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逸群与李侠公

2009-12-21

贵阳文史 2009年5期
关键词:旬刊黄埔军校贵州

李 芳

废书学剑走羊城,只为黎元苦匪兵。

斩伐相争廿四史,岂无白刃可亡秦!

这是革命先烈周逸群1924年8月由上海赴广州前夕,寄赠先期到达广州黄埔军校,并担任军校办公厅特别官佐的留日好友、《贵州青年》旬刊同仁李侠公的一首诗,以表达其投笔从戎的革命志向和抱负。

周逸群(1898—1931年),原名周立凤,笔名逸群、黔铁,曾化名易容、一穹、左应龙,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六军、红二军团的创建人。周逸群1898年7月23日出生于贵州铜仁县城关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幼年时父母相继辞世,由族叔周自炳抚育成人。1905年进入周自炳等人创办的铜仁城南小学读书,1913年考入省城贵阳南明学校中学部学习。1917年毕业后回乡担任铜仁教育会会计,1919年3月东渡日本进入东亚预备学校补习日文,1921年5月考入东京庆应大学经济学部。

李侠公(1899—1994年),曾化名李少农,俄文名“莫洛索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翻译家、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李侠公1899年农历腊月初二日出生于贵阳北乡下堰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李农卿以岁员纳捐教谕,做过几年的贵州省视学和台拱厅知事,是一位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幼随其父读书习字,后考入省城贵阳的一所名牌学校一一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9年考取官费生选送日本留学,负籍东瀛,进入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与同在日本东京留学的周逸群结识,并结为挚友。

东瀛中华学子

辛亥革命前后,一批黔籍有识之士由日本留学回国,在贵阳从事教育活动,如吴绪华、田君亮回国担任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贵阳南明学校校长、教员,向学生传播日本明治维新思想,周逸群、李侠公等一批血气方刚的中学生受其影响,纷纷踏上东瀛求学之路。

1922年暑假中,周逸群由日本回家乡铜仁,途经贵阳,并在上海订阅许多书刊杂志,约定寄往东京。阅读《向导》、《中国青年》杂志,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周逸群回到东京,情绪忧郁、激愤地向李侠公讲述了回乡的所见所闻:“……贵州就成了一个白昼阴森,午夜‘繁华的鬼世界”,“贵州如此,全中国不都一样吗?”1923年春,周逸群告诉李侠公说:“我决定回国了。家乡如此,国家如此!过着这样读死书的留学生活。实在耐不下去了”,“你们学校比我们短少一年,现在已是你毕业的时间了。怎么样?等着你毕业后。我们一起回国吧!”李侠公问:“当新闻记者的事有门路了吗?”周逸群答:“回国去闯”。1923年10月,李侠公同周逸群一道乘上归国的轮船。

《贵州青年》同仁

周逸群与李侠公回到上海“定居”下来。开始去“闯”新闻记者的门路。十里洋场上海滩,没有“大人先生”作引进,自然以失败而告终。失败而不失望。他们于是相商:“我们自己来办报吧!”,“办不起大报,办个以贵州为对象的小报吧!贵州是一国的缩影,说贵州很自然地会谈到全中国嘛。”,“我们应该面对青年,就取名《贵州青年》吧!”他俩分头行动。邀约赞助人和撰稿人。周逸群收到叔父周自炳汇来的500元钱,以此作为报馆的开办经费。同时,得到了黔人鲁纯仁、张伯符、李仲公的赞助。周逸群、李侠公共同起草了《贵州青年社发行旬刊之宣言》,发表于《民国日报》“觉悟”副刊上。《贵州青年》旬刊社设在上海法租界哈同路民厚南里910号,从采访搜集素材到拟稿,从审稿、编排到校对等工作,都是他们亲自动手干。《贵州青年》旬刊第一期,周逸群以“黔铁”笔名撰写《贵州问题的先决问题》,以逸群署名撰写《黔军变成吴佩孚的……》,李侠公撰写《贵州男性青年学生的生活态度之分析及今后应认识之人生观》和《光明之言》,鲁纯仁撰写《我们的运动》。1924年5月23日,《贵州青年》旬刊在上海出版发行,旬刊版面采用活页折叠式,方便邮寄携带。

《贵州青年》旬刊创刊后,在北平读书的贵州榕江青年胡秉铎、贵阳青年宋述樵也应周逸群之邀约赴上海,参加《贵州青年》旬刊的编辑工作。《贵州青年》发刊后,得到了共青团中央负责人、《中国青年》主编肖楚女的热情支持,肖在《中国青年》第36期上撰文称赞以“黔铁”笔名发表的《贵州问题的先决问题》,“这是一个何等周到的政治见解,何等远虑的革命态度”,增强了周逸群、李侠公办好《贵州青年》的信心。

受到《中国青年》主编肖楚女的鼓励后,周逸群、李侠公联名致信肖楚女,表达他们见面求教的心愿。求见信发出十来天后,肖楚女亲自登门《贵州青年》旬刊社看望周逸群、李侠公,并与他们进行亲切的交谈,除了积极的鼓励外,还对《贵州青年》的一些缺点提出坦率而含蓄的批评意见。原来他们以为肖楚女是位才华横溢的女编辑、女作家,见面才知道是位高大魁伟的男同志,李侠公欣喜之余,写了一首诗赠肖楚女:“原来楚女非巾帼,忧国忧民慈母心。诛伐魑魅如椽笔,九州风雨一奇人。”从此,他们在与肖楚女、恽代英的接触交往中,建立了亲密的革命友谊,并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贵州青年》特别关注广州的革命动态,积极响应革命风潮。在上海,周逸群与汪精卫等人结识,但拒绝汪介绍他们加入国民党的要求。一天,周逸群、李侠公忽然接到黄埔军校总教官何应钦的来函,对《贵州青年》发表的文章表示倾慕之外,特别提出邀请周、李去黄埔军校工作。周逸群因编辑事务一时走不开,李侠公先期赶赴黄埔,担任军校办公厅特别官佐。临行前,周逸群曾对李侠公说:“我要去黄埔么,那就不是去当官而是去当兵。”表示他投笔从戎的志向及对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

黄埔军校战友

周逸群结束《贵州青年》旬刊的工作后,1924年8月由上海赶赴广州。在黄埔军校与李侠公汇合。9月,周逸群破格补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队学习。此时,《贵州青年》旬刊同仁胡秉铎、鲁纯仁、宋述樵、李仲公、侠公兄弟先后汇聚到大革命的策源地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周逸群、李侠公、胡秉铎、鲁纯仁等人在黄埔军校工作、学习。

1924年10月,经鲁易和吴明(陈公培)介绍,周逸群在黄埔军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担任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委员、宣传干事。在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领导下,开展党的秘密工作。经周逸群、鲁易介绍,李侠公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与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创建工

作,担任《中国军人》编辑。1925年2月1日。在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大会上,周逸群被推定为联合会主席、《中国军人》杂志主编。

在黄埔军校,李侠公、周逸群联名写信给孙中山。并寄去几期《贵州青年》。一周后,中山先生在“河南士敏土厂”大元帅府召见了他们。向他们讲解创办黄埔军校的道理和断然改组国民党的原由,对《贵州青年》给予高度的评价。临别,孙中山握着他们的手说:“你们青年娃娃,不要以为我是大元帅,你们的前途更加远大,希望寄托在你们青年身上。在你们身上!”

东征战役时期,李侠公、周逸群随黄埔党军参加讨伐陈炯明诸战役,李侠公担任东征军第一师(师长何应钦)政治部主任驻防汕头,而周逸群受党的指派专职做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工作。由于军校政治部的一位机要秘书不慎丢失李侠公写给“君伟”(军委)的一份党内秘密报告落入孙文主义学会反动分子手里,他们一面跑到汕头找李侠公寻衅闹事,一面将李侠公遗失的党内秘密报告拿到《民国日报》上发表,攻击李侠公视国民党人“非同志”,并“暗中”工作,“借机宣传”共产主义,并向蒋介石告状。李侠公接受中共两广区委的建议,向蒋介石提出辞呈,随周恩来离开汕头回广州,担任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技术书记,成为一名公开的共产党员。

1926年3月12日,为加强西南湘滇黔桂军人的团结和统战工作,根据中共两广区委的部署。在广州大佛寺召开“西南革命同志会”成立大会。周逸群、李侠公作为大会主持人,对成立大会进行周密的安排,邀请何应钦、朱培德等军事将领参加大会,何应钦、朱培德借故离开会场后,发生了孙文主义学会分子王惠生枪击大会主持人事件,幸得毛景周等国民党左派群众的保护而安然无恙。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周逸群到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担任中校宣传科长。李侠公到第三军(滇军)军官学校担任政治教官。

1926年9月,中共两广区委调周逸群担任北伐军左翼宣传大队长,奔赴北伐前线,留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1师(师长贺龙)政治部主任,李侠公调回中共两广区委军委工作。随后又由中共中央派赴苏联学习,结束了他俩一起生活和工作的难忘历史,南京政府与苏联政府断交,他们中断了通信。

周逸群、李侠公分别后,周逸群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贺龙)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成为贺龙军长的入党介绍人,与贺龙一道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了红六军及红二军团,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1931年5月中旬途经岳阳贾家凉亭时遇敌不幸牺牲。1927年2月,李侠公到达苏联,先后进入中山大学、列宁格勒军政大学学习,担任中共旅莫斯科支部宣传部长,1930年回国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而脱党,抗日战争时期,李侠公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少将设计委员、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陆军大学中将政治部主任等职,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翻译出版《政治经济学史》(第1卷),成为马克思主义翻译家、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建国后担任政务院参事、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民政厅长等职务。

责任编辑:熊源

猜你喜欢

旬刊黄埔军校贵州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2020年点中70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本刊2017年点中6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黄埔军校一期师生中的浙江籍中共党员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abbitt’s Failure in Rebellion
刘英杰
贵州教育出版社
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