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白登之围”到“马邑之谋”的汉匈和亲

2009-12-15张惠玲

甘肃教育 2009年20期
关键词:和亲西汉匈奴

张惠玲

〔关键词〕 和亲;西汉;匈奴;白登之围;马邑之谋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51—02

汉匈和亲的起由

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但由于经历长期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据史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而与此同时,以漠南为中心,控制北方广大区域的匈奴民族正处于冒顿单于的统治之下,非常强盛,其拥有号称“控弦三十万骑”的强大军队,而作为游牧民族的他们看来,掠夺、抢劫是比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耀的事情。因此,他们多次闯入中原地区,大肆掠夺人畜、生活用品,这严重威胁着西汉的统治政权。

公元前200年,匈奴冒顿单于出动四十万骑兵攻打太原,汉高帝刘邦率三十二万大军北击匈奴,结果被围困在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后通过厚礼贿赂匈奴阏氏才使冒顿单于撤兵而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面对匈奴“数苦北边”的情况和强大的优势兵力,如何处理汉与匈奴的关系成为了汉高帝亟待解决的问题。大臣刘敬在分析了西汉和匈奴的形势后,建议刘邦“诚能以适长公主妻单于,厚奉遗之,彼知汉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厚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使辩士风喻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曾闻孙敢与大父抗礼哉?可毋战以渐臣也。”刘邦纳其计,公元前198年,汉王室选民家女封为“长公主”,嫁于冒顿单于,并“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匈奴不犯汉边。从此确定了汉与匈奴的和亲政策。

此后吕后、惠帝、文帝、景帝,直到武帝初年都延用了此政策,和亲成为了西汉王朝前期处理与匈奴关系的主要政策。据史所载,终西汉之世,西汉王朝共与匈奴和亲十二次,其中十次发生在武帝继位之前,即从“白登之围”(公元前200年)后汉高帝创和亲始,到武帝初期发动“马邑之谋”(公元前133年)匈奴绝和亲,匈奴与汉的和亲大都发生在这67年间。但在这一期间,匈奴平均每隔六七年还会“入寇”汉境,其目的主要是捕杀吏卒,抢劫畜产及掠夺人口,但时间较短,用兵也不多,哄抢一番则会离去。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汉匈双方的战事依然存在,但只是短暂的、小规模的边境冲突,执行和亲政策仍是汉匈交往的主流。和亲促进了西汉与匈奴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双方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汉匈和亲的原因

从西汉王朝来看:汉初,中原地区生产凋敝,社会残破不堪,西汉王朝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恢复残破不堪的社会经济,此时实在无力对匈奴用兵,西汉王朝统治者们所希望的是与匈奴“和睦久亲”。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弱兵与强敌需维系“无大战”的情形,保存实力,图谋发展,而和亲策略比战争策略更胜一筹。西汉政府依靠和亲政策从战争中抽身而退,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为“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后来武帝重创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说,和亲是西汉政府保全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项对敌策略。

从匈奴方面来看:匈奴接受和亲,从经济上考虑要比从政治上考虑更多一些,匈奴单于更看重和亲所带来的经济利益。首先,西汉嫁公主与单于,一次赠金千余斤,并且每年奉送一定数量的絮、缯等丝织物,还有酒、米、食物等,后来还增加金帛、丝絮等贵重物品。匈奴不用掠夺,不发动战争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财富,人财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其次,匈奴人主要依靠畜牧业为生,农业和手工业尚未发展到自给自足的程度,因此迫切需要用牲畜和毛皮换取汉族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以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各种需求,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关市”贸易。汉朝开放关市,允许汉匈两族人民互通有无,进行交易,匈奴从汉族地区换得许多他们所稀缺的物品。当时的匈奴虽然强大,但他们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比较落后,汉朝先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是他们所缺少并渴望得到的。明代的杨继盛认为“互市者,和亲之别名”。单于接受和亲看重的不是美女,而是财物、关市。为了获利,也不惜为人子婿。匈奴犯边,发动战争的目的也是“从自为趋利”、“见敌则逐利”,其真实用心都在一个“利”字上。只要匈奴答应和亲,不需要战争,便可获得公主、金钱等,政治上占优势,经济上得到好处,这对处于奴隶社会的奴隶主政权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汉匈和亲的意义

汉匈双方和亲政策的实施,使得双方战事减少,双方人民从水深火热的残酷战争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双方人民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符合人民的利益,特别是有利于西汉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反对地方割据势力斗争的进行。

和亲政策的实施,使边疆秩序基本稳定,也使民族贸易初步展开,农牧业生产得到发展,同时匈奴以漠南为中心,建立了政权,结束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北方的统一,从而为后来塞北与中原地区的统一打下了基础。汉匈和亲政策充当了两种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互补、互动的催化剂,成为两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基本方式,尽管这种交流伴随着民族冲突与压迫,但对于两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则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互市和交往,也使大量的生活资料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流转到匈奴地区,促进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为农业和手工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汉匈和亲政策的实施及和睦局面的形成,对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以和亲和通关互市为特点的汉匈关系的产生,开创了两族和平友好关系的先河,为长城内外各民族的往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亲成为汉族与兄弟民族之间平等联合、和睦相处的桥梁,“和亲”是民族友好的象征,其为后世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树立了榜样,如后世的东汉、唐等都继承了和亲政策,与各少数民族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

结束语

西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提出的对匈奴的民族政策具有开创性意义。西汉王朝对匈奴的民族政策是罢战言和,重在寻求和平,达到“渐至以臣”的最终目标,而和亲则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和”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说过:“和亲政策,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种陈旧的、过时的民族政策,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确实是维护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方法。”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西汉王朝一系列的对匈奴的民族政策总体上是行之有效的。和亲政策不仅有利于保持边疆的稳定,也为后世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总之,西汉的和亲政策是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一种政治联姻,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历史进步性:和亲促进了汉匈两族经济文化交流。这种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民族融和的过程。我们更不能否认的是和亲对于维护民族友好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安定边疆、促进民族融合、加强国家统一以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和亲西汉匈奴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西汉
义退匈奴兵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机”之匈奴的阴谋
兵不厌诈:和亲公主是间谍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唐代涉蕃诗中的和亲联姻
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