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杀希特勒”行动始末

2009-12-31

军事文摘 2009年1期
关键词:希特勒炸弹德国

杨 教

1944年7月20日,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如果不是那件事,这就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微小符号。

但它确确实实地发生了。一批德国军人在这天展开了“刺杀希特勒”行动,虽然最终失败,但其影响力延至今日——以此为题材的游戏、影片层出不穷,连好莱坞也准备推出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刺杀希特勒》……

然而,所有的虚幻都建立在真相之上。真相呢?那正如参与暗杀的惟一生还者克莱斯特所告诉我们的一样。

密令

1944年1月底,在东部前线作战受伤的22岁德国陆军中尉艾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突然接到一封电报,要求他立即归队。他以为自己和其他伤员一样,是被再次召去参战,因为苏军越战越勇,德军急需补充兵员。

但当他返回部队后,克莱斯特惊讶地发现,自己收到的绝不是一封普通电报!

这封电报是德国后备军参谋长施陶芬贝格发出的,他已是德国反纳粹运动的秘密首领,而这个组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干掉希特勒。此刻,施陶芬贝格对克莱斯特面授机宜:德军即将改用新军服,一批样品已经生产出来,军工厂决定找个时间请军官和士兵试穿,让希特勒检阅。这是刺杀希特勒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不过,刺客肯定要搭上自己的性命。

军工厂的内线已与施陶芬贝格达成秘密协议,刺杀行动正选在希特勒阅兵之时进行,而试穿军装的其中一人便是克莱斯特。按照设想,克莱斯特要把炸弹捆绑在腹部,待希特勒上前细看时引爆,与他同归于尽。

施陶芬贝格之所以选中克莱斯特,早已经过了周密的考虑,克莱斯特的父亲是反纳粹先锋,他儿子肯定也不赖。但克莱斯特在听完施陶芬贝格冷静乃至冷酷的介绍后,还是无法立即答复,这毕竟是件搏命的事。他对施陶芬贝格说:“请给我24小时,我需要仔细考虑考虑。”施陶芬贝格对克莱斯特十分信任,就挥了挥手让他回家了。

一到家,克莱斯特就掩上了房门,把刺杀希特勒的设想向父亲和盘托出。克莱斯特的老父爱自己的儿子,但更爱德国和正义。所以,他非常肯定地对儿子说:“如果你不把握这个机会,你会终生抱憾。”父亲坚毅的眼神和话语让克莱斯特无从抗拒,他决定豁出去大干一场。这已经不是勇气的问题,而是关乎良知。

7月20日

就在行动紧锣密鼓筹备之时,意外发生了。新军服在盟军轰炸期间全部被毁,希特勒一纸令下:取消阅兵式。反纳粹组织只好改变计划,另辟蹊径。1944年7月20日 ,希特勒召集各兵种举行战况吹风会,施陶芬贝格便是受邀参加会议者之一,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于是,他立即带领暗杀成员们着手暗杀事宜。

7月20日早8时,施陶芬贝格乘飞机前往德军东线司令部“狼穴”。他在牛皮公文包里放了3样东西:两枚炸弹、一个定时引爆装置和一件新衬衫。

11时,施陶芬贝格准时到达“狼穴”。一位负责接待的副官发现他的皮包非常重,可施陶芬贝格神态自若:“我们有很多事情要谈。”由于希特勒下午要会见墨索里尼,原定下午3时召开的会议提前到中午12时30分。

左眼失明、左手只有3个手指的施陶芬贝格匆忙躲进厕所,开始组装炸弹。盛夏的高温加上过分紧张,使施陶芬贝格的动作变得迟缓。在希特勒副官不断的催促下,他只好把原定的两枚炸弹减为一枚,定时装置设为12分钟,换下湿透的衬衫,匆忙返回会场。

爆炸准时发生。一声巨响后,24名与会者中4人当场死亡,水泥屋顶掀塌一半,地上炸出一个大坑,希特勒生死未卜。

施陶芬贝格则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了柏林。他随即通知柏林启动“瓦尔基里计划”,想以此剥夺希特勒的独裁统治。这个计划假托动员卫戍区镇压国内骚乱,组织1000名骑兵控制柏林城,准备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核心一网打尽……

因此,克莱斯特必须确保希特勒的卫兵被缴械,这些卫兵警卫着政府区。在炸弹爆炸时,克莱斯特等人已经控制了警卫营的大部分,并向西区和军事区的每个官兵发出了命令。

然而,几个小时后,他们得到消息:希特勒没死!克莱斯特在第一时间产生了不祥预感,因为弗罗姆与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司令维尔·希尔姆·凯蒂尔通了电话,他听了个真真切切。弗罗姆说:“所以,希尔姆陆军元帅,我敢保证,希特勒没有死,他还活着!”

克莱斯特急忙向施陶芬贝格汇报:“我们现在遇到了麻烦,你要想想办法。”此时,施陶芬贝格的心情似乎并没有受刺杀失败的影响,至少从脸上看是这样。他仍能控制自己,平静地布置应对之策,和往常一样从容。

18时,克莱斯特的猜想得到了印证。希特勒发表讲话:“一伙野心勃勃、毫无理智的军官企图弑君篡夺领导权……可天意让我继续为人民服务。”

希特勒遇刺却侥幸逃生的消息像暴风一样席卷德国,关于刺杀希特勒的各种计划也开始浮出水面。克莱斯特回忆说:“当时有些人认为应该再等等,寻找更好的时机,确保万无一失。实际上,这次失败只能说明,我们还不够坚决,不够凶狠。对付希特勒这样的人,不流血是不可能的。”

结局

气急败坏的希特勒随即展开了血腥报复,他拘捕了约7000名“涉案男女”,并处决了其中的约5000人,这些人大部分没有直接参与暗杀。施陶芬贝格和克莱斯特的父亲都被枪决,但他们已经比较幸运,许多人惨遭“盖世太保”(德国秘密警察)酷刑虐待,然后用钢琴上的金属丝吊死,或者用铁钩子钩死。部分过程还被拍摄下来,供希特勒“欣赏”。

施陶芬贝格最终也被抓获,他和另外4名同伴被处以死刑,拖到院子里立即枪决。据目击者说,他在最后一刻还是显得大义凛然,拼命为同伴开脱,并高喊:“我们神圣的德意志帝国万岁!”

克莱斯特也被拘禁了,他准备迎接最坏的结局,他想到《神曲》,想到但丁走进地狱,放弃了一切逃跑的念头。出乎意料的是,克莱斯特并没有被处死,而是被送进了拉文斯布鲁克集中营,他被隔离起来,一关就是几个月。

1944年12月,德军步步惨败,希特勒光前线的事还顾不过来呢,哪有心思处理这个无名小卒。相关的调查索性被取消了,克莱斯特躲过了死刑,成为“7月20日行动”中惟一的生还者。

当时,大部分德国人仍被希特勒蒙蔽,这种刺杀国家元首的事被想当然地视为“大逆不道”。刺杀失败后,克莱斯特不得不面对由此带来的恐惧,以及父亲和朋友之死,但他都挺了过来。现在人们知道,当时施陶芬贝格把炸弹公文包放到桌子底下,结果有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发现了这个公文包,并顺手把它提到了另外一处,炸弹在其它地方爆炸,没伤到希特勒一根毫毛。

有人问,为了确保刺杀希特勒成功,施陶芬贝格为何不像安排克莱斯特那样,在自己的身上绑上炸弹?那样的话,希特勒必死无疑。克莱斯特披露说,在策划刺杀行动时,施陶芬贝格首先确实是提出在自己的身上绑炸弹的。然而,参与密谋的同志都不同意他搭上性命,因为如果刺杀成功,新政府必须马上成立,而施陶芬贝格则是无可替代的领导人。所以,在干掉希特勒的同时,施陶芬贝格自己必须活下来。

遗憾

很多人再回过头去看这次刺杀事件的时候会想,刺杀组织者策划了这么长时间,如果不是希特勒命大,刺杀早就成功了。但实际上,关于“刺杀希特勒”行动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必须进行协调,而进行这种协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首先,要完成刺杀任务,其难度大得难以想像——任何接近希特勒的人都要接受身体检查,连小刀都不能带在身上;其次,要夺取第三帝国的权力,并把它牢牢地掌握在反纳粹派的手里;最后,要与前线的德军协调,一旦刺杀成功,立刻宣布停火。

回想当初,克莱斯特仍有些后怕,他说:“你必须想到,当时绝大部分德国人对希特勒非常忠诚,是坚决反对刺杀行动的。另外,盖世太保的工作几近完美,纳粹党制定了一整套非常复杂的组织。刺杀行动在准备阶段没有泄密已经是一个奇迹,幸好施陶芬贝格和我们都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让克莱斯特至今痛苦不已的是,他们的行动竟无法得到盟国的帮助。克莱斯特的父亲早在1938年就曾代表鲁德维格·贝克到过伦敦,就一些“政治问题”进行了讨论。贝克当时是陆军参谋长,他一直试图说服他的将军们为了防止战争而辞职。

令人遗憾的是,主张“绥靖政策”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斩钉截铁地告诉老克莱斯特,他们的事他管不了。他还亲自给外交大臣洛德·哈利法克斯写信叮嘱:“克莱斯特赞成暴力反纳粹,特别希望把他的德国朋友发动起来。但我想,他所说的话不能全信。”

克莱斯特表示:“德国反抗运动没有得到任何其它国家的支持,人们用了几年时间密谋刺杀希特勒,都没有成功。二战胜利后,有一次我问丘吉尔,英国为何不支援我们的行动,他只哼哼了几声,没有给予明确回答。现在的人根本不理解,人们为什么那么崇拜希特勒,独裁者并不单靠恐怖活动,而是让大多数人成为信仰者。在这方面,他是专家。

(梁衍军荐自《看世界》)

猜你喜欢

希特勒炸弹德国
开心炸弹
“梦梦”“娇庆”德国行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
非常演奏家
刺杀希特勒
都一样
希特勒看电影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