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心追随你

2009-12-23黄向红

神剑 2009年4期
关键词:回收站神舟飞船

黄向红

猎豹越野车在草原上一路奔驰,草原显得广袤辽阔,天与地的交界处有些迷蒙,像是飘着窄窄的一缕薄纱。我慕名去看神舟飞船的落点,想在这里遥想往日的沸腾,追索心灵的震颤。远远地,我们看见了,神舟五号的落点矗立着的石碑,在秋风中显得庄严、神圣。

这是一方沉寂了千百年的神奇土地,它让中华民族的志气和豪情得以彰显,神舟飞船也成就了它的英名。这要归功于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工程把这片荒原作为神舟飞船的主着陆场,而承担飞船回收和航天员救援的队伍就是总装某基地活动测控回收部着陆场站。

1975年,这支神秘的部队成功回收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此后,又完成了21颗返回式卫星的测控回收及其他重大试验任务。

2003年、2005年、2008年,他们圆满完成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飞船和航天员回收搜救任务。四十年来,他们追星揽月,南征北战,可谓功勋卓著。2005年1月13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他们“功勋着陆场站”荣誉称号。

就是这样一支部队,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那个沐风栉雨的年代。迎着秋日的长风,追星的长路上,亦步亦趋地走着我的崇敬。

一、远去的鼓角铮鸣

4 0年了,那段奋斗的岁月依然温暖,我们伸出手,轻轻拂去那一层微尘,用心倾听前辈们笑谈寻常事。

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以后的几年里,苏、美两国已发射返回式卫星多颗。按照国际上的规定,百里以外的空间不属于领空范畴。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两弹一星”,国力的逐渐增强使中国人民不甘心让自己头顶飞来飞去地飘着外国的侦察卫星而无自己的方寸之天。

1967年9月11日,原国防科委在北京召开了返回式卫星大总体协调会,介绍返回式卫星大总体情况及对各个系统的要求。会上将返回式卫星的回收任务下达给了当时的驻甘某基地六部即卫星地面测量部。

1969年5月23日,为测控回收我国的返回式卫星,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组建该基地第六训练部卫星测量回收站,也就是今天的着陆场站的前身。

1 9 6 9 年1 0 月, 回收站6 9 名官兵进驻陕西华县,准备对新研制的返回式卫星测控回收方案进行论证。他们在电子专家和测量专家的组织下,对精度分析、遥测遥控、无线电测轨、光学测轨、测控设备的研制和回收方案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计算和总体设计。

当时部队驻扎在一个学校里。因为文化大革命正席卷全国,学校停课,部队就住进学校的旧瓦房,在学生的宿舍打通铺,教室就是大家的工作场所。当年底,驻地搬迁到华县县城,落脚在党校和空军的一个航校。之前,这里是国民党的一个军部,现在成了该基地的技术勤务站营区。

这片昔日的土地,奇石林立,流水淙淙,石屋古朴,石凳温润,沿着通幽曲径,我们浮想联翩,遥想着四十年前的情景。

建站伊始,百废待兴。追根溯源,我们得从第一批新兵说起。

1969年12月20日,400名北京中学生应征入伍来到回收站,他们基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一个个脸上还带着稚气。那时,站里的生活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官兵铺路盖房、开荒种地、勘探地形、采集数据。早晨天不亮,食堂给每个人发两个馒头,大伙就出发了。有一个十四岁的战士,背着装具从山上下来,顶着烈日追赶部队。因为个子小,在北京时也没吃过什么苦,半路上实在背不动了,就一边哭,一边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山高路长,小战士显得单薄、无助。一个老乡赶着牛车路过时,看见了这一情景,就立刻下车把装具放到牛车上,又把小战士抱起来放到车上,看到战士手上、脚上满是血泡,就心疼地说:“还是个娃么。”浓重地道的关中口音抚慰着小战士的心,那个半大的孩子坐在车沿上,晃荡着两腿,不哭了。老乡一直把小战士送到营区才离开。

后来,站党委决定首先要走出的第一步就是组织这些新兵参加学习。战士们被分配到测量、通讯、运输和气象四个基层中队,让站里的技术干部带着学文化、学技术。学习结束后,正赶上了两次卫星空投模拟演练,其中一次在四川中部地区。当时,部队对那里的气候、路线都不熟悉。他们边学边干,在测量设备简陋、技术资料缺乏、人才队伍年轻的条件下,经过几年的奋斗,基本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初步建立了卫星回收系统。

实践证明,这4 0 0名北京兵在实践中渐渐长大、成熟,一个个走上了重要的技术岗位。基地首长来检查工作时,看到全站的情形,风趣地说卢升臣站长和刘歧政委是两个男保姆,带着一群孩子闯天下。

后来, 正赶上中央号召全民掀起大生产热潮,全站官兵便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自力更生,开荒种粮。他们在驻地附近的西马村、柳枝村开荒种水稻,在渭河滩种小麦,在瓜坡镇种土豆,在驻地火车站装卸物资,干得红红火火。《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针对这一事迹刊发了一篇题为《五·七新风在军营》的报道,其中有一段顺口溜:“东战西马柳枝水稻田,西战渭河滩,南战瓜坡土豆山,北战老车站”,生动地反映了回收站官兵热火朝天大干苦干的战斗场面。

度过了生活关, 回收站的建站工作很快上马。1973年3月,站里组建施工队,承担全站工程建设。施工队到秦岭隧道拉石头, 到渭河滩拉沙子, 到水泥厂拉水泥。装卸水泥的工作异常艰辛, 微尘飞扬,四处弥漫, 大家苦不堪言却不言苦,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紧接着, 部队开始修建机房、架设天线等工程施工, 铺电缆、调设备、测指标、搞训练,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任务前的准备工作。各项工作陆续步入正轨,建站初具规模,大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除了施工,施工队还要参加回收任务训练。

一天,施工队接到任务:动用8辆卡车,模拟搜救演练。战士们从早上八点开始连轴转,比着跑,抢着搜,没有停过脚,浑身上下被汗水湿透了,终于在下午四点完成了任务。一天下来,一个个瘫倒在地。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大家觉得很光荣,很骄傲。

施工队在回收站基础建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总结大会上,站领导说:“三个班长是功臣!”会后,他表示三个班长下部队后干什么工作都行。班长于佐邦非常想当驾驶员,认为这是一门实用技术,但作为回收部队的一名战士,不能参加试验任务是无法忍受的。于佐邦谨慎地问:“当驾驶员能参加卫星回收任务吗?”当得到的答案是“能,但不能直接操作设备”时,他立刻改变初衷,坚决表示:“学什么能到任务一线我就学什么。”后来,他分到了气象中队计算机分队,再后来,又到了探空分队,如愿当了一名技术员,并在工作中不断做出成绩,还荣立了三等功。

在官兵中, 大家普遍认为, 当兵保家卫国很光荣,从事航天测控工作就更光荣,在工作中立了功当然是锦上添花。回收站的官兵就是这样始终被光荣引导着, 激励着。

着陆场站的初创阶段一穷二白,各种困难总是在人们前行的路上一次

次横刀立马,令人猝不及防。然而,困难既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更是人生路上别样的财富,回收站闯过一道道急流险滩,逐渐成熟起来。那段峥嵘岁月虽然已经永远地过去了,那说不尽的感人故事却恍若昨日。

回收站组建的初衷是回收我国的返回式卫星。

从建站那一天起,他们就注定要踏上一条漫漫追星路,卫星的落点在哪里,回收站官兵就会带着满腔的爱追随到哪里,这种爱深沉,厚重,大气磅礴。

如果说,卫星测控回收是大兵团协同作战,那么执行回收任务的回收站就是一支追星的尖兵。

卫星回收的预定地点在四川境内,在返回式卫星回收任务准备阶段,技术人员早已计算出了落点,当时的理论落点是纵向距离100多千米,横向距离200多千米的一个矩形区域。这个区域有时会因为各种因素出现偏差,回收站就需要转移战场。转场看似简单,却一次次考验着官兵们的技术和意志。

因为外出执行任务,部队很分散,需要全方位管理,加上工作随机性大,要求机动能力强,所以,领导干部既统管全局又独当一面,对技术人员独立作战的能力也要求很高。为此,站党委狠抓训练,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过硬的干部战士。

多少个日夜的秣马厉兵,终于迎来了实战的一刻。

1 9 7 5年1 1月2 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一声令下,回收站从驻地出发,铁骑滚滚,直奔四川。

川东地区的环境对北方人来说是一种考验,大蚊子很厉害,还有那种小黑蚊子,当地叫它“小幺”,一叮一个包,然后就流黄水,流到哪里哪里就烂。站领导开会,几个人就坐在蚊帐里面开,虽然好一点,但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卫生间是用草席搭的,上厕所的时候,要拿张报纸,放到坑里点着熏一下,要不然,蚊子叮得到处都是疙瘩,回来后还不好抓挠,很是尴尬。

天气闷热的时候,很多同志都得了湿疹。到了梅雨时节就更受罪了,出了汗暖不干,洗了衣服晾不干,官兵们每天穿着湿衣服、湿鞋子,经常出现烂裆、烂脚趾缝现象。

四川的大米北方人是吃不惯的,遇上吃一顿馒头,有人就悄悄藏一个。除了吃饭,有时连水都难以保障,执行任务时,部队往往住在山坡、山尖上,根本就没有水井,老百姓也没有,大家就把水洼里的水收集起来,沉淀后饮用。在当时每天伙食费只有4毛7分钱的标准下野外执行任务,一出去就是五、六个月,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有一次,军区的一个副司令员去场区慰问回收站,看到战士们盘腿坐在地上,围成一圈吃饭,一盆菜,里面是白薯和几片肉,住的地方就是铺着一个薄褥子,非常潮湿,感叹地说:这个部队有这样好的战士真是很不容易。后来这位副司令员在军区给每个战士调拨了一个棕垫。

当时的官兵关系非常好,官兵一致,互敬互爱,战士身上流多少汗,干部就流多少汗。干部的表率作用和真心关怀使部属心悦诚服,教育也才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忍受着生活上的困难,技术上的保障又捉襟见肘,回收站初次出征,成败系于一身,责任重大。参战人员仅仅依靠六台超短波定向车,手持中波定向仪、超短波定向罗盘以及通信电台等简陋得让外国人不可思议的回收设备,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两人一组,徒步搜索,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回收任务,创造了卫星回收一次成功的奇迹,使我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首战旗开得胜,官兵们喜极而泣,这时候,所有的苦、所有的付出都值了!忠诚使回收站人崇高,信仰使回收站人坚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回收站官兵的信心和士气。

卫星回收任务接二连三, 回收站在四川资中、遂宁、潼南、眉山、安岳等地圆满完成了多颗卫星的测控回收任务。喜讯一次次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乃至世界各地,但是,每一次都包含着回收站人的呕心沥血和殚精竭虑。

上个世纪8 0年代初,我国航天器落点测量技术还非常落后,主要依靠六台超短波定向仪对卫星落点进行定向测量,测量精度误差较大,落点测量准确率低。气象工程师周树功苦思冥想出一个好点子。当时,站里有一台气象雷达,专门用来测量高空气象数据,他想:能否通过技术改造,用它来测卫星呢?这一设想太大胆了,回收卫星在当时已经是高精尖的技术工作了,还要挖掘出更新的回收方式,这在别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他认真地提出来了。很快,这一设想得到了领导和技术部门的肯定和支持。于是,他与专业技术人员一起,经过严密论证和反复试验,终于探索出一种卫星回收的新模式,使简单的测风雷达具备了测控卫星功能。接着,他又向研制部门提出建议,在卫星上加载了信标系统。这一技术创新,使我国卫星回收模式实现了由定向到定点的跨越,回收卫星也由以往的将近三天最终缩短到两个小时,使卫星回收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4年9月,又一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降落于川中某地。然而,卫星落在了沱江湍急的水流中。卫星从发射、运行到返回一切正常,能不能找到卫星标志着任务的最终成败。上级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打捞卫星”。回收站官兵责无旁贷,他们积极与当地政府协调,将都江堰的水流引向外江以降低沱江水位,调动了8 5个单位1 7 0 0余人,出动了大量机动船、货船、车辆,甚至200多只打鱼船也铺洒到江面上,用渔网一网一网地打捞。调用了无线电台、专用电话等通信设备,并且,每100米派一个民兵守卫,现场情况就和打仗一样。当年的民兵队长说现场吃饭时菜都没有了,连酸菜都吃完了。两岸人头攒动,江面船只密布,历时8天8夜,地毯式打捞终于回收了卫星。这是我国卫星回收史上动用人员最多、规模最大、工作最艰巨的一次任务。

沱江之战,大获全胜。此前,开国元勋叶剑英元帅曾说:“只要能够落到中国就是胜利!”而我们不仅使卫星落到了中国的土地上,而且军警民携手战沱江,取得了一场和平时期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历史的时针转动到1 9 9 3年的一天,回收站在沟壑连绵的华蓥山又为我国航天测控回收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华蓥山,是以“双枪老太婆”和她的战友们的传奇经历闻名于世的地方,是一片有着光荣传统、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红色土地。

这天下午五点,回收站站长张西正接到上级命令,因卫星实际落点向东北方向偏离一百多公里,要求该站立即转场,次日下午四点参加部队全区合练。这意味着他们要展开一场与卫星赛跑的“天地竞赛”。

当时,回收站分布在四川遂宁和潼南两地,站党委决定由站总工程师齐收金率一队从遂宁转移到南充,站长张西正率一队从潼南转移到华蓥山,官兵们立即开始了“人随星移”的强行军。

在遂宁和潼南进行的撤收工作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 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巴山蜀水,阴雨连绵,山道崎岖,举步维艰。晚上十一点,三十多人的撤收车队包括调度车、有线车、油机车、气象雷达车等十几辆设备车终于到了华蓥山下。可是,气象雷达车又长又重,令人望而生畏,眼看着几十

米高的山包,却怎么也爬不上去,这个庞然大物像赌气似的,一动不动了。

上级首长来电:无论如何也要上去,全区合练不能耽误!

军令如山!

党组织再次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作战方案,进行人员分工。全体官兵一齐动手与当地民兵一起,拆掉附近的石坝,用石坝的石头,垫着车轮一步步向上推进。气象雷达车平路行车难,上坡更难,何况是雨天。一辆辆车上去了,路被碾压得一片狼藉,战士们把自己的车开到阵地以后,都下来推雷达车。车轮陷得很深,大家手推肩扛,车每前进一寸,就把石头塞到轮胎下垫一寸,一寸一寸往上推,稍一泄劲,车就往下滑,真是一秒钟也不敢懈怠。遂宁到南充的路要好走些,齐收金总师很快带着队伍前来支援,两队人马齐心协力,人拉肩扛,终于在第二天早晨七点多,设备全部安全运上华蓥山。大家相互一看,一个个都成了泥人。

看着全站终于架设好的设备,张站长抬起手腕看了看表:13点17分。从接到命令,整整20个小时,同志们粒米未进!大家坐在草地上,拿出馒头、面包、咸菜吃,用双手捧着路面小坑里的雨水喝,水壶里的水早喝完了。这就算休息过了。

设备展开后,一分钟也没耽搁就全员上岗,各就各位,各司其职。1 6点1 0分,张西正站长通过电台向基地报告:全站参加全区合练准备完毕!16点50分,合练开始。时间紧迫,虽然来不及调试设备,但是,一开机,所有设备都能正常使用,这完全得益于平时的精心维护!1 8点4 0分,合练圆满结束。时任基地司令员郝岩在指挥大厅高兴地说:“给回收站记功!”事后,回收站荣立集体二等功。

合练宣布结束的时候,全站官兵为心爱的设备关闭电源,顾不上寻找合适的地点,裹着雨衣在草地上横七竖八躺倒一片。任务完成了,大家安然入睡,鼾声四起,向华蓥山幽深的山峦飘去。漫天的星星多情地眨着眼睛,没人回望它一眼。

历尽千难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四十年南征北战,沐风栉雨,回收站随着祖国航天测控事业的发展逐渐成长壮大。自组建以来,他们3攀云贵高原,2下东南边陲,7上内蒙草原,8战东北黑土地,10赴西北大戈壁,21次深入蜀中盆地,足迹遍布祖国26个省区市,累计行程13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4圈,野外工作时间累计达13年之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回收航天器成功率最高的国家。

他们把赤诚交给了祖国,把智慧献给了事业,在他们心里,卫星是他们的最爱,卫星飞到哪里,他们就会一心追随到哪里。

二、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你的兵

回收站组建以来,为回收卫星转战于祖国各地,是名副其实的“追星族”。与舞台下沉醉的歌迷相比,他们的追星更真挚,也更执著,追得甘苦自知。

卫星在天上跑,他们在地上跑,卫星还没有飞到,他们已在预定落点待命了。每到一处,人生地不熟,仅仅依靠部队官兵自己的力量回收卫星显然不可能完成任务,必须依靠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力量。

为此,每次执行任务出发前,站党委总要就搞好与驻地群众的关系进行教育部署,要求必须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大到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学习少数民族政策,小到民风民俗、日常习惯、方言俚语,比如:食盐叫“盐巴”,公鸡母鸡叫“鸡公鸡母”,鞋子读作“孩子”等。还进行了严格的自我防护训练。搜索卫星时,兵洒出去,需要有很强的野外生存能力,会对付蚊虫、蛇,会用药片检验饮用水,哨兵要不断走动,避免瞌睡遭到野生动物的侵害等等,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落实到位。

每次出发前, 站领导都要先与当地政府联系,与驻军联系,并且给每个官兵发特别通行证,在地方政府协助下,一路畅通。一路上,他们坐火车、汽车、闷罐车、零担车,非常疲乏。有的同志靠吃饼干,喝凉水,一撑就是一周时间,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夏天热得要中暑,冬天冷得打哆嗦。

到了场区后,官兵们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帮老乡种地、收割,任务间隙,还为企业、学校组织军训。北方人初到四川,对斤里漫山遍野的橘子树感到很稀罕。设备车停在山坡的平地上,大家站在车上伸手就能够着橘子。刚来的时候,橘子还是青的,两个月期间,看着橘子一点点泛黄,逐渐变得黄澄澄、圆鼓鼓的,很是诱人。有时,橘子树枝会从车窗伸进来,车厢里便会弥漫起淡淡的橘子香,战士们也会凑上鼻子闻了又闻,咽咽口水就是不摘一个。部队年年去,橘子年年红,多少年来,回收站从没有发生过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口碑非常好。所到之处,军民关系非常融洽,老百姓拥军的热情也很高涨。

回收站执行任务没有选择行军路线的权力,只要任务需要,要求到哪里,不论有没有路都要去。卫星落区是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地方,只要是平地,就是老百姓的庄稼地,几十台车要行进,肯定要压坏庄稼。当时部队给每个官兵发一个特别通行证,在地方政府协助下,才得以一路畅通。有一次,卫星掉下来压坏了一片红薯地,这户人家心疼得全家人一齐哭。庄稼是老百姓的命根,官兵们非常理解,每次执行任务部队总要对老百姓的损失予以赔偿。

老百姓为此非常满意,时间长了,还经常把红薯、芋头送给部队。前几次,站领导都原封不动地让战士还了回去,但老乡很固执,坚持送。站领导就让司务长到集市上了解行情,再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把钱给老百姓送了去。部队再去执行任务时,老乡们便奔走相告:“回收部队来啦!”还纷纷邀请到自己家里去住。遇到需要赔偿的时候,老百姓往往会说:“卫星是全国人的大事,不用赔啦。”

损坏东西要赔偿是我军的传统。每次回收卫星损坏了老百姓的财产总要照价赔偿。

一次,卫星落在老百姓的水稻田里,直升机救援时,压倒了一片水稻。双方估价后,部队作了应有的赔偿。事隔半月,一位乡政府工作人员带着一位农民来到部队临时驻地,那位农民手里拿了一把水稻,水稻油绿油绿,稻壳嫩黄嫩黄,显得非常饱满,但是,手一捏,稻壳里面是空的,大家都很疑惑。看着农民愁云密布的脸,大家仿佛看到他空瘪的粮袋。想到他全家人将要挨饿的肚子,顿时觉得自己的心也空空的了,像是有什么东西化成泪水无声地流走了。思来想去,大家估计是直升机螺旋桨的风速太大,把稻穗吹空了。站党委立即组织人员实地考察,发现直升机降落区域的稻田果真都是这种情况。按说,赔偿工作已经结束,部队不管也说得过去,乡政府工作人员和老百姓也没有要求一定重新赔偿。但是,站党委还是按受损害程度,给相关农户一一重新赔付。此事赢得周边百姓交口称赞。

有史以来,树碑立传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在自己家里立碑就实属罕见了。

1 9 9 4 年, 一颗返回式卫星落入四川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把房子砸坏了,猪圈里的猪被突然从天而降的大黑球吓得一头撞在圈墙上,死了。对于一个普通农户,这样的损失是惨重的。

部队前去寻找卫星的人走进这个简陋的小院时,这家拄拐杖的老人,穿开裆裤的孩子,沮丧的

男人,哭泣的农妇,一家七口人高高低低站了一院子,迷茫、惊骇。但是,当他们明白发生了什么以后,不仅没有一个埋怨部队,还惊喜万分。站后勤处长周祥银要代表部队给他们赔偿3000元钱,七十多岁的老人拉着周处长的手激动地说:“卫星落我家是我家的福气,好事,不要赔。”周处长一行留下钱走了,这个农家小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一年后,部队执行任务再次来到四川,站党委专门派人到这家走访。走访的同志惊奇地发现,这户贫苦人家的房子还没整修,但在卫星落点却竖了一块醒目的石碑,上面鲜红的字迹清晰地显示着:“1994年7月18日,中国卫星降落点。”一时间,大家仿佛看到一年来这个散发着五谷香味的小院白日里的喧闹,也仿佛听见夜夜响起的天籁之音。经请示部队后,追加赔付2000元。

老百姓对军队的热爱,对航天事业的理解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赔付只是人民军队对人民群众深厚情谊的一种表达,是一种物化的精神。对待老百姓,正像一句歌词说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你的兵。”跟父母,我们还能讲价钱吗?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小故事。

我不知道那户人家怎么样了,我想去看看那块石碑,用心灵去感受它的温度。在一场非同凡响的经历之后,主人的心里一定还亮着一颗星星的光芒,但愿多年以后,这位农民所立的石碑连同他的名字,能一起进入中国航天博物馆。

三、我和神舟有个约会

飞天,多么神圣的字眼,千年古国久远的梦想在多少代人的心中萦绕过!

1 9 9 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了。回收飞船、搜救航天员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着陆场站人的肩上。英勇善战的着陆场站官兵抖落昔日的征尘,奔赴内蒙大草原,决心在这里把中国人自己的天外骄子迎接回祖国的怀抱,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谱写一曲雄浑的天地交响乐。

作为载人航天七大系统之一的重要力量,着陆场站担负的试验任务由过去返回式卫星的单一测量回收转变为飞船着陆前后的测量通信、气象保障,飞船着陆后的搜索回收、营救航天员和对返回舱内的有效载荷进行处置。跨越从卫星到飞船的鸿沟绝非易事,使命在肩。

这是一段跨越发展的不平凡历程。1 9 9 6年6月25日,回收站整编为副着陆场站。1997年8月10日,改编为着陆场站,从此,回收站的名字永远地写进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如今闻名遐迩的着陆场站,也就是由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荣誉称号的“功勋着陆场站”。

1999年10月,着陆场站营区由陕西华县县城迁至渭南开发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周边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依托有了较好的保障。但是,飞船回收落区在内蒙草原,在那里建立一个飞船着陆场区又是一次新的艰苦创业。

同年,距离神舟一号任务还有四个月,着陆场站大部队就浩浩荡荡进驻内蒙场区—— 阿木古朗草原。

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出发北行,翻越大青山过武川,再继续北上,便是乌兰察布至锡林郭勒的四百里大草原,阿木古朗就在草原的腹地。它北与蒙古国接壤,东与锡林郭勒的赛汗塔拉毗连,平均海拔在1 0 0 0至1 2 0 0米之间,广阔无垠,起伏绵延,是草原上天然的一处平缓凹地,非常有利于返回舱落地缓冲后平缓减速,是飞船着陆的天然良港。

初来乍到,恶劣的自然环境毫不客气地给官兵们来了个下马威。阿木古朗草原常年风雪沙暴不断,最低温度达零下39度,瞬时最大风速达每秒26米,方圆百十公里人烟稀少。

俗话说:内蒙的风,九点钟,一直刮到夜掌灯。刚到大庙场区那天,黄沙蔽日,飞沙走石。官兵们顾不了这些,立刻铺开摊子进行施工。他们夯地基,垛土坯,建营房,架天线,分秒必争。谁知设备车一夜之间被沙石吹打得一面漆皮全掉光了,新搭建的活动板房屋顶虽重达一千多斤,也被大风甩到五米以外的地方,大家只好重新搭建。很快到了冬季,气温骤降,达到零下三十度,寒风刺骨,刚铺设的水管、刚安好的玻璃第二天就被冻爆冻裂了。业余生活就根本谈不上了,没有微机,没有报纸,带着手机却没有信号,在六十多公里外有一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手摇式电话机。一次,一位女技术干部好不容易给家里打通了电话,刚听到孩子叫了一声妈妈就断线了,在北方干燥的风里,女干部汩汩而出的眼泪刚流出来就风干了。半年时间在外,给家里一个电话都打不了,实在是不得已。更别提新装的电视了,收不到节目,只有雪花飘飘。

飞船返回时,协同作战的还有总参陆航团部队,为此,场区需要建造六个停机坪以供飞机起落。这是个强度很大的工作,草原上没有石头,大家从遥远的地方拉石头、垒石头,十几个小时连轴转,手磨破了,渗出鲜血是太正常的事了。调试设备期间,为了按进度完成任务,大家马不停蹄地开机器,收信息,作标记,调程序,都想早一点执行实战任务。

草原的冬天经常会出现雪灾。因沙尘暴来时遮天蔽日,闹雪灾时一片洁白,牧民们便形象地把沙尘暴叫“黑灾”,把雪灾叫“白灾”。

冬天, 着陆场站模拟训练时几次遭遇“ 白灾”。草原上本来就没有现成的路,大雪一盖,啥都看不见了,只能摸索着往前走,暴风呼啸,雪打车窗,车撞冰雪,车轮打旋儿,马达轰鸣,加上地不平、坑凹多,很多官兵晕车晕得翻江倒海。将军不畏角弓难撑,军士何惧铁衣犹寒。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一次次草原奔袭模拟演练,一次次挑灯夜战运筹帷幄,为的是飞船回收万无一失。

飞船的返回段是危险之旅,就像飞机着陆阶段一样,是故障与事故多发阶段,也是航天员罹难最多的阶段。据统计,世界上有22名航天员牺牲,其中有一半牺牲在返回段。着陆场站承担着神舟飞船返回段的跟踪搜救工作,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太空接力的最后一棒,责任重大。

飞船回收,尚属首次,没有经验可循,完全是零的开端。为尽快建立高效的飞船搜救回收工作模式,负责着陆场站总体组织指挥的站长姚峰,在基地首长的具体领导下,率领技术人员一起不等不靠,制订搜救方案,设计、改造、制作训练用具,反复试验,日趋成熟。作试参谋药亮编写的《航天员救援》、《现场处置》、《通信》等八个预案,为神舟一号的成功回收提高了详尽的理论应急方案,后续的神舟任务预案也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修改、完善的。

通常人们以为着陆场站只是飞船回来的那一天承担搜寻回收、从返回舱中接出航天员的任务。其实,远不止于此,在回收任务中,不少与回收有关的遥控指令发送任务都是由他们完成的。仅仅用了4个月,着陆场站在内蒙古大草原腹地,建成了中国自己的载人飞船回归港。

1 9 9 8年1 0月,江泽民主席、李鹏委员长、朱基总理在北京航天城参观载人航天工程成果展时,亲切接见着陆场站官兵代表,并登上站里的USB设备车询问飞船回收的具体方案。

经过夜以继日的紧张训练,1999年11月21日,着陆场站在内蒙大草原完成了神舟一号飞船测控回收任务,并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

验突出贡献奖”。

初战告捷,群情振奋,全站官兵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此后,捷报频传,喜讯不断:

2001年1月16日,成功回收神舟二号飞船

2002年4月1日,成功回收神舟三号飞船

2003年1月5日,成功回收神舟四号飞船

2003年10月16日,成功回收神舟五号飞船

2005年10月17日,成功回收神舟六号飞船

2008年9月25日,成功回收神舟七号飞船

七次完美成功的返航, 七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七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七幅感人至深的画面!着陆场站七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程序周密完善,程序大抵相似——携带辎重从大本营出发,经过几千公里的铁路、公路转场到达任务场区进行全方位任务准备;回收当日在理论落点严阵以待;发现目标后建立警戒区、架设操作平台、割断伞绳、打开舱门、上医监医保车、飞往毕齐克军用机场、转飞北京等等,外人看起来也如行云流水,动作之快,之熟练,甚至连新闻摄影记者都来不及一次拍下回收全过程。执行具体任务时,技术层面的操作就更加繁复,也绝不是任何一个外行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来的。

神五发射之后,世界各地对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报道连篇累牍,人们对神舟飞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支昔日里神秘的部队终于走到了世人面前。但是,许多真实的幕后小故事同样具有珍贵的后新闻价值。

沉浸在回忆的恍惚中,我的思绪飞到了十年前——

神一任务中,十八名战士仅靠3架飞机、6辆设备车就完成了任务,填补了我国航天测控回收史又一个技术空白,被誉为着陆场站功不可没的“十八勇士”。任务后,技术干部李涛、段波从军工厂运送装备到驻地,途径西安火车站暂时停靠在站台上,那天正赶上除夕,远处灯火通明,爆竹声声,四周冷冷清清。家在火车站附近的李涛咫尺之间守着装备,没有回家。闻讯赶来的哥哥带来了妈妈包的饺子,几天没吃热饭的二人狼吞虎咽起来。哥哥还带来妈妈的一句话:“吃了妈包的饺子就算在家过年了。”是的,这饺子已经不只是饺子了。

神三任务中,飞船增加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及监控设备,要求着陆场区地面监视系统能实时对航天员的心率和呼吸率等生理参数进行显示记录。这可是神舟任务以来前所未有的,没有一点医学知识的技术干部和红战毅然领受了任务。为建立一个能实时检测生理参数的指挥平台,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读了上千页的医学书籍,还专程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向专家们请教,最终和科技人员一起开发了《航天员生理遥测参数处理显示系统》。实战任务中,系统准确显示了航天员模拟生理遥测数据,受到航天医学专家的好评,惊叹这么缜密的系统竟出自一个非医学专业人员之手!

神舟四号任务前的一次演练中,搜救队战士胡晓明、张海波奉命到阵地上放信标,遇上了草原上罕见的“吹雪”天气。吹雪天气和下雪不一样,北风呼啸着把地上的冰雪卷起来抛向空中,飞雪漫天,寒风彻骨,打在人脸上生疼,几米高的雪雾让一米之内难见人影,两个战士顷刻间被飞扬的冰雪包围。但是,信标机就是模拟的返回舱,没有信标机,大部队就无从搜索返回舱。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没有退缩,一直坚守在旷野中。大部队赶到时,两个战士浑身冰雪,就像两尊冰雕,只有眼睛能眨能动。

大漠点兵,神舟归航。经过四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的反复验证,技术成熟,万事俱备。是时候了,现在,是中华民族圆千年飞天梦想的时候了!

神五任务中,因为是载人飞行,人命关天,所有参试人员更加周密细致,积极备战。经过136天紧张艰苦的训练准备,官兵们终于迎来了辉煌时刻。2003年10月15日,是载入中华民族光辉史册的重要日子。当我国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人们的深情翘望中飞向太空时,航天员杨利伟的安危牵系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世界的目光迅速聚焦到了着陆场区。

2003年10月16日,在距离神舟五号飞船开伞还有8分钟时,飞船进入“黑障区”,飞船信号将会出现短暂消失。如果此前不能及时捕获目标,紧随其后的USB测量站就无法得到准确的引导数据,各种测控指令的发送就是无的放矢。关键时刻,指挥员根据事先预案,果断实施光学引导,使雷达及时锁定目标,USB设备准确发出各种控制指令,精确计算出飞船返回舱的预报落点。随后3分钟内,空中搜索分队全部到达返回舱落点,当在太空遨游21小时23分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缓缓走出返回舱向大家微笑致意时,很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任务结束了,载着航天员的飞机渐渐消失在天际,警戒解除了,人们纷纷奔向飞船返回舱,融进沸腾的人群,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高高低低地围绕着返回舱尽情地欢呼、开怀地大笑,庆祝这一伟大胜利。神五任务中,他们创造了“预报落点与实际落点仅差1.1公里”、“救援人员30秒赶到航天员落地现场”两项世界纪录。这些航天测控回收部队的忠诚战士,他们用最精彩的一笔把中华民族的豪迈写上了太空,传遍了全世界!

神六任务中,着陆场站遇到了一个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着陆场区的浅层风预报。着陆场区浅层风预报不仅影响飞船的发射、返回日期,更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是上层决策的重要依据。人常说,老天爷是主考官,考的是真功夫,而预报观测人员就是要把老天的脉,管老天的事!他们不分昼夜地统计、研究、分析场区30多年来的气象资料,终于从浩繁的数据中把准了着陆区域浅层风变化的规律,找出了可靠的预报方法。

神舟六号飞船返回前两天,着陆场区天气骤变, 狂风飞舞, 沙尘肆虐, 地面能见度不到1 0 0米。当时,总指挥部的电话不断打来,技术人员每次都说:“请首长放心,回收‘窗口时段,风速肯定会降下来。”那时候,他们心里也很紧张啊,论经验和科学依据,他们很有信心,但是,回收那天,老天爷别不睁眼啊!

回收当天凌晨,内蒙草原果然风清月明,着陆场最大风速降至5米/秒,完全符合回收任务要求。神舟六号飞船顺利返回,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鲜花和掌声中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时任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的李继耐同志亲自发来慰问电,对着陆场站的工作给予高度赞扬。

神舟七号飞船返回是在傍晚时分,返回时段和场区气象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搜救模式改为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导致原有的飞船搜索、捕获方式和气象保障模式无法正常运行,工作难度骤然加大。为此,着陆场站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数十台(套)搜救设备,组织技术人员集智攻关,制定了《实时推算雷达天线重捕等待点方案》准确计算出多目标跟踪模式下入航等待点数据,创造了出“黑障区”后重捕时间最短、稳定跟踪时间最长的优异成绩,大大提升了新模式下部队的测控回收能力,为太空出舱的“航天英雄”翟志刚一行安全返回祖国怀抱筑起了一个宁静的港湾。

每次回收,整个大草原都会指向那个“幸福原点”,围观神七的人群里,不少牧民都是骑着摩托车“草原追星”的“三朝元老”。神舟使这片草

原焕发了青春,大庙场区随处可见以“神舟”命名的饭馆、商铺,杨利伟等几位航天员的彩色喷绘格外抢眼,离部队驻地最近的吉木斯家的饭馆是其中资格最老的。

吉木斯,一个淳朴的蒙族姑娘。如果着陆场站没有到草原上,如果她没有看到飞船,她会像她的妈妈一样厮守着羊群、毡房、手抓肉,过着像晴空里的云朵一样平静的生活。可是,在她情窦初开的那一年,执行神舟一号任务的解放军战士来了。

那些穿着橘红色衣服的人矫健的身影、俊朗的脸庞、得体的举止一下就赢得了姑娘的好感。姑娘的心乱了,她认为一个把飞船接回来的军人的爱情会像星空一样辽阔、美丽,她对父母说:“我一定要嫁个军人。”疼爱女儿的父母了解她,尊重她,很快在部队附近开了家饭馆,也和女儿一样期望有一天前来就餐的军人能有一个成为他们家的乘龙快婿。但是,他们不知道部队不允许在驻地谈恋爱的规定,甚至不知道一个军嫂的真正含义,或者说,他们愿意用美丽的想象融化所有困难。

姑娘一年年长大了,亲戚朋友奉劝吉木斯赶快找个蒙族小伙子成家,可是,姑娘的心再也盛不下一个蒙族小伙子的马头琴声了。

一晃,神舟飞船飞天七次,她在草原上等了十年。十年啊,花季啊,流水一样的。吉木斯已出落成大姑娘了,可是,她说还要等下去。为了心中的梦,她一心追随着,就像战士们追随飞船一样。多好的蒙族姑娘!吉木斯,你裙摆上的橘红色是从谁衣服上捋下的一线温暖吧?祝福你!

伟大的事业培育了英雄的战士,神舟任务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技术能手,他们是飞船返回的第一见证人,是真正拥抱神舟的人,他们就像追星路上朴实无华的铺路石,闪烁着与众不同的璀璨之光。七个“神舟第一”就是他们的缩影。

“神舟第一拍”霍伟华,是着陆场站光测中队中队长,他带领光测中队圆满完成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过程实况景象拍摄任务。该基地新引进了一套光学设备,这在基地尚属首次,神舟六号任务又是该设备出厂后参加的第一次任务,基地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设备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在设备进驻内蒙场区之前,霍伟华就带领技术人员着手筹备与设备相关的文档资料的制定和针对性训练计划。进驻场区后,经过不断摸索研究,逐步制定完善了一整套光学设备技术资料,填补了基地光学设备资料的空白。由于训练条件限制,在训练过程中能在天上飞的东西都成了他眼里的目标,包括过境飞机和演练直升机、飞鸟等,甚至空中任何不知名的飞行物都能让他跟踪很长时间。为了练就捕获目标快、准、稳的绝活,两个月下来,他带领光测中队,仅用于记录的录像带就堆满了一间储藏室!终于,在执行神六任务的第一时间捕获了目标,实时将飞船回到祖国怀抱的壮观景象通过电视传遍世界各地。

“神舟第一传”张静。神七任务中,张静承担的工作很重要,要在六分钟之内利用便携卫通站建立与北京中心的通信信道,开通两路电话以保障现场指挥长与总部首长的联系和一路视音频,将返回舱着陆现场的图像和航天员的话音传送至北京飞控中心,实现对全球电视观众的直播,以及在航天员医监医保程序结束后随飞机将航天员护送至毕克齐机场。他利用独自一人留守毕克齐机场、负责所有空中设备日常维护的机会,以较熟悉的通信设备为突破口,仔细研读各类技术文档,为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扎实的业务基础。实战时,在飞机降落与起飞的间隙,他又投入到塔建便携卫通站的工作中,从天线展开、启动终端、完成对星到建立卫通信道只用时4分10秒,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

“神舟第一开”李涛,四级士官,是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获得者,是神舟飞船开舱手,从神舟一号任务起,他亲手打开了七艘神舟飞船的舱门。为了准确无误万无一失地开舱门,李涛和他的队友们无数遍地练习,钢做的门把手都被练习坏了,门闩都磨断了。当然,李涛的工作也不只是打开返回舱的舱门。神舟四号飞船是在雪夜中回收的,他们在风雪中几乎战斗了整个通宵。风雪中,吊车的钢丝很快就裹上一层冰霜,又硬又滑。就在近3吨重的返回舱缓缓直立时,钢丝绳吱吱作响,眼看就要脱落,李涛手疾眼快,迅速摘掉棉帽、手套,塞进钢丝绳的缝隙。其他队员也纷纷脱下棉帽、手套垫了上去,并用手从两侧紧紧扶住。等到返回舱直立后,大家才发现双手被冰冷的舱体粘掉了一层皮,疼得直钻心。

“神舟第一图”李占山,四级士官,从事地面搜索工作,对着陆场站1 9 9 9年以后买进的1 0 3 0多件搜救装具了如指掌,是公认的“红管家”。通过实地勘察和标校定位,他对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的沟沟坎坎、明水暗河稔熟于心,被誉为“草原活地图”。从神舟三号到神舟七号任务,他一直担负地面搜救车队的导航工作,每次都是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回收现场,为航天员的救生救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他总是说:我是战士,战士就是要冲锋,冲锋就要冲在最前面。

照相了,占山很腼腆,规规矩矩地照相,我说,占山,活跃点嘛,他还是抿着嘴浅笑,在战友们喊“一二三”就要按下快门的最后一瞬间,他不失时机地伸出两个手指,展示出代表胜利的“V”,我笑了:着陆场人总是与胜利相伴,胜利始终在他们心中!

还有“神舟第一抬”,“神舟第一厨”等等,像这样的“神舟第一”在着陆场站比比皆是,他们只是着陆场站官兵的代表和缩影。正是有这样一批又一批勤奋敬业的普通官兵,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个普通战士对党的忠诚,实现了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才使得“矢志航天、团结奋斗、南征北战、精测善收、科学求实、创新跨越”的着陆场站精神得以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整整十年,着陆场完成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的回收和航天员的救生任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为祖国载人航天史谱写了一幕幕高潮迭起波澜壮阔的华彩乐章。

站在绿草丛生的大地上,那首悠扬曼妙的旋律随风飞扬:“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述说思念的情,如今回到草原的怀抱,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

四、奉献的人生最美丽

“春天,草长莺飞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可曾闻到花朵的芬芳?夏天,风起雨来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可曾听见雨滴的声响?秋天,落叶纷飞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可曾品尝收获的喜悦?冬天,雪花飘舞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可曾看见飞扬的欢畅?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我在四季里找你,你杳无踪迹,音讯渺茫。你在电话里,在照片上,我们在季节之外寻觅、张望!”

这是一位着陆场站人的家属写的一首诗,它饱含着浓浓的亲情,是女人们在留守期间的心灵写照。

留守,是女人们最经常的生活状态,男人们走了,回收部队家属院空荡荡的,老人、女人、孩子,相携相伴,日复一日地盼着男人们回来的日子。在追星牧舟的征途中,着陆场站官兵早已习惯了在不同地方接收辗转多次的家书,妻子习惯了吃没有男主人在场的团圆饭,双军人的孩子一年四季不能同时见到父母,随了军的家属依然两地分居,

更有很多人为了工作顾不上照顾家人,留下了不可挽回的终生遗憾。

着陆场站第一任站长卢升臣的妻子是站里的一个护士,当时患了肾炎,后来发展成尿毒症才抽时间去医院治疗。可是,医院已经不收了,医生做完检查后告诉卢站长:“早来了还有办法,现在你们还是回去吧,看她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有时间多陪陪!”回到单位后,卢站长又一头扑到工作中。由于当时部队刚开始组建,站里的主要领导就他一人,军事政治后勤一肩挑,一切从零开始,工作头绪非常多。家中老母亲年迈,两个孩子还小,分身乏术的他只有中间抽空回家看一看,给妻子处理一下大小便……

站作试参谋韩忠民生下孩子不到七天就只身参加任务。一个正在坐月子的女人将离开自己嗷嗷待哺的婴儿!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甚至难以想象的事!而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有任务没参加上是一种耻辱,参加任务,责无旁贷!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着陆场人心中最深的痛。曾经怀孕七个月爬上天线检测设备的女技术员冯玉迎是卫通设备的主要技术人员,某新型卫星回收前一天,站里接到冯玉迎家里“父亲病危,速归!”的电报,站领导研究决定,电报内容暂时不告诉冯玉迎本人。政委石金聚找冯玉迎谈话,问她:“父亲病了,有什么想法?”冯玉迎说:“执行完任务再说。”站长张西正也暗示她:“也许执行完任务,你可能见不到父亲了。”冯玉迎黯然地说:“见不着也没办法, 任务重要。”任务结束后,政治处主任吕凌亲自护送她到老家去。在车上,她因过度悲伤与劳累,几次昏倒,一路输着液往家赶。在父亲的坟前,冯玉迎痛哭失声,长跪不起。

2 5岁的战士周益德一心想把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父亲接到部队看一看,然而,神四任务中,他收到家里四封电报,“父病危,速归”、“父故,速归”。当领导知道后,很为难,因为,他定岗定位的是工程运输车,上面有航天员救援、返回舱处置的五六百件工具,搜救效率的快慢对掌握工具的熟练程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他对这些种类繁杂的工具最清楚。同时,他还负责“烽火通信”,也就是应急通信的联络工作。他毅然表态:“现在不能走,演练完了再走。”在工作岗位上,每当想念父亲时,他耳边总是响起父亲说的那句话:“哪个做父母的也不希望身边守着个没出息的孩子”。演练结束后,他匆匆赶回老家料理父亲的后事,来回仅用了4天时间就赶回场区,参加神舟四号实战任务。

神四任务进入返回段前2 0分钟,雷达发射机突然出现故障。中队长王栋迅速判明故障原因,必须更换一个元器件。但在零下30多度的气温里,备份元器件就像个冰坨一样,直接安装上去容易出现性能不稳定的问题。王栋没有犹豫,一把把备件揣进怀里,硬是用体温捂热备件,在飞船返回前5分钟完成安装,排除故障。神六任务中,已成为站雷达队工程师的王栋是雷达主操作手,因表现突出荣立了二等功。站党委派人前往他家送立功喜报时,王栋多病的父亲、瘦弱的母亲、辛劳的妻子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一个个激动得直流泪,这是一个多么善良朴实的家庭!王栋的妻子抹着眼泪说:“谈恋爱的时候就习惯了,部队的电话一来,说走就走。结婚以后,总见不上面,我知道他的事重要,我啥都不指望他。他能立功,全家都高兴。”家里人知道王栋有个习惯,旅行包总是准备好的,为的是通知一来,随时可以出发。王栋说:“家里的事一点都不用操心,就更得把工作做好,要不别说对不起单位,连家里人都对不起。”

现任站长贾书贵, 是基地优秀共产党员。

2 0 0 5年,他被推荐到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攻读军事硕士研究生。这对一个军事领导干部来说是多难得的机会。而那时神舟六号任务准备正在加紧进行,他思考良久,说:“先放一放吧。”这一放就没了下文。他妻子是站里的技术干部,为执行神舟五号任务,他们双双奔赴内蒙场区,被送回农村老家的女儿在玩耍时不小心摔伤了胳膊,乡村医生只做了简单的处理,等他们执行完任务把孩子接回部队时,才发现女儿的胳膊变形了,要治好必须从骨折处折断重新接上。看着女儿畸形的胳膊,望着女儿哭红的双眼,夫妻俩禁不住泪如雨下,愧疚不已。几年过去了,小女孩长大了,可是,从她九岁起,她就再也没有穿过短袖衬衣,爱美的女孩怕别人看见她变形的胳膊。

现任政委陆平,荣立二等功之后又匆匆赶赴北京等基地各站巡回作讲课,后来,又在央视7套作访谈节目,工作异常繁忙。在执行神舟任务期间,由于信号不好,他连一句“生日快乐”都没法给儿子说,只好给留守在家的儿子写信,为第三次没给儿子过生日而道歉。着陆场站人常常被家人戏称为“骗子”,总是让许诺落空的人由不得家人不埋怨。

在风云二号任务和神舟七号任务前期准备中,突然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使参谋长刘波与妻子杨庆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孩子与父母身处重灾区,他们每天都在焦灼中进行着任务准备。十天后,家里传来消息,房屋倒塌,奶奶在地震中病逝,外公病危。强忍悲痛和牵挂,他们始终奋战在任务第一线,直到任务圆满完成。

大部队出发了,留在大本营的是家属孩子;任务结束了,还有另一种留守的人,那就是在场区看守阵地的军人。两种留守,不同含义,同样情怀。

每逢任务完成,胜利的欢呼声渐渐隐去,大部队像候鸟一样回到大本营,内蒙场区回复了宁静,却需要人员留守阵地。士官张志涛总是说:我留下吧。我是内蒙人,习惯,换别人还得慢慢适应。就这样,他在场区看管着营房和设备,一呆就是七年,期间,只回家三次。领导和同志们去看他时,他拉着大家的手唠叨个没完,兴奋极了。世上难以忍受的往往是寂寞和孤独。

地面观测组的成员需要全年在内蒙留守值班,以便收集完整的落区气象资料,更准地预报出回收时天气情况。那段日子对于女同志来说相当难挨。

夜幕降临,草原上一片孤寂,女值班员独自一人在机房忙着记录数据,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到外面观察天空状况,即便身体遇到特殊时期,也不得不爬起来。遇到冰雹、雨雪、沙尘暴这样的天气,雷鸣电闪,狂风大作,好像无数看不见的东西围在身边打转哀嚎,风呼呼地从身边刮过,就像有爪子在扯着自己的衣服。天气好的时候更可怕,四周死一般的寂静,黑暗中像埋伏了巨大的怪物,慢慢地向你伸出它的触角,悄悄地,一点点地接近你,那种越来越近的恐惧让人透不过气来。

尽管如此,她们却觉得夜班比日常班要好过,因为能让她们少点时间来思念家人。在留守时期,整个营区只有五六个人,思念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人们的心。营区所在地荒凉偏僻,遇到节庆日,想着别人欢欢乐乐地在一起团聚,眼泪就会夺眶而出。

够了,够了,这样的事迹在着陆场站俯拾皆是,我不能一一赘述。什么也不用说了,一串串真实的数字、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彰显的是着陆场站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是着陆场站官兵对人生价值的最好诠释!

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有情有义,虽然不能守在亲人的身边陪伴、照顾,但是,他们心中有最深沉的爱,他们把熨帖人心的话写在诗里以回应家人:“在追星的路上,我们不仅有一腔报国的渴望,在心灵最深处更有一片柔软的地方。我们思念年迈的父母慈祥的脸庞,也心疼妻子柔韧的肩膀。当寒风突然袭来的时候,我点击整个冬天,为家人选定一片有枯草的山坡,因为它向着太阳。在雪花悄然飘落的时候,我复制每一片花瓣,粘贴到家里红色的房檐上,使浓浓的春意滴滴答答,轻轻流淌。我删除所有的烦恼和忧虑,再装上一道防火墙,让亲人们只有安全快乐,没有悲伤。我刷新所有不愉快的记录,让亲人们在没有我照顾的时候,因为我在追星的路上奔忙,变得心情舒畅……”

当我们回顾航天测控回收四十年辉煌历程的时候。那些渐行渐远的星光依然闪亮在历史的帷幕上,那些接踵而来的一颗又一颗新的星星,将鼓舞着陆场站人继续为航天测控回收事业开拓奋进,用忠诚与智慧镌刻起中华民族问鼎苍穹的巍峨丰碑!

责任编辑/伍献军

摄 影/王 玉

猜你喜欢

回收站神舟飞船
乘上勇气的飞船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贺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空间站
自动清空回收站的几种实现方法
神奇裁缝最省布
Windows 10回收站问题巧解决
喜龙号飞船
飞船失事
旧衣回收
我坐飞船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