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居家养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009-12-30戴凤基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11期

戴凤基

摘要:文章结合了对街道所属社区居民的调查情况,分析了当前居家养老的现状,从强化社区服务管理、积极拓展福利设施等方面论述了居家养老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居家养老;现状;发展对策

老年群体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石。怎样做好老年人的工作是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件大事,有利于维护我市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尽的职责。随着我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退休人员将全部进入社会化管理,我们的工作将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居家养老的内涵

我国目前所进行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方式。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老年人在家居住,在家获取医护、家政、餐饮、旅游、娱乐、精神慰藉等各种服务, 从而安度晚年的一种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模式主要由所在社区进行管理。这种养老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分担老年保障的责任。居家养老虽是养老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它是就养老的居住方式而言的,是相对于集中居住在各种机构养老的一种分散在家庭居住的养老形式。在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同时,又得到了社会各方面提供的各项养老服务,既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和优点,又能弥补其不足,也适应了家庭小型化、核心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要,改善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2居家养老的现状分析

2.1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2006年7月到8月,我们无锡市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对退休人员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调查。江溪街道是新区的一个市镇街道,居住人口27811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是2852人,占总人口的10.3%。这次我们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共调查了2500名退休人员,问卷回收2207份,回收率是88。28%

在被调查的老人中男性占32.25%,女性占67.75%,60~69岁的老人占63.6%,70~79岁的老人占26.7%,8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9.7%。

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老人的养老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其中的调查数据显示,虽有大部分老年人与子女同住,但有聘请护工或保姆的需求仍较大。这一方面说明传统的家庭养老在排解老人孤独感、满足老年人亲情需求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当然现在还有4.2%的老人独自生活,这就是空巢老人,需要社会的关怀。从表3、表4中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养老院养老、请钟点工、请保姆。这就提醒我们现在的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了,当前由于养老院数量、规模、生活习惯等限制或影响,大部分老年人对养老院养老不太容易接受,养老院养老也存在很多问题。从目前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挑战。尽管我国有着优秀的养老文化和伦理道德传统,但是,城市中青年人群生存竞争的加剧、跨地域职业流动的加速、生活方式的变化、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家庭中的代际关系模式。这表明,传统意义的家庭养老需要更新。

2.2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投入仍需增强。

目前,从我们街道来看,已新建大型敬老院一个,有床位300张,同时在我们管辖的区域内有市福利院一所,有三家民营的养老院(近200张床位)。同时每个社区都建立了老年活动场所,里面设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乒乓室、舞台、茶室等。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说,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在硬件设备和服务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增强。随着社区承担养老服务规模的日益扩大,供养对象的增多,支付养护员工资标准的提高以及培训费用、管理费用的增加,资金不足、来源渠道不稳定等同题凸现出来。

2.3社区养老服务的护理人员缺少及专业水平不够。

在养老服务中,社区往往都是把下岗职工或外来护工人员组织起来,对社区内的老人提供养护服务。这可能会使部分养护人员在对老年人生活上的服务水平不到位,或对老年人的精神护理、心理支持、情感慰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3居家养老的发展对策

3.1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强化社区服务管理。

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既能拓展社区服务项目,又可切实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政府应该集中精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宏观管理工作,从更高的层面给予居家养老服务更多更大的支持,即政策上和公共财政投入上,保证其持续发展。要强化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管理,社区服务需更贴近老年人,社区要充分利用社区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实行更好地关心和照顾退休人员。政府要重视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尽快建立一支有责任心,懂专业的合格的专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

3.2积极拓展和兴办老年福利设施。

我们街道虽已新建大型敬老院一个,另有三家民营的养老院,同时每个社区都建立了老年活动场所,但是还需大力倡导“投资多元化”以丰富老年福利设施。需以政府为主导,吸纳民资,兴建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对福利机构实现运作市场化,将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机构,转变为公办民营的形式,赋予举办者用工,分配与内部管理自主权,使福利机构的效率、入住率显著提高。还可以建设和发展适合老年夫妇或单身居住的老年公寓,并由社会提供各种服务。让老年人有一个温馨、安全和起居方便的家,又不脱离社会,与周围老人、社区居民融洽相处。

3.3配合医疗改革提供相关服务及社会救助。

近几年结合医疗制度改革,在社区还经常组织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对老年人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讲座及社区服务,每一次的社区服务,老年人测量血压、医疗咨询是最受欢迎的服务项目,人数也是最多的。

结合本市调整居民生活保障标准(现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是300元/月),对退休(职)人员在领取养老金、生活费后,其家庭成员生活低于城镇居民生活标准的,经向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申请批准后,由社会救助部门补足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发给粮油帮困供应卡。

3.4继续加强老年科学健身和文化教育。

在文化、教育、体协、民政和园林部门支持指导下,全市及街道兴办老年大学、 老年学校和老年分校及教育点。近两年又发展了社区群众性科学健身活动,已建立社区健身苑和居委健身点。体委组织的各种老年群众健身活动,已普及到各公园、社区绿化场地。还需进一步加强老年科学健身和文化教育。

3.5开展便民利民及志愿者服务。

各社区建立的服务中心开设法律及医疗咨询、家政服务、钟点工、护理工、全天工、保姆介绍以及各种小修小补等百余个项目,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要。提倡发扬邻里互助,帮助和关心生活上有困难的老人,帮助家庭清扫卫生、义务理发、陪送病人等。除了政府主办老年福利事业外,还积极鼓励单位、个人兴办,或与境内外人士合办。在帮困对象中,发动单位和个人进行赞助、结对帮困,建立帮困基金、救急救难互助基金等。

3.6提高服务人员(护工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工作人员素质直接决定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是当前首要举措。要加强对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培训中,可以将培训过程标准化,如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机制等,合格以后颁发经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实行劳动准入制度,具有这个资格证书的人才能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3年(中办发[2003]16号).

[2]张小波.家住杭州上城区的人们享尽社区服务[J].社区,2006,7.

[3]张小强.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化养老体系的构建[J].中国民政,2006,1.

[4]杨春华.关于标准化居家养老中心的构想[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