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设计中扭转效应的控制

2010-01-01陈慧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0期
关键词:侧力裙房主楼

陈慧敏

(新昌县一建公司建筑设计所,浙江 新昌 312500)

1 扭转不规则在平面不规则类别是排前位。国内外历次大震震害表明,平面不规则、质量与刚度偏心和扭转刚度太弱的结构,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的破坏。国内一些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也表明,扭转效应会导致结构的严重破坏。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建筑造型的要求、建筑场地的限制或建筑功能的需要,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大多数结构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很难达到规范所要求的“规则”标准。此时,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对抗侧力结构布置进行优化调整,限制结构的平面扭转效应,使其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2 在建筑物外围尽可能布置抗侧力结构

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IV类场地土,丙类建筑,地上26层,地下1层,总高度96M,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均为三级,采用ASTWE程序进行设计计算。

从力学基本概念可知,构件离质心越远,其抗扭刚度就越大,所以,在建筑物外围尽可能布置抗侧力结构,这样,在不增加抗侧力构件数量的基础上,可以显著加大结构的抗扭刚度。

在实例中,结构布置基本均匀、对称、位移比、周期比的计算结果从略。如果将两端轴附近的剪力墙全部改为框架结构,则两端剪力墙改为框架后,抗扭刚度大大减弱,位移比增大。整个结构扭转、平动周期均增大。由于两边剪力墙同时删去,结构仍基本均匀,对称,故周期比基本不变。

除了在建筑物外围布置抗侧力结构外,也可以采用削弱核芯筒风度的办法来调整结构的周期比。在核心部位剪力墙中间开结构洞,使结构刚度达到均匀、分散的目的。尽可能在原剪力墙中间部位开洞,不要靠近两端,以避免出现短肢剪力墙,更不允许出现异形柱。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有效控制结构的位移比,周期比,对于多塔楼结构,各个塔楼应分别计算其位移比,周期比,以保证设计安全,然后再进行整体计算分析。

3 抗侧力结构布置必须均匀、对称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布置抗侧力构件时,必须遵循均匀、分散、对称的原则,尽可能使结构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接近。当位移比不能满足《高规》要求时,往往是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布置不均匀引起的。例如靠近一边布置剪力墙或剪力墙布置不均匀等。

工程实例中,如果单边将轴(1)附近的剪力墙改为框架结构,保留轴(6)附近的剪力墙,这样结构Y向抗侧力构件布置就不均匀、不对称。X向受力结构仍然对称,故位移比变化不大;Y向抗侧力结构明显偏心,位移比从1/16增加到1.45,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从1/1845增加到1/1436。

4 尽可能加大现有周边抗侧力结构的刚度

为了加大结构的抗扭刚度,除了可在最大位移处布置抗侧力结构外,还可以采用的加大原有抗侧力结构刚度的方法有:

4.1 将建筑物外角原单向剪力墙布置成;形剪力墙,且尽可能延长,外立面转角尽可能避免开窗,更不要开转角窗。

4.2 加厚离质心较远处剪力墙的厚度。

4.3 加大周边剪力墙连梁的高度,一般连梁的高度取楼板距下层门窗顶的高度。为了增加剪力墙抗扭刚度,可以将楼面以上至窗下边的高度部分也变成连梁,即除窗洞外,其余部分均为连梁。

5 裙房部分防止上下层刚度偏心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通常存在以下情况:当主楼满足《高规》第4、3、5条的有关控制结构扭转效应的要求时,裙房部分却不能满足。这主要是由于结构上下刚度偏心较大,裙房相对于主楼偏心布置。裙房平面不规则或过于狭长,裙房的刚度相对于主楼来说太弱,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相差太远,最远处节点位移偏大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加裙房部分的刚度,在位移最大节眯处相应的最大位移方向布置剪力墙,以减小裙房的最大位移,使裙房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尽可能重合。二是当楼、裙房都有地下室时,将主楼与裙房在地下室顶板以上用伸缩缝分开;当主楼有地下室,裙房无地下室时,如建筑专业允许,可以用沉降缝将主楼与裙房分开,使主楼与裙房分别形成独立的结构体系,经过这样处理,能解决裙房部分由于上下层刚度偏心引起的较大扭转效应。

6 高层建筑防止结构平面过于狭长

现在,十多层左右的小高层住宅较多,建筑专业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往往套用多层砖混结构住宅的户型,大多数小高层住宅的平面布置过于狭长,其长度比接近或超过《高规》第4、3、3条的要求,有的长度超过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要求。一般来说,平面狭长结构的抗扭刚度是比较弱的,很难满足《高规》的要求。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解决。

6.1 小高层结构体系采用框架结构,首先尽可能将过于狭长的结构用伸缩缝脱开。如果建筑专业不允许,可通过加大端部开间的抗侧刚度达到限制结构扭转效应的目的,具体可将边框架的角魔王断面增大,加大框架梁的高度,如条件允许,中间增加框架柱,即增加框架的跨数。这些方法可以增加梁的线刚度,也可显著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

6.2 小高层结构体系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房屋高度不高,剪力墙一般仅布置在楼梯间或电梯间,这些抗侧力结构往往过于集中或设置不对称,结构的扭转效应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削弱中间部分剪力墙的刚度,在外侧加剪力墙。但此时结构的抗侧刚度太大,没有必要。因此能采用框架体系时,尽量不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因为在地震烈度不大的地区采用框架结构反而能满足《高规》控制抗扭效应的要求。

7 结束语

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了高层建筑结构平面扭转效应的具体控制方法,在现有结构平面的条件下,即在不改变结构体系及平面开头的前提下,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使结构的抗扭刚度得到明显增强,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可能重合,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2]PKPM系列新规范设计软件ASTWE、TAT、PMSAP应用指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2004.

猜你喜欢

侧力裙房主楼
风环境视野下杭州基座与毗邻式裙房布局分析
非对称分布地下室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
圆形和方形荷载作用下框架厚筏基础变形与反力特征研究
长春市高层办公建筑裙房周边风环境设计研究
钢结构散装粮食平房仓墙体抗侧力体系概述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新建主楼幕墙工程讲解
我们的校园
主楼与裙房如何降低沉降差的基础设计
水平力作用下塔楼与裙房楼层剪力传递分析
Investigation of support interference on rotary balance test in FL-8low speed wind tu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