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跑在“匠心”

2009-12-09

网球俱乐部 2009年23期
关键词:匠心场馆网球

张 丹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内行人都干不好的事情。她作为纯粹的门外汉,却“掺和”其中,而且动作越来越大。20多岁开始下海经商,做过配电工程,经历过房地产开发。却最终锁定在网球圈里摸爬滚打。每个全训生每月她得倒贴3,000元,这样的亏本生意她还在做,这是一个多有魄力的女人?丁叮,北京匠心之轮国际网球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匠心”)董事长。她和网球一起走过的这6年可以告诉你答案。

偶然诞生的“匠心”

“我是一个极为不安分守己的人,转行好几次了。”丁叮自嘲。就是这么一个喜欢自我挑战的女人,却想在网球领域里安营扎寨了。办公室里,穿着运动服的丁叮在等待记者的到来。茶冒着热气。烟灰缸里已有几根烟头,她笑称在这样的环境下大脑才能运转起来。记者一进门,最先注意到的是墙上挂着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的女人风情万种,眼神柔情似水。“那是24岁的我。”丁叮说。

“做学校这6年,老了很多。头发都掉得差不多了。”丁叮唏嘘不已。和她聊天的三个多小时中。记者注意到。她差不多抽了一包烟。

丁叮本没必要这么累,但要知道,她所打造的“匠心之轮”网球学校可是“中国乃至东南亚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国际网球教育机构”,甚至被寄予“中国网球界航母”的厚望,她肩上的重担可想而知。

如果说“匠心”建立在网球运动在中国发展越来越明朗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去理解。可早在2004年10月,网球还不被中国人所熟知时,“匠心”就已经建成了。尽管丁叮一再谦虚地说自己是外行,但其市场敏锐度可见一斑。

“匠心”的诞生缘于一次偶然的对话。有一天,丁叮到幼儿园接大女儿,老师对她说,现在有教练想招小朋友学网球,问她愿不愿意送小孩去学习。“网球是什么?大的、小的?软的、硬的?”丁叮对网球一无所知。但她静下心来洗耳恭听。

就这样,女儿开始了每周一次培训的网球启蒙课程。由于没有固定的网球场地。丁叮带着女儿四处奔波,这周在四惠桥打球。下周在小红门附近训练。遇到刮风下雨、场地维修等问题,还找不到合适的场馆。受此困扰的还不止她一个人,从众多陪同家长焦虑的眼神中,丁叮看到了机遇。“我能不能自己修建网球场,不但女儿能打上球,这些孩子还都有去处了。”丁叮琢磨着。

丁妈妈的网校

当时,丁叮主要和爱人一起做10千伏以上配电工程的生意。在北京东五环边上租了一大块地,建有库房、员工宿舍、游泳池等,而放眼周边,还都是一片荒漠田地T叮已经知道自己的网球场馆该在哪里拔地而起了。

别的不说,单是要把低于马路七、八十公分的田地填平。光泥土就拉了两万车。具体到设计风格、每条小路怎么弯、每棵树的位置、每个窗套和地砖,丁叮都亲历亲为。二期工程期间,丁叮还怀上了二女儿,她依然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泡”在工地监督工程,脚肿得必须穿大两号的鞋子才合适。连家长都心疼地劝她要多休息,可是干劲十足的她每天看着学校一点点建成,自己心里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累。

荒地变绿地。丁叮呕心沥血的“匠心”在2004年10月初具规模。一派欧式风格的建筑,总占地面积65,200平方米,不仅具备完善的网球教育设施和文化课教育设施相配套的花园式环境,还建成了14,000平米的花园绿地,同时拥有14片室外灯光网球场、5片室内网球场、6片少儿网球教育场馆和2片欧洲A级红土场地。

学校取名“匠心之轮”,源自《圣经》。“先知说,流芳百世的陶器是陶匠耗费心血打造的。”“陶器是不能回炉的,更何况我们打造的是人材。”丁叮用如此的寓意和办学理念,勉励和要求所有从事网球教育的同仁独具匠心,打造精美的人才之轮。

做教育是漫长的过程,更何况做的是中国人极为陌生的网球教育。在全国,也有不少做网校失败的例子,为何丁叮的“匠心”能做起来?“我是从市场运作、交叉学科的角度去经营学校,我不是搞网球技术出身的。这方面我请专门的人去做,腾出更多的精力用在外沿和我应该做的事情上。”

反过来说,也正因为自己是外行,促使了丁叮每天更加用心去学习。本来,从网球场馆的中心看台不用踮起脚跟就能看见丁叮自家的阳台,可是连这样的路途她都要节省,于是她干脆把家搬到学校来。从网球前沿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到心理学的学习。这些都是她每天的必修课。“孩子的青春期、成长期、叛逆期,从3岁到18岁这么重要的阶段都是在学校度过,我们必须培养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

在“匠心”,孩子们都习惯称丁叮为“丁妈妈”或是“Ding Mother”,这让她感到很欣慰,“大儿子”、“小儿子”们都愿意主动跟她聊天,她也更容易知道孩子们的真实想法。

由于从一开始,学校就和国际接轨,引进了欧洲较为成熟的英国皇家草地网协的少儿网球启蒙教育系统。不仅使中国孩子受益其中,同时还成功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少儿启蒙教练,弥补了中国早期网球教育的空白。

“匠心”的未来之路

记者是在今年北京的第一场雪后走访“匠心”的,尽管积雪的融化带有几分寒气。在网球室外馆旁边,新的工程又开始了。“目前正在建新的运动员公寓,如果有可能的话,明年还会建6片红土场、3片室内场。”

这样的场面让人难以相信丁叮是在做着赔本的生意。“每个月每个全训生,我得搭上3千元。”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学生吃、住、网球训练、上文化课都在学校,每一年有五十几个周六不训练。免费吃住;寒暑假、六一、十一、圣诞、元旦等不训练同样免费吃住。家长可以算一下这笔账:按300天训练日计算,每名学生一年学费10万元,学费平均到每天是300多元,而学校配备了最好的设施条件、外籍教练和老师。

每天下午5点后。场馆对外开放。丁叮用这些收入和每年承办网球及其他体育赛事的收入去填补亏空。由于投八的资金过大,学校总体仍在亏损状态。“教育是慢工出细活,再赔钱也要保质保量,它不像做贸易。前11个月一个单子都没签上,恰巧第12个月碰到一个大单子,能把一年的支出都铲平了。”

自建校以来。“匠心”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网球选手。如2005年全国青少年网球排位赛U14组年终总决赛单、双打冠军;张东润代表中国参加在墨尔本举行的Optus 14s&12s网球系列赛、挑战赛。获得单打冠军;球员赴捷克参赛,取得U16岁组红土A级赛事的双打冠军;排名WTA600多位的选手获得2006年美国佛罗里达ITF赛事橘子碗杯16强;2007年全国青少年排位赛U16岁组第一、二站单打冠军、U18岁组冠军等。

慕名到“匠心”来训练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来“挖人”的单位也不少。由于“匠心”和球员之间没有约定,当各种专业队提出优厚的条件来吸引学生时,丁叮无计可施,她一直在寻求解决这道难题的良方。

最近,著名的海宁“第六感”网球学校找到了“匠心”,双方在培养职业选手的问题上。达成了多方面的共识。于2009年11月11日正式签署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协议。从2010年1月1日起,双方的合作将正式启动,就网球青少年准职业、职业运动员的选拔、培养、赛事安排和经济运作等等问题,由海宁“第六感”网球学院全权主持,让中国青少年网球选手更客观现实地得到真正的市场化培养运作,提供国际化运作模式。届时,困扰丁叮的大难题将迎刃而解。

随着网球在中国的发展和“匠心”规模的不断扩大,丁叮的想法越来越成熟,她希望将来能打造一所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网球学院,培养出网球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精英人才。

猜你喜欢

匠心场馆网球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小学生场馆学习活动设计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
超级殚跳
老艺人的匠心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