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官’的由来”等8则

2009-11-27

百科知识 2009年20期
关键词:岩画本草面具

李 莉

“五官”的由来

黄帝战胜蚩尤后,定都涿鹿城(今河北),并开始了治世大业。他封驯服七种野兽、大败蚩尤的马师皇为牧政官,管理衣食住行和驯服六畜;封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和采集治创良药的炎帝为医政官,管理医药和治疾;封理财有方的嫘粗为财政官,专管国家的经济和出纳;封屡立战功的力牧大将军为军政官;封联系各部落有功的伏羲氏为行政官。后来,在朝任职的这五位官员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因而得到黄帝的嘉奖。黄帝说:“多亏了五官的臣子相助,方使得我脸上增了光彩呀!”从此,人们便称脸上的口、鼻、眼、眉、耳为“五官”。

“本草”探源

据现存文献考证,最早以“本草”两字代称药学的,是在西汉晚期。据《汉书·郊祀志》记载,早在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就有了“本草待诏”的官职。《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五年(公元5年),朝廷曾征召天下通晓天文、历算、方术、本草的教授者来京师。可见,本草学当时已成为一门与方术截然分开的独立学科。“本草”一词出现不多久,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就问世了。近代,中医使用的传统药物逐渐地被称为“中药”,而“本草”也相应地被称为“中药学”了。

信封上“缄”字的由来

“缄”,原意指捆箱子的绳子。《说文》中解释:“缄,束箧也。”这里的“箧”,就是指箱子类的东西。生活中形容人不发言,叫“缄口不言”、“缄口如瓶”等,便由此意引申而来。“缄”用于公文书信上,又由“捆”引申为“封”。东汉前,公文书信多写在木板和竹简上,并用绳子捆上,称为“扎”;在绳打结处再加一块泥,然后盖上印章,叫作“封泥”;去掉封泥、解开绳子,即称“开缄”。所以,后人投递书信便借用“缄”字来表示此信由某人所“封”。

清朝有个“绰班处”

正骨,在清朝满族语称“绰班”。清朝入关后,连年征战,士兵经常发生关节脱臼、跌打损伤等情况。清政府开设了阿敦衙门,清康熙十六年更名为上驷院,雍正六年,定卿为三品,到乾隆初年,清朝对医疗机构进行整顿,对上驷院管辖内负责正骨、按摩的医生给予更高的重视,对医生的选拔、教学、官职、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绰班处”从此诞生。通过多代宫廷御医及现代医师不断的继承和发展,骨伤科独成一脉治疗体系。《医宗金鉴一正骨心法要旨》中将正骨的手法分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

亲吻礼源于古罗马

传说,在古代罗马帝国时代严禁妇女饮酒。男子外出归来,常常先检查一下妻子有没有饮酒,便凑到她嘴边闻一闻,这样沿袭下来,便成了夫妇见面时第一道礼节。现在欧美人士的接吻礼,一般也只限于夫妇、情人或是长辈对晚辈。然而,吻,在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并不限于男女之情,它还表示尊敬和关心。例如,非洲有些地方的居民,以吻酋长走过的地面为荣。吻,有贵贱之分。例如,古罗马时期,罗马皇帝容最高级的贵族吻他的嘴唇,次者吻他的手,而平民百姓只能吻皇帝的膝盖、脚背。在沙皇时代,赐人以吻乃是表示最高的奖赏。有趣的是,今天还多了一种吻式一吻光头。在比利时的里兹镇附近有一个桑朗村,此村就是闻名的“世界秃头精神中心”。每年的春秋季,都有一批来自德国、荷兰、法国和比利时各地的秃头者,他们来到这里以互吻一下对方的秃头为乐。

地戏面具

地戏,民间称为“跳鬼”、“跳神”,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得名,流行于贵州安顺地区。地戏一般每年举行两次。春节期间的演出叫“玩新春”,时间为20天左右,旨在驱鬼逐疫、禳灾纳吉。农历七月中旬稻谷扬花时节的演出称作“跳米花神”,时间为5天,目的在于祭奠先人,祈求丰收。地戏的演出都要佩戴面具。地戏面具俗称“脸子”,属于戏剧面具,每堂戏的面具有三四十至百余面不等。面具由头盔、面孔、耳翅3部分组成。头盔的装饰极为考究,既有龙凤、大鹏、白虎、花鸟、星宿等诸多图案,又有将、帅、僧、道不同类型。面具的面相有文、武、老、少、女多种式样,俗称“五色相”。面具的颜色富有鲜明的象征意义。红脸代表刚直忠勇的将军,粉脸代表英俊骁勇的少帅,青脸代表勇猛善战的将领,粉花脸多为奸诈阴险的文将,二花脸多为守关总兵,三花脸多为偏将、副将。表演时,演员用黑纱蒙住头部和颈部,然后戴上面具,透过薄纱可清楚地看到外面,不仅表示了对神的崇敬,也便于拼杀打斗的武戏表演。

帽子溯源

帽子,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然而,最初人们使用帽子并不是为了保暖和防护,而是作为一种装饰品。帽子在我国很早就发明了,成语“冠冕堂皇”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冠”,并不像今天的帽子把头顶全部盖住,它只有狭窄的冠粱,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两旁用丝带在领下打结固定。古代的男子20岁开始戴冠,戴冠时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的开始。在汉朝,冠分10多种,供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冕”出现比“冠”更早。这种“冕”前低后高,表示恭敬,前面用丝线垂面,使目不斜视,两旁用丝线遮耳,表示不听谗言。这种“冕”是帝王专用的,皇子继承皇位,才能加“冕”。古代劳动人民则戴头巾,头巾本来是劳动时擦汗的布,后被当作帽子裹在头上。

中国是人面像岩画数量最多国家

近日在银川市参加2009年宁夏贺兰山岩画学术研讨会的专家表示,在有人面像岩画分布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人面像岩画分布最多的国家。人面像岩画是指原始人类对心目中的神灵鬼怪、图腾动物以及各种崇拜对象赋予人面形象而制作的岩画。从世界范围讲,全世界有70个国家分布有岩画,而人面像岩画仅仅分布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亚洲的中国、蒙古、韩国、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智刺,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复活节岛等国家和地区分布有人面像岩画。数据显示,在环太平洋有人面像岩画分布的1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人面像岩画分布最多的国家。宁夏贺兰山和内蒙古阴山是中国遗存人面像岩画数量最多的岩画点。贺兰山贺兰口共有人面像岩画708幅,这些人面像岩画以表现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风格备异而闻名于世。阴山地区共有人面像岩画374幅。

猜你喜欢

岩画本草面具
China builds digital image database for 72 petroglyphs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面具
孜孜荣岩画
岩画系列