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趣”与“味”

2009-12-10陈玉福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纺车散文课文

陈玉福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不少语文教师都盛赞情境教学法,这其实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此种方式方法,确实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记一辆纺车》,是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散文。文字优美,抒情性强,具有较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目标有四:1.巩固有关记叙要素方面的知识;2.总结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组织的材料写法;3.复习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4.学习革命前辈崇高的理想、豪迈气概、乐观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一、课前活动:回顾生活,以激发兴趣。

要求:整理自己的文具,玩具或生活用品,从中选出一件最喜欢的,准备向同学老师介绍,让大家来共同分享你在此物上的情趣。

二、课内活动:回顾生活,启发求知,掌握课文知识,完成学习目标

1.向同学教师介绍自己喜爱的物品。

介绍的过程是学生活动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活动,同时伴随着情感的波动以及想象、联想的产生;不是一个人,而是全班同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滋有味,必然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讨论、评析介绍的情况。

教师提示:你认为哪位同学介绍的最好,最能感染你?为什么?经小组讨论,各代表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时,可自然引出对散文知识的复习:明确主题、掌握要素、抓住线索、安排顺序、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运用精彩的语言等。

3.导入新课:《记一辆纺车》是如何安排使用这些记叙文知识的?有何特色?顺理成章,在前面情绪的影响下,学生愿意从新课文中主动找出知识点。审题后,一般能提出如下问题:①什么样的一辆纺车?②为什么记一辆纺车?③怎样记一辆纺车?

4.听课文录音或范读课文,回答审题疑问。

①②两个问题很容易解决,难点是③怎样记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稍加提示,学生也会很快发现“不同侧面表现的形式,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方法,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三个问题的解决等于学习目标的完成。学生在求知识的渴望中学到的知识自然牢牢掌握。

三、课后活动:确定主题,安排顺序

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巧妙运用语言,以《自己最喜爱的(事物)》为题,写出文章。

经过散文知识的复习,以及范文《记一辆纺车》的分析讨论,学生必能准确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各要素的使用方法,再付之写作的实践,由“味”而“趣”,“趣”后品“味”,学生产生共鸣,自然形成能力。

试想:教师还是按学习目标,直接介绍作者,交代时代背景,接着导入课文分析,让学生将知识点对号入座,这种被动的学习、复习方式进行教学,有谁会提起兴趣呢?即使借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势必会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多数同学看电影凑热闹,少数同学找不到门道,事倍功半。

可能有人提出疑义,采用发现、探究的方法教学,确实让学生乐于接受,但时间问题怎么解决?教学任务又怎样完成?

“授之以鱼”省短时耗长力,“授之以渔”费短劲,却有长功,学生形成能力后,不用你再去刻意教书,讲完一本教材,不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能力才是最终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味有趣。

记叙类文章,语言精练生动,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贴近生活,易于调动学生兴趣。同样,由于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接触的事物更是五花八门,说明类、议论类文章也更容易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在熟悉自己生活的基础上,愿意学习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渴望自己各种意识的展现,情之所动,趣在其中,自然学到了知识,如果再辅以阅读课、欣赏课、选评课的教学,精心设计作文评改,必然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达素质教育之目的。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味里生趣、趣中品味”的方法方式,让“趣”与“味”紧密地结合起来,虽然粗拙,却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情真意切。只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认真把握教材的指导思想,抓住讲读课重点,恰当选择生活侧面,巧妙安排学生活动,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滦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纺车散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背课文的小偷
13代“纺织” 57年传承 纺车织成的“梦桃精神”
最美的劳动者——《纺车图》
想起小纺车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