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籍拍卖十六载

2009-11-30

文物天地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中国书店成交率嘉德

1993年9月22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官举办的“北京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在当年并没有什么轰动效应,但现在回头看,那一槌还真是重重地敲开了藏书界的新纪元。16年来,以北京、上海、天津地区为主的古籍拍卖,经历了初创、狂热、淡静、成熟的几起几落。以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国书店、北京德宝、上海国拍、上海朵云轩、上海敬华为主力军团的格局已经形成。

1995年前后,一批学者、专家曾呼吁:“古籍拍卖会妨碍国家馆藏的权威性、破坏文献珍品征集的统一陛……”,而大量海外回流珍贵善本的事实说明,担心是多余的。当前拍卖已经成为古籍经典收藏的主渠道之一。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藏家的买气锐减,在普通明版书及翻刻翻印本的成交价上反映明显。1998、1999年拍卖价较前几年有大幅回落。与此同时,新锐放宽了古籍善本的下限,挖掘史料文献价值较高的近现代拍品,抗日史料屡创天价。2001年“建党80周年”庆典、2002年“十六大”召开、2003年“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期间,各大传媒集中亮相党史、革命史、现代战争史“主题思想”影视作品,这是一次革命历史文献知识的大普及,“新善本”深入人心,“红色收藏”亮透拍场。这在毛泽东著作早期珍本的系列收藏上尤为明显。

1994年以来,拍场上古籍价格的涨幅是非常惊人的。

1995年,中国嘉德以132万元拍出一册宋版《文苑英华》残卷,当时创了古籍单册拍卖最高纪录,到2001年北京翰海春拍,这一纪录被一册宋版《春秋经传》以159万元打破。如果说中国嘉德从美国征回“翁氏藏书”以500万美元售让给上海图书馆不算拍卖成绩的话,那2001年中贸圣佳春拍,郑板桥遗墨《五经手读》(残卷八册)就是古籍抄本单项拍卖标的的历史纪录——550万元。2002年中国嘉德秋拍以990万元拍出《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再创古籍拍卖最高纪录。同年香港佳士得春拍,宋代张即之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五)》(共104页,保留宋代原装册子),以887.41万港币创手抄本最高价,此前该公司1996年以429万港币(约55万美元)拍出过宋代曾巩的信札。

古籍拍卖迎来全盛期

颇值一提的是,1999年前国家拨给文博系统的资金不足10亿元,到2001年,国家仅在文物保护、抢修的拨款就达90亿元。2002年这项拨款突破100亿元,也就在这一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将流失海外300多年的国宝——宋米芾《研山铭》以2999万元购归国家!其实,此前国家购买早有苗头:2002年中贸圣佳春拍,首都博物馆以800万元购人《孔子弟子像》,同年国家图书馆在北京万隆春拍上以4.5万元将全部100多册抗日史料、解放区文献吞吃,北京档案馆两次大拍场上抢购日寇铁蹄下的北京老地图数幅,上海文博机构在朵云轩舂拍上以8.8万元定向购入《抗日文艺协会会员信札(1937年)》,内收茅盾、郭沫若、巴金、田汉、夏衍等,卢沟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以10万余元分四次统收日军侵华罪证。种种迹象表明,国家文博系统已经有充足的经费补充馆藏精品。机构进场,庄家吃货,这是全球拍卖业火爆的不变定律。

2005年5月15日,中国嘉德和中国书店分别举行古籍春季大拍。中国嘉德全场古籍善本共337组拍品,总成交2878万元,总成交率75%,“苏州过云楼藏书178部”整体成交2310万元,打破了2002年《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拍出的990万元保持的纪录。中国书店上拍473组历代古籍善本和近现代精品书刊,全场总成交576.4万元,成交348笔,总成交率70.02%,轻松刷新数项该公司历史纪录。同年中国嘉德秋拍,总计上拍拍品642件,为此嘉德将其分为两个场次,即古籍善本专场和碑帖法书专场,前者上拍422件,成交263件,成交率为62.32%,成交额1786万元;后者上拍220件,成交111件,成交率为50.45%,成交额234万元,两项合计成交总额为2020万元,成交率56.39%。中国书店2006年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共计上拍498件拍品,拍出353笔,总成交额869.03万元,成交率70.88%。

2006年4月19日,孔夫子旧书网与中国嘉德、中国书店、北京德宝四家联合成立了“网上拍卖联盟”,目前该网“在线拍卖”区每天平均有超过4000件图书拍卖,数年来累计在网上拍出古籍书刊超过百万件。

国内拍卖古籍的城市主要是京、津、沪三地,全国古籍善本2004年的拍卖总成交价约四千多万元,2005年成交价升至六千多万元。2006年以后,古籍拍卖无论是场次、成交额、成交率都创历年同期新高,不仅广州、太原首拍古籍,且杭州、南京也办专场,促进了古籍收藏迈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引发更多的人群和资金投入市场。

金融风暴下机遇同挑战并存

2009年的藏书市场存在两大机遇:

一是“五四运动”90周年庆典。瞄准这一热点,众藏家将新文学六大领袖的经典作品纳入囊中,同时非常重视20世纪文化名人纪实性老照片,因为它最具边缘性,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定位。新文学于“五四”后诞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最早以新文学面貌出现的有胡适《尝试集》、鲁迅《呐喊》、郭沫若《女神》等一批作品。新文学图书一般指1919年“五四”后到1949年建国前出版的文艺书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书印量都极少,而且其间经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动乱等,损耗极大。能流传至今的,已是凤毛麟角。现时藏书界将新文学版本中的珍品誉为新善本,其价值比之古籍善本毫不逊色。

二是国庆题材。一年一度的国庆,各地花坛锦簇,人山人海。翻检出60年里一幕幕“生日大片”,国庆题材得到更纯粹的关注,得到更艺术的诠释。国庆题材让60年的辉煌尽收眼底,国庆曾经是一代人相册中的珍藏,她浓缩着新中国从诞生到成长的历程;时代的缩影,是一个社会的见证,是一组史诗的群雕,也是新中国画廊高耸的丰碑。新中国作品有意识地扛起艺术的旗帜,它对当代艺术从萌芽发展到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在短短的60年时间里,国庆纪实作品追求一种类似直击、记录、证据和文献的品格,形成了“中国观念”新标杆。一段新的视觉文化之旅将在今年10月完满画上句号。

收藏市场可能因为供需的状况而发生某些变化,变化的重点是新的收藏品类的兴起。在传统收藏品已经越来越远离普通人生活的同时,具有现代特色的、有着新鲜人文历史记录意义的新收藏,比如老照片、现代收藏等正当其时。关键是,它们在此刻价格便宜,甚至有的品种没有建立起价格体系,但未来必定具有独特的价值体现。较好的应对策略是尽早布局。

猜你喜欢

中国书店成交率嘉德
30岁的嘉德正当年
庆祝中国书店建店70周年系列活动全面开启
印象·琉璃厂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0年8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1960万吨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0 年3 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92 万吨
“美不胜收”“值得珍视”
5年11季41亿:中国嘉德拍卖的香港之路与战绩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17年7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成交1308万吨
站在市场的最前沿
“老”嘉德有了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