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融化观众耳膜的电影音乐

2009-12-15杨海军

电影文学 2009年18期

杨海军

摘要影片《南京!南京!》的音乐整体主题以中提琴演奏为主,低音弦乐群铺垫,鼓的打击乐声贯穿,调式采用小调式,部分地方运用民族调式的旋律,用来渲染影片的气氛和刻画人物的内心。音乐多以诉说性的、气息悠长的旋律展开,篇幅不多的音乐给观众的感受却很多,影片功力很高的音响设计使得音乐综合色彩更加丰富,电影音乐是画面的延伸,具象和抽象及科技的结合使电影艺术更具表现力。

关键词呼唤式,诉说性;人性回归;环境声音;深度感

看了《南京!南京!》,心情沉重,以这段历史为素材也曾多次被搬上银幕,但是青年导演陆川没有过多追求吸引眼球的所谓战争场面,而是拍出了中国人人性的力量。该片采用的是有联系的两段式结构展开故事的。前半部分段落主要讲述了南京被日军包围后,国民党精锐部队中的陆剑雄等爱国志士顽强抵抗、终被俘、被残酷的集体屠杀的故事。音乐也从中提琴的“诉说”到最后大屠杀时那种悲壮而煽情的弦乐群演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后半部分则以德国人拉贝所建立所谓的“安全区”内的国人与日本占领军之间的残酷的人性拉锯战,此时的音乐多以刻画人物的心理叙述为主,最后导致日本兵角川的人性回归,到他“救人”、自杀的故事叙述。剧中人物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代表中国军民群像的各个典型人物:英勇抵抗的陆剑雄、尊严女性的姜淑云、人性游弋的唐先生、坚强妻母的唐太太、最美牺牲的小江、黎明希望的小豆子。音乐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形象进行了刻画塑造。另一条线索是代表不同战争态度的日本人:人性回归的角川、人性泯灭的伊田、悲情慰安的百合子。这些人物的组合从最基本的个人单位诠释了一幅富于真实感的战争图画。而德国人拉贝在这部影片中只是一个事件背景的安排,没有过多描述。影片不像传统大片那样挥毫泼墨的大面积使用音乐,用音乐造一种势,此影片的音乐使用更看重的是内涵、人性的东西,所以宏大的交响乐场面也很少,但是每次音乐的出现都让观众的心随音乐一起流泪,特别是中提琴拉奏出的悠长旋律主题,似乎在倾诉着人间那段历史的悲哀。

影片开始的音乐是德国音乐家罗伯特·舒曼的钢琴曲《Winter Time》,琴键敲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乐曲的速度很慢,旋律是小调式,呼唤式的音调主题把观众带回了那个痛心的历史年代。当钢琴声结束后,日本乐器尺八演奏出不和谐的音程,伴随着低沉的弦乐群音色和大鼓的敲击声,使影片故事得以展开。

在影片(00:03:45-00:04:10)之间,日本人开始攻南京城,大批国民党守城士兵溃逃,仍有大量不愿投降的士兵,其中以陆剑雄为代表的留下来,在这座城市里展开了无望而惨烈的抵抗。影片作曲刘彤在这里使用五声民族潋调式,小提琴组演奏出一段凄凉的旋律,这个音乐好似给观众讲述着这个城市、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不幸。

在影片(00:05:40~00:07:30)之间,这段音乐是本影片音乐配乐最长的一段,也是音乐情绪对比最多的一段。日本人攻破了南京城,城市瞬间横尸遍布,画面的凄惨和音乐的“哭诉”使每一位中国观众的心在滴血。音乐开始是低沉的弦乐贝司铺垫,独奏的中提琴以上行的小六度大跳展开旋律进入,然后尾音落在小调的属音上保持,中提琴演奏的旋律全句只有三个音,但是每个音都像针一样扎在观众的心里;中提琴后的音乐,低沉的弦乐贝司继续保持为背景引出了大鼓敲击的欢快节奏。这鼓声好像告诉观众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得意心情,这段音乐以女声的凄凉哼唱结束,给人以战争的无奈和人性的泯灭之感。

在影片(00:28:50-00:30:40)之间,尺八又一次演奏出不协和的音程,然后鼓声有节奏的敲击作为背景,低音弦乐继续铺垫,小提琴组时断时续的演奏,音乐配合画面描述着日本兵令人发指的惨无人道的行为。但是导演这时候叙事却用了一个日本兵角川的复杂、矛盾的心理描写,当他看到自己的军队给邻国造成巨大伤害时,人性回归的他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以致最后自杀。此段音乐的鼓声结合了大量杀戮的凄惨画面,不但在听觉上对观众是一种冲击,同时鼓声的运用也给人们以觉醒等深层次的心理暗示,与电影主题相呼应。

在影片(00:35:40-00:36:20)之间,听这段音乐我流泪了,不是我脆弱,而是每一个中国人在看到这一幕时,都会和我一样。这一段画面是日本兵第一次大规模的屠杀中国同胞,音乐先是低音弦乐群拉奏出低沉的音乐,好似人发出来的呜咽声,中提琴下行的小调式旋律进入,旋律悠长的气息,以致观众也跟着乐句的呼吸点,吸着剧院周围不太多的氧气。这段哭泣、诉说性的中提琴旋律配合着画面,我相信如果有上苍,他看到后也会为之动容。

在影片(00:39:10—00:44:00)之间,这段音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长笛演奏出凄婉的旋律,竖琴作为背景,整个配器只有这两件乐器,音乐配合着画面显得很平静。当第二批将要被屠杀的中国同胞被带到了屠杀场后。看到如此之多的中国同胞被日军杀害,他们被日军的非人行为惊呆了,有一个同胞大声喊“中国不会亡”,大家都跟着喊起来。在中国同胞的大喊声和日军的子弹声中,第二部分音乐响起,影片的作曲者采用丰满的弦乐群演奏,宏大煽情的音乐“洗刷”着每一个中国人滴血的心,同时辉煌的音乐也给遇难同胞以音乐的祈福。在密集的鼓声中,第三部分音乐开始,这部分音乐只有鼓声,很强的鼓声,声声敲击着观众的神经。鼓声配合着日本兵角川站在高处背对着镜头的画面,他看着堆积如山的尸体。看着他们日本士兵的“杰作”,他的内心深处的人性回归主题再一次被刻画,渐快、渐强的鼓声又一次给国人以觉醒的心理暗示与电影主题交相呼应。

在影片(01:20:35~01:21:55)之间,这段音乐让人感受到中国女同胞人性的伟大。当日本军需要100个中国女人去做慰安妇,才能换回难民营的安全时,伟大的中国女性为了挽救同胞而牺牲自己的精神,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观众。这段旋律依然是中提琴演奏,竖琴作为背景,音乐最后以女声哼唱淡出,整段音乐优美中带着无尽的悲伤,这段音乐让人触摸到中国人性深处最美的东西,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当日军人性一旦退化到兽性时的愤怒和无奈。

在影片(01:26:20-01:27:20)之间,电影引用德国音乐家舒曼的钢琴曲《Winter Time》再次响起,呼唤式的旋律主题又无情地拨动着观众此时脆弱的神经,日本兵角川看到中国女人被蹂躏后悲惨的命运,让他未被泯灭人性的心理又一次震撼了。

影片结束音乐又回归中提琴那哭诉的主题,后面弦乐群的转调进入,凄美、苍凉的音乐让人记住这段人类历史上的不幸。音乐是画面的延伸,抽象的音乐可以给具象的画面更高层次的内涵,《南京!南京!》也不例外。

除了音乐带给观众思索以外,本片声效的动态运用效果也全面展现了影片音响设计能力之高。音效、声相已是现代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传统音乐的有益补充。环境声音对比从影片00:10:55处日本巡逻小分队推开教

堂的木门开始,影片带观众进入了一个较大的厅堂式的空间,在这个较大的“空旷”环境中,合适的声音“混响”“延迟”和“反射”效果的出现,配合影视画面,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感受到了真实的空间环境的塑造,将人们带入到一个严肃而又恐怖的气氛中。在与分镜头的音响处理上,声音同样具有非常明显的距离感和深度感,特写镜头中声音距离很近,而大背景则明显在混响和延迟处理上让人产生了听觉的空间立体感。当角川接到命令冲出教堂呼叫援军时,角川的叫喊声虽然也带有回响,但混响度已经减弱,使声音明显区别于教堂内的效果,将两段镜头之问的空间差异,在声音上予以合乎情理的衔接。而随后赶到的援兵摇响的警报,导演运用摄影机的运动和演员移动的调度,风匣警报的声音方向在空间位置上产生了明显的音量电平、运动、距离的改变,声音造型上营造了超越出有限银幕之外的空间特征。影片中最激烈的一场战争场面产生在影片(00:17:20~00:21:00)的位置,这一段极具真实感的战争戏,是全面展现影片音响设计的地方。这段影片的声音处理非常具有震撼效果,动态范围很大,以至于只有在影院里才会真切感受到这个片段视觉和听觉的震撼,虽然现在的观众几乎没有能亲临战场的真实体验,对于坦克、迫击炮、步枪的射击声音没有可参考的实际听感体验,但却完全能够通过这段4分钟的战争场而身临其境地体验一场激烈的殊死战斗的气氛。每一声枪响都像是在自己耳边不同距离的爆炸,声音短促而爆棚,由于使用5.1的声像处理,比左右声像在声像多点上的表现手法要丰富,所以枪声的方位和距离感都很明确,子弹高速击中墙体、钢盔或人体,以及流弹和爆炸残片的散落,都清晰可辨,多方位的立体声相配合画面把电影环境做得惟妙惟肖,不同口径武器射击声音差别都有所体现,所有的音效都与电影画面中所呈现的内容保持高度一致,而整体的频率音响师在布局时分布的又很清楚,高中低频的丰富分布,才使声音的距离感和方位感都很明确,杂而不乱。在角色对话的应用和声效的动态范围及音量电平控制处理上,突出射击与爆炸的动态感和量感,用音效音响淹没角色对话,产生极大的压迫、恐惧感。

这个影片音乐也让我想起了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以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为素材拍摄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影片那悲伤忧郁的音乐基调透过辛德勒的眼睛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茫。斯皮尔伯格曾这样回忆拍摄过程:“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象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间,我一贯用来逃避现实的摄像机直面现实,在拍摄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热泪。”我相信青年导演陆川和斯皮尔伯格应该有同样的感受,他也同样在影片中寻找那个没有人性年代的人性回归。《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整体很静很柔和,约翰·威廉姆斯在音乐创作上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浪漫乐派的传统写法。而作曲家刘彤在《南京!南京!》中“鼓”音乐的运用,有时让观众听起来觉得很吵很震撼,但是它的敲击声却从音乐音响上串起了一条民族觉醒的音乐理念;中提琴的“诉说”让观众触摸到了人性的最深处;钢琴的呼唤式主题,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远忘不了那段历史的伤痛;音乐柔和简练的旋律将一个民族复杂而沉重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之,此电影音乐感动着和融化着我们每—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