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各国环保万花筒

2009-12-29

决策与信息 2009年12期
关键词:垃圾

宗 禾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世界各国人民在坐言起行中,都在各显神通,打造环保新景象。

●美国: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目前在美国城镇乡村,居民家中几乎都备有3个颜色不同的大垃圾桶,用来进行垃圾分类。蓝色的桶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如报纸、纸屑、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和各种金属等;绿色的桶用来装果皮、杂草和树木的残枝败叶等;黑色的桶用来装无法回收的生活垃圾。大家都自觉严格地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处理公司每周将这些经过分类的垃圾运到不同的垃圾场进行处理:蓝桶垃圾被送到造纸、塑料等厂家进行再生产;绿桶垃圾被运到堆肥场,经高温处理后被制成肥料。

由于全社会积极参与,美国在垃圾处理和回收方面成绩斐然。洛杉矶和旧金山等一些大城市,垃圾回收率已达到60%以上,不少城市还计划到2010年将垃圾回收率提高到75%。

美国人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的另一个例子是节约用水。在干旱少雨的美国西部,地方政府制定了各种节水的法律法规。如对居民实施用水配额制;按用水多少制定收费标准,对用水大户实施高收费标准;严禁用自来水洗车和冲洗道路等。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通过各种途径向民众宣传节水的方法和措施。如尽量缩短淋浴时间;洗头洗澡抹洗发水和打肥皂时关闭淋浴喷头;洗衣服时要根据衣量调节洗衣机用水量;用洗碗机时应满负荷使用;在抽水马桶里安装节水装置;缩短草坪浇灌时间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罕见的仙人掌——山影掌,美国亚利桑那州对盗窃并出卖植物园中仙人掌的窃贼均要判刑。

在联邦和各州政府的多年努力下,美国环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保护环境深入人心,已成为普通美国民众的自觉行动。“从小事做起”这句话可以高度概括美国人的环保经验。

●巴西:建立环境仲裁院

由一些环保领域的律师和专家组成的环境仲裁院是为巴西各级机构以及法人和自然人之间广泛存在的环境保护方面的争端提供一个快捷方便的解决平台。仲裁院院长阿尔弗莱多·罗德里格斯说,环境仲裁院是一个民间组织,不从属于任何司法机构,只是依据有关的法律来工作。人们对大自然的任何破坏都直接损害公众的利益,通过司法手段来解决环保纠纷,可以尽快地阻止人们生存环境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德国:对饮料瓶征税

为提高可重新使用的饮料瓶的利用率,德国对一次性饮料瓶征税,每个瓶子的征税额度从0.15~0.30德国马克不等。德国包装行业条例规定:以瓶数计算,所售出饮料的72%要使用可重新使用的饮料瓶。德国环境部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可重新使用的聚乙烯对苯二酸酯瓶子,比可重新使用的玻璃瓶子对环境更有益。虽然前者只能平均使用15次,而后者使用次数达50次,但如果考虑到运输过程这一因素,那么,1只70克的聚乙烯对苯二酸酯瓶子对环境的影响,要比总重量为600克的玻璃瓶子对环境的影响要小。

●日本:乱倒污水警报提醒

在日本如果有人粗心把做试验用过的污水直接倒入下水道,马上就会听到报警声。日本的污水排放限制标准非常严格,污水超标就会发出提示警报。

日本大型建筑的地下室照明系统使用太阳光能。即用导管将太阳光传输到安装在地下室天棚上的白色丙烯树脂光板上,束光经过光板扩散后再照射到地下室的水泥地面上。光板上还同时装有电灯和地面亮度激光感知器,每当夜晚或是传输进来的自然光线不足时,激光感知器会自动启动电器照明系统。

日本公园里的许多花盆、长椅都是由废纸加工做成的;每个人的名片都在正下方印着“再生纸利用”字样,提醒对方不用时可以回收。

●泰国:设置“垃圾银行”

“垃圾和毒品”是泰国首都曼谷的两大“癌症”。苏珊26社区专门鼓励区内闲游的少年儿童去搜集垃圾,再教他们依照垃圾分类法把垃圾分类装袋,然后交给垃圾银行,他们因此所得的报酬都要储存在垃圾银行里,每3个月计算一次利息——不是现金,而是上学必需品。在一家垃圾银行里,人们可以看到挂着的利息明细表:存款超过100泰铢,利息是一个水壶;存款在31至100泰铢间,得袜子一双;存款在21至30泰铢间,获铅笔、削铅笔刀、书本和胶水各一;存款在11至20泰铢的,获铅笔和削铅笔刀各一;存款在10泰铢以下的,可获一支铅笔。垃圾银行的“客户”若急需缴纳学费,还可向银行贷款,再以垃圾还债。这种鼓励居民和孩子搜集垃圾和教导垃圾分类的措施实施后,社区内又设置一个“物品再生中心”,专门向垃圾银行收购垃圾,每日公布各种垃圾价格。

这种“寓教育于垃圾”的工作,可以使社区内闲逛的孩子不再把时间误用在吸毒或贩毒上。物品再生中心用赚得的利润设置了学生奖学金,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也是另一种意想不到的“垃圾功能”。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这个社区内垃圾大减。未设置物品再生中心前,社区内总共有26个垃圾桶让居民放置垃圾,垃圾车每日都要来收取,否则会臭气冲天。如今垃圾桶越来越少,垃圾车每周只需来收取一次。而在街道上游逛的孩子也越来越少。

●法国:“环保”理念成时尚

在法国环保汽车、环保塑料袋、环保消费等理念正在逐渐变成一种时尚。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巴黎街头“大行其道”的小型汽车,这与法国政府在2008年初推出的“新车置换金”政策密不可分。根据这项政策,车主在换新车时,购买小排量、更环保的新车可享受200欧元至1000欧元的补贴,而购买大排量、污染严重的新车则须缴纳高至2600欧元的购置税。在这些补贴、征税等政策的指导下,众多汽车商和消费者都将目光投向了更为环保的小排量汽车。

统计数据显示,巴黎近几年已累计规划自行车专用道400公里。遍布巴黎街头的1451个租车点已有2万辆单车供民众租用。法国其他城市也都在跃跃欲试,希望效仿巴黎推出此项服务。

另外,法国政府还准备在电视机销售领域推广低耗能电视机,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韩国:土豆丝做牙签

启发韩国人生产“能吃的牙签”源于一次意外事故。当时,有些饲养场以酒店的残羹剩菜作为饲料,竹牙签混进饲料中,戳伤猪的脏器,饲养场开玩笑地建议,若能改成土豆淀粉制作牙签,就不会伤害到猪了。此建议一提出,立即受到环保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支持,短短一年,韩国全面普及可食用牙签。

在韩国分类投放垃圾已成一种生活习惯。即使丢弃塑料瓶也要分三步实施:先将瓶盖拧下,然后撕开包装纸,再用清水将瓶内冲洗干净,最后才可将三部分塑料分别投进相应的垃圾桶。

●英国:屋顶栽花种稻

英国人从郊外运来土壤,在楼顶制造雨水贮存系统,栽种各类花草及种植水稻。居民可以听到许多青蛙在“空中花园”中惬意地歌唱。

在英国,城市里彻夜灯光照明现象少见。大多数店铺橱窗的灯在打烊后就全部关闭,有些店铺还采用了定时关灯装置。住宅和公寓楼内,楼道里的公用灯也大多采用自动断电装置。为了节能,就连首相府所在的唐宁街也换上了节能灯。

●加拿大:侵犯松鼠要道歉

在加拿大,松鼠很多,有时候它会跳到人们的脚边索要食物,如果你初来乍到,不懂该国的规矩,随意用脚把松鼠踢开,又恰好被当地的小孩子看见了,这些环保小卫士会要求你向松鼠道歉。

●瑞士:“树墙”、“花墙”处处有

瑞士的绿化程度极高,一眼望去,满目青翠,一幢幢欧式别墅点缀在大片绿地上,美不胜收。最让人感到新奇的是,该国很多机关学校没有用砖或水泥做围墙,而是采用树做围墙。他们用冬青树或其他树木经过精心剪修形成树墙。而一些露天的餐馆,则用花做墙。一些居民区的住户,则用树墙和花墙作为彼此的分界。

●新加坡:环保有奇招

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洁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土地、安全的食物、优美的居住环境和低传染病率”等环境目标,通过健全的法律、周密的计划、严格的执法和到位的管理对工业化的环境后遗症进行补救。

新加坡人自称是弹丸小国,但无论在新加坡的工厂区还是居民区,高楼大厦之间都建有花园,空地都铺上草坪,连过街天桥上也不例外。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在尚未开发的三分之一国土上不再搞建筑工程,转而依靠填海和拆旧建新来解决土地奇缺问题,把尚存的自然地段留给子孙后代。

为减少对外国水供应的依赖,新加坡计划把全国70%国土上的雨水都收储起来。

垃圾、废水、废气是世界各大城市普遍感到头痛的问题。新加坡政府设立了专职部门,帮助厂家和居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目前新加坡的制造业废料有40%已得到再循环使用。

●挪威:扩大海洋保护区

挪威扩大海洋资源保护区,禁止人们在其区域采矿、开采天然气或石油,以保护当地的海洋生物,其中包括北极熊、海豹、鱼等海洋生物。

挪威环境大臣伯厄·布伦德在谈到旨在保护斯瓦尔巴群岛生态环境的新保护区时说:“这些地区非常脆弱,但对海鸟、北极熊和海象等海洋动物具有重要意义。”

●欧盟:呼吁增强环保紧迫感

欧盟委员会负责环境事务的委员斯塔夫罗斯·季马斯发表声明指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是避免气候变化带来危害的最后一次机会,因此气候谈判各方应增强紧迫感。

季马斯援引全球人道主义论坛的调查数字说,目前全球有3.25亿人的生活受到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每年导致全球31.5万人死亡以及至少12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些数字在未来的20年中还会大幅度上升。

欧盟于2007年3月承诺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20%,并愿意与其他发达国家一道将减排目标提高到30%。

猜你喜欢

垃圾
垃圾去哪了
垃圾分类
第三章 太空垃圾
倒垃圾
垃圾也是资源
不乱扔垃圾
海上游来垃圾龙
生活垃圾怎么办?
垃圾猫吞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