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庆大典:珍藏一生的幸福回忆

2009-12-01李明山尹卿卿

金山 2009年10期
关键词:开国大典天安门方阵

李明山 尹卿卿

下午三时,典礼开始。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之后是阅兵式。等到阅兵结束,已是黄昏,孙培林把手中的红灯笼点亮。此时无数支烟火陆续射向天空,天上是五彩缤纷的礼花飞舞,地上是万万千千灯火一片。

历史,定格在1949年10月1日。

人们生活在期望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还在眼前燃烧,2009年新年的钟声还在耳边回响,一个新的期望就在人们心中诞生,翘首着一个盛大的节日的到来。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期望: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三亿人都在急切而又热烈地迎接新中国六十华诞。

人们生活在回忆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定格在全国人民乃至全球的目光中。这以后六十年中,天安门前的历次国庆大典,都记录着新中国的历程,激荡着亲历者的情怀。

于是我们叩开了一些曾亲历过国庆大典的人们的家门和心扉,去倾听他们的回忆,分享他们的幸福。

60年前的学生:

经历了开国大典

“年轻人,火热的心,跟随着毛泽东前进!挺起胸来,年轻的兄弟姐妹们,新中国的一切要我们安排,新中国的一切要我们当家做主人……”国庆六十周年前夕,江苏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的小楼里,传来这样的歌声。这首名叫《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的歌曲,六十年前在中学校园广为流行。江科大的五位教授、副教授当年就是踏着这类歌曲的旋律去参加开国大典的。

他们是冷静、李若莉、吴肇齐、夏祖勋、孙培林五位。

冷静退休前任船院副院长。60年前,刚入学北京第一女子中学,就参加了开国大典。头天晚上,她激动得无法入睡,半夜就起来看天气。天刚蒙蒙亮,她穿起了白衬衫,兰长裤、白袜黑鞋,像一朵蓝天下的白云,飞向天安门。一进天安门广场,她心中又多了一份自豪感。在这之前她曾为整修广场出过力,她和同学们手拉手在广场来回奔跑,用脚作工具平整地面。而今她们就站在广场东侧等候,一直到下午老师一声召唤,同学们就欢呼着、跳跃着涌向天安门。抬头看,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正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她们挥手呢!无数的和平鸽从她们手中飞向蓝天。由于激动,冷静还没有等老师发口令,就提前放开了鸽子。尽管挨了批评,但是亲历大典,亲眼看见毛主席,那喜庆的场面永远定格在她的心中。

李若莉当时也是北京女一中初三学生。她们早上七点集中时,天正下着雨,老师问大家带不带雨伞,大家齐声说:不带。就冒雨出发了。下午三时开国大典开始前,雨过天晴。三时过,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广场上是欢乐的海洋,欢呼声响彻云霄,大家跳啊蹦啊,然后又是大游行。

从1949年起,李若莉每年都参加国庆大游行,直到1954年从北京机器制造学校毕业。记得1950年游行时,穿的是苏联大花布衣衫,再用废讲义纸做成纸花,染成彩色。穿花衣,捧彩花,花季少女心花怒放啊!

李若莉还有一点感到自豪的是,家里有三人参加了开国大典:爸爸、弟弟和她。其实,她的家人中还有一位也参加了大典,只不过当时他们彼此并不认识,他就是她以后的同事、丈夫吴肇齐。

吴肇齐当初是北京男三中初三学生。北京1月和平解放,3月他就成为了中国第一批青年团员。12月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解放后第一批学生党员。开国大典之前,他参加了在先农坛召开的庆祝七一大会。在那个会上,他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聆听了他们的讲话。

十月一日清晨,吴肇齐没顾上吃早饭就出发了。在广场红墙中间坐着等候。天下着雨,屁股下面的雨水像小河一样不停地流。下午三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特别激动,大家欢呼、跳跃,忘却了饿、忘却了冷。等游行完了晚上才回家,一天没吃的他已快饿的走不动了。兴奋了一天,也饿了一天,成为他永久的记忆。

夏祖勋,北京师大男附中初三年级的学生。学校与育才中学合并,成为北京一所很有名气的男女生都有的全中。开国大典游行队伍行经天安门前,同学们将北师大附中的横幅举得高高的,“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喊得响响的。毛主席在城楼上向师生们挥手致意,并高喊:”北师大附中的师生们万岁!”大家激动万分,一位领袖在开国大典上亲切地呼唤着他们,这真是人民的领袖和人民心連心啊!60年过去了,毛主席响亮的呼唤仍在他耳边回响。

北京奋斗中学一年级新生孙培林,入学前是失学的报童。1月31日北京解放时,他正在报馆门口等着拿报,在卖报声中迎接了解放。10月1日天蒙蒙亮,同学们就手持红灯笼、小红旗出发了。下午三时以前,军乐队高奏《东方红》,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走到城楼前边来,向群众挥手致意。整个广场上“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响彻云霄。

下午三时,典礼开始。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之后是阅兵式。等到阅兵结束,已是黄昏,孙培林把手中的红灯笼点亮。此时无数支烟火陆续射向天空,天上是五彩缤纷的礼花飞舞,地上是万万千千灯火一片。

历史,定格在1949年10月1日。

50年前的官兵,

走进了阅兵方阵

时光匆匆走过了10年,天安门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也见证了这以后的历程。

北京天安门自1417年始建,1420年建成后,一直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御用之地,不仅是皇城的正门,还是皇帝“颁诏”大典之地。这一皇帝行使至高无上权利的场所,曾遭受列强的炮击和蹂躏。晚清的龙旗降下,天安门见证共和。然而,民国的这38年间,中国的上空一会儿是国民政府旗,一会儿出现过封建复辟的龙旗,军阀的八卦旗,日本侵略军的太阳旗、美国的星条旗和苏联的红旗。

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飘扬了10个365天,天天升起,比太阳还勤,比朝霞更艳。

当五名中学生经历了开国大典并同新中国共同成长时,有两位年轻的军官,分别走进了国庆10周年庆典的陆、海军阅兵行列。他们是江科大原系总支书记原拴喜、镇江船艇学院原副院长、政委刘耀坤。

原拴喜,1946年参军,在步兵连当通讯员;1958年在60军临汾旅537团任作训股长;1959年在南京军事学院情报系学习,正赶上国庆大阅兵,南京军区调了一个方队到北京训练半年。1959年10月1日,原栓喜站在陆军方阵中,心潮澎湃: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晋城长治老家一块出来参军的40多个老乡,都付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今天,作为家乡战士中唯一的幸存者,作为乡亲们也作为军人的代表,一定要格外精神抖擞地走进天安门,接受毛主席党中央的检阅。

入夜,原拴喜和队友们被邀上了天安门城楼。休息片刻,毛主席、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解放军官兵代表面前,和大家一一握手。原拴喜的眼睛湿润了,空中的烟火、礼花一下子模糊了,广场上唱歌跳舞的欢乐场面也看不清了。只有那飘过来的歌声:“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清晰入耳。原拴喜问自己,儿时的伙伴,一起参军的小伙子在哪里?答复是,他们就在这欢乐的海洋里,更在人们的心里!

轻叩一户门铃,一位精神矍铄、腰板挺直的老人迎了上来,他就是船艇学院原副院长、政委刘耀坤。我们请刘耀坤回忆一下当年参加国庆十周年阅兵仪式的情景,一声响亮的“行”打开了他回忆的闸门。

1959年2月,23岁的他刚刚考入大连海军第一指挥学校航海系,就被选入海军阅兵训练方阵。方阵共245人。选拔条件非常苛刻,从近3000人中选出,不容易啊。负责训练的沈教官特别严厉,并有几个拿手招数:为了防止学员走路时八字脚,沈教官用砖头砌起一米高,一砖宽的砖墙,让学员在上面练习正步走。晚上睡觉时,只让学员躺着睡,在脚的两边各放上一块砖头固定两脚不分开;为了让学员走路时保持挺拔,沈教官找来小石子放在学员军帽上,除了睡觉,走路、吃饭都得顶着小石子;为了让学员每步保持75公分,一分钟走177步,沈教官在操场上每隔75公分画一道线,让学员按着线走。就是这看似魔鬼模式的训练,造就了国庆阅兵方阵里一个个英姿勃勃、豪迈逼人的戎装男儿。

5月份,方阵队伍前往北京进行更加艰苦的训练。在北京,他们几乎没有穿过干的衣服。每场训练下来,汗水就顺着衣服边往下淌,7至9月份,一天至少要换四次衣服。尽管伙食非常好,但是刚开始时学员们的体重都在直线下降,以后逐渐适应了训练强度,大家的体重才慢慢恢复。

国庆当天,刘耀坤和战友凌晨就出发前往天安门,开始做准备工作。十点钟开始正式的阅兵仪式,接受完检阅后,方阵分列式的第一个动作是向右转,可是由于已经站立了近5个小时,腿部已经麻木,几乎都不太会走路了。走了几步以后,才缓了过来,开始按标准进行正步走。当时有好多记者在拍照,有的记者甚至趴在地上拍,为的就是拍下他们整齐的步伐。当他随着方阵走过天安门城楼时,特别想抬头看看站在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可是按照规定,不仅不能抬头,就连眼睛也不能斜视,就这么正视前方一路走了过去。

刘耀坤还饶有兴趣地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插曲。当时在北京一共有海陆空8个方阵进行训练,国防部搞了6次评比。海军方阵前几次评比,都始终屈居第二。国庆阅兵时,当海军方阵精神抖擞,整齐划一地走过天安门时,掌声特别热烈。没想到这关键的一次评比,海军方阵获得了第一名。说到这次夺冠,刘耀坤像孩子一样笑得特别开心。

刘耀坤感叹一晃50年啊!是啊,虽然时隔50年,可刘耀坤回忆起这段激情岁月时,却仍然豪情满怀,仿佛一切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这段经历已经深刻地烙印在刘耀坤的生命年轮里,直至永远。

10年前的劳模:

登上国庆观礼台

1999年国庆前夕,镇江华晨华通路面机械制造公司的宦继和,随江苏代表团乘车赴京。他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作为全国100位著名的劳动模范代表团,参加建国50周年庆典活动的。

宦继和是新中国的同龄人,生日是10月5日。20岁进厂就一直从事冷作工——他们称之为“钢铁裁缝”。多年的一线磨炼,焊接胎膜具的制作成了他的绝招绝艺,改进国外冷作工艺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曾先后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曾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总十二大代表,而作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应邀参加国庆50周年大典,这是第一次。

10月1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大会,50万民族军民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

城楼上的观礼台上,聚集着全国100位著名劳动模范代表,与宦继和在一起的有水稻专家袁隆平,抓斗大王包起帆,服务明星徐虎等,他们热切地等待着庆典开始。

10时,贾庆林宣布庆典开始,军乐团奏响国歌,五星红旗飘扬在广场上空。身着中山装的江泽民主席乘车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和武警的地面方队后,登上天安门发表重要讲话,接着阅兵分列式开始,而广场上空也响起巨大的轰鸣声,空军战机飞过广场,拉出一道道绚丽的彩烟。

在《歌唱祖国》乐曲声中,群众游行队伍向广场进发。鲜艳的服装、自豪的笑脸、别致的彩车,独特的模型,广场宛如彩色的河、流动的画、如诗的歌、沸腾的海,这场面让观礼台上的宦继和激动兴奋,终身难忘。

节日广场的夜晚,流光溢彩,欢歌笑语。上万盏照明灯、装饰灯把整个广场照得如同白昼。晚会开始了,宦继和抬头看天空,五彩缤纷的礼花腾空而起,竞相绽放,在晴朗的夜空中播撒出绚丽的彩霞。随着撼天动地的鼓声,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员载歌载舞,尽情抒发对祖国的爱,工人、农民、学生等也翩翩起舞,汇成欢乐的海洋。

2日上午,宦继和与劳模代笔们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游览。随后,江总书记也来游园,与劳模们一起观看演出。

晚上,宦继和他们又去北京展览馆,参观了新中国50周年成就展。

岁月匆匆,转眼十年过去了,既是企业、车间领导,又是一名普通冷作工,至今保持工人本色的宦继和,始终珍藏着一本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活动的纪念册、一本国庆大会介绍和一张登载着全体劳模代表合影的工人日报。每天上班经过江总书记1992年来厂视察时题写的厂名前,心底总会涌起一股暖流,总会回忆起国庆天安门前的盛况。

作者简历

蒋光年,字文光,别署丘溪,1961年生于上海,江蘇溧阳人。现为镇江市文联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协会员,江苏省书协会员,江苏省诗协常务理事,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市书协副主席,镇江市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多景诗报主编,镇江市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镇江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有中青年名家诗词集•蒋光年卷《丘溪吟草》和《蒋光年诗书画选集》出版发行。2006年被评为“江苏十佳青年诗人”。

猜你喜欢

开国大典天安门方阵
方阵训练的滋味真不好受
牧歌飞到天安门
最强大脑:棋子方阵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天安门前看升旗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我看到天安门了
方阵填数
实力方阵 璀璨的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