水影响,盐度明显偏低。但却十分适宜河口及广盐性鱼种的分布,通常如带鱼、鳓鱼、小黄鱼、鲳鱼等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适盐都偏低,故盐度要素又成吕泗渔场构成鱼虾类产卵场的必要条件。作者2006—2007年春季渔汛期(4~5月)现场实测温盐分布9.9~13.0℃,27.1~25.8亦可佐证。

2.3 吕泗渔场渔业生物多样性特征

因吕泗渔场位于黄海西南部,南与东海相接,故渔业生物多样性较高,黄海习见海洋生物种类几乎均可出现,而东海主要经济鱼种在该海区亦属习见。更因临近长江口、钱塘江口,受其淡水径流影响,也出现大量适低盐、甚至是溯河性鱼类如凤鲚(Coilia m ystus)、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等。据不完全统计该海区出现的海洋鱼类超过百种,仅长江口兼有的鱼类即近40种[11-12],其中具重要渔业价值的种类主要有:带鱼(Trichiurus haumela)、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大黄鱼(Preudosciaena crocea)、黑鳃梅童鱼(Collichthys niveatus)、黄鲫(Setipinna taty)、鳓(Ilisha elongata)、银鲳(Pam pus argentus)、灰鲳(Pam pus cinereus)、沟鲹(A tropus atropus)、三线舌鳎(Gynog lossus trigramm us)、鲬(Platycephalus indicus)、短鳍红娘鱼(Lepidotrig la m icrop tera)等10多种,尚有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 ickii)、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等经济甲壳动物达20多种,以及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 aindroni)等几种头足类共同构成吕泗渔场的渔业资源学基础,但如今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影响,使原来吕泗渔场最重要的经济鱼类大黄鱼资源已经枯竭,该鱼种1970年产量曾高达5.2万t,占全国该鱼产量的30%以上,在2006—2007年春季调查中竟未采到标样;其他如带鱼、银鲳、梅童等资源也已严重衰退,2009年春季4~5月银鲳流刺网渔业竟没形成规模渔汛,仅在沿岸张网渔业中占少量比重。同样在单根方、深水方调查中渔业生物多样性也显著衰减,在4月下旬~5月上旬的岸上和海上调查,仅获取渔业生物30余种,且多以小型低值种类如黄鲫、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小黄鱼等占优势,形势严峻。

2.4 吕泗渔场定置渔具及其渔获性能

定置渔具作为传统渔业的一种方式,已有悠久开发历史,它以利用潮流为动力将配载于水体中的渔业生物随流推送入网取得渔获。它作为原始但却是有效的渔具在我国沿海各近岸海区得到大量发展。同时又因不同海域的地形与潮流差异,创造出形式不同的定置网具。吕泗渔场的定置网主要有帆张网、坛子方、洋方网、单根方、深水方等几种类型。它们分别以结构差异与规格不同,各别适应着不同作业海区的地形、潮流,主捕不同渔获对象。

2.4.1 吕泗渔场主要定置网具及其分布

(1)帆张网 该渔场的大型定置网具,亦是该渔场最主要的定置网具,网口宽50 m,网高40 m,网身长180 m[13],设置于吕泗渔场外围,直到大沙、江外渔场的水深流大海域。结构特点是利用网口两侧帆布装置形成的水动力,支持水平扩张,其网口面积大,产量高。帆张网全年均可生产,春夏汛在吕泗渔场中南部偏外侧作业,其中4~6月主捕银鲳,兼捕蓝点马鲛、鳓及葛氏长臂虾、三疣梭子蟹等。

(2)坛子方 坛子方是1种双橛定置网,以陶坛体为浮力而称谓。网口宽12.0 m,高度3.7 m,整网长度36.0 m,囊网网目3 cm[13]。主要分布于如东近海辐射沙脊群中的沙槽与东南部外海相连处海区。作业渔期每年4~6月。坛子方分大目网和密目网两种,大目网主捕带鱼、黄鲫、马面鲀、银鲳、鳀鱼等,密目网主捕毛虾、鹰爪糙对虾等虾类。

(3)洋方网 属单桩框架张网,网口宽12.0 m,高2.5 m,网身全长20.8 m,囊网网目3.7 cm[13]。主要分布于32°45′N,121°30′E一带,分布于辐射沙脊通向东部及向东北外海的主要通道上。捕捞对象以黄鲫、梅童、葛氏长臂虾、细螯虾、三疣梭子蟹等小型鱼、虾、蟹类为主。兼捕银鲳、鳓等经济鱼种。

(4)单根方 属单桩桁杆张网,是综合鮟鱇网与洋方网的优点改进设计的一种网具,网口宽13.0 m,高25.0 m,网身全长60 m,囊网网目3.0 cm[13]。分散于32°15′N,121°50′E一带辐射沙脊外缘的沙槽口外。根据近年调查,江苏南通仅余十余艘船只在吕泗渔场进行单根方作业,捕捞银鲳、蓝点马鲛及小型鱼虾类等。

(5)深水方 网口宽19 m,高度2.5 m,网身全长30 m[13],主要集中分布于32°00′~32°10′N,121°30′~122°00′E附近各辐射沙脊的沙槽中。目前共有75艘船作业,每船配置网具25~35口不等,除禁渔期外全年作业,主要捕捞近岸小型种类。

2.4.2 定置网具的渔获性能 渔具的渔获性能通常是以渔获种数和产量高低进行评估。本文以黄海渔业资源监测资料为例。2006年帆张网平均网产为268.51 kg,其中主要经济鱼类产量:小黄鱼63.05 kg,带鱼58.21 kg,银鲳5.45 kg,如与2005年相比,上述经济鱼种产量均有所下降,而由于2006年低质虾蟹类等产量增长较多,故总产量略有增长。

其他坛子方等4种小型定置网的平均网产量,则由北向南波动于69.96~26.38 kg之间,此区域北部是小黄鱼的重要产地,网产高达44.82 kg,而南部该鱼均产仅为1.44 kg,而银鲳波动于1.2~8.22 kg之间,则是由北向南递减趋势。

从渔获组成来看,以该渔场的主体渔具-帆张网为例(见图3),2006年渔获组成中,鱼类居首位,占89.24%,虾,蟹类占10.08%,其它占0.68%。在鱼类中又以带鱼为首位占鱼类组成的34.44%,其次小黄鱼25.50%,黄鮟鱇、狮子鱼、银鲳分别占12.77%、7.64%、5.37%。但不同网具在渔获组成上亦有明显差别,如深水方以小黄鱼为主捕对象,其渔获高峰出现于5、6月捕获游来辐射沙脊沙槽中的产卵群体;而单根方的主捕对象为银鲳,渔获高峰于7~8月,捕获游移于沙槽外缘的产卵与产后鱼群。

对2006年4~5月单根方和深水方渔获分析如表2和3所示。

表2 2006年4~5月吕泗渔场单根方渔获组成Table 2 Catch compositions of one-peg stow net of Ap ril and May of 2006

表3 2006年4~5月吕泗渔场深水方渔获情况Table 3 Catch compositions of deep-water stow net of Ap ril and May of 2006

通过对4~5月的单根方和深水方渔获物组成比例进行分析对比,单根方网对黄鲫和黄鮟鱇的选择性较大,深水方对小黄鱼和细鳌虾选择性较大,而且同一种渔具在不同月份渔获物也差别很大,4月以黄鲫,小黄鱼为主,5月以黄鮟鱇,虾类为主。

3 讨论

3.1 吕泗独特的海洋环境造就了我国最具特色的渔场

坐落于黄海西南部舌状地形单元上,由古黄河与古长江三角洲叠置产生的复式古三角洲所形成的辐状水下沙脊群是吕泗渔场最突出的地形、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由苏北沿岸流,长江冲淡水及外侧的黄海水团交互作用下,再加上季节性黄海暖流水与冷水团的影响,形成渔场复杂的水文特征,成为吸引不同习性鱼虾在此集群产卵、索饵而群居的边界,即不同水团的流界或称峰面的出现则多是各种鱼虾的中心渔场所在。前述指标性因子,特别是温、盐要素在当地的变迁,又决定着中心渔场的持续与迁移。

3.2 不同群系生物交集为吕泗渔场提供多获性渔业基础

吕泗渔场的区位即是北太平洋区系与印度洋-马来区系的交汇区,亦即温带鱼种与热带、亚热带种类在此交汇。尽管该区缺乏真正的冷水种,也无纯热带、适高盐的种类,但区系的汇聚已产生近岸水域所缺乏的丰富生物多样性与高产鱼种兼备的特征,奠定了该渔场的资源生物学基础。亦因地域的优势,同种的不同群体或从南到北(如闽、浙群系)过路或产卵;或从东向西(济州岛西部群系)来此产卵、索饵,而随着不同年份水系消长、温盐变化以及群系世代强弱决定着当年渔场欠丰[14]。根据近年的现场调查,2006年春季水温偏低,吕泗渔场蓝点马鲛渔发较晚,至5月1日才进入旺汛;而2007和2009年海域升温迅速,蓝点马鲛渔汛显著提前,初汛较2006年提前5~9 d,旺汛亦提早至5~8 d。但无论环境变迁,吕泗渔场是不同群系汇聚和必经的渔场,具有多获性渔业的特征。

3.3 复杂的地理环境成就了定置网具的多样性

吕泗渔场以潮流沙洲呈辐射状配布于吕泗海域为基础,形成了从东北-西南沙脊、沙槽相向、并由浅而深延伸至开阔水域的态势。于是沿海渔民利用这种地形与潮流,开发出适应辐射沙脊向东、东北向外海主通道环境的洋方网,沙脊群中沙槽与东南部外海相连部的坛子方和偏向南部辐射沙槽中的深水方,配置于沙脊群外缘的单根方,直到开阔水域的大型帆张网,所构成类型多样的定置网群,十分有效地取得渔获。只是多年来各种定置网具已处过量发展状态,并已导致渔业资源处于衰退之中,应切实加强渔业管理,保护吕泗渔场渔业资源。

[1] 张震东,杨金森.中国海洋渔业简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3.

[2] 王丕烈.黄花鱼渔业[J].华东水产,1951,(5):53-55.

[3] 毛钧林.吕泗渔场大黄鱼和大黄鱼渔业[J].科技资料,1982(3):67-83.

[4] 农业部水产局.黄渤海区渔业渔业资源调查与规划[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

[5] 刘忠臣,刘保华,黄振宗,等.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地形地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43-45.

[6] 黄海军,李成治.南黄海海底辐射沙洲的现代变迁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8,29(6):640-645.

[7]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海洋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8] 赫崇本,汪园祥,雷宗友,等.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初步探讨[J].海洋与湖沼,1959,2(1):11-15.

[9] 乐肯堂.长江冲淡水路径的初步分析[J].海洋与湖沼,1984,15(2):157-166.

[10] 侍茂崇.物理海洋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239-251.

[11] 李建生,程家骅.长江口渔场渔业生物资源动态分析[J].海洋渔业,2005,27(1):33-37.

[12] 倪勇,伍汉霖.江苏鱼类志[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6:84.

[13] 李豹德.中国海洋渔具调查和区划[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65-386.

[14] 陈大刚.黄渤海渔业生态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Study on Ocea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Catch
Performance of Setnets of LVSi Fishing Ground

YE Zhen-Jiang1,WANGWei-Ling1,XU Bin-Duo1,REN Yi-Ping1,DOU Shuo-Zeng2
(1.College of Fisheri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03,China;2.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ngdao 266071,China)

Based on 2006—2009 LvSi fisheries oceanographic surveys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data,the fisheries topography,geomorphology,water masses,the thermoha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fisheries biodiversity of fishing ground are summarized.On this basis,this paper reports the distribution and catch performance of setnets,and clarify that the radioactive sand ridge is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of fisheries ground.Different types of nets are developed to adapt to the land form with the high catch effectiveness.Because LvSi setnets fisheries have been excessive developed,fishery resources are declining.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in LvSi waters.

LvSi;oceanography;setnets;distribution;catch performance

S931.4

A

167-5174(2010)12-027-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4223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082100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8D21)资助

2009-12-04;

2010-05-21

叶振江(1967-),男,硕士,副教授。E-mail:yechen@ouc.edu.cn

责任编辑 于 卫

猜你喜欢

网具渔获渔场
网口结构变化对南极磷虾桁杆拖网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环境友好型虾夷扇贝捕捞网具优化设计与试验
《关于加强远洋鱿钓渔船作业管理的通知》公布
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名单
埃及超大规模养鱼场
春季克氏原螯虾捕捞网具研究
首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广西唯一入选名额落户南渔港
连续三年保持50%增长,入驻通威、新希望养殖基地,这家渔机企业将打造未来无人渔场
东海北部桁杆拖虾渔获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