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蜗牛般生存的“房奴”

2009-12-23

投资与理财 2009年24期
关键词:房奴按揭跳槽

从我醒来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房贷6000,吃穿用2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费34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醒来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这是近来热播的电视剧《蜗居》中的一段经典台词,也是一个“房奴”的生活写照。

房奴,顾名思义就是做了房子的奴隶,因为买房承担着过重的贷款压力。很多按揭买房的人自称为“蜗牛”一族,他们身上背着房子,在享受着高薪、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生活质量大为下降。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高达98.09%背有房贷的人,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有心理专家介绍,因为还房贷而出现困惑、迷茫、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的“房奴”,基本是22岁至35岁的青年人,大多是大学刚毕业或博士毕业,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喜欢争强好胜、喜欢迎接挑战。以前这部分人最容易跳槽,但因为买房却不敢轻易跳槽。因为买房后,他们需要用稳定的收入来保证还贷,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经济突然紧张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敢于随意了。

“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这是部分“房奴”按揭贷款买房之后的真实写照。

按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而新浪网房产频道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1.1%的人购房用了按揭,而这群按揭族中,有31.75%的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

“房奴”,无疑是对时下依靠按揭而来的所谓“有房一族”生活现状的生动概括。要想成为房子的主人,就得先做房子的“奴隶”,为“养房”搭上大半个乃至全部的青春。可是,房子真的就是“奴主”吗?当然没这么简单,作为商品的房子,充其量也就是道具,真正的“奴主”显然另有其人。

比如银行。一直以来,住房按揭贷款被银行视为低风险、收益稳定的优质业务。有人戏称,所谓按揭就是“按住了揭你的皮”。房产抵押在银行手里,你还能跑了?而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虽然目前银行存款实际上是负利息,但存款余额却年年创新高,这种背景下,面对“房奴”这样的优质客户,岂有放过的道理?

再如地产商。看看近年来甚嚣尘上的著名房产商语录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从“房地产就是暴利的”到“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再到“穷人不应该买房,应该租房”。如果不是“房奴”的真正主人,哪来如此放肆的底气?而不久前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的房价收入比高达13倍,城市居民中“至少70%没有购买新房的能力”。如果你非买房不可,那只能是降低生活质量,甘做“房奴”。

“我们养房,谁养父母?”对于未来,“房奴”叹息。如果“房奴”身份成了一代城市青年无法摆脱的宿命,那么,长期置身于这种苦涩、无奈的生活重负之下,我们如何期待他们对这个社会拥有一种积极健康的责任感,他们又如何以社会主人翁的姿态自居、自豪?

(编辑孙晓宇)

猜你喜欢

房奴按揭跳槽
HIG PRICE TO DIE
High pRICE to die
我该辞职吗?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
房奴是个伪问题背后的真问题
婚前按揭房产分别所有制的法理反思——以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为对象
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
不做房奴,做霍比特人
英国不动产担保制度之历时演化
试论离婚诉讼中按揭房的分割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