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敏而好学 学以致用

2009-12-01施永忠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虚心周礼好学

施永忠

《论语》所体现的孔子的学习思想博大精深,概括地讲,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三部分。

一、 学习的态度:好学、踏实、专注、虚心勤问

孔子主张好学、踏实、专注和虚心勤问的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追求学问的关键在于爱学,只有真正热爱学习、以学习为乐的人才能学有所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好学乐学的精神。

其次,学习应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要踏实学习并且不轻易满足。

第三,学习还应专心致志,知难而进。读书人应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专心致志,不为世俗所累。所以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同时,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说明学无常师,应随时随地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 学习的方法:勤于复习、学思结合、精益求精

孔子在与弟子的交谈中多次提及学习的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孔子提倡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应将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这也是驱除浮躁学风的良方。

三、 学习的目的:学以致用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从“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知,读书不应该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其目的在于应用与实践,应该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牛刀小试】

1. 冉求曰: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以上《论语》选段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学习观?

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从材料看,孔子的学问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则材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学习精神?

【参考答案】

1. 第一段话中,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多是半途而废的,而冉求则是限定了自己的能力,这反映出孔子认为求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第二段话则是孔子自身的写照,他提倡专注学习、乐在其中的学习态度。(本题要求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孔子的学习观。可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比较孔子与冉求在论述时的不同出发点,然后总结出孔子的学习观)

2. 孔子的学问主要内容是文武之道,即周礼。孔子具有虚心而广泛地向人学习、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通过子贡的回答可以看出孔子承袭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即为周礼。周礼无处不在,孔子的学习也无固定之师,可见他“学无常师”“不耻下问”的精神。本题在理解子贡的回答的基础上,结合文史常识便能答出孔子的学问内容,再对子贡的回答稍加概括总结便能得出孔子的学习观)

猜你喜欢

虚心周礼好学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求知若渴 虚心若愚
呆奇的故事
虚心求上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二)
《周礼》大宰九式研究
叶适门人孙之宏及其《周礼说》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