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黄未接季 米价渐涨时

2009-12-15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35期
关键词:米价粮食市场每斤

冯 源

“刚接到密山老家电话,大米拍卖价每斤又涨了四分钱。”在浙江省最大的粮食市场——杭州粮油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黑龙江粮商宋旭升告诉记者:“估计粮价还得涨。”

在全国第二大粮食调进省份浙江,近半年来的米价涨势有如“温水煮青蛙”。受季节因素和储备粮拍卖等因素影响,批零价格正在小幅上涨。

两大主力你方“涨”罢我登场

浙江是缺粮省份,但是浙江人口味挺“刁”,以食用晚粳米为主。浙江省粮食局购销调控处副处长王路平介绍说,目前浙江粳米产量约600万吨,而需求为925万吨,有40%需要外省调入。而目前浙江市场上流通的粮食中有80%来自省外。

浙江米市的两大主角分别是东北大米和苏皖大米。据浙江省粮食局监测,4月份以来,东北晚粳米价格明显上涨,但在5月下旬以后,上涨势头放缓,价格总体保持稳定,目前已低于最高峰的价格。而苏皖粳米取而代之,从6月中旬以来则持续小幅涨价。

另据浙江省价格监测中心对浙江主要粮油批发市场监测,7月份晚粳米批发价上涨较快,江苏特制晚粳米和东北特制晚粳米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为3320元/吨和3900元/吨,环比分别上涨2.47%和1.04%。

市场经营者的感受与有关部门的统计相当一致。杭州粮油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管理发展部副经理陈云兔也介绍说,市场东北大米批发价格在今年4、5月间曾经出现大的波动,每吨价格上涨了200元左右,但到了五一节后涨价之势放缓,而苏皖大米开始跟风。

而在市场经营东北大米的“天然谷屋”店员马燕英说,7月底米价比7月初每斤多了两分钱左右。而在经营苏皖大米的成娇粮油经营批发部,经营户严海珍说,每隔一周进价就要增加每斤一到两分钱。

涨价的背后是供应吃紧

作为全国第二大粮食调进省,浙江米价上涨,原因主要在省外,供应吃紧是主要原因。

“现在就是俗话说的‘青黄不接的时候,”王路平告诉记者,晚稻收获要到国庆前后,眼下难免供应紧张。而杭州粮油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强进一步分析说,最早上市的安徽粳米也要到9月20日以后登场,7、8月份历来是粮食库存薄弱期,也是市场上的涨价周期。

专家介绍说,青黄不接季之所以是米价上涨时,除了供求关系紧张外,还要考虑米质。王路平介绍说,质量越高、水分越少的大米越易于贮存,因此越是好米卖得越晚,现在上市的米必然是当初收获时的好米。好米就要有个好价钱,而且还要算上半年多的仓储费用。

新米未到,老米的供应也显不足。业内人士分析,缺粮的浙江依赖市场供给,而从去年开始,国家积极收储,市场可以自由流动的粮源相应减少了。严海珍就告诉记者:“江苏的米厂说农民手里已经没有米了,米厂都等着从国家储备粮里放出米来。”

加之国家储备粮拍卖价格稳步上扬,这“双掌齐出”的一招推高了市场粮价。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国家从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乐见拍卖价格出现上涨,估计粮价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而宋旭升也认为,东北储备大米拍卖价格上涨之势还会延续到8至9月。

传导效应尚未波及消费者

“我每次到市场里买江苏大米,都是82元100斤,似乎没有感觉米价涨过。”在杭州古荡农贸市场附近摆修车摊的小倪告诉记者。

小倪每次都是在市场经营户张丽江的摊位上买米,记者在她的摊位上看到,几种安徽米、江苏米和东北米的价格均在1.6元至2元每市斤。张丽江说,这半年来每种米的进价大约每斤都涨了1到2角钱,但是考虑到要吸引客户,加上还有薄利,所以零售价只略微上涨。

而在杭州世纪联华超市华商店,营业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大米售价并未上调。店经理余丽亚也介绍说,超市调价要经过公司总部以及物价等部门的核准,因此近期也没有收到过米价上调的通知。

在浙江粮食市场的价格链条上,批发到零售之间的传导效应尚不明显。据浙江省价格监测中心监测,7月份大米零售价格总体平稳,标一早籼米、晚籼米和粳米全省平均零售价格每市斤分别为1.49元、1.64元和1.73元,环比均与6月持平,同比则分别上涨4.93%、4.46%和0.58%。

陈国强分析说,夏季固然青黄不接,是粮食供给的淡季,但同样也是粮食消费的淡季,高温季节影响了人的食欲,同时大专院校学生都放假回家,减少了集团大宗采购,因此,需求下降同样会抑制米价上扬。

而粮食市场历经多年发育,经营者心态也更为理性。陈国强认为,这几年浙江粮食市场的经营者基本不会有囤积居奇的心态,像东北大米价格从4、5月间的强势上涨,到现在的微幅小涨,就是明显的例子。当时大家是担心国家对入关稻米运费的补贴政策即将到期,而加紧采购,而等到国家保持政策不变,涨势就即刻放缓。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米价上涨的趋势难以持久,而新米上市之日,就是价格企稳之时。陈国强表示,据他前期赴江苏、安徽和黑龙江等地实地考察,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供应不成问题。而宋旭升也认为,国庆节前后新米上市后,涨价就会画上句号。

猜你喜欢

米价粮食市场每斤
清代的省级粮食市场网络与市场中心——基于粮价和商路视角
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巧降米价
冬储菜价格创5年最低 居民更爱新鲜菜随买随吃
“水稻抗议”
让大米身价翻番的七种卖法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工作的通知
白鸽探长
论我国建立开放式粮食市场体系的实践策略
包饭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