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融合高职教育的探讨

2010-01-01马钢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4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高职

马钢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当下,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最直接,企业的运行机制、人才需求要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里得到反映,是否有效地解决与企业同步互动的问题成为高职教育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文章初步探讨了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提出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合到职业教育中。

1 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积极运用进行企业管理的,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得到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并且得到贯彻执行最基本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具体包含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思维方式、奋斗精神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其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不同的,但其作用是一致的,主要包括:①导向作用,能把整体及员工个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②规范作用,具有充当无形的思想上的软约束的规范作用;③凝聚作用,具有增强组织群体意识、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凝聚作用;④创新作用,它能建设创造性的、积极性的、极富个性和特色的组织氛围,从而成为企业不断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⑤激励和辐射(对他人、社会)作用。因而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最直接的联系就是企业文化对高职培养目标提出了很多要求,主要是表现在:

要求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企业文化管理。毕业生进入企业,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将自己所学运用到职业岗位上,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二是如何适应企业管理环境。对前一个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但对第二个问题,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事实上,很多员工被企业淘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所以,高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在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手段方法与企业管理的手段方法往往差别很大,学生没办法通过学校的管理行为领会到企业管理;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也是与企业组织生产活动不同的东西;校园文化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有非常大的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另外,在产学结合的学生实践课程中,一方面由于时间、条件限制,另一方面也由于学生与员工的角色不同,学生很难与员工感同身受。这些差异与限制导致了毕业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

要求毕业生富有创新性。企业文化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发挥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所以,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才能在人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企业的欢迎,这也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共识。然而,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于缺乏相应的鼓励创新的机制,学生创新的灵感得不到激发,创新才能得不到培育。这样的毕业生到了重视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企业就没办法有突出的表现。

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包括文化思想、政治品德、审美修养等方面。这些修养内容实际上和企业文化管理的内容是相通的。如果毕业生没有比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技能学得再好,也无法适应企业文化管理的环境。

要求毕业生有继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我国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企业一方面要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自身也随之不断地调整、变革,企业文化管理发生变革就是其中之一。

要求毕业生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技巧。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企业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企业文化管理的功能之一,就是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减少内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很多院校对学生比较强调竞争,却忽视了合作,比如说,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取得第一名的会受到尊敬和奖励,但是学生在合作技巧方面的学习、表现往往不受重视。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 高等职业教育融合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

企业文化深刻地影响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育改革中,高职院校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才能在教育改革中彰显自己特点。

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满足企业需要,基本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式中的“学”,包涵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在企业进行的技术与实践课程学习、职业素质的培养;模式中的“工”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作为企业员工,进行顶岗工作,企业付给学生报酬。“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奉献、团体协作的精神,以及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就业的高质量以及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融合企业文化的前提下,课程开发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要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等场地,模拟企业工作情况,让学生自发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建立“适其所需,使其自主,建立责任”的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企业文化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要全方位地尊重员工、锻炼员工、提高员工,而不仅是强调员工对管理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服从。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能够自主学生,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学理念的根本改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再不是喋喋不休地灌输给学生知识,而是运用活动(项目的完成、小组活动、解难活动、互相讲义、情景教学等)让学生探索知识,开发潜能,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及个别差异,鼓励合作学习;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作为知识的倡导者,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透过实际的活动,积极自学并相互学习,把学习作为终生目标;评核方法是,以个人的表现、作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评核的基础。

构建校企合作的平台。高等职业教育是否能真正的融合企业文化,取决于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因为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对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最有发言权。校企合作教育平台是以校企双赢为出发点,实行与企业全方位、紧密型的合作,通过实现招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就业的一体化,促使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学校通过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了解社会尤其是所在地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反思应该设置什么专业,招收什么样的学生,招收多少学生,从而调整专业设置,明确招生计划,促使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无缝对接”;对照企业需求,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及相关教材,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员工培训,把学生的实训拓展到企业的业务工作流程中,促进教学的整体改革;通过与企业共同研究课题、研制开发新产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建设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利隐性的课程。对这种课程,有的教育者觉得它难以把握,就忽视了对它的研究和运用。但我们看到,正是这种难以把握的意识层面的东西——文化,使企业获得非凡的成就。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更加不能忽视其作用。高职院校在方向上,要使校园文化接受企业文化的辐射,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使毕业生顺利适应企业文化管理的环境。

3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要进行必要的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秀经验的同时,将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融入其中。

高职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融合企业文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该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主要环节也是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具有可行性。当然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上,因为情况不同,具体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专业乃至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必须因地、因时、因专业制宜。从根本上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改革,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我们应该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修正、完善、充实、提高,以满足时代的要求。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2]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

[3]王利民.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4,(2).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高职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最“叛逆”的毕业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