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中民工子女自卑心理成因及对策浅析

2009-12-25蒋月琴

教师·下 2009年11期
关键词:歧视自卑对策

蒋月琴

摘要:目前我国民工子女心理自卑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有些民工子女无法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我、面对他人、面对生活,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长。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民工子女自卑心理的成因,同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工子女;自卑;歧视;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务工的外来民工急剧增多,而他们的子女成为这一人流中的特殊群体。由于远离家乡,远离自己的伙伴,他们的心灵缺乏和谐的交流,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又给他们造成一系列的不适应,他们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挫折,因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自卑心理的危害性,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矫正外来民工子女中存在的自卑心理。

一、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自卑是自我意识偏离正常思维方式后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和在这种情绪支配下担心失去他人尊重失去自我平等位置的心理状态。存在自卑感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等做出偏低或消极的评价。对此,笔者通过对在校民工子女的调查和访谈,总结出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

(1)城市居民的歧视。进城的民工子女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周围人,尤其是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态度往往决定他们对自己和外界的看法,民工及其子女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许多差异,部分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歧视,一些不公平的行为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创伤,加剧他们的自卑感。

(2)教育者的歧视。由于民工子女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学习能力和习惯都不能跟城市学生相提并论,学业不良这一标记在民工子女这个群体中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他们成为部分教育者眼里最不受欢迎的一个群体,经常受到批评与苛责。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3)同学的歧视。由于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学前教育等方面的差距,本地学生往往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这使他们备感自卑苦闷。已有的沉默和自卑,再加上老师和同学间的误解和歧视,使他们感到处处不如别人、悲观失望,遇事自愧无能的弱势心理往往更容易趋于恶化。

2.家庭因素

(1)父母的社会地位低下。这些孩子的家长没有稳定牢靠的人际关系,大都做的是城里人不愿意做的事,是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群体。跟城里孩子那些风风光光的家长相比,农民工的子女的心理状态会失衡,极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甚至把错归到父母身上,影响与父母的感情。

(2)家庭背景是农村。农村在城市人的眼里往往是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代言词,没有城市便捷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城市特有的现代感,住着破旧的房子,穿着不入流的服装,干着脏累的农活等。就因为这样的误解甚至歧视存在,农民工子女置身于城市中却流浪于城市文化中,没有归属感,自卑心理就产生了,人与人的隔阂也就形成了。

(3)自身因素。民工子女初涉城市,往往与城市的孩子玩不到一块儿。然而处于发育关键时期的初中学生,自尊心日益增强,内心异常敏感是其典型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在社会、班级、社交圈里的地位及归属问题,对别人的评论格外在意,因此常担心同学笑话自己,总觉得城里孩子见多识广,自己孤陋寡闻,自卑心理就这样形成了。

二、纠正农民工子女自卑心理的主要对策

1.进行爱乡教育,给民工子女一个展示家乡的舞台

民工子女来自农村,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美丽的家乡。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展热爱家乡教育,让孩子们讲述自己家乡独特的风土人情,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这样还能感染生活在城区里的孩子,缩短孩子们的心理距离,消除孩子们心灵上的隔阂,使民工子女愉快地融入集体。

2.增强班集体吸引力,让班级成为孩子的精神家园

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善于了解民工子女的兴趣特长,根据他们的意向创造机会,安排相应的班级工作和集体活动。让孩子们互相了解,尊重各自的文化习俗,赏识同伴的优点、正视同伴的缺点,和谐相处。

3.开展赏识教育,进行激励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让有自卑感的学生在不断地激励中健康成长,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处与光亮点。因此,要多激励这些学生,放大他们的优点,让他们重拾信心和希望,进而消除其自卑心理。在日常工作中,要细心留意他们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鼓励他们,让他们从犹疑中走出,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4.创造成功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自信

在班级中,要为民工子女创造成功的机会,对他们委以重任,在工作、学习、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很多民工子女产生自卑,往往是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一些学生很快定目标,在学期结束时要考多少分,要排在第几名等,当他们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很难达到目标时,就常常笼罩在在悲观、失望的阴影中。为此笔者就常使用小目标积累法,帮他们制定一个能在短期实现的小目标,引导自己向后看,从已经实现的小目标中得到鼓舞,增强自信。

5.创设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幸福

创设宽松的环境与和谐的氛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要注意维护民工子女的自尊心,过多地指责、冷漠地训斥和惩罚都是不可取的;②对学生要宽容,要能容忍学生在一定时空内所犯的错误,教师要有耐心,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③加强家校联系,为民工子女创建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6.加强心理辅导,让学生在沟通中完善自我

班主任要多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开设“班主任热线”,设立“班级信箱”等。笔者平时用得最多的是QQ建群法,建立一个班级QQ群,师生之间可以群聊,也可以私聊。学生在QQ上会更敞开心扉,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便于教师对症开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三、结束语

总之,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合力量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集体氛围,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要用爱心、耐心、关心对待学生,多方面加以指导、沟通、教育,帮助民工子女克服自卑心理。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应该重视子女的心理状态,灵活地运用体验、引导、激励等方法,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而社会应让民工子女在充满平等、爱的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在和谐的学校、家庭、社会中让每一位民工子女摆脱阴影,走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

参考文献:

[1] 车肖华.浅谈进城求学的农村学生心理分析与疏导[J].南方论刊,2005(3).

[2]杨素云.让农民工子女同享阳光雨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7).

[3] 申振东,乔姗姗,方苏,朱汶龙.进城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研究综述[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袍江中学)

猜你喜欢

歧视自卑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就业“男”题背后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研究
美国女镇长“歧视”米歇尔遭炮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