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朋友胡适之

2009-12-11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09年11期
关键词:胡适之芝麻大使

佚 名

主持 蔡志玲

初中生活,同学情深,朋友谊重。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为友情所困,把握不好,徒增烦恼,影响成长。不如读读下面三篇文章,看看别人是怎样对待朋友、对待友谊的,看看真挚的友谊会产生何等激动人心的力量,感染并促使我们快乐成长。

传说胡适逝世后,有的三轮车夫都停业悼念他,更不用说学术界、文艺界了。胡适的朋友很多,与之相识不相识的人都可以随口来句“我的朋友胡适之”。

珍珠港事变前,芝加哥大学教授史密斯当选众议员。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请他来用晚餐。史议员在赴宴的路上突然想起:还不知道主人叫什么名字呢,这如何是好?但转念一想,即使不知道主人姓名也是可以应付得来的,因为只需“大使”、“阁下”叫过去,一定没错。宴会后,胡大使送客时免不了说说“欢迎到敝国旅游”等客气话。“中国我是一定要去的!”史议员肯定地说,“我到贵国观光,第一个要拜访的便是我的朋友胡适博士。大使先生,胡适博士你认识吗?”胡适听后哈哈大笑。

恰如物理学中的磁场,胡适有一种西方人所说的“磁性人格”。“磁性人格”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禀赋,远非平常所说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可以形容。

新中国成立后,胡适再到美国,结识了“小朋友”唐德刚。这位“小朋友”经常跑胡适家蹭饭吃,顺便帮胡家干点体力活,当然也聊学术话题。在当时的唐德刚看来,胡适是个需要照顾的、和蔼可亲的老人,而不是那个大名流、大学者。

后来,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胡适的口述历史便由唐德刚来做。整理好胡适口述历史后,唐德刚就着手为口述历史写篇“短序”,结果,下笔如有神,一发不可收,竟写成一篇十几万字的“长序”,只好独立出来,另外出书,这就是《胡适杂忆》。后来,《胡适杂忆(增订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1999年1月出版。

在《胡适杂忆》中,唐德刚像个“老顽童”,不失时机地调侃,善意地开着玩笑。读这本书,读者感觉好像是在听“两个活宝”演双簧,这的确是一种享受。表面上看来,胡适的“小朋友”唐德刚对胡适是很不尊重的,其实不是这样。在不失时机地调侃、开玩笑的同时,唐德刚也在不失时机地肯定胡适。

晚年的胡适,回到台湾,有一位卖麻饼的小贩竟做了他的朋友。

这位朋友名叫袁瓞,空闲时喜欢读有关政治的书,有些问题使他困惑,却想不出答案,便写信向胡适请教。胡适不仅热情回信,还把两人探讨的问题写在文章里。后来,袁瓞常到胡适的办公室去看他。一天,袁瓞把带来的一个手巾包打开,里面是10个芝麻饼,黄灿灿的,散发着新烤芝麻的清香。胡适接过芝麻饼,笑眯眯地拿起一个便吃,嚼得吱咯吱咯响,脸上现出晚年少见的欢愉神色。

胡适常记着这位小贩朋友。有一次,胡适心脏病复发,住进台大医院。他的朋友拿了一个芝麻饼送到胡适病房来说:“我给你吃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我相信你没有吃过。”胡适见是麻饼,便笑了,说:“我早就吃过了,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做的啊!”胡适也够天真,以为那么大一个台北市,芝麻饼都是“我的朋友”袁瓞一个人做的。

赏析:本文写了胡适在他人生经历的三个不同时期,与三个身份各异的朋友交往的趣闻。虽然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通过有限的文字,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胡适“磁性人格”带给我们的情感欢愉与交友启迪。

猜你喜欢

胡适之芝麻大使
香喷喷的芝麻
我是菱大使
微笑大使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篆 刻
小狗大使
学人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