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争鸣 百花齐放

2009-12-18

音乐探索 2009年3期
关键词:高层论坛

丁 灵

摘要:2009年4月25日,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于杭州师范大学举办了“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并以“建国60周年以来的音乐评论”为主题。文章从历史回顾、学科现状、学科建设及学科关系4方面对与会代表们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音乐评论学会;音乐评论;高层论坛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35-04

2009年4月25,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了“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论坛以“建国60周年以来的音乐评论”为主题,专家们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激烈讨论。参会的代表有王次炤、梁茂春、杨燕迪、乔建中、韩钟恩、钱仁平、谢嘉幸、明言、杨民康、刘再生、田耀农、杨和平、郭克俭、彭根发、龚妮丽、王晡、靳卯君等,《人民音乐》、《音乐研究》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音乐学术期刊的负责人也出席了论坛。学会会长王次炤教授在开幕式发言中回顾了学会历史,肯定了已有的成绩,也对学会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杭州师范大学丁东澜副校长代表学校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

一、主题发言

此次会议,无论是代表们阐述的主题,还是深刻思考的问题,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一次实至名归的“高层论坛”。笔者将与会代表们文论中阐述的观点分为四类,即历史回顾、学科现况、学科建设以及学科关系,分别进行阐述。(同篇文论多次出现时,后文中仅以作者名代替)

(一)历史回顾

中国的音乐评论伴随着复杂的社会环境走到今天,道路曲折、漫长,它涉及到一些人物的评价以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甚至是一些“禁忌”。刘再生在其《导向作用与实践检验》一文以“编者按”作为音乐批评的一种存在方式切入,选择我国80年来音乐期刊中几种不同类型的“编者按”加以介绍并作简要点评,目的在于回顾这种音乐批评方式对于历史及现实所起到正(创造力)、负(破坏力)面之作用与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音乐批评界80年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并呼吁我们应当总结并接受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事件、现象的争论,通过对这些事件与争论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出音乐评论家思想变化的轨迹。彭根发在《回眸<乡恋>》一文中,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乡恋争鸣”的回顾与反思,提出歌曲的社会功能、歌曲的音乐批评、流行歌曲的创作、演唱、传播、理论研究的问题,还是值得继续深入思考的。龚妮丽在《新中国“主旋律”音乐评论的回顾与研究》一文中,将主旋律音乐评论分为3个时期:1、改革开放前27年,音乐评论作为批评的武器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几乎是一种以社会评论为主的评论模式,并承担着对当下文艺政策解读的任务;2、改革开放以后—1993年,音乐评论观念有了新的拓展,并且对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给予了充分重视,加强了对主旋律音乐的自律性研究;3、1993年—今,主旋律音乐的批评话语出现了复杂的多重文化元素,如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对传统美德的眷顾等,为建设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音乐评论以其批评的武器艰难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郭克俭在《多维时空的演绎与互动》一文中,通过对新中国声乐学术热点的回眸,作出了自己的理性思考,他认为:以具有学科建设意义的“唱法科学”命名取代“科学唱法”的概念,并提出了“摈除名利思想、更新学术观念和开阔艺术视野”的建议。田耀农在《多元文化与个性写作背景下的音乐评论》中,回顾了新时期3个背景中音乐评论的定位:在后冷战时期的政治背景下,音乐评论应充当“桥梁”的作用,使中国真正融入不受歧视和制裁的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大家庭;在多元文化主义旗帜下的文化背景中,音乐评论应提倡此背景下的音乐艺术形态和音乐艺术理念,为确立中国音乐为世界多元音乐中的一元提供理论的、舆论的支持;在作曲家个性写作的艺术背景下,更应多评介富有个性的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等形成和谐共融的音乐理解环境和宽广的音乐接受胸襟。明言在《透过文本看人物》中,对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音乐批评家作出了自己的“人文关怀”,并将建国以来的音乐评论分成4个阶段:1、“建国初期”,音乐批评是一个围绕着《讲话》精神展开音乐批评的时代,这个批评群体在与官方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性的同时,以自己创造性的智慧,积极展开音乐批评实践活动;2、“文革”时期,音乐批评是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里,音乐批评家们处于一种“集体失语”的状态中;3、“新时期”,音乐批评是一个“三足鼎立”、“思想解放”的时代,还是一个“接续历史”的时代,在这个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时代里,批评家们不辱历史使命,联手完成了一幅宏大历史画卷的绘制任务;4、“后新时期”音乐批评是一个“多元并存”、“各行其是”的时代,还是一个“承续辉煌”的时代,从事音乐批评的人物更多,涌现出来的批评文献更众,批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梁茂春在《文革中的音乐评论》一文中,通过对文革时期音乐评论的梳理,总结出以下4个特点:政治方向上——“工具乐评”、“武器乐评”;思想方法上——简单的“阶级分析方法”,绝对主义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美学观念上——片面崇尚“英雄美”、“雄壮美”;文字风格上——推崇一种盛气凌人、奴颜婢膝、随风摇摆的文风。王晡在《音乐评论的基本资质》中,认为1950年以来的中国,把“文以载道”的中国传统思想曲解成为政治服务,把政治的、社会的、阶级的分析作为音乐评论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20世纪80年代国家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音乐评论在总体上、主体上非但没有成为中国音乐发展的促进因素,反而成了阻滞力量。杨和平在《多变语境下的新中国音乐评论60年(提纲)》中,将60年的发展分为两类: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建国至50年代末,音乐学者们主要以翻译、介绍的形式,传播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音乐批评研究成果;开始运用音乐美学原理,来研究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并取得显著成绩;涌现出许多音乐评论家,如贺绿汀等。改革开放以后音乐评论研究取得了新成果,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员遍布全国一些主要省市和院校,促成了对西方音乐评论的翻译、介绍与研究,并收集、整理、校释与研究了中国古代音乐评论遗产,在中国音乐评论基本原理研究、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广泛的成就。乔建中在《一个甲子的求索》中对一个特定的“乐派”进行回顾与思考。其中如何促进其发展,是他思考的核心,并提出此领域理论探索尚缺乏的问题,应给予更多关注。

(二)学科现况

针对曲折的历史发展道路,“先天不良”的音乐评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杨燕迪在《中国音乐评论现况判断》一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的音乐生活中缺乏音乐评论的声音,原因有5点:音乐生活尚欠发达;一般公众(包括音乐家自身,多指文化人)对音乐的文化含量与精神品格尚没有足够认同;公共媒介和出版领域在音乐评论方面尚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具有全面素养和广泛影响的音乐评论家群体尚待形成以及音乐评论的内在思路和理念尚待廓清。杨民康在《中国音乐批评应该提倡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中认为:音乐批评的对象性差异及其所享文化权益处于不平和状态;中国音乐批评的研究队伍状况,目前乃是以国家级和各地音乐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学者为主,而如何来加强学术批评队伍的自律、自省、自控诸学术环节,以利于在具体的音乐研究实践中去正确地处理和调节不同阶层、族群之间的音乐文化关系,如何有效地对之开展音乐文化批评,这是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梁茂春认为:现今音乐评论中大批判、大吹捧的文风时而出现,与文革评论有着密切关系。陈荃有在《学院、学会、学刊与音乐评论事业的发展》中指出现今音乐评论的发展与学院、学刊、学会的发展成反比,其主因在于“三学”:学院注重技能,忽略传道;学会走向民间,关心音乐生活;学刊沦为职称评审的工具,成为论文集,丧失了主体性、引导性的功能。龚妮丽认为:21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多元景观使批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的困境。总之,音乐评论走向了深刻,也走向了艰难的选择。王晡认为:应该否定作为政治性附庸的音乐评论;应当公正无私保持其独立性,保持其和商品经济的必要距离;“音乐学分析”也应是音乐评论所必备的资质。杨和平认为:中国音乐评论一直滞后于社会音乐实践;学科建设和评论队伍的建设相对其他领域而言,发展相对缓慢,还缺乏健康、诚恳的评论风气。

(三)学科建设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学科建设像一座大山一样摆在学者们面前,音乐评论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参与评论的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音乐评论的受众群体应当如何界定等,都是值得探讨与深思的。杨燕迪认为在音乐评论的建设中音乐评论家的自身建设尤为重要,从广义的角度看,他们是特定社会中音乐意识的公共代言人,应同时具备音乐素养、审美敏感、深厚学识、辛辣文笔、广阔视野、文化理想和社会关怀等资质。至于音乐评论的对象、任务、目的、方法、文风、要求、指向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思索、商讨。他还认为:音乐评论应以作品为中心。韩钟恩在《音乐批评与音乐美学的关系》一文中指出,在音乐评论具体的教学中,既要有基础性的内容,又应有转换性的方式(转换:将专业性强的术语及内容转换成浅显易懂的文字给公众),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并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学科发展。杨民康认为:中国音乐批评应该注重和借鉴人类学及当今哲学社会科学界所提倡的批评性文化反思精神。{1}谢嘉幸在《音乐批评的基本理论学科》一文中提出:音乐批评是历史的追问;是三个话语系统的耦合及理论切入音乐形式、主体体验、社会意念(音乐分析、美学阐释、观念批评)几种音乐学分析的理论流派。刘再生认为:音乐批评与实践检验是一对矛盾统一物,音乐批评必须接受实践检验;同时,实践检验反过来又促使音乐批评升华到一个更为接近“真理”的理论高度。田耀农认为:音乐评论应提倡温和的、善意的、真诚的、恳切的、商量的语体风格,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判,多评论一些具体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思想,少论争一些抽象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把音乐评论定位为作曲家、表演家和理论家的挚友而不是法官;做音乐家与音乐听众的桥梁而不是高深莫测的智者;做音乐实践的导师而不是音乐活动的指挥。乔建中认为反思也是一种批评:音乐学进入活跃时期已有30年,应进行全面的反思,即把对对象的研究变为研究对象,这对整个学术的推动有很大的作用。明言认为:现实社会是批评人物的成长环境,批评人物是批评文本“之父”。立足社会看文本,透过文本看人物,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人物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当代音乐批评研究的三元素:文本、历史、人物,是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的。梁茂春认为:追求音乐评论的独立地位和品格,追求音乐评论家的独立人格,追求音乐评论中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是学科建设中长远与艰巨的目标。陈荃有认为:评论人应该时时以社会主人翁的身份,承担起文化健康发展的重任,匡正抑邪、褒优贬劣,甘做文化发展的“护花匠”。同样地,众多由专业人士所供职的音乐学院、学会、学刊,作为含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织或机构,理应担当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培育、造就富有公共责任心的优秀专业人才,同时组织、引导、光大健康有为的音乐文化发展方向。王晡认为:学科应面对“当代”所面临的现实环境,面对尚正存活着的一切音乐,人物、事物、实物三者并重。钱仁平在《没有树木 哪来森林》中指出,文本分析是音乐评论的基础,应当引起重视。杨和平认为:音乐评论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以及完善不是一日之功。郭克俭认为:批评光是纸质文本影响力不够,应利用更多媒体发挥其作用。

(四)学科关系

在这个方面则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关系,即音乐评论与作曲、作品、表演、公众等之间的关系和音乐与其他姊妹学科之间的关系。正常的音乐评论可以促进音乐创作、表演和音乐生活健康地持续发展;而将音乐评论与音乐的其他各科门类联系起来看,在方法论的探索上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在相互渗透、交织的关系中,力求发展新的方向与道路。韩钟恩认为:尽管两者在根本上存在差异,但在具体进程中,依然可以进行协同处理,充分利用两种不同姿态以及两条不同路径可能产生的有效误读、合法偏见、正当错觉,通过适度整合,产生出更丰富多姿的综合效应。杨民康认为:要在音乐批评中接受民族音乐学或人类学方法,不仅强调它所注重的文化研究的外在倾向,而且看重它强调批判性文化反思的实质精神。谢嘉幸认为:1、音乐批评,须臾离不开对音乐的本体、美学观念及其社会内涵的观照;2、音乐批评,需要“音乐学分析”来弥合纯粹形式分析与纯粹观念批判之间的鸿沟;3、体验与诠释,是音乐学分析的灵魂,也是音乐批评发生的前提;4、音乐批评是音乐解释学{2}循环中能动的一环。

二、主题讨论

代表们各抒己见的主题讨论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每次学术火花相撞的瞬间都为中国音乐评论增添了色彩。讨论主要围绕着学科建设的内外因素问题而展开。

(一)外在因素

杨民康针对杨燕迪的发言补充说明:1、音乐批评是涵盖文化品格、社会良知的学科,要发展音乐批评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2、需要更宽广的学术环境——中国的音乐批评在音乐学院中,从而对其他社会科学的知识掌握不足,今天怎样提高综合素质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3、音乐批评的对象(除严肃音乐外)对流行音乐、传统音乐等均涉及社会学问题的音乐,怎样从不同社会阶层与群体进行社会批评?杨燕迪针对杨民康发言引申内容——民族音乐学是一门具有强烈反思性的学科,而民族音乐学家进入音乐批评的领域,能带来新的视角,对音乐批评很有意义。钱仁平针对明言与梁茂春的发言,发表了两点感想:1、音乐评论的历史的当代感与当代的历史性,在教学、学习中有很高的价值; 2、音乐批评与音乐评论是两个意义相同可以混用的词,音乐批评更具学术性、音乐评论更大众化。钱仁平认为韩钟恩提出的音乐美学与基础分析是音乐批评的两大基石。对于刘再生与彭根发的发言,韩钟恩认为:意识形态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利用这些不同的立场、存在的差异来挖掘积极的东西。

(二)内在发展

针对韩钟恩对审美的强调,杨民康提出是否可能对阐释者进行阐释,即对研究对象的审美的批评。杨燕迪针对谢嘉幸的发言认为:音乐批评如何去理解或怎样划分其范畴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张弦认为音乐批评应该回归到音乐本体,在音乐教育中应作为学科存在;而对于中国音乐评论学会来说,应多组织些较有规模性的活动,从而来推动中国批评的发展。靳卯君认为:评论应分为学术性、普及性和商业性,而其发展落后于音乐发展,所以需要学术性的作者更多关注群众音乐的需要,普及型作者加强自身修养、文章深度,降低商业化。金兆钧认为:应将非职业乐评人纳入音乐评论的视野——非职业乐评在特定年代产生重要作用(无论好坏),在将来,非职业的乐评为音乐评论的一个方面军,他们将强烈影响大众;建议年轻一代快速占领大众传媒,尽早进入音乐评论,积极将他们推向第一线,有效地影响社会生活。针对乔建中与田耀农的发言,刘再生认为:在音乐创作中关注到现存的已有一定影响的并已有作品支撑的流派给予音乐批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任何流派的形成都是水到渠成的,不应过早的规划;现今的评论应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他与对象的关系应摆正,表扬和批评都是需要的。韩钟恩认为:音乐评论应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也应该透过人物看文本(的真实性),丰满人物的形象应从多角度挖掘。靳卯君认为音乐界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事随处可见,应深入考察才能还原历史之原貌。金兆钧针对钱仁平、王晡与杨和平的发言深入思考:就评论而言同样需要好的分析,而“平民式的音乐分析”能与大众更好的对话;音乐评论如何存活:1、向老百姓解释清楚什么是音乐、现象,这是评论者的使命;2、承认当下,通过学识与观察,得出自身带有价值判断的观点。他认为乐评永远是建设中的乐评,应通过研究、传播促进沟通及学科完善。叶继红认为:音乐评论的领域应更宽广一些,应主动的将音乐教育纳入音乐评论的视野;同时也希望音乐教育本身关注到音乐评论,在课程设置中应包含音乐评论;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普遍存在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体现了音乐评论滞后的问题,但中小学生喜欢的音乐取向仍需要音乐评论的指导。于庆新认为:音乐评论应该呼唤真诚,因面对政治强权的干预与人性自身的弱点难以克服,音乐评论完全处于失语状态。谢嘉幸认为:直面评论还要与人为善,不同观点不一定是势不两立,也可为不同角度的探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高拂晓认为:音乐批评的对象应加入对作品表演的诠释,应与作品联系起来,包括手稿与书信、史料研究、国际评介、个人感悟,再此基础上应深入考虑到历史表演与风格演变的问题;音乐评论的种类应更多样化,如CD、录音、录像的评论、书评(国内较薄弱)、对音乐现象的评论等。此外,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也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意见,他们的发言成为新生力量对音乐评论热切关注的代表性声音。

三、会议总结

此次会议主题涉及了音乐作品、表演、观念思想、学术等的评价,但仍应拓宽至经验感受层面、技术层面、音乐学层面,用知识和经验做出评价。王次炤教授对评论学会的建设提出了意见:1、扩展队伍,吸收乐评人;2、组织队伍,让大家从事音乐实践,对实际的音乐评论做出研究,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写乐评;3、组织对音乐评论的理论研究;4、关注音乐生活。

责任编辑:郭爽

注释:

①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是一种由欧美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人类学)学者首先发起的,以多元文化世界观为准绳,旨在对于研究者队伍的文化观念、学术行为和研究结果进行自我约束警省和批判性反思的行为规范或行动准则。其特征表现为:1、由居于主流和强势社会阶层和族群,掌握了一定文化话语权的学者所发现的群体自律性行为;2、表现出某种意图超越不同学术流派和社会文化群体,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也反对极端民族主义以异议的学术倾向;3、对于批评者自己来说,因无异于为自己头上悬一把旨在自律、自省的“达摩之剑”,以至既需要有文化和学术上的敏锐眼光,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胆识和勇气。

② 解释学分为解释学复原和解释学创意。复原中包括聆听、体验、感悟;创意中包括应用——创意、表演、创作、批评。而处于解释学循环中的音乐批评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高层论坛
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召开沪苏浙皖党政主要领导出席
李克强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年会的境外代表并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