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产品内分工看我国外贸顺差的成因

2009-12-28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贸易顺差

徐 毅

[内容提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甄别关于我国贸易顺差成因的“储蓄论”与“产品内分工论”。我们 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验证储蓄和贸易顺差的关系,计量结果并不能支持储蓄论,此外我国 贸易顺差的地区结构也是储蓄论无法解释的。文章认为国际产品内分工以及我国特殊的二元 经济结构是贸易顺差形成的重要原因,并指出传统的政策工具在调节贸易顺差上的无效性。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产品内分工 储蓄论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055-06

问题的提出

在国际金融学教科书还在讨论国际收支逆差的危害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的时候,中国的 国际收支顺差极其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问题却成为令官方以及学界最头疼的难题之一。在构 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诸多项目中,贸易顺差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其福 利影响成为近期国内国际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

对于贸易顺差的成因,较为流行的观点有四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是 我国政府对汇率的人为操控。通过低估汇率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形成 持续的贸易顺差。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实行“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通过各种手段鼓励出 口限制进口,实现持续的贸易差额。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持续的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是国际 分工的变化。国际分工正在从产品分工发展到中间产品生产环节上的分工,由于中国特定的 劳动力成本优势,众多的企业通过产品在中国加工再出口的方式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对于中国来说则形成了正的净出口。[1]第四种观点认为贸易顺差这种外部失衡是 因为我国内部 的储蓄过度引起的。近年来我国国内的储蓄率呈稳步攀升之势,这种增长的储蓄在不能形成 投资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向世界出口的方式来完成。

关于汇率的观点已经得到不少实证研究的证伪,这些经验研究显示我国的贸易顺差对无论是 真实汇率还是名义汇率都不敏感。关于商业政策的观点也受到一些证据的反驳,这些证据认 为既然我国实行统一的商业政策,那必然对各国的贸易都会形成顺差,而实际上我国对亚洲 的贸易伙伴一直是逆差。后两种观点得到较多的认同(Feenstra等人,1998;李稻葵、李丹 宁,2006;余永定、覃东海,2006)。对于储蓄过度论,存在这样的疑问:根据国民收入恒 等式,储蓄减去投资必然等于净出口。那么存在不存在这样的可能?在储蓄率稳定的情况下 ,大量外资流入中国开展加工贸易,形成净出口,而表现在国民收入恒等式中储蓄则会增加 ,形成所谓的储蓄过度?不同的成因所蕴涵的福利变化以及政策含义是不同的,本文的目的 在于甄别储蓄过度论和产品内分工论。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分析贸易顺差的结 构,讨论有关贸易顺差的特征事实;第三部分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储蓄论进行验证,并讨 论与储蓄论不相吻合的我国贸易顺差的地区结构;第四部分讨论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贸易顺差 的特点;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贸易顺差的特征事实

仅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来分析中国的贸易顺差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贸易顺差并不是出口大于 进口那么简单。与世界经济史上美国、日本、德国早期所发生的持续的贸易顺差相比,至少 有两个方面不同,一是全球化的背景发生了变化,这其中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及近年来出现的 国际产品内部分工都是以前的世界经济所不具备的;二是中国的贸易顺差是作为一个发展中 国家产生的,持续的贸易顺差与对外放款是等价的,一个资本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持续对 外贷款也颠覆了发展经济学的教义,因为在发展经济学那里,发展中国家常常表现为投资缺 口和外汇缺口双重的资金缺口压力。这两个方面的差异说明绝不能套用教科书上对贸易顺差 的分析。我国贸易顺差表现出两个与众不同的特征事实:一是我国的贸易顺差中加工贸易顺 差占很大比例,二是外商投资企业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

1.一般贸易顺差与加工贸易顺差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个渐进式的过程。为了不至于一下子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大的冲击,鼓励 在沿海开放地区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政策,这种政策安排类似于出口加工区 ,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埋下了政策伏笔。我国的这种政策安排同时适应了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贸 易政策安排。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 考虑把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2]顺应这一潮 流,美国1963

年开始实行所谓“生产分享项目”(Production sharing scheme),通过特殊免税措施( Tariff provision)来鼓励某些生产工序分散到其他国家进行。这一政策的关键内容,是对 在国外全部或部分利用美国出口部件和某些中间产品组装的产品,在经过国外加工环节返回 美国时,可以享受减免关税待遇(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1996)。这是发达国家较早实行 的鼓励加工贸易政策之一,并促进了美国企业把它们产品的组装工序转移到邻国进行[ 3]。类 似政策在欧盟称为“外向加工贸易”(Outward processing trade:OPT),又称为“外向 加工流通”(Outward processing traffic)或“外向加工救助安排”(Outward processi ng relief arrangements)等(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1996)。这种政府间的政策安排在客观上推动了国际分工从产品分工向产品内部生产环节的分工演变 ,我国把这种产品内分工产生的贸易称为“加工贸易”,由于产品内分工需要在每个生产环 节实现增值,对于承接中间环节加工的国家来说,特别容易形成贸易顺差。图1显示20世纪9 0年代以来,我国不同贸易方式的贸易顺差都得到快速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以后,加工贸 易顺差迅速超过一般贸易顺差(图中分别以Process和Ordinary表示)。图2给出了两种贸易 方式所形成的贸易顺差在总的顺差中的比例,加工贸易在顺差中的贡献呈不断加大之势,而 一般贸易顺差在顺差中的比例呈下降之势,近几年来,这种状况似乎正在得到扭转,一般贸 易顺差的比重开始上升,这是否是一个转折点还需要观察[4],但从总体上看,加 工贸易对顺差的贡献要大于一般贸易。

2.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

我国的开放政策除了鼓励对外贸易外,对外资的流入也采取欢迎的态度,设立诸多优惠条件 甚至是给予“超国民待遇”以吸引外资的流入。在国际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这些流入资本 的目的和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所揭示的不同,它们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抢占一国的市场, 而是要充分享受东道国的“比较优势”。随着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其间的中间品贸易也不断 增加。由于中间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导致中间品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协调中间品生产所需要 的努力减少,这将进一步吸引资本流入。因为跨国企业发现,通过对外投资来取得对中间品 生产的控制,尽管在地理距离上变得更加遥远,但由于各国之间巨大的禀赋差异,而且协调 成本不断降低,跨国企业将取得更大的利润。

如图3所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外资企业所形成的贸易顺差(图中以Foreign表 示)在总贸易顺差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而内资企业所形成的贸易顺差(图中以Domestic表示 )在总顺差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在图形上形成“剪刀”状,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因为越来越多 的外资流入导致外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增加速度远快于内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增长速度。

我国贸易顺差的这两个特点都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有关,这两个特点支持产品内分工论。对于 储蓄论,这两个特点并不能给予鉴别。

对储蓄论的验证

储蓄论的观点在理论论证上多从国民收入恒等式出发,推导出经常项目差额是储蓄大于投资 的结果。假如一国在储蓄率稳定的状况下设立出口加工区,就会出现在真实储蓄不变情况下 贸易顺差增加的情形。实际上我国的贸易安排类似出口加工区,我们有理由猜测是否是由于 贸易顺差增加反映到国民收入恒等式上的储蓄增加。我们从两个方面验证这个猜测,先从统 计意义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检查储蓄和贸易顺差的关系,第二从地区结构上观察贸易顺 差。

1.储蓄与贸易顺差关系的格兰杰因果性检验

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取1978—2006年的储蓄和贸易顺差数据,首先对两个序列进行单位 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序列均不是平稳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序列变得平稳,这样我们 对储蓄和贸易顺差的差分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其含义是两个变量的变化之间的相互关 系。

对两个变量的差分序列的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见表1。格兰杰因果性检验对滞后期的选择十分 敏感,对于年度变量并且是差分序列选择6期滞后应该足够。如表1所示,不同的滞后期结果 有所不同,究竟哪个滞后长度最为合理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筛选,一个是从统计意义上的AI C准则上进行选择,选择小的AIC值那个,另一个是从经济意义上进行选择。从AIC准则上看 ,检验贸易顺差的变化(在表1中以Surplus表示)是否是储蓄变化(在表1中以S表示)的因 的检验方程随着滞后长度的增加AIC值相应增加,表明2期滞后最为合理,检验的结果是贸易 顺差的变化不是储蓄变化的因的原假设被拒绝,也就是贸易顺差的变化在格兰杰意义上引起 储蓄变化。检验储蓄变化是否是贸易顺差变化的因的检验方程则选择4期滞后AIC值最小,表 示储蓄的变化在格兰杰意义上引起贸易顺差变化。

再看经济意义上的选择。尽管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试图包含一切的过去信息,但难以理解对于 差分变量的年度数据会需要3年以上才发生影响。我们认为选择2~3期较为合理。意味着是 贸易顺差的变化引起储蓄的变化。

当然我们不能贸然下结论,认为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是因为近年来储蓄的提高引起的,因为格 兰 杰因果性检验理论本身也是有缺陷的。但格兰杰因果性检验为我们提供这样的信息:可能是 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引起恒等式上储蓄的变化。

2.贸易顺差的地区结构

仅仅从总量上来看并不足以观察我国的贸易顺差的独特性,我国对外开放的渐进性导致各个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是不同的。沿海少数地区的对外贸易占总贸易的绝大多数,同时贸易顺 差也是由这些地区完成的。图4给出了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的地区结构,沿海地区的省份广 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对总的贸易顺差给予了很高的贡献,而多数中西部地区是贸 易逆差。2006年以外的其他年份也呈现同样的特点。

储蓄论对于这样的地区差异是无法解释的。尽管我国各地区间存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但消 费模式不可能有很大差异,或者说各地区间贸易顺差的差异已经远远超过储蓄论所能解释的 范围。从国民收入恒等式看,如果储蓄率意外上升超过了国内投资,必然会造成顺差的增加 ,但顺差的增加并不必然是储蓄率上升的结果;反之,顺差的增加可能会表现为国民收入恒 等式上储蓄的增加。

产品内分工与我国的贸易顺差

从以上所展现的我国贸易顺差的两个特征事实以及我们对储蓄论的验证,可以比较有把握地 认为,国际产品内分工是导致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最重要原因。在本部分我们尝试讨论 其在我国形成的特殊机理,并初步讨论传统的政策工具在应对产品内分工情况下贸易顺差的 困难。

1.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特殊机理

我国沿海地区形成的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部分,这些地方形成的顺差有其特殊性 。如果仅从资源禀赋上看,沿海地区与内地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要素的流入改变了这个 地方的禀赋结构。这其中包括国外资本要素的流入和中西部地区流入的劳动力要素,这两种 流入的要素与当地的要素相结合开展加工贸易。要素流入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我国的对外 开放政策吸引了国外的投资,流入的外资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高工资吸引了内地 的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并且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对 工资增长的压制,以及先入企业的成功示范,沿海地区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流入。大 量的证据表明,我国沿海这种加工贸易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较弱,其目的主要是利用我国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产品面对的是国际市场,这种通过进口、加工、再出口的生产模式必 然会形成贸易顺差。可以说,我国持续的贸易顺差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 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这种特殊的生产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贸易模式对于参与各方来说应该是多赢的。对于发达国 家来说,由于技术的进步导致产品生产可以打破地理上的限制,就使其在国内所面临的日益 昂贵的劳动力成本的压力得到缓解,同样的生产环节安排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大大节约了成本 ,也使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大提高,发达国家实际上在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红利”。 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短期内由于滞留在农业上的大量“隐性失业”人口的 就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可以说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水平。至于长期的影响,有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加工贸易只能换取可怜的加工费,赚的都是血汗钱,实际上这种观 点是不客观的,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没能彻底转换、市场机制还不能有效形成的情况下,很 难想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机制和方法。应该看到,我国的农业人口在参 与加工贸易的过程中将得到一种自然的培训,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得到技术的自然积累,这 都为我国经济在长期向更高级别的经济转变奠定了基础。

2.传统政策工具的困难

汇率手段失效。在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中,在资本项目不开放的情况下,汇率的自动调节可 以使贸易差额趋向平衡。在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汇率的变化则不能再有效调节“加工贸易 ”顺差,汇率的升值导致出口产品价格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但汇率的升值 导致进口价格的下降,这就意味着“加工贸易”生产成本的下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升值对 出口的抑制作用。[5]

商业政策失效。当一国面临贸易顺差时,传统商业政策调节方法是通过关税、非关税等贸易 壁垒下降,加大进口来实现的。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商业政策有可能取得相反的效果。[6]关 税、非关税等壁垒下降,这意味着加工贸易生产成本下降,进口扩张,由于进口的目的是出 口,因此同时引起出口的扩张以及更多的贸易顺差。

总之,传统的政策手段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的效果与产品分工时代有很大不同,在实践中应 该审慎使用。

结论

本文的目的在于甄别关于我国贸易顺差成因的“储蓄论”和“产品内分工论”。本文研究发 现,我国的贸易顺差呈现这样的三个特点:一是加工贸易顺差构成顺差的大部分,二是外资 企业贸易顺差构成顺差的大部分,三是沿海地区少数省份的贸易顺差构成顺差的大部分。三 个特点均支持产品内分工论,其中第三个特点是储蓄论所不能解释的,此外我们还采用格兰 杰因果检验来验证储蓄和贸易顺差的关系,计量结果并不能支持储蓄论。文章进一步分析了 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贸易顺差形成的特殊机理,并指出传统的政策工具在调节贸易顺差上的无 效性。

注释:

[1]崇曦农,刘晶.我国贸易顺差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基于要素价格的解释.现代经 济探讨,2008(12)

[2]王应贵.美国制造业外包与中美贸易顺差的对应关系。现代经济探讨,2008(5)

[3]这一项目也被称为OAP (offshore assembly program),又被称为9802条款。在1989年 以前,美国还没有采用关税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这一计划被称为806/807条款 。

[4]而恰恰近几年我国的加工贸易的政策有所调整,从大力支持到有所限制。当然,政策 效果同样需要观察。

[5]何金旗.试析升值压力下盯住汇率制的退出——兼议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现代经济 探讨,2008(9)

[6]董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产业政策转型的理论依据与方向.学海,2008(6)

(责任编辑:张晓薇)

猜你喜欢

贸易顺差
中国2017年对美贸易顺差增至2758亿美元
2016年德国贸易顺差破纪录
人民币升值和我国贸易顺差的双向关系分析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