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09-12-25康淑芬

教师·下 2009年11期

康淑芬

摘要: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五年制高职生,兼有中职和高职繁重的学习任务,但他们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尤为重要。笔者针对如何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生;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斯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就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人的能动性基础上,在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前提下,通过施教者引导、启发,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的,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意识和反映。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学生应主动学习,亲自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有一定数量的五年制高职生,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他们的文化基础与中职生如出一辙,但他们兼有中职和高职繁重的学习任务,语文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尤为重要。一般职院对五年制高职生语文教学计划的学时为260节左右,分为四个学期进行,这就为系统地进行语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但遗憾的是不少高职生学习态度被动敷衍,奉行“60分万岁”,缺乏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分析其原因,除了他们“先天不足”,从小学到初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外,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评价没有跳出传统模式;教学内容普教化,不能体现高职特色;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实际意义和乐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本”,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克服被动、机械不良倾向,笔者在多年的高职语文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它决定着学习者对所学科目的重视程度以及所投入的时间、精力。“语文是一门公共课,对现在的专业和将来工作用处不大”的潜在的错误观念,抑制了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高职学生与中学生不同,他们最关心的是就业,语文教师应在新生上课的第一天起,就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高职生要步入社会往往要经过三关——面试、笔试、技能操作,要闯过前两关,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与此同时,还要逐渐让他们认识到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不仅是专业学习的工具,也是他们未来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工具;学好语文对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完善健康的人格,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明确了语文学习目的,才能激发学习动机,树立“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观念,自觉承担语文学习责任。

二、尊重教学规律,促进自主学习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人们强调得较多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教材取舍、课堂结构安排、教学内容确立等教学环节中,没有全方位关照教学主体,一切由老师做主,这样做无疑是“背着石头过河——吃力不讨好”,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夫在“意义学习”理论中指出:“学什么,怎么学,学习的进度等都应由学生作主。”这样说虽然有些绝对,但学生学了十年来的语文,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怎样教,教什么,他们有一定的发言权。

笔者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常常征求学生意见,与他们一起讨论教学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譬如,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语文教材与普高教材大同小异,注重语文本身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对于高职语文的职业教育性、专业指导性彰显不够。上不同专业的语文课前,笔者分别与学生共同讨论怎样增减教材。在教护理专业语文时,笔者通过与他们座谈发现,他们希望学习为人处世方法,锻炼胆量与口才,会写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根据学生建议,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删除了部分烦琐复杂的文言文和白话文,增加了质朴生动的“论语”语录,如“论学习”“论君子与小人”“论交友察人”,还增加了面试技巧以及计划、总结、实习报告和“护士”值班报告等的教学。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全方位关照教学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他们想学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师角色

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传授知识和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催化剂。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励者。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中应做到“三个三”,即“三带进”“三允许”“三适当”。五年制高职生,学习成绩在初中一般是中下等,在严峻的升学压力下,他们是被忽略的甚至被歧视的群体,无论是“说”还是“做”,都是优等生优先,他们很少被亲近赞美过,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是渴望被重视和认可的。如果我们高职教师“把亲切微笑带进课堂,把热情的鼓励带进课堂,把幽默诙谐带进课堂”,对于他们的点点滴滴进步,不断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允许他们说——哪怕不着边际;允许他们做——只要不是恶作剧,允许他们想——哪怕异想天开。”教师只是适当鼓励、适当引导、适当纠正,将其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引向正确轨道。他们对于这种久违的亲近和重视,将会感到格外的温暖和珍贵,他们长期被压抑的潜能将充分显示出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充分发挥出来,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将得到迅速提高。

2.加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

新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练习。”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能以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长期以来,笔者分析语文课文尽量做到精讲少讲,挤出时间,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口才,而且起到了“牵一发动全身”作用,调动他们的课外阅读、写作兴趣。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笔者还注意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讲《雷雨》时,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讲鲁迅《〈呐喊〉自序》时,组织学生即兴演讲,谈论自己寻梦历程;在讲《计划》时,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班级工作计划。并定期开展演讲赛、朗读赛、辩论赛、书法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

3.转变以书本为中心的观念,把生活还给学生

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对课文进行烦琐的分析,束缚了学生的视野,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树立“大语文”观念,转变以书本为中心的观念,把生活还给学生,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平台。语文无处不在,广播、电视、网络、社会生活、校园生活都存在着大量语文现象,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和素材。在教学中,可以直接引进电视精品内容和网络资源,将《子午书简》《心理访谈》《挑战主持人》《探索与发现》等直观生动的节目引入课堂;将语文课堂与文化讲座、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把语文课贯穿到各种课外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将语文学习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这种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4.注重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大部分高职生对专业课非常重视,如果把语文课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不仅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其专业素养。譬如,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走进医院,走访病人,熟悉将来工作岗位,然后要求学生写医院访问记、病历、病例等;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带领他们参观各种园林后,引导学生描绘各种园林花卉;工模专业的学生可以写一个螺栓的制作过程。这样,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市场就业信息,了解岗位素质内涵,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实现一般语文能力向综合职业能力的转移。

四、形成科学评价,激励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品质及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评价既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正确判断,无法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应该立足课堂,形成科学评价,激励自主学习。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促进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成自然,习惯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是学习必备的条件。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逐步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如果教学评价重视平时答问、朗读、演讲、日记、随笔,就能帮助学生养成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促进自主学习。

2.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减少横向比较

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教师评外,还要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减少学生横向比较,积极提倡学生自我的纵向比较,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反思能力。

诚然,影响语文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一定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章朝辉.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2] 熊亮.建设切合中职生实际的语文教学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3] 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考[J].语文学习,1995(6).

[4] 黄玲青.“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30).

[5] 范冬梅.中职语文课程改革诸问题略

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

(作者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