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意境教学初探

2009-12-10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景物古诗意境

王 菲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优秀的古诗作品。古诗是十分讲究意境的,它通过作品形象,创造出一定的意境,让读者从有限的形象中,不自觉地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为深远的内容,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但在教学中,意境是较难把握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欣赏,领会古诗中蕴含的深邃意境,以达到更深层次的审美需求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实践。

一、配乐诵读

这是领会古诗意境常用的一种方法。古诗节奏感强,讲究平仄押韵,韵律和谐,朗朗上口,适合诵读歌唱。有感情地诵读吟唱,不仅可以理解古诗的内容,还有助于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利用课本中的注释、工具书以及诗人背景资料等初步感知古诗大意,然后运用配乐诵读的形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既可以闭上眼睛低声慢语吟诵,细细品味;又可以声情并茂地高声朗诵,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如在教学《宿建德江》时,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教师声情并茂地介绍:“孟浩然,湖北襄樊人,40岁入京求官,却失意而归。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夜宿建德江时写的。”然后,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音乐,一边轻轻吟诵古诗。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作用下,就会浮想联翩,与诗中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感悟到诗中所蕴含的意境。

二、古诗配画

大多数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而理解古诗光从教师对诗句的分析讲解是难以体会到古诗的深远意境的。因此,在学生初步了解诗的大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中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对诗中所描绘的景物进行再创造,精心绘制一幅诗意图,然后在空白处题写诗句,从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体会到诗的意境。如在教学《宿建德江》时,我先引导学生说说诗中描绘的景物,如清清的江水、烟雾朦胧的小洲、树木等,然后引导学生想想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这种画面中,一个羁旅他乡的游子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作一幅画,并在画中适当位置题写古诗。这样,诗画结合,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诗中的意境,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

三、改写古诗

古诗语言高度凝练,跳跃性大,常用较少的文字,表达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为了把学生带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依据古诗简单的情节或诗中描绘的景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想象故事的具体情节以及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把古诗扩写成一篇或叙事或写景的文章。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在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我引导学生具体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柳如烟、花似锦的三月,孤单的小船和浩浩荡荡的长江)以及故事情节(老朋友在江边互道珍重、挥泪离别的情景),展开想象,拓展古诗内容,改写成一篇表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记叙文。这样,学生通过语言对诗中描绘的景物和故事的再创造,达到领会意境的目的。

四、表演课本剧

爱好表演是儿童的天性。有很多古诗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如采用演课本剧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促进学生领会诗中的意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其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全诗的中心画面,儿童急走追蝶、扑蝶,蝶飞入菜花,儿童四处寻蝶等,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充满了儿童情趣。上课时,创设情景,让学生演一演诗中儿童追蝶、扑蝶的情节。通过表演,学生感受到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对意境的体会也就会更深入。

小学古诗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诗句理解的表面阶段,而一定要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或吟诵进入意境,或绘画再现意境,或语言描述情境,或表演体会情境,或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将诗中的“此情此景”内化为自己的“我情我景”,和诗人情感产生共鸣,从而真正感受到诗中的意境,受到“润物无声”的审美熏陶。

作者单位:开县麻柳小学

猜你喜欢

景物古诗意境
四时景物皆成趣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写写冬天的景物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景物描写要准确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