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廷御制”:华人藏家的共同情结

2009-11-30

文物天地 2009年11期
关键词:清乾隆御制港币

红 枫

杂项工艺品在华人世界有着广泛的收藏人群,但是长期以来,收藏界人士对于杂项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历史文物价值以及应有的市场地位认识不足,导致这一领域的文物艺术品大量外流。以玉器、铜器、佛像、家具、珐琅器为例,因内地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许多精品都被中西古董倒爷们倒到了西方市场,这从伦敦、纽约、巴黎等地每季的拍卖图录即可见一斑。

20世纪90年代内地拍卖市场初兴,也上拍杂项工艺品,但仅仅是对主流瓷器拍品的陪衬。直到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拍的成功,才提升了杂项工艺品的市场地位。该场专拍的拍品门类涉及铜炉、木器、漆器、雕刻、竹刻、石雕、古琴、匏器、铜雕九个大类,计143件拍品,凭借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在文物研究、鉴赏领域的崇高权威和名望,拍品悉数成交,取得了6301.35万元的总成交额,成交均价44万元,创造了中国内地拍卖史上私人收藏专拍的奇迹,对杂项工艺品的行情起到了推动作用。2005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玛丽及庄智博文房瑰宝珍藏”专拍亦成绩斐然,149件拍品成交116件,总成交额6518.68万港币,成交均价达56万港币,超过了俪松居专拍。

此后,玉器、铜器、佛像、家具、珐琅器、玺印、文房雅玩品、织绣、鼻烟壶等门类的工艺品市场行情见好,普涨迹象明显。特别是玉器、佛像、玺印、珐琅器、金银器类的精品,涨幅大有盖过书画、瓷器之势。

领涨的是乾隆玉器。2006年、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连续推出两场“瑰玉清雕——Alan and Simone 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总成交额突破了3亿元,将乾隆玉的市场价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请参阅《文物天地》2008年第7期“关注”栏目)清代玉玺由于蕴含厚重的历史文化、文物价值,颇受华人收藏家追捧,现身拍场的玺印鲜有流拍者,绝大多数拍品成交价超千万元。最具代表性的是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的“皇威万代——法国吉美家族收藏乾隆御制印玺”专拍,8件玉玺悉数拍出,成交额高达16464万元,其中一方清乾隆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拍出了6338万港币,创中国历代皇帝玺印的最高纪录。

其次是铜器。商周青铜器历来广受西方收藏家青睐,动辄数百万美元成交。2001年纽约佳士得舂拍中,一件商代铜方罍拍出了924.6万美元的高价,创中国青铜器全球成交最高纪录。而中国市场限于文物法规的保护,鲜有上拍者。2006年1月5日,上海崇源上拍了一件传世西周周宜壶,以2640万元拍出。此器重16公斤,通高58厘米,原为清官旧藏,从清官散出后,曾经丁彦臣、刘体智收藏。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同类器原为一对,乾隆年间曾被收入金石名著《西清古鉴》,后又“著录于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孙诒让《古籀拾遗》、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以及《金文总集》《商周金文集成》等巨著,著录达十余种。”

中国拍场上最具代表性的铜器主要是历代金铜佛像和明清御制铜器。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的Speelman旧藏“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场”,一尊明永乐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拍出了11660万港币。在永宣宫廷造像天价成交带动下,金铜佛像价格普涨。但是到2008年,由于缺乏厚实的基础,佛像行情出现调整,延续至今。清官御制铜器最具代表性的即圆明园御制十二生肖喷泉兽首,到2007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清乾隆圆明园御制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人身兽首铜像之马首铜像,成交价格已达6910万港币。迄今拍场上已经出现了7件圆明园生肖兽首,除今年2月巴黎拍卖的鼠首、兔首未能成交外,拍出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5件已回归中国内地。在这几件兽首高价成交的带动下,御制铜器出现了井喷行情。去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时,一组“大清乾隆年造”款的清乾隆御制铜铸刻二龙争珠图五供,成交价达2272.75万港币。而在香港佳士得的拍场上,日本藏家旧藏的一件清乾隆鎏金铜镶嵌珐琅料石转花花盆顶水法音乐钟,成交价也到了3952.75万港币;今春上拍的两枚清康熙御制鎏金铜交龙钮云龙纹“无射”“夹钟”编钟,成交价4546万港币。

2007年巴黎佳士得连续两场Juan Jose Amezaga家族旧藏的掐丝珐琅器专拍,急速拉升了珐琅器的国际市场地位。一对清乾隆的掐丝珐琅胡人像,拍出了652.8万欧元。近年来,中国市场上的珐琅器价格行情涨势喜人,只是受限于存世量和赝品横行,涉足的人群较小。

“宫廷御制”概念的盛行,促使明清宫廷御制的金器、料器、家具、鼻烟壶、织绣品等工艺品的行情猛涨。首先被藏家注意到的是清官御制家具:2003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清康熙御制紫檀木嵌寿山石人物图雕空龙寿纹十二扇围屏被香港嘉木堂主人伍嘉恩以2358.375万港币竞得,打破中国历代家具的拍卖纪录。但到2006年澳门崇源国际春拍时,这一纪录迅速被以8050万港币成交的清乾隆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屏风打破。今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上拍的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拍到了8578万港币的高价,创造了中国家具世界拍卖的新纪录。此后,清官御制家具的价格空前高涨,内地以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为首的家具专拍中,精品的成交价也超过了3000万元。

去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卡尔·肯普旧藏的“帝廷金辉——珍贵明清御制金器”专拍拍出了17124.7万港币的成交额,明宣德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一件的成交价即到了11680.75万港币,创中国金器成交价格之最,直追清官御制珐琅彩瓷。该公司的当季拍卖中,清乾隆御制金胎掐丝珐琅开光式画“仕女花鸟”图多穆壶也拍到了5632.75万港币,创清代金器的最高纪录。

从以下两件拍品的价格涨幅,即可窥见当前宫廷御制品的市场热度: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以6752.75万港币成交,2008年春拍藏家再拿出来拍时,不到一年时间,价格便被改写为7312.7597港币;200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4604万港币拍出的清乾隆“乾隆年制款”御制金桃皮鞘“天字十七号”

“宝腾”腰刀,2008年该公司秋拍再拍时,价格升到了5890万港币。

猜你喜欢

清乾隆御制港币
清乾隆时期青花缠枝莲托梵文酥油供灯研究
瓶上花枝簇簇俏 记一组清乾隆时期壁瓶的修复
南宋《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铭》碑(梧州本)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换新钞
乾隆御制“湘江秋碧”
乾隆御制嘎巴拉式盖盒
清乾隆后期饬禁剧曲策略的调整及撤局问题——兼谈乾隆帝对戏曲的真实态度
清乾隆朝内府藏书画来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